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组山中访友导入新课与朋友畅谈心声,分享同一种喜悦和幸福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本文的作者就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在深山中生长,在作者诗一般的韵律中灵气飞扬。走进课文,让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群挚友。作者简介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背景简介山中访友发表于195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杰作。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叙事简略,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因为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字词学习栀()子花汩汩()嗅()
2、到犬()吠邀()俯()瀑()峭()躯()津()蕴()侠()zh g xi qu ny of p qi oq j ny nxi 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捡起落花、拾起落叶、捧起石头、阵雨、岩石探究交流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课文解读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点名了桥的年代久远,歌颂了桥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呼唤”“交换”两个词语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与两位朋友的友谊深厚、关系默契。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脚下长出的根须,
3、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展开的想象。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啊!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相似,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里采用第二人称来写,读来倍感亲切、热情。“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因为石头是
4、由火山爆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所以在普通的石头身上也有着大自然轮回变化、生生不息的足印。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把“雷阵雨来了”的情景,比作“侠客”和“醉酒的诗人”,形象地写出了阵雨来临时的气势。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作者所说的山中访友,不就是山中看景吗,那我把题目改成“山中看景”,你觉得怎么样?“访友”,作者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而“看景”是看景物,不亲切,不能把作者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不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