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1糖类的还原性及还原性糖的检验1糖类的还原性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具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若某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1)水解条件蔗糖:稀硫酸(15)作催化剂,水浴加热。纤维素:90%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小火微热。(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欲要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其中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3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但不能发生银
2、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但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此性质可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若水解液只能发生银镜反应,遇碘不变蓝色,说明淀粉完全水解;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遇碘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水解;若既能发生银镜反应,遇碘又变蓝色,说明淀粉部分水解。典例1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都可用Cm(H2O)n表示B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产生它们的物质C葡萄糖、蔗糖、淀粉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蔗糖水解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可得红色沉淀解析糖类物质中有些糖不符合通式Cm(H2O)n,A项错误;葡萄糖
3、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的水解反应是在稀H2SO4作催化剂时发生的,水解后的溶液显酸性,应先加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后方能得到红色沉淀。答案B误区警示糖类水解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而检验其水解产物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在检验前应注意溶液pH的调节。典例2某学生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已经水解。方案丁:淀粉液水解液结论:淀粉部分水解。根据上述操作现象,回答操作、结论
4、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1)甲方案_。(2)乙方案_。(3)丙方案_。(4)丁方案_。解析本例是一道实验评价型的例题,思考问题应紧紧围绕淀粉的检验和葡萄糖的检验所需的实验条件,进行周到而又全面的分析,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具体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两点:在检验葡萄糖存在时,加银氨溶液之前,要先加碱中和溶液中的硫酸,否则银氨络离子要被破坏;检验淀粉存在时,不能是碱性溶液,因为碘能和NaOH反应,因此水解液可以直接加碘水检验,不必先中和。若淀粉水解完全时,则在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会出现蓝色。若淀粉尚未水解时,则调pH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溶液不会出
5、现银镜反应。若淀粉部分水解,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又要用银氨溶液检验有无葡萄糖或麦芽糖的存在。答案(1)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设计不正确是因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I2,I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没有I2存在,不能证明淀粉是否存在;结论不正确是因为淀粉部分水解,溶液中也会有淀粉存在(2)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的银氨溶液被破坏,不能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按方案乙的设计,无银镜现象,淀粉可能是完全水解也可能是部分水解。(3)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银镜现象,说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4)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淀粉变蓝又有银镜现象,说明溶液中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误区警示解答本题的易错点是误认为乙方案正确。实际上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中和掉作催化剂的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