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平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普通班)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啤酒生产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如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PO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B. 70时,单位时间内pH7.8的酶促反应产物比pH8.4的少C. 在制备麦芽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80、pH8.4D. 高于90,若PPO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pH,因变量是PPO的活性,由曲线可知,同一温度条件下pH过高或
2、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同一pH条件下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降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最适宜pH相同。【详解】A、PPO为多酚氧化酶,可以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A正确; B、由题图可知,同一温度条件下,pH7.8的酶活性比pH8.4的酶活性低,因此单位时间内pH7.8的酶促反应产物比pH8.4的多,B正确; C、由题意知,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而题图中显示PPO在温度80、pH8.4时酶活性最强,C错误; D、高于90,若PPO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D正确。 故选C。2.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
3、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1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B. 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 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D. 由图3可知Cl-和Cu2+对该酶的影响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1、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2、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详解】A、分析题图1,说明在这三个温度中,30比较适宜,但不能说明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A错误;B、分析题图2曲线可知,酶的最适pH为7,而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是2左右,由图4可知,该酶能分解麦芽糖,应该是麦芽糖酶,所以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B正确;C、由图4知,该酶能分解麦芽糖
4、,不能分解蔗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正确;D、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Cl可提高酶的催化效率,而Cu2+可抑制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故选A。3.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B. 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D. 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答案】C【解析】【分析】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特性;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因为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每一种酶都有其最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
5、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每一种酶都有其最适宜pH,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详解】A、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特性,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应是不同的底物,或者是不同的酶种类,A错误;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酶和无机催化剂),不是酶的浓度,B错误;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C正确;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设置的pH梯度要细,甚至要进行预实验,不能只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因为这三组可能都不是最适宜pH,D错误。4.图为ATP分子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五碳
6、糖为脱氧核糖B. 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C. 该分子中2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D. 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ATP分子结构式,其中虚框内的结构为腺嘌呤;1个ATP分子含有1个腺嘌呤、1个核糖、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和1个普通化学键。【详解】图中五碳糖为核糖,A错误;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错误;该分子中只有1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C错误;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D正确。5.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
7、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ATP水解形成ADP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同时ADP与磷酸可以吸收能量形成ATP。【详解】磷酸分子是合成ATP的原料,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正确;同
8、时也说明: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导致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脱离,同时又容易形成,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正确;题中现象不能说明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6.当其他条件均可满足时,20个腺苷和9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的ATP个数和ATP分子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个数是( )A. 20个和30个B. 20个和40个C. 40个和40个D. 30个和60个【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
9、,供给各项生命活动。【详解】一个ATP分子中含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20个腺苷和9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20个ATP,这20个ATP分子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个数是202=40。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7.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B. 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 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都来自葡萄糖D. 图中、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有氧呼吸过程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A错误;(一)产生还原氢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三)阶段产生的
10、水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反应物水,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与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是水,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为氧气,D正确【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可知,(一)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二)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三)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是反应物水,是反应物氧气8.下列关于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这三种微生物的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三种微生物的活细胞内均时刻发生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B. 在三种微生物的细胞中mRNA都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发挥作用C. 都能在核糖体上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并合成多肽链D. 三种微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
11、A,并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除此之外,还有下表中的区别: 【详解】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与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在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细胞内都会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正确;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无核孔,其合成的mRNA直接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B错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其肽链的合成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C正确;三种微生物都含有DNA和RN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且三者共有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D正确。【点睛】本题
12、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注意要将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真菌进行区分。9.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B. 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 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 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
13、自于线粒体内膜【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所以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产生丙酮酸、H和ATP,B正确。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C正确。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有氧呼吸能量主要来自于第三阶段产生,场所在线粒体内膜,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目所给的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0. 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数值
14、最大的是B. 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 线粒体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 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的少量能量;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的少量能量,表示H2O;表示O2,表示第三阶段中产生的大量能量,表示H2O。【详解】A、图中分别表示少量能量、少量能量、大量能量,其中数值最大的是,A错误; 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水,B错误; C、线粒体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有些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是依然可以发生有氧呼吸,这个过程可以在细胞膜上进行,相关酶附着在细胞膜上,D正确。11.深秋季节,某同学从
15、市场上买来了新鲜葡萄,打算利用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家里酿制葡萄酒。已知葡萄上附有天然的酵母菌,下列对酿酒有利的措施是A. 敞开酿酒罐B. 密封酿酒罐,适时排气C. 高温处理D. 酿酒罐放在室内光照处【答案】B【解析】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所以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应密封酿酒罐,适时排气,故A项错误,B项正确;高温处理会杀死酵母菌,对酿酒不利,C项错误;用酵母菌酿酒与光照无关,D项错误。12.C1、C2、C3、C4是某动物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B. 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C. C1、C2、C
16、3、C4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D. C2、C3、C4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2【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意分析可知,C1中染色体数为n,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或是减数分裂完成形成的精细胞、卵细胞或第二极体;C2和C3中染色体数为2n,可能为体细胞或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4中染色体数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据此答题。【详解】A、C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而C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C1不可能是C4的子细胞,A错误;B、C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C3可能为体细胞或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
17、期和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C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B正确;C、根据C1、C2、C3、C4中染色体数目可知,这些细胞有些正进行有丝分裂,有些正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如睾丸或卵巢,C正确;D、C2、C3染色体数都为2n,它们可能是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细胞,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它们的核DNA可能为2n或4n,C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核DNA为4n,因此三者的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2,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
18、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3.受精卵的形成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该过程A. 是指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B. 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C. 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在受精卵中的两两配对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答案】B【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详解】A、精细胞需要变形形成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A
19、错误;B、受精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B正确;C、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D、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D错误。14.科学家研究20时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B. 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 叶黄素缺失的突变体小麦b点向右移动、cd段向下移动D. 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答案】A【解析】
20、【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点已经达到了光饱和,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详解】A、20不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时,光合速率将增强,cd段位置会上移,但是超过一定的温度,光合作用酶的活性会降低,cd段位置可能会下移,A错误;B、a点时无光照,所以小麦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正确;C、光合色素可吸收光能,叶黄素缺失的突变体小麦,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小,光合速率降低,而b点为光补偿点,所以b点向右移动,由于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不变,所以净光合速率
21、下降,故cd段向下移动,C正确;D、据图可知,c点是光饱和点,c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此时影响的因素可能是色素含量、酶的数量等,D正确。故选A。15.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充足的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A. 上升、下降、上升B. 下降、上升、上升C. 下降、上升、下降D. 上升、下降、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从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参与暗反应,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C3化合物,当CO2突然减少时,这个过程必然受阻,因而导致
22、C5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和C3化合物含量下降。而C3化合物的减少,又使暗反应中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的过程受阻,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量也减少,使细胞中ATP含量上升。【详解】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而C3还原继续产生C5,故剩余的C5相对增多;生成物C3生成量减少,而C3还原继续消耗C3,故剩余的C3相对减少。由于C3化合物的生成量减少,则又影响了C3化合物的还原,使得C3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则消耗的H和ATP量减少,所以H和ATP剩余的量增多,所以叶肉细胞内的C3化
23、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下降、上升、上升,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甲、乙两同学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为色素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画滤液细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可以连续画二、三次B.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C. 乙同学结果异常,原因可能是用的叶片是老叶D. 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乙同学的实验结果中叶绿素a和b的两条色素带变窄,可能是提取色素时使用的是发黄的叶片或研磨时未加碳
24、酸钙。【详解】A、画滤液细线时,需等上一次画的滤液细线干了在画,不能连续画,A错误;B、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层析时扩散的距离越远,所以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即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乙同学结果异常,原因可能是用的叶片是老叶,C正确;D、色素、分别表示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错误。故选C。17.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体中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中的BC段B. 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C. 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D. 图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分裂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
25、分析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图表示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规律,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详解】A、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中的BC段,A正确;B、由于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根据题图可以确定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C、图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错误;D、根据分
26、析可知,图中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8.如图为有关细胞增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B. 过程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 进行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同D. 过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
27、%,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其中只有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是无丝分裂,该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A错误;B、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保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B正确;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如DNA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后期,C错误;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远比分裂期要长,D错误。19.真核
28、细胞直径一般在10100m间。生物体的细胞体积较小且比较固定,原因是( )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细胞内单位体积所占膜面积相对值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细胞内单位体积所占膜面积相对值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有利于细胞的生长。【详解】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主要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有关,而不是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错误;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越
29、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所以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错误;正确;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一般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正确;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20.如图所示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A. 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 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 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 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步骤是:1
30、、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
31、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详解】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A错误;B、该实验步骤中和顺序颠倒了,B错误;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在解离后细胞已死亡,C正确;D、若用图中b区域为分生区,没有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D错误。21.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6块装片,编成16号,已知1号、3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来自另两个生物体的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其结构,结果如下:编号观察结果1与5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2细胞中部凹陷3与6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4细胞两极发出
32、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则其中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A. 1号、3号B. 4号、6号C. 5号、2号D. 4号、2号【答案】C【解析】【分析】由表中观察结果可知,1、5装片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说明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说明是有丝分裂前期;2装片中细胞中央凹陷,说明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3、6装片中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说明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4装片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分布,说明是植物有丝分裂前期。1号、3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故1和3为植物细胞。【详解】据分析可知,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装片是5号,可表示动物细胞
33、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是2号,故C正确。22.“细胞凋亡转向”假说认为,在生物体内,增殖失控的细胞大部分会发生凋亡并被免疫系统清除,极少数增殖失控的细胞在致癌条件下发展成为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在癌变与凋亡的过程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B.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酶的活性均降低C. 致癌因子可诱使细胞中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D. 正常细胞的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答案】A【解析】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二者过程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A项正确;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部水解酶的活性升高,导致细胞解体,B项错误;正常细胞内存在原癌
34、基因,调控细胞正常的周期,C项错误;正常细胞的凋亡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项错误。23.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内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 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C. 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D. 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分析】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
35、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肿瘤干细胞和癌细胞是两种不同的细胞,二者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耗能,需要消耗ATP,B正确;C、BAX蛋白属于凋亡蛋白,编码其的基因不属于原癌基因,C错误;D、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逃避凋亡,故利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正确。24.如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相比,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
36、减弱B. 的形成过程中细胞中央出现赤道板C. 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D. 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该过程细胞的数目增多,但细胞的种类不变;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细胞的数目不变,但细胞的种类增多;c表示细胞衰老、凋亡过程。【详解】A、与相比,的分化程度高,分裂增殖能力减弱,A错误;B、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故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赤道板,B错误;C、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因此细胞中的核基因都相同,但细胞都是细胞分化形成的,即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C错误;D、c
37、为细胞衰老过程,进入该过程的细胞,多种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D正确。故选D。25.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
38、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详解】A、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死亡过程,C错误;D、凋亡相关基因在机体中本来就存在,是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表达,从而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26.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B. 癌细胞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C
39、. 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D. 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答案】D【解析】【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从题干可知,癌细胞是未分化状态,可无限增殖,在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的成分等多方面发生变化的细胞,和正常细胞在形态、结构、成分、代谢活动等方面都不一样,A错误;B、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B错误;C、胚胎
40、细胞是正常的细胞,正是通过胚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才完成个体的发育,C错误;D、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使之失去癌细胞的特性来治疗癌症,是当前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D正确。故选D。27.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 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 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 若药物X为蛋白
41、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探究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分析出该实验的自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观察指标从而得出实验结论。【详解】ABC、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组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AB正确,C错误;D、若药物X为蛋白质, 药物D
42、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关键能从题干中药物D和药物X的作用,分析出两种药物对培养液中细胞数目的影响,从而分析出乙组和丙组所加的药物种类,从而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28.一小学生的大拇指指端被门夹烂,医生将其指端接在他的腹部皮肤上,待其长出新的皮肤后取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学生大拇指指端细胞的死亡为基因控制的细胞凋亡B. 若将该学生大拇指指端接在他父亲的腹部皮肤上, 一定不能长出新的皮肤C. 该项治疗病例充分说明人体皮肤细胞仍然保持了细胞的全能性D. 指端新皮肤的长成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答案】D【解析
43、】【分析】1、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该学生大拇指端细胞的死亡为细胞坏死,A错误;B、若将该学生大拇指端接在他的父亲腹部皮肤上,如果他们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或相近,有可能长出新的皮肤,B错误;C、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该过程没有形成个体,不能
44、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指端新皮肤的长成需要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正确。故选D。29. 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或d的两种小球,并且各自的两种小球D和d数量相等的,这分别模拟的是A. F1的基因型是Dd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 F1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Dd=11D. 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D和d的配子11【答案】C【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产生的后代性状比
45、例为3:1。【详解】A、F1基因型是Dd是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要证明的结论,A错误;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B错误; C、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的D:d=1:1的两种小球,模拟的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有D和d两种,并且比例是Dd=11,C正确;D、实验模拟的是F1产生的配子,而不是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配子,D错误。30.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
46、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答案】D【解析】【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采用测交法;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自交法;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采用连续自交法;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可以测交法。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
47、离定律,会运用杂交法、自交法和测交法去鉴别显性动植物体是否为纯种、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等,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方法。31.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 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
48、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即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红色宽叶Aabb,白色窄叶aaBB、aaBb,白色宽叶aabb。【详解】A、根据题干分析可判断: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B、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
49、代出现白色和宽叶两种隐性性状,由此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B错误;C、据子代表现型比例判断,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C错误;D、据题干分析,控制花色的基因显性纯合AA致死,因此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12+1/12=1/6,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熟悉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内容,并能结合题干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解题关键是:1.熟悉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对应的比例,F1表现为显性性状,基因型为AaBb,F1自交,F2的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为4种,比例为9:3:3:
50、1;2.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巧妙分析致死类问题,如6321(21)(31)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32.研究发现小鼠气管上皮中分化的分泌细胞具有“去分化”的能力。该项研究成果表明,定型细胞向干细胞的“去分化”对于高等脊椎动物在不同器官中和受伤情形下的再生能力可能具有更为普遍的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干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分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B. 细胞“去分化”和细胞凋亡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C. 分泌细胞“去分化”时,细胞内有些蛋白质的合成将会中断D. 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气管上皮干细胞都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
5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干细胞分化形成分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细胞“去分化”和细胞凋亡过程都受遗传物质的控制,B错误;C、分泌细胞“去分化”时,有些基因将不能表达,因此相应的蛋白质合成就会中断,C正确;D、小鼠气管上皮干细胞属于正常体细胞,不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D错误
52、。故选C。33.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 DDSSDDSsB. DdSsDdSsC. DdSsDDSsD. DdSSDDSs【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形分析可知,DD:Dd=(1+1+2):(1+1+2)=1:1,推测亲本一对遗传因子的杂交组合为DdDD;同理图中 SS:Ss:ss=(1+1):(2+2):(1+1)=1:2:1,可以推测亲本该对遗传因子的杂交组合为SsSs,所以双亲的遗传因子组合为DdSsDDSs故选C3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53、。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物RR和Rr各占4/9,抗病植物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 1/9B. 1/8C. 1/16D. 4/81【答案】C【解析】【分析】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这样的种群在自由交配中各代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即设基因R的频率为 p,基因r的频率为q,则R+r=p+q=1,RR+Rr+rr=p2+2pq+q2=1。【详解】根据基因型频率RR和Rr各占4/9,rr占1/9,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亲本中RR:Rr=1:1,R的基因频率是=RR%+Rr%/2=3/4
54、,r的基因频率=1-R=1/4,又由于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自由交配,所以子代中感病植株占rr=1/41/4=1/16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应注意一些常规规律的应用: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35.将基因型为Dd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图如图,请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 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 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 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D. 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大于隐性纯合子【答案】C【
55、解析】【分析】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接近1,可用曲线a表示;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比例各占一半,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比例可用曲线b 表示;杂合子比例则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递减,最终接近于零,可用曲线c表示。【详解】A、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并且它们各占一半,因此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1/2(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2,A错误; B、杂合子自交n代,纯合子(AAaa)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a,B错误;C、杂合子自交n代,杂合子(Aa)=1/2n,曲线趋向于c,C正确;D、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56、所占比例相等,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解题要点对杂合子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比例的推算。本题易错点是对杂合子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的推算:杂合子自交n代,杂合子(Aa)1/2n;纯合子(AAaa)11/2n;显性(隐性)纯合子1/2(11/2n)。36.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B. 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 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D. 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两对基
57、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甲细胞内含两对等位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乙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一对相同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丙细胞内含两对相同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1种类型的配子;丁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一对相同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由于乙中含BB基因,所以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与AaAa杂交后代相同,为3:1,A正确;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和Aabb,两种表现型,即A-B-型和A-b-型,B正确;C、乙豌豆
58、(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为1:2:1,性状分离比为3:1,C错误;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它们的表现型相同,D正确。故选C。3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中释放CO20.500.751.001.502.253.003.50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
59、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光照下吸收CO2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表示呼吸速率。比较表格中的数字,根据数据的变化特点可以得出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出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25达到最大值。【详解】A、表中“光照下吸收CO2(mg/h)”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mg/h)”代表的是呼吸作用速率。由表可知,在昼夜不停地光照条
60、件下,只要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就可以正常生长,所以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能生长,A错误;B、净光合速率越大,植物生长越快,故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B错误;C、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总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总有机物量,每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只需考虑一小时的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一小时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时,则一昼夜的有机物积累量即最大,由表格数据可知,在2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C正确;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量是:(3.50-3.00)12=6(mg),10时积累的有机的量是:(1.75-0.75)12=12(mg),即1
6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30时的2倍,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适中,着重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运用单因素研究光合作用的能力,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计算能力,在计算时善于利用公式: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消耗总量=净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38.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在5klx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O2总量比20时多2.5毫克B. 在2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mgC. 在10、
62、10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D. 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温度无关变量有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答案】A【解析】【分析】由表可知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环境中氧气的变化量,而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光照下环境中氧气的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黑暗条件下氧气的减少量为呼吸作用,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详解】A、由表可知,在5klx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O2总量为35=15mg,20时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O2总量为25=10mg,10时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O2总量比20时多5毫克, A错误;B、20时,
63、用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的增加量为;同理,用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的增加量为,因此前者与后者的氧气增加量之差为, B正确;C、10、光照4.8小时后,氧气增加量为,转入20黑暗环境19.2小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消耗氧气量为,因此氧气变化量为0,C正确;D项,由图可知,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D正确。故选A。39.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再经酒精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深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深蓝色。本实验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
64、用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的自变量是有无光照,因变量是是否有淀粉产生(即遇碘是否变蓝)。不遮光的部位变蓝说明光照下产生了淀粉。【详解】图中的自变量是是否有关,有光部分产生了淀粉,无光部分无淀粉产生。故本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且产物有淀粉。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0.现在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等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A. 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B. 提高了对CO2的利用效率C. 增
65、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D. 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说明园艺师修整树形后导致果树的光合作用增强,达到了增产的目的。【详解】A、若将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时,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面积,进而提高果树对光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丰产效果,A正确;B、果树修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了对CO2的利用效率,但不是丰产的主要原因,B错误;C、果树修剪不能改变果树的抗病能力,C错误;D、如果增强果树的呼吸作用,果树反而可能会减产,D错误。41.如图1所示,培养皿中放入
66、适量层析液,盖上放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会出现四个色素圈,最外圈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B. 最小的色素圈是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 两个色素圈之间相距最远的是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D. 如果所用的叶子比较老,则最小圈的色素会变少【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四种色素会在滤纸上形成四个圈,图2从里到外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详解】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应该是第四个色素圈,即最外圈,A正确; B、叶绿素b溶解度最小,应该是最小色素圈,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错误;
67、 C、胡萝卜素位于最外的色素圈,叶绿素b位于最内的色素圈,两个色素圈之间相距最远,C正确; D、如果所用的叶子比较老,则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最小圈的色素也会变少,D正确。42.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外因则取决于细胞对细胞外信号的特异性组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下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意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则下列有关细胞外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有胞外信号D和E,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裂B. 对于癌细胞而言,细胞外信号AE可能会持续起作用C. 只有细胞外信号F和G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D. 由于细胞凋亡无胞外信号作用,可证明细胞凋
68、亡与基因无关【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在信号A-E存在时细胞分裂;在信号A-C和F、G存在时,细胞分化;在只有信号A-C时细胞能存活;在没有这些胞外信号时细胞凋亡;据此分析。【详解】A、该实验说明,信号A-E同时存在时,细胞会进行分裂,不能说明只要胞外细胞信号D和E,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裂,A错误;B、信号AE同时存在时,细胞会进行分裂,而癌细胞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对于癌细胞而言,细胞外信号AE可能会持续起作用,B正确;C、该实验说明信号A、B、C、F、G同时存在时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不能说明只有细胞外信号F和G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D、细胞
69、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受胞外信号的影响,D错误。43.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则对下图中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B. 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 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由图中染色体情况可知,有2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分开后的染色体向两极移
70、动,有4对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据分析可知,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为,A错误;B、据分析可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 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 D、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错误。44.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B. 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C. 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
71、凋亡D. 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MSC为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先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了更多的MSC,在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成骨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组织细胞中的DNA与MSC细胞中的DNA相同,但是RNA不同,A错误;B组织细胞是MSC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因此组织细胞比MSC细胞更容易衰老,B错误;C当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说明该细胞早就已经开始凋亡了,C错误;D不同诱导因素能够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分裂和细胞分裂的概
72、念与过程,能够根据图示过程分析MSC细胞经过了哪两个过程最终形成了四种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45.如图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B. 丙过程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B【解析】【详解】A、图中甲是细胞分裂,乙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不变,A错误;B、丙是细胞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引发细胞癌变,B正确;C、丁过程是细胞凋亡,可发生于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C错误;D、己过程为细胞衰老,衰老细
73、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6.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B. 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有氧氧化C. 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过程D. 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细胞中直接的能量物质,ATP的产生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自然界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
74、化能合成作用。【详解】A、淀粉是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的,该过程没有ATP的生成,A错误;B、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错误;C、暗反应产生葡萄糖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能量,C正确;D、硝化细菌生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其将氨还原成硝酸的过程,D错误。47.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下面有关分析最合理的是( )试管编号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11 cm3瘦肉块+4 mL胰蛋白酶溶液37 水浴,pH=8.121 cm3瘦肉块+4 mL胰蛋白酶溶液0 水浴,pH=8.131 cm3瘦肉块+4 mL胰蛋白酶溶液37 水浴,pH=1.5A. 向1
75、号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不变色B. 将2号试管缓慢加热到37 时,瘦肉块大小不变C. 向3号试管中加入碱调节pH至8.1,瘦肉块大小不变D. 1号试管与3号试管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在最适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pH)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pH)高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减弱。还要注意,低温使酶失活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高温、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酶的活性不能恢复。【详解】A、胰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所以向1号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变色,A错
76、误;B、将2号试管缓慢加热至37,酶活性增强,瘦肉块会变小,B错误;C、3号试管中pH=1.5,在此环境下酶已经失活,故向3号试管中加入碱调节pH至8.1,瘦肉块大小不变,C正确。D、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自变量为pH不同,1号试管与2号试管的自变量为温度不同,故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D错误。故选C。48.如图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当光照强度为c时,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分别为A1、B1,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分别为A2、B2,下列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A. A1B1;A2B2B. A1B1;A2B2C. A1B1;A2B2
77、D. A1B1;A2B2【答案】D【解析】【分析】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0时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呼吸速率;据此分析。【详解】分析图示可知:A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B植物;当光照强度为c时,A、B两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即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A1B1;有机物合成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所以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A2B2,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理解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出错。CO2的吸收量是指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在黑暗(光照强度为零时)
78、条件下CO2吸收速率即为呼吸速率,植物实际光合速率应该包含植物呼吸产生的CO2量和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即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9.下面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代谢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处于黑暗环境中,该细胞单位时间释放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B. 细胞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的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 细胞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D. 分析细胞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N1小于m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状态时,黑暗状况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此状态下,植物从外界
79、吸收O2,并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到体外。状态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用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用于光合作用,植物与外界不进行气体交换,即没有O2和CO2的吸收与释放。状态时:较强光照时,植物同时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用于植物的有氧呼吸消耗之外,其余的氧气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除来自植物自身细胞呼吸外,不足的部分从外界吸收。状态时光合作用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时,植物从外界吸收O2,并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到体外。【详解】结合图示可知,细胞中仅有线粒体中有气体的消耗
80、和生成,故应处在黑暗环境中,此时细胞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可表示呼吸速率,A正确;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用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用于光合作用,植物与外界不进行气体交换,即没有O2和CO2的吸收与释放,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B正确;细胞需要从外界环境吸收CO2,并向细胞外释放O2,此时细胞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大于光补偿点,细胞所利用的CO2包括呼吸作用产生的N2和从环境中吸收的N1,C正确;细胞中,线粒体利用的O2除来自叶绿体外,还要从细胞外吸收,说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O2的净消耗量(吸收量)m2与CO2的净生成量N1相等,D
81、错误。50.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和B. 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 A和B分别表示丙酮酸和HD. 有氧呼吸包括图中的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A是丙酮酸,B是NADH(或H),C是ADP、Pi和NADP+,D是ATP和NADPH(或H)。【详解】A、发生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正确; B、即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即有氧呼吸第二阶
82、段在线粒体基质进行,即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进行,B错误;C、据分析可知,A是丙酮酸,B表示H,C正确;D、有氧呼吸包括图中的过程,D正确。二、填空题51. I. 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遮光瞬间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含量变化是_。(2)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_,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_的途径, CO2进出
83、叶肉细胞都是通过_的方式进行的。II. 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一个细胞核中DNA的相对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2)丙图中表示的遗传物质变化过程发生在乙图的_(填字母),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期。乙图曲线的获得是选择甲图中的_(填序号)区细胞为材料。(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正确的,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上升 (2). 固定的CO2总量 (3). 呼吸作用释放
84、出的CO2量 (4). 释放CO2 (5). 自由扩散 (6).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 b (8). 前 (9). (10). 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解析】【分析】1、上图反应了遮光前后植物吸收或释放CO2速率变化,与传统题目相比较最明显区别是在遮光后短时间内CO2释放速率明显超过细胞在同等条件下细胞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对此能否准确理解是题目的难点也是关键点。从图形可看出当遮光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释放速率达到稳定,由于遮光后植物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所以B值就应代表该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速率,B+C是代表在遮光短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速率最大值,因此
85、C代表遮光后短时间内除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外其他途径释放二氧化碳速率。2、甲图中为成熟区细胞,为伸长区细胞,为分生区细胞,为根冠。乙图中a表示G1期,b表示S期,C表示G2期,d表示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丙图中为染色体复制过程,为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的过程。【详解】.(1)遮光瞬间光反应产生ATP和还原氢减少,使C3的还原速率降低,但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的速率不变,所以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3含量增加。(2)根据坐标图分析,A为叶肉细胞吸收外界的CO2,而B+C的总和则是植物自身产生CO2的量,两部分的CO2都会被植物的叶肉细胞所吸收,故A+B+C的面积即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遮光之后
86、,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根据遮光后平稳段的直线的变化趋势可以推出B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C段则表示植物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产生CO2。CO2属于小分子的气体,进出细胞都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的。II.(1)图甲中细胞形态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丙图中表示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DNA复制,对应乙图中的b的。表示染色质螺旋缩短变粗变为染色体,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前期。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能进行DNA复制,所以图乙的曲线获得是选择的甲图中分生区细胞为材料。(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所以在观察有丝
87、分裂实验时,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呼吸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2.下面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的坐标曲线图。(1)图甲所示细胞的名称为_,对应图乙的_段。(2)根据图甲推断,此动物正常体细胞最多有_条染色体。(3)理论上讲,图甲的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共有_种。(4)若A、a、B、b分别位于染色体上,而此细胞分裂结束最终产生了AB、aB、Ab、ab4种精子,其原因之一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_之
88、间发生了交叉互换。(5)图乙中BC段和HI段都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其原因分别是_。【答案】 (1). 初级精母细胞 (2). CD (3). 8 (4). 2 (5). 非姐妹染色单体 (6). 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和受精作用【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纵坐标表示核DNA含量,其中AH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IM表示有丝分裂,据此分析。【详解】(1)由于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又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所以图甲所示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对应图乙的CD段。(2)根据图甲推断,此动
89、物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最多有8条染色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2种2个次级精母细胞;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1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相同的精细胞,所以图甲的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共有2种。(4)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只产生2种4个精细胞,现细胞分裂结束最终产生了AB、aB、Ab、ab 4种精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5)图乙中BC段和HI段都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其原因分别是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和受精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
90、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3.演艺圈的女明星,有些为了保持年轻貌美,不惜重金到香港注射人体胎盘素。人体胎盘素的功效主要有:全面激活面部休眠的成体细胞,使之转化为功能细胞;加强全身皮肤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新陈代谢,增加表皮与真皮层的厚度;全面促进新生角质层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加速死皮细胞的脱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衰老的细胞内水分_(填“增加”或“减少”)。(2)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那么人体内所有细胞衰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_。为什么?_。(3)现有衰老的肝细胞和新生的肝细胞,用_(染色剂)能将染色质染色,染色深
91、浅的比较情况是_。(4)与题干中休眠细胞相比,功能细胞内的水分_、酶的活性_,进而细胞代谢_。(5)注射人体胎盘素以后,新生角质层细胞的细胞周期将_(填“缩短”或“延长”)。【答案】 (1). 减少 (2). 不一定 (3). 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4). 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5). 衰老的肝细胞核染色较深 (6). 多 (7). 强 (8). 旺盛 (9). 缩短【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2)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3)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4)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5)有些
92、酶的活性降低;(6)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1)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减慢。(2)细胞衰老后一般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但人体中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故成熟红细胞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3)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被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成深色。由于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所以衰老的肝细胞核染色较新生的肝细胞深。(4)与题干中休眠细胞相比,功能细胞的代谢旺盛,因为功能细胞内的水分多、酶的活性强。(5)胎盘素能全面促进新生角质层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因此注射人体胎盘素以后,新生角质层细胞的细胞周期将缩短。【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掌握程
93、度。54.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表现型黄色灰色黑色基因型Aa1Aa2a1a1a1a2a2a2(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能为_。(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色雌鼠杂交。_。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如果后代出现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答案】 (
94、1). 黄色:灰色=2:1 (2). Aa2、a1a2 (3). 1/8 (4). 黑 (5). 观察后代的毛色 (6). Aa1 (7). 黄色和黑色【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Aa1和Aa2表现为黄色,因此A对a1、a2是显性,a1a2为灰色,a2a2为黑色,说明a1对a2是显性;A、a1、a2是复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详解】(1)Aa1Aa2,后代中AA(死亡)、Aa1(黄色)、Aa2(黄色)、a1a2(灰色),其中黄色:灰色=2:1。(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亲代均有a2,又因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概率为1/4,雄性概率为1/2,所以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概率为1/8。(3)要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可将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a2a2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分离定律分析复等位基因的问题和实验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