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30036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一闪即逝的彗星轮廓模糊的流星A. B. C. D. 2. 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比地月系高两级天体系统A. B. C. D. 【答案】1. A 2. B【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各种天体的感觉,

2、星光闪烁的恒星,对。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对。一闪即逝的是流星,错。轮廓模糊的是星云,错。A对。【2题详解】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比总星系低一级天体系统,错。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对。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错。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对。所以B对。【考点定位】天体,天体系统的等级。3. 2013年6月26日8时许,“神舟十号”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为“神舟十号”返回舱。图中的“神舟十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原因类似于()A. 彗星B. 流星C. 极光D. 卫星【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返回到地面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和大气摩

3、擦生热燃烧,类似于穿过大气层的流星体。慧星是在扁长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密度很小(大约为空气密度的2*10的负17次方)而呈云雾状的天体,一般由慧核、慧发、慧尾三部分组成。它的外貌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拖着像尾巴形状的是彗尾,慧尾由极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像扫帚;彗尾是慧星接近太阳时,在太阳热力和太阳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A可排除。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C可排除。卫星就是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然或人造天体。D可排除。故选B。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

4、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4. 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A. 轮廓模糊的星云B.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 太空中的流星D. 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5. 火星属于( ) 类地行星 地月系 银河系 太阳系 河外星系A B. C. D. 【答案】4. B 5. A【解析】【4题详解】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呈模糊状的星云、太空站的流星和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都属于天体,而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属于天体。故本题选B符合题意。【5题详解】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点可知,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属于太阳系、银

5、河系,不属于地月系、河外星系。故选A符合题意。【点睛】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间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7. 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可观测宇宙【答案】6. C 7. A【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银河系

6、,并非在太阳系内。故本题选择C。【7题详解】材料中阐述,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以经过的天体系统依次是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故本题选择A。凌日是指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凌日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9. “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的行星运动特征是( )A. 同向性B. 共面性C. 近圆性D. 连续性【答案】8. C 9. B【解析】【8题详解】据材料“凌日是指行星在绕

7、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且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近,金星凌日即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据此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9题详解】“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的行星运动共面性,B正确;连续性不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可排除;同向性和近圆性在图中未有体现,可排除。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 河外星

8、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11.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A. 距离恒星太近B. 大气层太薄C. 距离太阳太远D. 水域面积大【答案】10. B 11. A【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该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仅40光年”, 这表明这颗恒星不是太阳,但距离地球、太阳都比较近,因此,它属于与太阳并列的其他恒星系统,属于银河系,选B。【11题详解】根据材料“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判断,是由于恒星距离太阳太近,故选A。【点睛】本题组考查天体与天体系统、

9、生命存在条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比邻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B. 金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C.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D. 月球是太阳系唯一的卫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A错误、C正确;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错误;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太阳系中土星的卫星数量众多,D错误。故选C。【点睛】13. 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具有( )A. 适宜的温度B. 适宜

10、生物呼吸的大气层C. 液态水D. 安全的宇宙环境【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有液态水;具有稳定的运行轨道,使地球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故选B。据新疆天文台太阳活动情况预报中心预报,2019年10月以来,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该期间无C级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平静。左为太阳日面图和右图为光伏发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A. 太阳内部圈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光球层15. 新疆天文台所在区域适宜发展光伏发电站其原因是A.

11、新疆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大B. 新疆地处内陆,多晴朗天气C. 新疆海拔很高,空气稀薄D. 新疆多盆地热量不易散失【答案】14. D 15. B【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可知,当太阳活动强烈时,黑子会出现在日面上,而根据所学可知,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故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光球层,D项正确。故选D。【15题详解】适宜发展光伏发电的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新疆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少云,日照强烈;且纬度较高,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故其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发电,B项正确。新疆处于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小,A项错误。新疆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海拔较高,空

12、气相较于青藏高原并不稀薄,C项错误。新疆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但空气厚度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故D项错误。故选B。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二者之间()A. 完全一致B. 毫无关联C. 大致呈正相关关系D. 大致呈负相关关系17. 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新暴雨日数

13、具有周期性 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有助于降低阜新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A. B. C. D. 【答案】16. D 17. 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与地球降水之间的关系。【16题详解】本题考黑子活动周期与降水的关系。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黑子相对数多的年份,暴雨日数少,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黑子活动周期与降水的关系及研究的意义。结合上题分析,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故正确;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

14、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故错误;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故正确;不能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可以早预防,减轻灾害损失,故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17年9月6日,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引发太阳黑子和日冕物质大量抛射。下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图中数字代表太阳活动的周期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2017年太阳黑子数量所处阶段为( )A. 显著上升B. 显著下降C. 接近波峰D. 接近波谷19. 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和拍摄地点( )A. 北冰洋沿岸B. 青藏高原C. 赤道附近D. 撒哈拉沙漠20.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

15、 )A. 11年B. 18年C. 20年D. 23年【答案】18. D 19. A 20. A【解析】【分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2020年太阳黑子数量位于波谷,2017年太阳黑子数量接近波谷,D正确,ABC错,故选D。【19题详解】极光的观测应位于两极高纬度地区,北冰洋沿岸是较佳的观看和拍摄地点,A正确;青藏高原、赤道附近、撒哈拉沙漠等地纬度相对较低,并不能观测到极光。故选A。【20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

16、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最后,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 塔里木盆地B. 太湖平原C. 华北平原D. 东北平原22.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 降低大气温度B. 提高水体温度C. 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 增强地面辐射【答案】21. B 22. A【解析】【21题详解】“鱼光互补”式光伏电

17、站应建在水域多、光照充足,并且电力资源紧张的区域,四个备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太湖平原。选B。【22题详解】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面、地面和大气温度,故A正确,B、D错误。电池板会阻挡到达水体中的太阳光,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慢浮游植物生长速度,故C错误。选A。23.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A. 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B. 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C. 在家中收看

18、卫星电视D. 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活动爆发时,到达地球的紫外线增多,影响日光浴活动;且通过影响地球磁场和电离层而影响罗盘指示方向及卫星电视,但对有线通讯影响不大。D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ABC受到太阳活动影响。故选D。【点睛】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晴朗的白天,“屋顶”

19、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 风的形成B. 岩浆喷发C. 生物的出现D. 海水蒸发25.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 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D.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答案】24. B 25. C【解析】【24题详解】风的形成、生物的出现和海水蒸发都与太阳辐射有关,岩浆喷发属于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与太阳辐射无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题详解】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

20、需求量,而不是储量大,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源,所以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太阳能屋顶对美化环境作用不大,不是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6.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B.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的过程,A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

21、的核聚变反应,B错误;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运动和生物繁衍的主要动力地震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内部的热能,是内力作用,C错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A。27.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答案】C【解析】【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两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所以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故不符合题意;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不能说岩

22、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故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水圈的全部,生物圈是各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与岩石圈关系密切,故正确;D、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整个地壳构成了岩石圈,所以软流层在岩石圈的下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019年1月21日凌晨,别济米扬内火山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开始爆炸性喷发,火山灰喷发到海拔1万米的高空。因该火山喷发,航空危险代码为最高“红色”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A. 地表B. 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 地幔29.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

23、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30. 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可能来源于( )A. 地壳B. 软流层C. 下地幔D. 岩石圈31.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包括地壳和地幔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位于软流层以上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薄,大洋部分厚,甚至缺失A. B. C. D. 32.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A. 6千米B. 17千米C. 33千米D. 6070千米【答案】28. D 29. A 30. B 31. B 32. B【解析】【分析】【28题详解】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中,故本题选D。【29题详解】蔓延的火山

24、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之后经过降水、下渗等环节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回落到地表进入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据此分析本题选A。【30题详解】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可能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本题选B。【31题详解】岩石圈是指位于软流层以上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的刚性盖层,岩石圈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据此分析对,错,本题选B。【32题详解】地壳厚度不均,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据此分析

25、本题选B。【点睛】地壳是有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33. 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地是( )A. B. C. D. 34. 地层动物经历地演化过程是( )A.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 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35. 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

26、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 干燥、冷热多变B.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 湿润、森林茂密D. 寒冷,冰雪广布【答案】33. D 34. B 3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史。【33题详解】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在古生代同时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故选D。【34题详解】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

27、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故选B。【35题详解】煤是地质史上的植物遗体经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石炭二叠纪既然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那就可以推知当时气候湿润、森林茂密,选C。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6. 水平地层A. 下新上老B. 下老上新C. 同时形成D. 陆地缺少37. 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A. 生成顺序B. 新老关系C. 发展阶段D. 时间长短38. 下列能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的是A. 化石种类和数量B. 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C. 岩石

28、的绝对年龄D. 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答案】36. B 37. D 38. C【解析】【36题详解】水平地层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呈现下老上新,B正确,A、C错误;常在海洋中缺失,D错误。故选B。【37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水平地层越深,其形成的时间越早,岩层也就越老,A、B不符合题意;根据水平地层的岩石组成的不同,可判断不同岩层的发展阶段,C不符合题意;地层能判断形成的相对时间,不能精确判断,D符合题意。故选D。【38题详解】A.化石种类和数量不能判断地层的形成时间,A错误;B.不同的地层可能存在相同的组成物质和性质,B错误;C.通过同位素方法测得的岩石绝对年龄可用于判断地层的形成时间,C正确;

29、D.地层的深度不能反映地层的形成时间,故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不能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D错误。故选C。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 和传到时,波速突然下降C. 和在中波速明显减小D. 之间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40. 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A. 地幔和地壳B. 岩石圈和地壳C. 地幔和地核D. 地壳和地幔41. 从地壳到地心A. 压力越来越大B. 温度越来越低C. 密度越来越小D. 波速越来越快【答案】39. D 40. D 41. A【解析】【39题详解】A.的波速比快,故为纵波,

30、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A错误;B.传到时,突然消失,传到时,波速突然下降,B错误;C.和传到时,波速明显加快,C错误;D.之间是地幔,为固体,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D正确。故选D。【40题详解】读图可知,为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其上侧为地壳,下侧为地幔。故选D。【41题详解】A.压力越来越大,A正确;B.温度越来越高,B错误;C.密度越来越大,C错误;D.波传到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增大,传到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波速突然增大,D错误。故选A。读图及所学有关地理原理,完成下列问题。42. b圈层的主体是( )A. 河流B. 湖泊C. 冰川D

31、. 海洋43. 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A. dB. bC. aD. c44. 岩石圈的下界在( )A. 莫霍界面B. 古登堡界面C. 软流层上界D. 下地幔上界【答案】42. D 43. B 44. C【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地球水体的组成。【4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岩石圈,b表示水圈,c表示生物圈,d表示大气圈。b圈层是水圈,地球水体主要储存在海洋中,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是水圈的主体,D正确,故选D。【43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及其他活动,不断进行物

32、质和能量的转换,因此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生物圈,故B项目正确。故选B。【44题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所以岩石圈的下界在软流层上界,C项正确。故选C。【点睛】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1、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氦,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2、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

33、环运动之中。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45. 下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A.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 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外部圈层知识。【详解】甲圈向内指为蒸发、蒸腾,向外指为降水,所以甲圈为大气圈;乙圈能吸收丙、丁圈的水分,所以乙为生物圈;丙圈地表水、地下水径流到丁圈,所以丁圈为水圈,丙圈为岩石圈。故选A。下图为某地河流、湖泊发展的四个阶段。读

34、图,完成下面小题。46. 四个阶段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A. B. C. D. 47. 仅考虑河流作用,与阶段相比,阶段河流( )A. 水流速度变快B. 输沙能力增强C. 洪涝灾害多发D. 河流冰期延长48. 在河流入海口,形成的沉积地貌一般是( )A. 冲积扇B. 冲积平原C. 三角洲D. 黄土谷地【答案】46. B 47. C 48. C【解析】【分析】【46题详解】该图展示了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河道最初是平直的;后来随着泥沙的淤积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成为曲流;在曲流处水的惯性影响下,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河道变得更加弯曲;在最弯曲的部位自然裁弯取直,形成河与湖分离的状态,因此四个阶段由先

35、到后的排序是,B正确。故选B。【47题详解】河道越弯曲,水流的侧蚀能力越强,堤岸越易发生崩塌 ,水流越不通畅,越易发生洪涝灾害;与阶段相比,阶段河流弯曲,水流速度变慢、输沙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河流冰期不变。故选C。【48题详解】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因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故选C。【点睛】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河流流经弯道时,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49. 下图是我国

36、西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地的地形是( )A. 三角洲B. 洪积扇C. 河漫滩D. 江心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中地右侧2400米3600米等高线高处弯曲,为山谷,地地形是山前洪积扇,B正确;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漫滩位于河流中下游;江心洲位于河流中间。【点睛】50. 读地貌模式图, 完成下题。由图可知()A. 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C. 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 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地貌中间部位为绿洲,且呈扇形分布,应为冲积扇,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A错。扇

37、缘地区地下水埋藏浅,B错。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C对。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D错。故选C。51. 某地理兴趣小组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模拟实验:步骤一: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A. 冲积扇B. 海滩C. 沙丘D. 三角洲【答案】A【解析】【详解】当山区河流流出谷口时,由于流速变缓,其携带的碎石泥沙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体,沉积物的颗粒从扇顶向扇缘减小。故该实验模仿的地貌是冲积扇。故选A。52.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

38、漫滩( )A. 一般出现在凹岸B. 枯水季节接受堆积C. 侵蚀作用强于堆积作用D. 洪水季节被淹没【答案】D【解析】【详解】河流中下游易形成河曲,凸岸以堆积为主、凹岸以侵蚀为主,河漫滩一般形成于凸岸;洪水期水量大,河流搬运和堆积能力强,河漫滩堆积作用显著;洪水季节河流水位高,河漫滩可能被淹没。故选D。53. 牛轭,犁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湖北的白鹭湖、排湖因形状像牛轭,因此被称为牛轭湖。读下图,完成下题。图示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凹岸、凸岸理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沉积。凹岸不断侵蚀,凸岸

39、不断沉积,河流越来越弯曲,最终导致河道发生裁弯取直,原来的弯曲与河道分离开,形成牛轭湖。图示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B对。A、C、D错。54.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位置的河岸与河水流动方向基本平行,有一定的侧蚀作用,但侵蚀作用不太强烈,不是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点,排除C、D;图中、位置,河道发生明显弯曲,河水在惯性力作用下,处为凸岸,河水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处为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处是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点,排除A,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55

40、.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a,b,cB. b,a,cC. c,b,aD. c,a,b【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中,剖面宽浅,应位于河流下游,水流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对应河段c位置。剖面窄深,以下蚀为主,应位于河流上游河段,对应a位置。剖面河面较宽,较深,应位于中游河段,对应b位置。D对,A、B、C错。【点睛】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为主,河道深窄。河流中游水流较慢,河道变宽变浅,侵蚀减弱。河流下游水流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河道宽浅。56. 下列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A. 长江三峡B. 喜马拉

41、雅山C. 黄河三角洲D. 泰山、庐山【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江水侵蚀形成,故A错误。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下产生的,故B错误。黄河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形成的,故C正确。泰山、庐山属于地垒,是断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57. 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 )A. 流水侵蚀作用B. 流水切割作用C. 流水沉积作用D. 流水搬运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河段,故A错误。流水有三种作用,即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没有切

42、割这种地质作用,故B错误。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在河口地区堆积,形成三角洲,故C正确。流水搬运作用主要是将泥沙或者其他物质在水的动力作用下,从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地区,是一个移动搬运的过程,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2016年江西某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图甲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乙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8. 此次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B.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C. 地势低洼

43、且起伏小,易受洪涝影响D. 暴雨诱发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59. 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A. B. C. D. 60. 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完全一样B. 泥石流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源C. 滑坡分布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D.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小【答案】58. D 59. C 60. B【解析】【分析】【58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2016年江西某山区突降暴雨,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爆发泥石流,D正确;泥石流发生于暴雨之后,持续干旱不利于泥石流的发生,A错误;不合理的

44、人类活动导致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碎屑物质多,是造成泥石流的重要原因,并不是直接原因,B错误;读图可知,该地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差,C错误。故选D。【59题详解】图中是大致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生;逃生时穿过泥石流;逃生时顺着泥石流方向往下游跑。当泥石流发生时,逃生不能穿过泥石流,也不能顺着泥石流方向往下游跑,而是应该顺着山坡向高处逃生,即向泥石流的上游侧方跑,正确。故选C。【60题详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不完全一样,A错误;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其中一个是充足的水源,B正确;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多发生在山区的地质灾害,我

45、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分布范围广,C、D错误。故选B。【点睛】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第卷(非选择题)61.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八颗行星中,A表示_,B表示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还有_性和_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

46、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答案】 (1). 水星 (2). 金星 (3). 类地 (4). 共面 (5). 近圆 (6). A (7). 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当中 (8).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解析】【分析】本题在考查八大行星的位置、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因此,分析本题问题时,需要紧紧牢记太阳系模式图中各行星相对位置及运动特征、结构特征,还需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如第(3)小题。【详解】(1)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图中,A表示水星,B表示金星。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2)

47、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具有近圆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的夹角都很小,具有共面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说明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会发生的现象有变为寒冷的“冰球”,A正确,B错误;大气层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能够吸附大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在H行星轨道上不变,C、D错误。故选A。(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稳定的太阳辐射;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如1.地球离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有较为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生命过程中的发生

48、和发展。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能吸引住大气,经过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上有液态水。),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点睛】62.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2)简述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成因。(3)简述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成因。【答案】(1)西部多,东部少(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2)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 。(3)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雨、雾,故年太阳辐射

49、总量最低。【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原因。【详解】(1)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一般首先说明整体变化趋势,然后点明最值区。根据图示,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140的基本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所以分布特点一:自东南向西北增多;大于160的基本在青藏地区,小于100的只分布在四川盆地,所以特点二: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2)地位于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平均在3000米以上,所以空气非常稀薄,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丰富 ;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多。 (3)地位于四川盆地,这里四周地势高,中间地势低,地形比较封

50、闭,水汽不易扩散,所以多云、雨、雾,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很小。63.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波,B表示_波。(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该面以下E代表_。(3)F面是_界面,G层叫_。【答案】 (1). 横 (2). 纵 (3). 莫霍 (4). 地壳 (5). 地幔 (6). 古登堡 (7). 外核【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基础知识,属容易题。【详解】(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纵波波速始终快于横波;图中A的传播速度比B慢,故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2)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因此图中C代表地壳、E代表地幔,G代表地核中的外核,H为内核。D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被称为莫霍面。(3)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因此图中C代表地壳、E代表地幔,G代表地核中的外核,H为内核。F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被称为古登堡界面。【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