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浙江省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综合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BYZHU.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2966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浙江省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综合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BYZHU.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析》浙江省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综合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BYZHU.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析》浙江省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综合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BYZHU.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析》浙江省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综合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BYZHU.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析》浙江省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综合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BYZHU.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解析》浙江省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综合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BYZHU.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严州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测试卷(二)第卷 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A孔子的“中庸论” B墨子的“交相利论”C庄子的“齐物论” 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答案】C考点:百家争鸣。依据所学知识,孔子的“中庸”是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的方法;墨子的“交相利论”,体现了重视功利的思想;荀子的“天行有常论”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运作规律的探索;庄子的“齐物论”,齐物即相对的意思,庄子主张齐大小,齐生死等。故选C。13有学者说:“

2、(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可有效制约君权 提高了行政效率 可以减少决策失误A BC D【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所学,唐朝的时候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君主的允许范围之下,中书、门下、尚书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的权力。材料正是这一运作过程的反映,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故不合题意。合议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故符合题意;提高了行政效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表明正确。所以应选B。14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

3、吏人数占临安城区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答案】D考点:南宋的风貌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居民总数的23%左右反映的是南宋是“官僚社会”, 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反

4、映的是南宋是“文人社会”, 而从事“工商业的居民”(即市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反映的是南宋是“市民社会”,本题是典型的从材料去寻找答案,其他三个选项均是不能反映材料主题的,有的本身也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15近代有人向政府上书建言:“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此上书应在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文化运动中【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依据材料“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可知,此上书主张官与民同时断发易服,故可判断这应该是在清朝统治时期。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

5、,所以应选B。A时期明显不符;C、D与材料“百官易服而朝”不符。16一份由“上海军政分府”发布的安民告示记载:“凡我义旗所指,罔不踊跃欢迎;兹已纷纷归顺,具见敌忾同情;惟愿亲爱同胞,仍各安分营生;洋人生命财产,切勿乘机相侵;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A义和团民阻击列强侵略 B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C反袁护国运动风起云涌 D北伐战争进程势如破竹【答案】B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凡我义旗所指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可知该运动是反对清政府创建民国的斗争1911年辛亥革命。此次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而非帝国主义,因此排除

6、反帝斗争的义和团;同时可知此时民国尚未成立,可排除护国运动和北伐战争。再根据“上海军政分府”“兹已纷纷归顺”可以得出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B项符合题意。17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B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D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答案】B 考点:伟大的抗日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的是“七.七” 事变形势。“七.七” 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中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从而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故选B。淞沪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故A错;中国政府是在1942年珍

7、珠港事变之后才正式对日本宣战,故C错;国民政府的首都为南京,所以D错18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法治”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依据所学,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所以应选D。19“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1609年来到地球。如果他在当时的北京和伦敦之间瞬间移动,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中国商人叫卖粉彩瓷,英国农民收获马铃薯 B中国女人穿着旗袍,英国男人正去工

8、厂做工C中国文人参加科举考试,英国绅士争睹莎翁戏剧 D中国小孩放着鞭炮,英国市民乘坐火车机车【答案】C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1609年,是中国的明朝,A中粉彩瓷器出现在清朝;B1609是中国的明朝,不可能穿旗袍;D火车出现时第一次工业革命,1814年史蒂芬孙火车机车,1609年没有火车,所以C正确.20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含有“社会主义运动”、“妥协”、“制度设计”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这篇论文的题目不可能是A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B17911875年法国宪法频繁变更的历史分析C浅谈辛亥革命及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D

9、联合国的建立与挑战【答案】A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依据所学知识,“社会主义运动”即与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有关;17世纪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1689年基本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当时的英国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出现。故选A。21右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6期战争公债的宣传海报。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海报的制作可能不早于A1941年底 B1943年初C1944年底 D1945年初【答案】D考点:抗日战争。图中反映了美国的下一步是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故选D。22如右图,英

10、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依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中俄仍是制约美国的重要力量;而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应是美欧日和中俄美。分析选项,A项组合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231938年10月,丘吉尔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指

11、出:“我们未经战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此地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成胁的彻底投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一小国是 A埃塞俄比亚 B西班牙 C捷克斯洛伐克 D奥地利【答案】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时间,题目考查的是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把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德国侵略气焰。C项符合要求。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160分)38(26分)

12、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于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分)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

13、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8分) 材料三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帷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

14、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10分)【答案】(1)主张: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2分)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6分)(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4分)社会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 (4分,答到两点即可)(3)理由: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

15、教的虚伪:(6分) 目的: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控制;深曝其罪,警示后人。(4分)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联系董仲舒的主张,君权神授、大一统。理论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可以从直接到间接,从短期到长期的思路考虑,首先是直接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其次从长远看,促成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大体定型,也为我们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2)从朱熹“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可以看出,他的努力是解释经典,有利于理学普及化;由“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可以看出注重道德规范教育;“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可以看出,推动理学的生活化

16、。社会条件可以考虑影响思想的经济、教育等因素。(3)回答“其书可毁”的理由一要概括材料李贽对正统思想发出的挑战,二是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统治者“毁书存目”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材料中“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说明还要让世人知道李贽的罪行,以防其他人效仿李贽。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拄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欧洲由于采用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美)R R帕尔肤现代世界史(1)材料一反映

17、了西欧的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8分) 材料二 欧洲的政治思想、科学、哲学、文化风尚和人民也广泛散布于全世界,对现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的典范。(美)R R帕尔欲现代世界史(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8世纪欧洲风尚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具体表现,这些风尚对19世纪的中国有哪些建设性的影响?(12分)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一一狠狠的打击。(注:作者认为的“世界”是指西方之外的整个非西方世界)(英

18、)阿诺德J汤因比(3)你认同汤因比的观点吗?为什么?(6分,只有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答案】(1)现象: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资产阶级的成长;新农作物的引进;人口的增加;糖和烟草大量进口(商品种类的增加);(4分,答到4点即可)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4分,答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1分)(2)表现:政治上,英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亦可): 经济上,工业革命开始;思想上,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6分)影响:政治上,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思想上,“睁眼看世界”,新思想萌发;(3分)(3)观点一认同。(2分)

19、理由:“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2分)落后的“世界”遭到西方打击,需要吸取教训,尽快实现近代化。(2分)观点二:不认同。(2分)理由:西方与“世界”的冲突实际上是西方对“世界”的侵略;西方对“世界”狠狠打击的同时,也有很多建设性的影响。(2分)西方在与“世界”的冲突中,同样受到打击。要吸取教训的不仅仅是“世界”。(2分)(言之有理即可)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启蒙运动;近代科学技术。(1)历史现象依据材料划分层次逐句概括。由“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可以看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由“

20、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成长;由“欧洲由于采用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可以看出新农作物的引进;由“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可以看出欧洲人口的增加和糖和烟草的大量进口。出现变化的原因在于新航路开辟和紧随其后的殖民扩张。(2)欧洲风尚的表现结合17、18世纪政治、经济、思想、科学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概括。政治上,有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工业革命兴起;思想方面,启蒙运动;科学方面,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同样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科学等方面归纳相关史实。(3)汤恩比的观点是非西方地区遭到西方的打击,需要吸取其中的教训。文明的冲突,一方面给非西方地区带来灾难,另一方面也带来客观积极作用。影响是两方面的,不能只看其中一点。回答本问,注意论述的角度,依据自己所选的角度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