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课时作业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振聋发聩。与“最危险的时候”直接相关的是()A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日本策动华北事变C国民党围剿革命根据地D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解析:根据时间1935年,锁定华北事变,故选B项;国民大革命失败是在1927年,排除A项;国民党围剿革命根据地是国共内战,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是在1937年,排除D项。答案:B2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
2、”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A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C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D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解析: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甲午战争后,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就已经兴起,且当时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是社会自发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华北事变后,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打着民族复兴旗号,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3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涉
3、及绥、晋、豫、浙等广大地区,重点置于豫南、鄂西及皖南等地。这一军事行动()A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B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C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D说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解析:材料“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可以判断是国民政府的军队。“发起冬季攻势”是主动出击,再结合史实判断,国民政府打得是正面战场,故选C项;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的是武汉会战,不是冬季攻势,排除A项;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是在194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敌后战场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材料中讲的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排除D项。答案:C4下面是英国人创作于1941年的漫画,“龙”身上写有“超过四岁了”,右人为“日本每一届
4、卸任的政府”,左人为“即将上任的日本政府”,后者说“现在最首要的事情是结束在中国的战事”。漫画反映了()日本政府深陷侵略战争泥潭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同情中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 中日战争将要进入相持阶段ABCD解析:“超过四岁了”表明持久战,故正确;英人的漫画明显带有讽刺日本的意思,故正确;统一战线开始形成是1936年12月,故错误;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5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首先争取到的是苏联的援助。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争取到美国允诺“租借法”运用于中国。这体现
5、了国民政府()A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B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路线C得到了国际大国的持续援助D借助抗日战争改善自身国际形象解析:“积极寻求首先争取等”体现国民政府努力抗战,故选A项;苏联不属于欧美列强,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持续”援助,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改善国际形象,排除D项。答案:A61942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用教育民众互助友爱、组织开展纺织运动、协助灾民发展生产等方式,安置了25万河南边区的灾民。这主要反映出()A恶劣的战时环境导致灾情扩大B抗日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工作重心C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D中共充分认识到战争胜利的根源解析:当大饥
6、荒发生之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方式,“安置了25万河南边区的灾民”,使得25万灾民免于被饿死,广大民众更加信任中国共产党,这主要是因为中共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源,故选D项。答案:D71944年11月,美国皇冠杂志说:“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缅北战役表现出中国军队忍受无限艰难的伟大,是世界上任何军队都望尘莫及的。”材料中的“缅北战役”()A重新打通了西南的国际交通线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解析:缅北战役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的进攻战役,毙伤日军25 000余人
7、,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故选A项;1937年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排除C项;1938年10月起,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排除D项。答案:A8美英于1942年10月9日通知中国政府,愿意立即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权益,并准备尽快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以便缔结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问题的条约。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抗战相持阶段的开始C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D美英无条件支持中国解析:据材料“1942年10月9日通知中国政府,愿意立即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权益”表明列强愿意废除不平等条约,说明中国的国际地
8、位提高,故选A项;抗战相持阶段开始是1938年10月,排除B项;据材料“准备尽快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以便缔结”说明只是准备还没有正式废除,排除 C项;材料只是说明美英放弃一些不平等条约,不是无条件支持,排除D项。答案:A9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D国共签订和平协定解析:由漫画内容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及时间“1945年9月”,可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民心所向,故选B项;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才标志着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排除A项;材料
9、中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漫画,不是媒体,排除C项;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订和平协定即双十协定,排除D项。答案:B10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A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B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C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析:“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C项正确。答案:C11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
10、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解析:材料只是更改“野战军番号”,未涉及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故A项错误;野战军番号由“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分别更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时间上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是在
11、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故D项错误。答案:B12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是有充分可能的。要在战争的第三年内,用最大努力克服各根据地的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这样做是为了()A加强统一领导实施战略决战B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解析:据材料“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是有充分可能的。要在战争的第三年内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分析为了实现战争的胜利,需要在最后阶段集中权力实行战略决战,故选 A
12、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 500万人,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毒气战。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 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
13、野蛮、最残酷的一页。材料二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1)依据
14、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2)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对华的罪行,主要是指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对国民进行屠杀,发动了细菌战、毒气战,抢夺了我国的财富。(2)抗日战争,我们取得了胜利,提高了我们的国际地位,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为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体现的时代精神,可以从团结、勇敢、解救危难、主持正义等角度来进行概括。答案:(1)罪行: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
15、侵占中国领土,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毒气战;掠夺中国财产,破坏中国城市;等等。(2)理解: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奠定了基础。民族精神:国家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善于在民族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州
16、、武汉相继沦陷,针对日本侵华,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出现了几种较为典型的言论。第一种言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的严重失利,给某些中间阶层和一部分劳动人民带来一些悲观失望情绪。第二种言论认为,中日战争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淞沪会战时,蒋介石集团指望英、美等国直接出面干涉,并要求苏联出兵。第三种言论认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 摘
17、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种言论,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或事件对其加以评述。(要求:提炼言论,历史背景或事件的概述客观准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解析:第一种言论是“亡国论”,第二种言论是“速胜论”,第三种言论是“持久战”;选择一种言论,对该言论加以评述,要求史论结合,历史背景或事件的概述客观准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答案:示例一言论:“速胜论”。评述:该言论幻想依靠英美苏等国际力量,迅速战胜日本。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对抗战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所致。如 1937 年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8 年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事实
18、上,该言论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甚至寄希望于大国的调停。因此,“速胜论”存在轻敌倾向和侥幸心理,不利于抗战进程。示例二言论:“亡国论”。评述:该言论强调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鼓吹“再战必亡”。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错误估计,过分强调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认为抵抗日本侵略的结局只能是中国灭亡。如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次年东北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因此,“亡国论”严重动摇和损害了民族自信心,导致国民悲观消极情绪愈加严重,甚至扰乱抗战军心民心。示例三言论:“持久战”。评述:该言论强调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思想。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基于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及两国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该言论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持久抗战的策略,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在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鼓舞和坚定了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