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岁寒三友苍松怪石图题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在寒冷的冬天,万物凋零,唯有松、竹、梅傲立于风雪之中。而松是风骨的象征,它苍劲挺拔,傲斗冰雪,顶天立地,枝干高耸,正直坚韧,是勇士。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歌唱松,赞美松,风雪洗礼松更翠,大雪压枝更挺拔。正如陈毅所写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书画的历史长廊,去欣赏清朝诗画家李方膺的作品苍松怪石图题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感情;3、入情
2、入境学习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4、了解诗人借苍松和怪石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性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作者介绍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等。通州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以卖画为生。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矫(jio)阙(qu)迥(jing)膺(yng)阿谀(y)铮(zhng)字词积累北京师范大
3、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耿直:(性格)正直;直爽。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字词积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苍松怪石图题诗(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不停止你本色的纯自然宫殿远诗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质朴本色。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
4、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诗文大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合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合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分析:这句诗描写了松树高大挺直的外形,为本诗增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春风碧云里”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暗示春天将来到
5、来。合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赏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探究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苍松怪石图题诗苍劲挺拔岁寒无芳草松青复矫矫青翠欲滴饱经风霜直干壮 秀色无等伦历冰霜 千年方未已不畏严寒高耸入云拥护天阙迥干碧云高大刚正铮铮铁骨耿直廉洁图
6、解结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苍翠挺拔,赞美了其坚强不屈的品格,同时,诗人还借松柏与怪石写出自己不屈不挠、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和性格。概括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写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之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苍松怪石图题诗诗中有画,诗句饱含绘画特色,描绘出一幅幅画卷;画中有诗,图画包含着诗情,二者十分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可谓是题画诗的典范之作。写法点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课堂小结诗画中的苍松青翠挺拔,饱经风霜,像勇士一样屹立在乱石之间;诗画中的怪石嶙峋突兀,层层叠叠,表现了苍松恶劣的生活环境,凸显出苍松的铮铮铁骨。不管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之中,我们都要像苍松一样敖饶挺立,保持自己刚正顽强的品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1、请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松的诗句。2、预习下一课。作业布置谢谢观看!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