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29181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1届高考地理(全国统考版)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学案: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命题趋势1总体来看近五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少。试题难度中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有时也以综合题形式呈现。2从命题趋势来看,侧重于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或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垂直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差异规律。考向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真题诊断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2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1A 2D 3C【解析】1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2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

3、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考向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真题诊断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45题。4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答案】4A 5C【解析】4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

4、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不符合图示景观,选A。5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据此选C。考点清单名师点睛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

5、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4大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

6、、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

7、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名师点睛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西海岸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2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

8、(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3)判定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4)判定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图中南坡为迎风坡。3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表现影响因素实例成因分析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半球同纬度是广阔的海洋地形起伏赤道附近东非高原呈现出热带疏林草原带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及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

9、漠带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河流、地下水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三江平原沼泽气候冷湿,蒸发量小,低洼地带积水成沼泽精题集训(70分钟)经典训练题无瓣海桑属高大乔木,为红树林先锋植物,种植三年即可郁闭成林,林内光照垂直梯度变化大,温差小,湿度大且稳定。淇澳岛(2225N,11338E)位于珠江入海口,滩涂广阔,1985年引入无瓣海桑并大规模成林。随后又对岛内无瓣海桑纯林进行改造试验,引入木榄、红海榄等多种红树科灌木,最终形成混交林。下图为该岛试验区内不同年龄木榄平均密度和高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后期纯林改造时,淇澳岛引进的海南红海榄

10、在次年开春后幼苗大面积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滩涂地下水位高,影响根系呼吸B珠江入海口,海水盐度低C淤泥质海岸,土质黏重D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2木榄和无瓣海桑混交后,不同年龄木榄生长状况差异较大,推测其原因是A木榄争水争肥能力强B相互侵占生存空间C无瓣海桑林下光照条件差D无瓣海桑林下热量条件差【答案】1D2C【解析】1广东珠海淇澳岛的纬度比海南岛高,且冬季受冷空气影响程度大,引种后的红海榄难以适应冬季低温,故次年开春后幼苗大面积死亡。故选D。2木榄和无瓣海桑混交10年后,林下土壤有机物得到改善,但林冠郁闭度高导致地面光线减少,木榄作为林下灌木,其10年树龄生长情况差于1年生和5年生的混交

11、林。故选C。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70N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下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为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占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研究团队研究了林火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右图示意林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林火后的前15年生产力水平迅速升高的原因有土壤酸性增强有机质降解变慢土壤温度升高林下光照增多ABCD4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林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是A乔水B灌木C草本植物D苔藓地衣【答案】3C4B【解析】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

12、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林下部分获得较充足的光照;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土壤温度升高,改善温湿环境;有机质降解加快,促进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故正确,错误。故选C。4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北方针叶林纬度高,林木焚毁后,短时间内很难复原,气温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损最大;在高强度林火后,由于土壤温度升高、林下光照增多,缺乏苔藓地衣的生存环境;灌木根系深,受林火损伤最小,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林火后快速生长为优势物种。故B对,ACD错。故选B。某船只6月中旬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出发,沿图示航线8月底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读

13、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航行中A海域正值台风多发季节B海域西北方观落日余晖C海域看到日出越来越早D海域逆风逆水能耗增加6图中A英吉利海峡沿岸多见温带落叶阔叶林B直布罗陀海峡沿岸河流冬季凌汛多发C曼德海峡为波斯湾石油外运重要通道D台湾海峡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震灾害【答案】5B6A【解析】5由材料可知,船只6月中旬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出发,8月底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海域纬度较高,不易受台风影响,A错误;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海域西北方观落日余晖,B正确;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看到日出时间先变早后变晚,C错误;海域此季节盛行东南风,轮船

14、顺风航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受千岛寒流影响,轮船逆水航行,因此轮船在海域是顺风逆水航行,D错误。故选B。6英吉利海峡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正确;直布罗陀海峡沿岸河流冬季温和,气温在0以上发,没有凌汛,B错误;霍尔木兹海峡为波斯湾石油外运重要通道,C错误;台湾海峡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处多地震灾害,D错误。故选A。在气象意义上,入春标准是连续5日日均气温超过10。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10以上后,大多数农作物将生长旺盛,大地星现出一派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下图示意我国34N以北地区平均入春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东部地区入春时间

15、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降水C地形D下垫面性质8甲地入春时间早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有深居内陆,降水量少纬度低,日照时间长沙漠广布,升温较快地形封闭,不易散热ABCD【答案】7A8C【解析】7入春时间的早晚反映气温的差异,图示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华北地区早于东北地区,主要是因为越往北,太阳辐射量减少,升温速度减慢,入春时间推迟;华北和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小及降水差异小。故选A。8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地表沙漠广布,升温速度快;盆地地形,地形封闭,不利于热量扩散。因此入春时间早于周边地区,正确;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纬度较高,都具有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16、,纬度差异小,日照时间相差不大,排除错误。故选C。高频易错题下图示意我国阴山山脉东中西三段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山脉东中西三段的基带自然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光照D海拔10与阳坡相比,该山脉阴坡植被垂直带谱较丰富,主要原因是阴坡A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B是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C蒸发弱,土壤含水量较高D相对高度较大,空间广阔【答案】9A10C【解析】9该山脉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东中西三段的基带由典型草原带过渡到荒漠草原带,再到草原化荒漠还,是水分差异造成自然景观明显差异,A正确;热量、光照、海拔的影响小,排除BCD;故选A。10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

17、地区附近,降水少,阴坡蒸发弱,土壤含水量较高,植被垂直带谱较丰富,C正确;阴坡夏季光照时间短,A错误,阴坡为北坡,不是夏季风迎风坡,B错误;相对高度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C。蝴蝶幼虫对植物有较高的专一性,一种蝴蝶的幼虫常常只以一种植物或某一属的植物为食,所以蝴蝶种类及其多样性常常被用来反映其所生存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下图为横断山区不同海拔高度蝴蝶种类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横断山区蝴蝶种类多样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差大B山地海拔高C纬度跨度大D天敌较缺乏12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相比,带蝴蝶种类较少,其主要原因是A水源缺乏B气候炎热C面积较小D农事活动【答案】11A12D【解析】11材料

18、中,提到“蝴蝶幼虫对植物有较高的专一性,一种蝴蝶的幼虫常常只以一种植物或某一属的植物为食”,说明植物种类多样会导致蝴蝶种类多。从图中可以看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较大,植被垂直分异较明显,A正确。海拔高、纬度跨度大和天敌少,并不是蝴蝶种类丰富的直接原因,BCD错误。12带是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植被破坏较严重,因此蝴蝶种类较少,D正确。横断山区,山麓地带水源更加充足,A错误。山麓地带热量较充足,植物种类应该更多,但是蝴蝶种类较少,说明气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从山体的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山麓地带的面积较大,C错误。故选D。精准预测题自然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主要受地形

19、、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某山脉北坡缓南坡陡,仅山脉东段山区有少量森林分布。下图示意图该山脉物种丰富度随海拔(虚线)和经度(实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山脉最可能为A背斜山B地垒山C褶皱断块山D向斜山14造成该山脉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人类活动D水分【答案】13C14D【解析】13读图,结合材料分析,由该山脉北坡陡南坡缓可知,该山脉为东西走向;由图中经度变化可知,该山脉分布的经度范围大致在106E-112E;由海拔高度变化可知,该山脉的最高海拔在2400米以下;由该山脉仅东段有少量森林分布可知,该山脉位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综合以上分析判断,该山脉为我国的

20、阴山,其成因为褶皱断块山。故选C。14结合上题分析,该山脉为阴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东向西距海渐远,降水减少,山脉物种丰富度降低;随海拔升高,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增多,物种丰富度升高。因此,造成阴山山脉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故选D。某研究小组在研究贺兰山东坡乔木(森林带)分布情况时,共选取了38个样方(10m10m),得出样方范围内乔木的数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情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贺兰山东坡乔木主要属于A针叶林B阔叶林C硬叶林D雨林16海拔1800米至2800米乔木数量较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17影响贺兰山海拔 3000米以上地区乔木树高

21、且胸径较粗的主要原因是A乔木数量少,相互竞争弱B距冰川近,水源条件好C太阳辐射强,热量条件好D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答案】15A16C17A【解析】15贺兰山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度地带,图中显示东坡的乔木分布在1800米以上,分布地区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适宜针叶林生长,故选A。16海拔1800-2800米乔木数量较多,是由于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C对。光照和土壤对乔木数量影响不大,BD错。海拔越低,热量条件越好,贺兰山针叶林分布的海拔相对较高,热量不是影响乔木数量的主要因素,A错。故选C。17海拔高,热量条件差,物种多样性少,相互竞争较弱,乔木占据优势,胸径较粗,A对。海拔高低水源

22、条件差别不大,不是影响乔木树高和胸径的主要原因,B错。海拔在3000米以上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是热量条件较差,排除C。海拔高,土壤较薄欠发育,排除D。故选A。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19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答案】18B19B【解析】试题考查水循环、山地垂直分异规律。18由材料“水

23、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可算出70%为植物截留和蒸腾,因此占比最大的是植物截留和蒸腾,B正确。地表蒸发占28%,不是占比最大的,A错。下渗形成地下径流,下渗占2%可知地下径流占比例较小,C错。由材料“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可知,该小流域海拔较低,不可能转化为固态水,D错。故选B。19从图中看,甲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带之间,可能是山地落叶阔叶林带或山地草原带,但该地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30330mm,只可能山地草原带,B正确。故选B。天山地处中亚内陆干早区,是中国现代冰川西积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统计数据表明。海拔38004800m

24、分布的冰川面积约占冰川总面积的82.3%,是天山冰川集中发有区。下图为20062010年天山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数量与冰川面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在天山冰川的面积等级中A20km2的冰川数量较少,面积最大21在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常发育面积等级较大的冰川,其决定因素是A海拔B降水量C消融量D坡向22冰川面积不是稳定的,为测定冰川的面积,测定时间宜选择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20D21A22B【解析】2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0.5km2的冰川数量最多,但面积不是最小的,A错误;1520km2的冰川数量不是最少的,面积比1015km2的略大,B错误;25km2的冰川数量不是最多的,面积也不是最大的,C错误;20km2的冰川数量较少,面积最大,D正确。故选D。21一般而言,山地海拔越高,冰川形成的积累空间就越大,同时能拦截更多的大气降水,且海拔高,气温低积雪消融量小,A正确;冰川的发育主要由降水量和积雪消融量决定,某一个因素无法起决定作用,B、C错误;坡向能影响降水量和气温,但与海拔相比,其不是决定因素,D错误。故选A。22冰川面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一年中夏季气温最高,冰川面积最小,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才能得出其确切的面积,并发现其变化趋势。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