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度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考试范围:选修四:1-2.2章考试说明:1.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请将所有答案都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H-1 O- 16 Zn-65 Cl-35.5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 石油B. 太阳能C. 地热能D. 风能【答案】A【解析】【详解】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
2、属于新能源。答案选A。2. 成语“蜡炬成灰”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A. 复分解反应B. 置换反应C. 放热反应D. 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蜡炬成灰涉及到蜡烛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故选C。3. 被称为人体冷冻学之父的罗伯特埃廷格(Robert Ettinger)在1962年写出不朽的前景(The Prospect Of Immortality)一书。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冷冻复活的可能。比如,许多昆虫和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又自动复活。下列结论中与上述信息相关的是()A 温度降低,化学反应停止B. 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温度越低,化学反应越慢D. 低温下分子无法运动
3、【答案】C【解析】【详解】冬天温度低,化学反应速率慢;春天温度逐渐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据此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选C。4.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与其它反应不同的是()A. 铝热反应焊接铁轨B. 铁粉与硫发生化合制硫化亚铁C. 固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D.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答案】C【解析】【详解】A铝热反应中,铝与金属氧化物的置换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铁粉与硫发生化合制硫化亚铁,属于放热反应;C固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发生复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放热反应;比较以上选项中的反应,可以看出,只有C中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C。5. 下列说法正确的
4、是()A. 若反应X+Y=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C. 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D. 浓硫酸稀释是放热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二氧化硫和氧气需要加热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A错误;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C. 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故C错误;D. 浓硫酸稀释不是化学反应,不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6. 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1 mol C
5、O(g)的能量比1 mol CO2(g)和1 moH2(g)的总能量高C. 该反应的焓变H=-41 kJmol-1D. CO2(g)+H2(g)CO(g)+H2O(g) H=+41 kJmol-1【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CO(g)、H2O(g)的总能量大于CO2(g)、H2(g)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kJmol-1,以此来解答。【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由图可知,1 mol CO(g)的能量比1 mol CO2(g)和1 moH2(g)的总能量低,故B错误;
6、C该反应的焓变H=(127kJmol-1)-(168kJmol-1)=-41 kJmol-1,故C正确;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H=-41kJmol-1,故D正确;故答案为B。7. 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是v(NH3)、v(O2)、v(NO)、v(H2O)(单位:molL-1min-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v(NH3)=v(O2)B. v(O2)=v(H2O)C. v(NH3)=v(H2O)D. v(O2)=v(NO)【答案】D【解析】【详解】对于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
7、学计量数之比。Av(NH3)与 v(O2)的关系应为5v(NH3)=4v(O2),则v(NH3)=v(O2),故A错误;Bv(O2)与v(H2O)的关系应为6v(O2)=5v(H2O),v(O2)=v(H2O),故B错误;Cv(NH3)与v(H2O)的关系应为3v(NH3)=2v(H2O),v(NH3)=v(H2O),故C错误;D5v(O2)与v(NO)的关系应为4v(O2)=5v(NO),v(O2)=v(NO),故D正确;答案选D。8. 已知反应X(s)3Y(g)Z(g)2W(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为()A. v(X)0.25 mol/(Ls)B. v(Y)0.5 m
8、ol/(Ls)C. v(Z)0.6 mol/(Lmin)D. v(W)0.4 mol/(Ls)【答案】D【解析】【分析】比较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快慢时,应转化为同一种物质,同时还需注意单位的统一。【详解】AX为固体,不能用其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Bv(Y)0.5 mol/(Ls),以此为基准;Cv(Z)06 mol/(Lmin),v(Y)0.03 mol/(Ls);Dv(W)0.4 mol/(Ls),v(Y)0.6 mol/(Ls)比较以上选项中的v(Y),D中v(Y)的数值最大,故选D。9.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9、N2+2CO2,为了控制大气污染,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A. 使用催化剂B. 改变压强C. 提高反应温度D. 通入CO【答案】A【解析】【分析】为控制污染,应加快反应速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增大压强、降低温度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详解】A.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且易操作,故A正确;B. 改变压强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容易操作,故B错误;C. 提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不容易操作,故C错误;D. 通入CO反应速率增大,但CO是有害物质,通入CO会增大CO的量
10、,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 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O2会越来越少,CO2会越来越多,因此将CO2转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分解又可重复使用。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A. 反应物B. 制冷剂C. 中间产物D. 催化剂【答案】D【解析】【详解】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分解又可重复使用,说明NiFe2O4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没有和二氧化碳反应,故NiFe2O4不是反应物,NiFe2O4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催化剂,故选D。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反应物,
11、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大C. 加热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D.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都为有效碰撞【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来说,增大浓度、压强只能改变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而百分数不变,但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增大。【详解】A. 如果加入的反应物是固体,则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B. 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即增大压强,浓度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而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B错误;C. 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
12、百分数,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D.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碰撞,且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故选C。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 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SO2和1 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2 min末测得SO3为0.8 mol,则2 min末时SO3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min)D. 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温度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H2240 mL
13、,吸氢速率为30 mLg1min1【答案】D【解析】【详解】A. 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慢的现象可能明版显,如铁生锈,权故A错误;B. 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中虽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 2 min内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min),不是2 min末时的瞬时速率,故C错误;D. 吸氢速率v=30mLg-1min-1,故D正确;故选D。13. 在25C、101 kPa条件下,断裂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14、kJ,断裂1 molClCl键吸收的能量为243 kJ,1 molH2和1 mol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HCl放出热量为183 kJ,则断裂1 molHCl键吸收的能量是()A. 431 kJB. 862 kJC. 248 kJD. 679 kJ【答案】A【解析】【详解】设断裂1 molHCl键吸收的能量是x kJ,由题中数据可得热化学方程式:H2(g)+ Cl2 (g)=2HCl(g) H= -183kJ/mol,H等于反应物总键能减去生成物总键能,则H=436kJ+243 kJ-2xkJ=-183kJ,解得x=431 kJ。答案选A。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298K、10
15、1 kPa条件下,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 3CO2(g)+4H2O(g) H=2220 kJmol-1B. 500C、30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 kJmol-1C. 在298K、101kPa条件下,表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3(g)H=315 kJmol-1D. 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的H不同【答案】B【解析】【
16、详解】A.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应为液态,故A错误;B. 因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此时放热19.3 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生成2mol NH3(g)时放出的热量大于38.6 kJ,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H越小,所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 kJmol-1,故B正确;C. 硫燃烧生成的产物是SO2而不是SO3,故C错误;D. 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错误;答案选B。15.
17、 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方面具有广泛用途。H2(g)+I2(g)2HI(g)在1 L的恒温容器中进行,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H2(g)/molI2(g)/molHI(g)/mol044052.5102若在起始时总压为p0 kPa,反应速率若用单位时间内分压的变化表示,而气态物质分压总压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则10 min内H2(g)的反应速率为( )A. 0.25p0 kPamin1B. 0.025p0 kPamin1C. 0.005p0 kPamin1D. 0.016p0 kPamin1【答案】B【解析】【详解】H2(g)+I2(g)2HI(g)为反应前后气体总
18、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则反应中的任意时刻总压不变均为p0 kPa,列三段式:反应前H2(g)的分压为0.5p0 kPa,10min时H2(g)的分压为0.25p0 kPa,则10 min内用H2(g)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5p0 kPamin1。答案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 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A. NaClB. CH3COONaC. NaNO3D. CuSO4【答案】
19、AB【解析】【分析】锌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若加入物质使反应速率降低,则溶液中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但由于不影响氢气的生成量,故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详解】A. 加入NaCl溶液,相当于对盐酸进行稀释,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且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能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故A选;B. 加入CH3COONa溶液,CH3COONa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使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随着反应的进行,CH3COOH最终又完全电离,H物质的量不变,故B选;C. 加入KNO3溶液,可看成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与锌反应不产生氢气,故C不选;D. 加入硫酸铜溶液,Cu2与锌反应生成铜,锌、铜和盐酸
20、构成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故D不选;答案选AB。17.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BCD探究H2S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比较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定量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探究反应中的热量变化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 两个试管中Na2S2O3的浓度相等,H2SO4浓度不同,可以探究H2S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正确;B. 滴加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都是两滴,但是没有说明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的浓度是否相等,不能控制CuSO4和FeCl3的物质的量相等,故B错误;C. 通过单位时间注射器中气体
21、增加的多少,可以定量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 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以探究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B。18. 下列各组H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2H2(g)O2(g)=2H2O(l) H1572 kJmol1CuCl2(s)=CuCl(s)Cl2(g) H2=+83 kJmol-1;则H1H2S(g)O2(g)=SO2(g) H30 S(s)O2(g)=SO2(g) H40 ;则H3H4C(s)O2(g)=CO2(g) H50 C(s)+O2(g)=CO(g) H60;则H5H6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10,H20,则H1H2,
22、故错误;S(g)的能量大于S(s),则等物质的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S(s)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H3H4,故错误;等物质的量的C(s)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H5H6,故正确;答案选C。19.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高【答案】AB【解析】【详解】A. 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
23、应生成1mol乙酸,生成CH3COOH,反应的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故A正确;B. 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C. 的焓值降低,过程为放热过程,有CC键形成,但不存在CH的形成,故C错误;D. 催化剂的活性与温度有关,但适宜的温度催化剂的活性越高,并不是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高,故D错误;故选:AB。20. 已知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有两种可能,如图1所示;其中丙烯加的位能曲线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速率快B. 过渡态()比过渡态()稳定
24、C. 碳碳双键易断裂,能与HBr、H2O等发生加成反应D. 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主要生成产物【答案】BD【解析】【详解】A. 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则反应速率较快,故A正确;B. 过渡态()能量较低,则比过渡态()稳定,故B错误;C. 碳碳双键易断裂,能与HBr、H2O等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 活化能越低,反应越易进行,可知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主要生成产物,故D错误;故选BD。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 CH4和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CH4超干重整CO2是现在减少温室气体的一种有效方式,回答下面问题:(1)实验测得:1
25、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_。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A仅有 B仅有 C仅有 D全部符合要求(2)在25、101 kPa时,C(s)、H2(g)、CH3COOH(l)的燃
26、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 H=_kJmol1(3)CH4超干重整CO2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像如下图:反应过程中发生的活化能是_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过程中,CO2(g)+4H2(g)=CH4(g)+2H2O(g) H=_kJmol1CH4在某催化剂作用下超干重整CO2的转化如图2所示: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b可表示为CO2H2=H2O(g)COcCO未参与反应dFe3O4、CaO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H写
27、出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B (2). -488.3 (3). 240.1 (4). 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1 (5). -165.0 (6). cd (7). CH4(g)CO2(g)=2CO(g)2H2(g)H247.4 kJmol1【解析】【分析】图1中,反应过程和反应过程的图象中都提供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由活化能可以计算反应的H;图2中,依据箭头所指的方向,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详解】(1)CH4(g)在O2(g)中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890.3 kJmol1,不正确;H的单位不是kJ,而是kJ/
28、mol,不正确;CH4(g)在O2(g)中燃烧,生成的H2O应呈液态,不正确;H2(g)在O2(g)中燃烧生成H2O(l)时,放热571.6 kJ,正确;答案为:B;(2)在25、101 kPa时,由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1,可写出三个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盖斯定律,得出2C(s)2H2(g)O2(g)=CH3COOH(l) H=-2393.5 kJmol1-2285.8 kJmol1+870.3 kJmol1=-488.3kJmol1。答案为:-488.3;(3)反应过程中发
29、生反应的活化能是240.1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 H=(240.1kJmol1-33.9kJmol1)=+206.2kJmol1。反应过程中,CO2(g)+4H2(g)=CH4(g)+2H2O(g) H=78.9kJmol1-243.9kJmol1=-165.0kJmol1。答案为:240.1;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1;-165.0;a由图中可以看出,碳元素转化为CO,氢元素转化为H2O,从而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a正确;b把过程两反应加和,便可得出CO2H2=
30、H2O(g)CO,b正确;c从过程中第一个反应看,产物中没有CO,说明CO参与了反应,c不正确;d由过程中两个反应加和可以得出,Fe3O4、CaO为催化剂,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H,d不正确;故选cd。过程中,Ni未改变,反应物为CH4、CO2,生成物为CO、H2,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1CO2(g)+4H2(g)=CH4(g)+2H2O(g) H=-165.0kJmol1利用盖斯定律,2+得,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CO2(g)=2CO(g)2H2(g)H=-206.2kJmol12+165.0kJmol1=247.4 kJmol1
31、。答案为:cd;CH4(g)CO2(g)=2CO(g)2H2(g)H247.4 kJmol1。【点睛】判断反应的催化剂时,可将发生的几个反应加和,被消去的物质中,出现在第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为催化剂。22. 已知反应:101 kPa时,2C(s)O2(g)=2CO(g) H221kJmol1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1B的反应热为221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kJmol1D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32、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50mL 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和盐酸溶液一并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反应过程中NaOH溶液的浓度为0.55molL1,不能使用0.50molL1 NaOH的原因是_。(3)倒入NaOH和盐酸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填字母)。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 D一边搅拌一边一次滴入(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 1molL
33、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5)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并不相等,从它们的离子方程式分析,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并不相等的理由是_。【答案】 (1). D (2). 环形玻璃搅拌棒 (3). 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4). C (5). H1H2H3 (6). 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解析】【分析】根据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燃烧热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中和
34、热的测定实验中需要注意保温,防止热量的散失,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合中和热的焓变是负值分析解答。【详解】A由反应可知,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110.5kJ,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继续放出热量,故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kJ,所以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即碳的燃烧热H-110.5kJmol-1,故A错误;B反应热包含正负号,反应热为-221kJmol-1,故B错误;C中和热与酸的元数无关,所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故C错误;D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0.0gNaOH的物质
35、的量n=0.5mol,与稀盐酸完全中和生成0.5mol水,此时放出热量57.3kJ= 28.65kJ,故D正确;故选D;(1)根据图示,仪器a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为了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故答案为: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3)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故选C;(4)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 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因此稀氨水和1L 1molL-1的稀盐酸
36、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H3,故答案为:H1=H2H3;(5)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故答案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23. 工业上常用如下反应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CH4(g)2NO2(g)N2(g)CO2(g)2H2O(g)H回答下面问题:(1)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措施一定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_。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恒容充入NO2恒
37、容充入He恒压充入He升高反应温度(2)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40 mol CH4和1.0 mol 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n(CH4)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温度为T1时,010 min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_。温度为T2时,NO2的平衡转化率a%=_ 。比较M点和Q点反应速率较高的是_,则T1_T2(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比较M点和N点容器内气体压强较大的是_,反应速率较快的是_,原因是_。【答案】 (1). (2). 0.02 molL1min1 (3). 50% (4). Q (5). 小于 (6). N (7). M (8). 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
38、量增大的反应,所以压强N点的大,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所以M点反应速率较快。【解析】【详解】(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符合题意;恒容充入NO2,增加了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符合题意;恒容充入He,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不符题意;恒压充入He,相当于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不符题意;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符合题意;故选:;(2)温度为T1时,010 min内甲烷的物质的量减小了0.1mol,则NO2减小了0.2mol,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0.02 molL1min1,故答案为:0.02 molL1min1;温度为
39、T2时,甲烷的物质的量减小了0.25mol,则NO2减小了0.5mol,NO2的平衡转化率a%=50%,故答案为:50%;由图像可知,T2先达到平衡,说明T2T1,即Q点温度高,速率大,故答案为:Q;小于;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所以压强N点的大,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所以M点反应速率较快,故答案为:N;M;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所以压强N点的大,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所以M点反应速率较快;【点睛】判断第(2)小题的图像方法是:先拐先平数值大。2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
40、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H2C2O4+6H=2Mn2+10CO2+8H2O。回答下面问题:(1)已知随着反应进行试管的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时间t1以前反应速率缓慢增大的原因是_。时间t1以后反应速率又缓慢下降的原因是_。(2)某同学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温度/K参加反应的物质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KMnO4溶液(含硫酸)H2C2O4溶液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9320.0240.108BT120.0230.1V1t1C31320.02V20.
41、1V3t2在温度为293 K,反应8 s时用Mn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Mn2+)_molL-1s-1(保留2位有效数字)通过A与B,A与C进行对比实验,填写下列数值,T1=_;V1=_;V2=_;V3=_。根据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 (1).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2).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变慢。 (3). 8.3104 (4). 293 (5). 1 (6). 4 (7). 0 (8). 实验A和B比较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实验A与C比较得出升高温度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解析】【详解】(1)开始的
42、时候反应物的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开始的时候不是最快,而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到t1时刻达到最大值,则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时间t1以后反应速率又缓慢下降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变慢;(2)根据实验B中数据可知,高锰酸钾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为8s,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molL10.002L=0.00004mol,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0004mol0.006L= 102mol/L,则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8.3104mol/(Ls),锰离子的速率等于高锰酸钾的速率,v(Mn2+)8.3104mol/(Ls);实验A. B可探究出H2C2O4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保证其余条件相同,根据实验A可知,保证溶液的总体积为6mL,B中H2C2O4溶液3mL,故需加水V1=6mL2mL3mL=1mL;需要温度也相同,故T1=293;实验B. C的温度不同,要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余条件需要相同,则V2=4mL,需加水V3=6mL-2mL-4mL=0mL;根据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实验A和B比较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实验A与C比较得出升高温度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