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南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1917年7月中旬,孙中山发出了“非护约法无以维持国本,非讨国贼无以荡涤瑕秽”的呼吁。他所说的“国贼”是指 A袁世凯 B.张勋 C.溥仪 D.段祺瑞2.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A提出“三大政策” B.维护国共合作 C维护临时约法 D反对国民党分裂3“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客观“时势”因
2、素主要有 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 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阶级立场A B C D4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A. B. C. D.5下列主张不符合甘地“非暴力主义”的思想内涵的是A. 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 B. 以灵魂的力量代替野蛮C.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 D. 以牙
3、还牙,以眼还眼6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A、创建中国同盟会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7.下列对孙中山的总体评价,最能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中华民国国父,永远的总理 B.尽管有种种缺点,但仍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C.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D.以实现中国民族主义为目标而历经挫折的爱国者8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十二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A英国殖民
4、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印度出现盐荒9孙中山、华盛顿和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主要是因为 A.领导本国人民实现了历史巨变 B.实现与友党的合作C.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 D.与殖民统治者进行坚决斗争10.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发生暴力事件时,国大党立即宣布停止运动,本质上反映出( )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型和妥协性 B. 对人民力量的保护C. 害怕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害怕危及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11. 1933年土耳其有十三名妇女当上了法官。1934年土耳其的大城市电车上为妇女专设的头两排座椅不见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5、( ) A. 土耳其妇女的不断斗争 B. 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 男女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 D. 凯末尔改革的效果12.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属于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研究者对于过去的历史事件的具体情节无法演绎,但可以领会其中蕴含的意义和精神,并赋予对它的新的认识。据此,他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 ( )A“一切的历史都是思想史” B.“历史是一门科学”C“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D“历史是人类的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许多国家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据此回答1316题。13.“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
6、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14.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废除不平等条约 D、革
7、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5.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矛头主要针对 ( )A、宗教冲突 B、印度封建势力C、英国殖民统治 D、印度国大党16.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 )A、恢复行会式工业组织 B、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C、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D、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17、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因为孙中山 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8、“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
8、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五四运动19、1912年孙中山应袁世凯一再邀请到北京和袁共商国是,表示要在十年内为中国修二十万里铁路,这表明孙中山想要实现A民生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权主义20、1917年段祺瑞公开叫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为此孙中山发起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国民大革命运动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这集中体现在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结社、迁移等自由C.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
9、制D.国民享有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22、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他对英国的态度是:A.坚决斗争 B.不斗争,只抱有幻想 C.既斗争又抱有幻想 D.既不斗争又不抱有幻想23、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各项具体措施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发动群众开展抗税斗争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自己晒盐 D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24、宋庆龄在回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宋庆龄在此所说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分别指的是A外国武装干涉辛亥
10、革命和袁世凯复辟帝制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的真诚帮助C日本侵略加深和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D一战的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25. 凯末尔被称为“伊斯坦布尔大救星”是因为他 A 通过改革,使伊斯坦布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 在独立运动中赶走了德国侵略者 C 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取得大捷 D 通过洛桑和约收回了伊斯坦布 26一战后,使土耳其获得新生的文件是 ( ) A凡尔赛和约B色佛尔条约C洛桑和约 D九国公约27凯末尔改革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 ) .实行君主立宪制 .开始政教分离 .集大权于一身 .废除伊斯兰教28、有人说:“凯末尔革命开创了现代解放运动这一类型的先声”,这里所说的“这一类型”指
11、的是()A.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民族民主革命 B. 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族民主革命C.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D. 发生在西亚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 29、在凯末尔宣誓就任总统的时候,他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为此,凯末尔( )与周边国家相继缔结友好条约 颁布共和国宪法和土耳其民法推行完全的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奠定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初步基础A 、 B、 C、 D、 30、从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革命斗争历程看,被殖民和奴役的亚洲人民要想取得真正的民主,就首先要( )A、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 B、与本国的旧政府进行合作C、合理利用宗教进行斗争 D、赶走殖民势
12、力31、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的是( )A、保护民族权利协会 B、国民公约 C、色佛尔条约 D、洛桑和约32、凯末尔被国民议会授予“土耳其之父”,最主要原因在于( )A、领导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B、成立了民主共和国C、倡导“国内和平,世界和平” D、缔造了现代土耳其二、主观题1、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7分) 材料一 乔治华盛顿 甘地 孙中山(1)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6分)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
13、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材料三 甘地的手摇纺车 甘地的食盐进军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14、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2分)?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4分)材料六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3)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5分)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15、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回答:(1) 材料一中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孙中山的思想有什么变化?(3)辛亥革命后的“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