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1.42MB ,
资源ID:143305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3305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B. 番茄从营养液中吸收磷元素,可用于合成ADP和tRNAC.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其中O元素是最基本元素D. 鉴别不同生物可以采用的物质有蛋白质、DNA、RNA和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组成不同生物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没有个体的差异性。【详解】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相似,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故A错

2、。ADP和tRNA均含有P元素,番茄从营养液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ADP和tRNA,故B正确;C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故C错;核苷酸在不同个体间无差异性,故D错。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硝化细菌代谢过程中既有O2的产生又有O2的消耗B. 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与内质网膜可通过囊泡联系C. 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D. mRNA和tRNA种类的变化都可作为判断细胞是否癌变的依据【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

3、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详解】A、硝化细菌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因此硝化细菌代谢过程中既有O2的产生又有O2的消耗,正确;B、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可以分泌小泡(囊泡),与内质网膜可通过囊泡联系,正确;C、溶酶体膜上的糖蛋白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水解酶水解;而且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含有很多固醇类物质,且和糖蛋白和糖脂进行相互交联,进一步加固了溶酶体膜的稳固性。因此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正确;D、tRNA的作用是运输氨基酸,因此种类是不变的,错误;故选D。3.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

4、、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B.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加工C.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肽链的折叠等加工,然后通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运到细胞的特定位置。【详解】由图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和包装后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正确;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的,这一过

5、程没有囊泡运输,B错误;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蛋白)的形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正确。4.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和B. 和C. 和D. 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是ATP分子,其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其中“”表示腺嘌呤;表示DNA的片段,其中“”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表示RNA,其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ATP分子,其中“”表示腺苷;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表示腺苷,据此答题。【详解】据上分

6、析可知,和“”中所对应的含义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中所对应的含义都是腺苷,C正确,ABD错误。故选C。5.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中的三种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B. 物质甲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 物质乙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 物质丙是RNA【答案】D【解析】图中的C、H、O、N、P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A正确;题图显示:物质甲和丙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但甲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丙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据此推知,甲、丙依次表示磷脂、DNA,磷脂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排布,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D错误;乙的基本

7、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是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说明乙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正确。6.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A. 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B. 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C.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D. 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

8、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答案】B【解析】【分析】酶在最适温度下活性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均会降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途径一般不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一部分来自自身的呼吸作用,一部分从外界的吸收,则CO2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详解】由于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存在酶活性相等的两个不同温度,所以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A错误;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所以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

9、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故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B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C错误;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D错误。7.囊泡运输指真核细胞内不同膜结构之间的物质运输(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尔基体在细胞的囊泡运输中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B. 钠离子、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一般不通过囊泡运输C. 分泌蛋白在往外运输时,囊泡膜依次转变为内质网膜、 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D. 若图中的受体膜是突触前膜,则囊泡内包裹

10、的物质可能是神经递质【答案】C【解析】高尔基体起交通枢纽的作用,A正确。钠离子、氨基酸等小分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一般不通过囊泡运输,B正确。分泌蛋白在往外运输时,内质网膜转变为囊泡膜,再转变为高尔基体膜,再到囊泡膜,然后和细胞膜融合,C错误。如果图中的受体膜是突触前膜,由图分析可知经过受体膜释放出去,而突触前膜释放的是神经递质,所以囊泡内包裹的物质可能是神经递质,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生物膜有关的8个失分点(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但获取某细胞结构时采用差速离心法。(2)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

11、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前者合成的是结构蛋白,后者合成的是分泌蛋白。(3)细胞器的膜可以相互转化,这是由于各种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高尔基体为转化的“枢纽”。(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作:核糖体只是分泌蛋白肽链的合成场所,肽链需在内质网中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经高尔基体进行最后的“加工、分类与包装”,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5)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6)多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在内质网上形成的,成熟蛋白质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7)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

12、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8)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体现了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的细胞器,也体现了内质网的运输作用;内质网是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中心。8.将新鲜胡萝卜切成粗细相同的5 cm长条,随机平均分为a、b、c、d、e、f组,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 h后测定每条胡萝卜条的长度,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后,a组细胞的吸水量比b组多B. 实验后,c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d组C. 实验后,f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e组D. 该实验不设空白对照,af组之间相互对照【答案】B【解

13、析】【分析】新鲜马铃薯条5cm,如果长度变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长度增加,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长度不变,说明是外界溶液和细胞液是等浓度溶液,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详解】A、实验后,a组长度变长,说明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变低;b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液浓度不变,因此a组细胞的吸水量比b组多,A正确;B、实验后,c组长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d组长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从图中可知d组的长度小于a组,说明d组失水较a组多;因此c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d组,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后f组的细胞长度最小,所以其渗透压最高,故f组细胞的细胞液

14、渗透压大于e组,C正确;D、该实验不设空白对照,af组之间相互对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质壁分离的条件,考生要能够从曲线中看出细胞液的等渗溶液,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收膨胀,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发生质壁分离。9.如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图中酶1和酶2表示同一种酶B. 图甲、乙、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均会发生C. 图丙过程需要tRNA,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而某些氨基酸可以由不同tRNA转运D. 图丙中最终合成的四条肽链各不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图甲中,DNA两条单链均做模板,表示DN

15、A复制过程;乙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表示转录过程,丙代表翻译过程。其中代表不同长度的肽链。【详解】A、图中酶1和酶2分别是催化DNA复制和转录的酶,不是同一种酶,A错误;B、图甲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但是图乙和丙可以发生,B错误;C、翻译过程需要tRNA搬运氨基酸,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某些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可以由多个不同tRNA转运,C正确;D、图丙中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最终合成的四条肽链上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是相同的,D错误。故选C。【点睛】“列表法”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复制转录翻译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模板DNA的

16、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原则AT、GCTA、AU、GCAU、GC结果两个子代DNA分子mRNA、tRNA、rRNA蛋白质信息传递DNADNADNAmRNAmRNA蛋白质意义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10.下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以上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B. 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C. 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答案】C【解析】【分析】甲线粒体,乙叶绿体,丙

17、细胞核,丁原核生物。【详解】甲线粒体,乙叶绿体,丙细胞核,丁原核生物均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A正确;甲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乙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都与能量转化有关,具有丙细胞核的是真核生物,比丁原核生物高等,B正确;甲、乙、丙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不具有双层膜,丁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C错误;甲、乙、丙、丁均进行相关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会产生水,甲有氧呼吸会消耗水,乙光合作用会消耗水,D正确。故选C。11.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

18、,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 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 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 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一般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时,自变量将不再成为限制因素;NaH

19、CO3溶液是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的;由图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bc段,增加NaHCO3溶液浓度,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基本不变;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增加。【详解】A、据图分析,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释放的氧气量增多,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减少,A错误;B、在bc段,已经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二氧化碳浓度,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不能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B错误;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

20、导致代谢水平下降,产生氧气量减少,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增加,C正确;D、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释放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C。12.家庭生活中利用黄豆种子产生黄豆芽的过程中,有关物质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此过程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细胞代谢增强B. 在此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不断增多的原因是从外界液体中吸收得到的C. 若测得某一时刻黄豆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2:1D. 此过程中,鲜重不断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含量在不断增加【答案】A【解析

21、】试题分析:种子萌发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因此水分增加(吸收的水分一部分与亲水性物质结合形成结合水,更多的是作为溶剂的自由水),因此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高,细胞代谢增强,A正确;在此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不断增多的原因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各种小分子物质,不是从外界液体中吸收得到的,B错误;若测得某一时刻黄豆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6:1,C错误;此过程中,鲜重不断增加的原因是细胞吸收了大量的水,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子萌发时各种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3.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

22、叙述错误的是A. (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B. (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C. (3)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D. (4)图中的基本单位不相同,约有20种【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细胞增殖及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详解】A、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适当升高温度后,酶的活性升高,达到最大生成物量的时间提前,A正确;B、根据图(2)表示

23、细胞周期,其中S期发生的变化是DNA分子复制,为分裂期准备条件,是药物抑制细胞增殖的最佳时期,B正确;C、图(3)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由此可推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则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将导致染色体数目变成8条,C错误;D、图(4)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是DNA,是mRNA,二者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氨基酸,生物体氨基酸大约20种,D正确。故选C。14.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

24、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C. 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详解】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

25、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曲线图的能力,需要根据曲线的斜率来判断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大小,要注意题目关键词“最适温度”,因此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细胞呼吸速率会减慢。15.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

26、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B. 过程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 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D. 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2、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释放能

27、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详解】A、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A错误;B、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量氧气,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过程加入ADP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ADP后,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的因素是ADP的量,因此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C正确;D、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

28、,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数量少,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及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熟练识记有氧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场所,理解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学会分析题图曲线的含义,应用相关知识并结合题图曲线分析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因素的能力。16.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B. 图乙的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 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D. 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

29、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答案】C【解析】【分析】1、甲图: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虚线表示细胞外的浓度但是该物质超过细胞外的浓度,还可以继续运输,说明可以逆浓度运输),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度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表现为甲图曲线。2、乙图:乙图中物质的运输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甲、乙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 错误;B、图乙所示为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细胞膜的形态没有发

30、生变化,不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性, B 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符合图乙所示的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特点, C 正确;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与图乙不符, 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17.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细胞中过程都能合成ATPB. 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 叶肉细胞中过程产

31、生的ATP可用于过程中C3的还原【答案】C【解析】【详解】A、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形成ATP,为有氧呼吸二、三阶段,能形成ATP,A错误;B、为醋酸菌产醋酸的过程需要氧气,为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需要氧气,过程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有氧无氧都可进行,B错误;C、 是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D、叶肉细胞中过程产生的ATP不能用于过程中C3的还原,D错误;故选C。18.如图曲线表示在不同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1、2、3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分别是D-A、C-A、B-AB. 若条件为是否加催化

32、剂,则1、2、3分别是不加催化剂、加无机催化剂、加酶的反应C. 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PH值不同,1、2、3反应条件可能是PH1PH2PH3D. 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温度(T)不同,1、2、3反应条件一定是T1T3T2【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酶的作用本质,酶具有催化的作用,作用机理为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识记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因此1、2、3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分别是D-A、C-A、B-A,A正确;B、由于催化剂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因此无催化

33、剂的反应过程达到的活化能最高,而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更强,因此2、3分别是加无机催化剂、加酶的反应,B正确;C、最适pH下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偏离最适pH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因此1、2、3组的pH可能符合pH1pH2pH3,C正确;D、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快,酶活性最高,偏离最适温度,即低温或高温都可能降低酶的活性,所以1、2、3反应条件不一定是T1T3T2,D错误;故选D。19.如图2所示,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在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S代表两种结构间的平均距离,记录s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由图2可以看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

34、于细胞壁的伸缩性B. 用黑藻叶片进行该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在0-t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延长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D. 若s在逐渐减小,说明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外在原因是由于原生质层两侧存在浓度差,内在原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详解】A、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正确;B、观察质壁分离时,黑藻的叶绿体可以显示原生质层的位置,方便观察质壁分离,B正确;C、0-t阶段,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距离逐渐增大,表明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细胞的吸水力逐

35、渐增大,C错误;D、S逐渐缩小,表明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则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D正确;故选C。20.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波长(nm)400450500550600670700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叶绿素a4068515164016全部色素75935035457535A. 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 光的波长由550nm转为670nm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C. 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00nm45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D. 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答案】B【解

36、析】【分析】光合色素可以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由色素吸收光能,实现水的光解释放氧气,而暗反应会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详解】A、色素吸收的光能可以用于水的光解,水光解时产生H和氧气,故色素吸收光能情况与氧气释放速率基本一致,A正确;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色素吸收的光能增加,短时间内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增多,C3的还原加快,CO2的固定基本不变,故C3含量减少,B错误;C、由于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当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含量减少

37、,因此对400nm450nm波长的光的利用显著减少,C正确;D、表格中数据为适宜条件下的吸收光能情况,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利用光能的能力会降低,D正确;故选B。21.科学家利用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了一种蝎毒“染色剂”,这种能发光的染色剂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表面,从而帮助医生识别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蝎毒“染色剂”可能会被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识别B. 蝎毒中的蛋白质最初是在内质网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的C. 蝎子细胞加工蛋白质时所需的ATP都由细胞质基质提供D. 最终制成的蝎毒“染色剂”中氨基数目与羧基数目一定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在细胞

38、的识别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是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数。2、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详解】A、由题意知,“蝎子毒蛋白质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表面,从而帮助医生识别癌细胞”,因此可以推测,“染色剂”可能会被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识别,A正确;B、蝎毒中的蛋白质最初是在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的,B错误;C、蝎子细胞加工蛋白质时所需的ATP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提供,C错误;D、蝎毒“染色剂”中氨基数目与羧

39、基数目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A。22.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分别表示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B. O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C. 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D. O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形成的ATP全部来自线粒体【答案】B【解析】【详解】A、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其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当氧气浓度小于d时,曲线均高于曲线,说明曲线为总的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曲线为有氧呼吸氧气的消耗

40、量,A错误。B、O2浓度为b时,02的消耗量为6,CO2的产生量为10,说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无氧呼吸CO2的产生量为4,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即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B正确。C、O2浓度为C时,02的消耗量为10,CO2的产生量为12,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生的C0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错误。D、O2浓度为d时,0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形成的ATP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B。【点睛】学生对O2浓度影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曲线理解不清O2浓度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曲线分析(1)氧

41、气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可同时影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速率。图甲中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随O2浓度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当O2浓度为010%时,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乙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无氧呼吸CO2释放量、有氧呼吸O2吸收量(等于有氧呼吸CO2释放量)及两种呼吸CO2释放总量。(2)图中R点为两种呼吸CO2释放总量的最低点,一般认为此时细胞的呼吸消耗最少。AB段长度BC段长度,说明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CO2量相等,则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应为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1/3。23.如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

42、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有利B. 在昼夜温差为6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C. 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D. 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研究的是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日温为26时,在一定范围内(520),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加快,超过该范围后,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减慢。【详解】A、由图可知,日温为26时,夜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减小,故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不利,A错误;B、在日温为26、夜温为20时,昼夜温

43、差为6,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B正确;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夜晚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D、分析曲线图,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一定温度范围内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正确。故选A。24.将一绿色植物放在密闭装置内,在恒定且适宜温度下,依次经过如下处理: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维持光照,并添加NaHCO3溶液。测得装置内O2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B段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是恒定的B. B点开始进行光照处理C. BD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D. CD段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44、:温度恒定,呼吸作用速度不变,因此AB段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是恒定的,A正确;从B点开始,氧气开始增加,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B正确;CD段氧气不再增加,说明呼吸作用速度与光合作用速度相等,C错误;由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装置内,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速度下降,故限制因素为CO2浓度,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5.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C.

45、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h后重(X -l) 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kgh-1D. 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答案】B【解析】【详解】A、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25时,CO2吸收量最大,即光合作用净合成量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错误;B、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30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3.50(净合成量)+3.00(呼吸消耗量)=6.50mg/h,35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3.00(净合成量)+3.50(呼吸消耗量)=6.50mg/h,二者相同,B正确;C、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1)kg,说

46、明呼吸速率为1/4kgh-1,然后光照4h后重(X+2)kg,说明净光合速率为3/4kgh-1,则总光合速率为1kgh-1,C错误;D、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在有光条件下,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6.图1是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变化曲线图,图2是根据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将大量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统计每组的细胞数而绘制的柱形图。下列叙述正确

47、的是A. 图1中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一半B. 图2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 图2中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ab段D.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的甲组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变化, bc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ac段处于有丝分裂间期;cd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甲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包括间期DNA复制前和末期的细胞;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4C,均为间期细胞;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间期DNA复制后

48、、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详解】图1中cd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f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cd段2倍,A错误;图2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间期DNA复制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其中只有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图2中甲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ab段,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bc段,C错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为图2的丙组部分细胞,D错误;故选B。【点睛】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是中期。27.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

49、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一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C. 图一中为次级精母细胞,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D. 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答案】B【解析】【详解】A、图一中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B、图二CD段表示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2,对应于图一中的,B正确;C、根据图一所示细胞无法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所以可能为次级精母细或第一极体;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导致的,

50、C错误;D、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应为图二的CD段,D错误。28.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B. 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C. 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D. 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答案】C【解析】【详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A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

51、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B正确;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要进行有关物质的合成,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29.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C. 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D. 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

52、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清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及其意义、干细胞的内涵及其类型等是解题的关键。【详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红细胞分化的标志是合成了其特有的血红蛋白,C正确;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成肌细胞是专能干细胞,可见,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及成肌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D错误。30.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

53、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B. 转变成CO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器内C. 仅给植物饲喂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16O2D. 光能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详解】【详解】A、都表示ATP,其中产生后用于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分布在叶绿体基质,用于生命活动的消耗,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B、葡萄糖转变成CO2的过程中第一阶段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第二三阶段可以发生在线粒体,B正确;C、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的光解,给植

54、物饲喂C18O2,光合产生的水中含有18O,因此植物所释放氧气有18O2,C错误;D、光能突然增强,光反应加快,ATP产生加快,时间内可能会导致ATP与ADP的比值增大,最后ATP与ADP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31.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下图表示ATP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_功能。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2)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ATP酶复合体,它分布在_,产生的ATP应用于_过程。ATP酶复合体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

55、第_阶段的反应,并且产生大量ATP的过程是在_膜上,其产生的ATP应用于_。(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三磷酸鸟苷)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也可以供能的原因是具有_。【答案】 (1). 运输和催化 (2). 协助扩散 (3). 类囊体薄膜 (4). 暗反应 (5). 三 (6). 线粒体内膜上 (7). 各项生命活动 (8). 高能磷酸键【解析】【分析】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因此ATP酶复合体具有运输和生物催化功能,主要分布于生物体内能够合成ATP的场所,如线粒

56、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等部位,据此作答。【详解】(1)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图中H+B较A侧多,H+从B侧运输到A侧需要载体蛋白,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2)叶绿体中的ATP酶复合体应分布在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TP可以应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ATP酶复合体分布于膜上,因此可参与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产生大量ATP的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以用于细胞内其它需能的各项生命活动;(3)GTP(三磷酸鸟苷)结构与ATP相似,则GTP也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故GTP也能为细胞

57、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点睛】本题结合ATP酶复合体考查物质运输、呼吸作用及ATP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以及对题干信息的获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生命活动两个重要的生命活动。()图甲为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图甲中b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光照强度为a点时,植物既没有CO2的吸收也没有CO2的释放,其原因是_。(2)图甲中的三种植物最适合于生活在荫蔽环境下的是_。(3)连接图乙中“1”和“2”两个过程的关键物质是_。(4)若研究CO2中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58、通常采用_方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若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下图中绘出叶绿体中H(即NADPH)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曲线_。()研究人员将某植物置于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的密闭容器内,图1中的、表示某一时段细胞内的两项生理过程,图2表示容器内CO2和O2浓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该研究过程中,光照强度属于_变量,过程中的H是指_,该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_。(2)图1中的物质C一般是指_,硝化细菌合成物质C利用的是_能。(3)从气体进出细胞的情况分析,图1所示生理状态对应于图2中的_时间段。(4)2024 h时,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呼

59、吸方式是_,理由是_。【答案】 (1). 温度 (2). 光合作用消耗CO2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 植物 (4). ATP和H (5).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6). (7). 自 (8). NADH (9). 释放出大量能量 (10). 葡萄糖(糖类) (11). 化学 (12). 817 h (1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4). 20h后两条曲线开始出现不对称,植物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图甲中,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属于阳生植物;而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属于阴生植物;则植物属于中间植物类型;乙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

60、图中1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2表示暗反应。【详解】()(1)b点无光照,有二氧化碳的释放,只进行细胞呼吸,故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光照强度为a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0,其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2)根据植物对光的需求不同,可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图甲中I为阳生植物,为阴生植物,故最适合于生活在阴凉环境下的是植物。(3)乙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图中1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2表示暗反应,从光反应到暗反应重要的物质桥梁为ATP和H。(4)研究CO2中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通常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根据检测放射性的大小来追踪其位置,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若

61、突然停止供给CO2,NADPH(H)的消耗将减少,含量将升高,曲线为。()(1)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之一,在一天24h内,光照强度在发生变化,所以在该研究过程中,光照强度属于自变量。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其中的H是指NADH,该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2)图1中的物质C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一般是指葡萄糖(糖类)。硝化细菌合成物质C利用的是将土壤中的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3)图1中的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了用于所示的有氧呼吸外,还有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图2中的817h,O2浓度不断增加,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62、。可见,图1所示生理状态对应于图2中的817h时间段。(4)20时后两条曲线开始出现不对称,植物CO2的释放量大于02的吸收量,说明在2024时,该植物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的关系、光合作用过程、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图中曲线获得解题有效信息;明确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之间的差别;识记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33.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取材

63、方面,蜂毒素只能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其根本原因是_。(2)相关研究已表明,蜂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实验并回答问题方法步骤: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_。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组,向2-4号培养瓶分别加入_。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_,结果如图-1所示。d.检测与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3)分析与讨论:a.图-1表明:_b.图-1、图-2表明: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是_,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是_。因此,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原理是_

64、。【答案】 (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3). 2、4、6g/ml蜂毒素溶液 (4). 胃癌细胞凋亡率 (5). 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一定范围内随蜂毒素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 (6). Bax蛋白 (7). Bel-2蛋白 (8). 能够促进Bax基因的表达,抑制Bel-2基因的表达【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细胞癌变的机理和癌细胞的特点、癌细胞防治的综合性考查,回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细胞癌变的机理和癌细胞的特点解答分析图1和图2中蜂毒素浓度与肺癌细胞凋亡率、蜂毒素浓度与Bax基因Bel-2基因表达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解答

65、。【详解】(1)蜜蜂的DNA(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只有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能表达出蜂毒素,蜂毒素只能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2)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图1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蜂毒素溶液,因变量是胃癌细胞的凋亡率,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bI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2、4、6g/mL蜂毒素溶液。c培养48小时后,检测并统计胃癌细胞的凋亡率。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情况。(3)分析讨论a、由图1可知,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的增大,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升高。b、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蜂毒素能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eI-2基因表达,且随蜂毒素浓度增加Bax基因表达率升高、BeI-2基因表达率降低,由此可以看出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Bax基因表达增强和BeI-2基因表达减弱(Bax基因和BeI-2基因表达)有关;由图1和图2曲线可知,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降低会诱导癌细胞胃癌细胞凋亡。【点睛】对于对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细胞癌变的机理和癌细胞的特点、癌细胞防治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