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07.57KB ,
资源ID:142590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259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

1、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3年模拟题】A组基础题组时间:45分钟分值:84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理学,试题以朱熹简化“六礼”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朱熹改革儒家繁琐的礼节,目的是使儒学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儒学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根本目的是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D项正确;推广儒家礼仪是形式不是目的,

2、A项错误;“六礼”已实现儒学生活化,B项错误;朱熹的目的并非重塑儒家伦理规范,C项错误。2.(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久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举措()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说明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商业政策。由题干中的“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等信息可以知道,皇帝诏书是要减少对商业活动的部分税收,减少商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到坊市的

3、问题,故排除A项;北宋政府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减少商业税收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宋仁宗嘉祐四年,一度废止茶叶专卖,改行“通商”办法,商人直接向茶农购买茶叶,进行运销。这表明()A.商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B.商人经商环境有所改善C.民间经商方式不受限制D.商业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答案B根据材料“一度废止茶叶专卖,改行通商办法,商人直接向茶农购买茶叶,进行运销”可知,政府放宽对商人经商活动的限制,有利于商人经商环境的改善,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政府税源问题,故A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内容只能说明政府放宽对商人经商活动的限制,商人经商环

4、境有所改善,但不代表民间经商方式不受限制,故C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当时商人经商环境有所改善,没有涉及商业服务设施是否完善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4.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文化的发展B.王安石改革科举拓宽了人才来源C.宋代建立了完整的官学教育体制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促进书院教育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和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重

5、心的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地位日益上升,科举取士人数向南方倾斜,故A项正确;王安石改革科举与南方人科举考试优势明显无关,排除B项;题干现象与宋代官学教育体制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理学对书院教育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5.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A.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B.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C.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D.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商业发展。根据材料“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

6、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可知“南市”指的是草市,材料反映的是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C选项排除。6.北宋初年对外戚、宗室皆授以各类官爵领取俸禄,规定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其目的是()A.强化皇族特权地位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防止权贵专权乱政D.完善政务决策机制答案C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宋代武官地位低下),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这样的规定有利于防止权贵专权乱政,故选C项。“强化皇族特权地位”与材料中的“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

7、”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北宋初年削弱外戚、宗室权力,未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务决策机制,排除D项。7.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这反映了()A.商业税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B.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渐趋削弱C.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区答案C由材料内容可知,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的两税、商税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的79.6%,说明此时期国家财政收入依然以北方税收为主,联系史实

8、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说明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选C项。材料信息并未强调商业税问题,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南方税收与北方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总额占比的比较,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力度,排除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宋神宗时期国家财政收入依然以北方税收为主,说明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大于东南地区,排除D项。误区警示克服思维定式。一般情况下,考查经济重心南移,都强调南方经济地位高于北方,从本题看,却是北方税收高于南方,体现了经济重心转移的渐进性。8.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老于

9、风波,以为常俗”。此材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A.稻米的商品化明显B.商人垄断粮食贸易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从材料信息可知,南宋时期的两湖地区,人们在种植之余,从事稻米交易,说明稻米的商品化现象非常明显,故选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商人的“垄断”现象,排除B项;题干中仅是提及了稻米商品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该地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政府对商业的抑制,排除D项。9.朱熹曾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他的这种读书经历()A.导致了主流意识的混乱B.反映儒学开始走向衰落C.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主张D.

10、为理学的发展做了铺垫答案D从材料信息可知,朱熹对书籍的涉猎非常广泛,这就为程朱理学的发展做了铺垫,故选D项。朱熹个人的读书经历不可能导致主流意识的混乱,排除A项;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发展,排除B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10.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这表明南宋“营田”的实行()A.有效缓解了土地兼并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导致了税收政策的改变答案C通过题干可知,在“营田”上劳作的是“流亡”之人,通过“营田”

11、这种方式,稳定了“流亡”之人,社会秩序也稳定下来,故选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政府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及税收政策,排除B、D两项。拓展提升“营田”:与屯田相仿,营田是民户耕种,屯田则是军户耕种。11.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经营者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也不再严格限制。这主要说明宋朝()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对社会的控制有所放松C.社会矛盾趋向缓和D.政府行政能力显著降低答案B题干中“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经营者仅办理法律手续”和“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

12、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也不再严格限制”,说明宋朝政府放松了对人们的控制,故选B项。宋朝土地兼并严重,但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宋朝社会矛盾较为尖锐,有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排除C项;放松管理并不意味着政府行政能力的低下,排除D项。拓展提升关注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纸币的出现、市民阶层的扩大、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放松等,都体现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2.右图为宋代政府翻刻本的九章算术(章节部分),其中注有“魏刘徽(数学家)注,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等内容。这表明()A.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B.数学的发展

13、促进了印刷术进步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学进步D.古代数学日益重视推导与证明答案A“宋代政府翻刻本”“奉敕注释”等表明,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用印刷术保存传播数学成果,不是数学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术的进步,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数学发展原因、刘徽等人注释的具体内容的信息,C、D两项错误。13.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A.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14、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南宋文学创作表现为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倾向的出现与理学的发展有关,理学注重忠君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说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理学的影响,B项因果倒置,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不是市民阶层的情怀,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5分)14.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本的国家,然而自宋代开始,农业中出现了“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

15、(全国)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1167.73.8590%隋唐124(北方)328(南方)1450.926.4290%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材料二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逋(拖欠的债务)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宋王柏鲁斋集材料三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

16、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8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出现了何种新的社会现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负贩佣工”可以谋“朝夕之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5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面性”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谈一谈应如何看待宋代的这一新的社会现象。(7分)答案(1)发展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2)现象:农民兼业(农民利用农闲经营农业之外的产业)。有利条件:宋代商品经济的高

17、度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3)含义:一方面,农民兼业可以促进工商业发展(增加商品流通),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农民兼业会造成国内部分产品市场狭小,不利于专业化生产。看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依旧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不能促进社会变革与转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经济。(1)根据材料一表格信息从粮食亩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耕地面积、南北方经济发展对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发展趋势进行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可知农民兼业之风兴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环境及农民观念的变化进行分析。(3)第一小

18、问根据材料三“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从农民兼业对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对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转型等方面进行辩证看待。15.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5分)材料一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唐和宋之间起了变化,这就是中古和近世的差别首先,从政治上讲,是贵族政治的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与此同时选用官吏的方法,由从贵族阶级中推举变为通过考试

19、录用了。(宋代)科举分好几种,其中进士一级最受尊崇。进士考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开始涉及某些现实问题。当时的考卷以数码代替人名,并且誊抄出来以防因笔迹泄露而发生舞弊现象。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宋代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

20、:“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1)根据材料一,结合宋代相权演变的史实,指出推动宋代贵族政治衰落,君主独裁政治兴起的相关措施并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的进步之处。(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6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论证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观点。(10分)答案(1)相关措施:科举制度的完善;为分散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以总理财政。进步之处: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考试过程更加严密公正。(2)特点:吸收佛、

21、道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3)论证: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发明在宋代推广应用,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高峰。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中科举制的完善,并结合所学北宋在中央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措施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进步之处,要结合材料的信息“考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开始涉及某些现实问题。当时的考卷以数码代替人名,并且誊抄出来以防因笔迹泄露而发生舞弊现象”从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程序或过程总结

22、即可。(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概括即可。(3)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城市发展、思想文化、科技成就等方面进行论证。B组提升题组时间:45分钟分值:71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原先应服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原先免役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助役钱。这一举措意在()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B.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C.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D.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答案A 根据题干可

23、知,王安石变法中征收免役钱、助役钱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A项正确;免役法有利于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但并非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免役钱的征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是免役钱征收的客观作用,排除D项。2.北宋改进了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形成了宰执制度。“宰”是宰相,“执”是执政。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和枢密院长贰为执政。这一变化()A.鉴于藩镇割据教训B.容易造成文臣擅权C.体现君主专制强化D.意在防范吏治腐败答案C从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宰执制度下,同平章事虽为宰相,但行政权力和军事权力分别为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24、所分割,这样就分散并弱化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选C项。藩镇割据是地方节度使权力较大导致的,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中央相权的调整,故A项与题意不符;宋代虽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文臣权力受到制约,“宰是宰相,执是执政”并不能导致文臣擅权,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是分割相权而非加强监察,其意在加强君权、稳固专制统治,而非防范吏治腐败,故D项错误。3.虞云国指出,宋代台谏选任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系统程序:侍从荐举宰执进拟君主亲擢中书除授给舍封驳,以君主为决策中心,环环相扣,互相制约。这体现出宋代()A.中央各权力机构间相互制约B.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C.监察机构独立运作能

25、力提高D.监察队伍建设具有制度合理性答案D材料表明,宋代台谏的选任形成了以君主决策为中心、多个部门参与并相互制约的系统程序,体现出监察队伍建设具有制度合理性,故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监察官的选任程序中,各机构的配合、制约,无法体现中央各权力机构间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监察机构是否独立运作,B、C两项错误。4.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殿试进士新定条制:“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条制”说明宋代科举考试()A.首创殿试制度B.规定答题方式C.力求公平公正D.盛行徇私舞弊答案C据题干“举人纳试卷,内臣收

26、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可知,这些举措是为了力求公平公正,故选C项。首创殿试制度始于唐朝,A项错误;“条制”没有涉及答题方式,B项错误;盛行徇私舞弊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5.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也被称为“外台”。这一举措()A.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答案B三省六部是中央官制,而材料的主题是加强对地

27、方的管理,故A项错误;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地方管理,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无关,故C项错误;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说明地方的权力受到了制约,故D项错误。6.南宋时期,著名的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已不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据此可知当时()A.沿海地区瓷业发展远远超过内陆B.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C.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D.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答案C据题干材料“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可知外贸港口制瓷业发达,说明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

28、迅速发展,故选C项。材料描述的是沿海瓷器生产状况而不是沿海与内陆瓷器生产的对比,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财政收入来源,B项错误;材料仅仅描述沿海瓷器生产,并没有描述其他海外贸易商品,D项错误。7.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B.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答案D“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是行省官员的权力运作方式,其并非着眼于监督皇权,A项错误;“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

29、职事由行省正官分别执掌,而非由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B项错误;三省是中央官制,C项排除;“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体现出元朝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与制衡,D项正确。8.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答案B据题干材料“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可知农民以副业的方式从事小规模经济活动,这有利于农业的自给自足,故选B项。材料“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说明农民并未放弃农业,故不会

30、冲击地主所有制经济,A项错误;据材料“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可知农民并未脱离土地,人身自由没有变化,C项错误;据材料“小雇佣劳动”可知这种雇佣形式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提高,故D项错误。9.传统的以名贵土特产品和奢侈品为主的贩运贸易,进入宋代后变化加速粮、帛、茶、盐、铁、瓷(细瓷销城市,粗瓷销农村)、纸、糖、什器(生产用具或生活器物)等均纷纷然进入较远距离和较大规模地在地区间流转的商品系列之中。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贩运贸易非常的繁荣B.市场空间限制被打破C.贩运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比例与过去更加不同D.市民阶层扩大与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增长答案D据题干及所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市民阶层空前

31、扩大,其生活必需品所需量也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也是材料中空间贸易在宋代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故选D项。贩运贸易的发展状况并不是材料所主要涉及内容,A项错误;材料中根本没有对市场空间限制的相关提及,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贩运贸易比例的相关提及,C项错误。10.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之首”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A.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B.始终是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答

32、案C由材料可知,从孔子、孟子到董仲舒再到宋明理学家都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故C正确;材料显示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关系,没有体现出随经济发展而做出调整,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排除B;四则材料都与天人合一无关,排除D。11.朱熹认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请求朝廷省减赋税,以期实现“一方憔悴困穷之民,自此庶几复有更生之望矣”。他的这一思想()A.背离了儒家的传统思想B.认识到南宋民生的凋敝C.批驳了文人的空谈义理D.抒发了经世济民的情怀答案D朱熹认为民富君不贫,民贫君不能富,主张关注民生,体现了他经世济民的情怀,故选D项。朱

33、熹的主张并没有背离关注民生这一儒家的传统思想,排除A项;朱熹说的是“一方憔悴困穷之民”,不能证明南宋民生凋敝,排除B项;朱熹的思想体现了经世济民的情怀,并未批驳文人的空谈义理,排除C项。12.据欧阳修、宋祁所撰新唐书记载,有唐一代记入忠义列传的有三卷59人,孝友列传的一卷26人,烈女列传的一卷47人,外加循吏列传一卷26人,儒学列传三卷68人。据此可知,唐代()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日益稳固B.科举考试以士人的品德为选拔标准C.私学兴盛推动了儒学体系的完善D.科举促进了儒家教化思想深入人心答案D从材料反映的新唐书的列传名称“忠义”“孝友”“烈女”“循吏”和记入儒学列传的有三卷68人等信息可知,

34、儒家教化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联系所学可知,在这一过程中,科举制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A项;科举考试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不是品德,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私学的发展状况对儒学的影响,排除C项。13.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答案C材料内容大意是:里巷中小孩子调皮顽劣,难于管

35、教,家长视为苦事,于是只好给他钱,叫他与大伙儿坐在一起(一般是在茶馆里),去听人说评书、讲古话。说到三国故事时,小孩听闻刘备战败,便皱眉且悲伤涕泣;听到曹操战败,即欢唱快活。受儒家忠君等伦理观念影响,曹操被塑造为奸贼形象,因此才出现材料中听到曹操战败而欢唱快活的现象。这说明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故C项正确。苏东坡是北宋时人,而三国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民间百姓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认知三国人物形象,无法得出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中民间对三国人物形象的理解受到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与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14.南宋出现相当多

36、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C.政府保障平民受教育权利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答案D题干材料中讲述的是南宋时期民间通俗读物根据理学的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内容劝导民众,这反映了理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故选D项。材料中讲述了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教育读本主要劝导民众遵守理学倡导的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但是不能说明理学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民间通俗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生活理念,未体现政

37、府的作为,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9分)15.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与生活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材料二生活与观念(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答案(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道德伦理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38、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背景,考查学生论证、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1)首先依据材料信息,概述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再联系宋代理学的主要内容,抓住宋代理学重建儒学、规范秩序、突出封建伦理道德等关键点与材料所述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2)属于开放性设问,所选材料应与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有关,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表述言简意赅。16.行省制是元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阅读材料:材料一行中书省,凡十一,秩

39、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元史卷九十一材料二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三元朝史学家揭傒

40、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作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并概括行省在设置上的变化。(3分)(2)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并分析其意图。(4分)(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概括元朝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6分)答案(1)职能:掌管地方军政大权。(1分)变化:从临时到逐渐固定;行省长官由宰相兼职到地方专职。(2分)(2

41、)原则:犬牙交错。(1分)意图:加强军事控制;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3分)(3)关系: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表里);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2分)特点: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2分)地位: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最高级演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解析(1)第一小问职能,据材料一“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得出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第二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国初”“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得出从临时到逐渐固定;据材料一“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得出行省长官由宰相兼职到地方专职。(2)第

42、一小问原则,据材料二“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得出犬牙交错;第二小问意图,据材料二“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得出加强军事控制;据材料二“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得出防止地方割据;据材料二“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得出加强中央集权。(3)第一小问关系,据材料一“与都省为表里”得出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表里关系),据材料一“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三“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得出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第三小问地位,据材料三“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得出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在中央集权模式中的最高级演变;据材料导语“行省制是元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并结合所学得出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