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2150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A级学考达标练12022汕尾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下表是“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数据对比统计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数据对比统计表中国日本兵力人数正规军16.5万1.5万非正规军4万1万武器装备飞机262架4架火炮3 000门30门轻武器12万支1万支A.中国优势明显 B日本自不量力C中日实力悬殊 D中国处置失当21935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提出:“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不论他们的党派、信仰、性别、职业、年龄有如何的不同,都应该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这表明()A民族矛盾上

2、升为社会主要矛盾B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D中共正式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3某学生梳理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重要史实。其中应为()A“八一宣言” B四渡赤水 C西安事变 D淞沪会战41937年9月22日,中央通讯社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题发表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7月15日提交的宣言。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有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D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52022无锡市高一第一学期期

3、末考试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以下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6黄河大合唱1939年在延安公演后迅速传播,“那时,所有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几乎是有人群的地方,都能听到黄河大合唱的歌声,就连国民党宪兵去上操,都唱着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首歌在当时广泛传唱主要是因为()A学校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B日本侵略激化了民族矛盾C民众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D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4、材料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纪念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B级选考高分练8.1934年7月15日,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宣言提出:武装全国民众,组织义勇军与游击队,直接参与抗日战争,积极支援东北义勇军;“普遍组织民众反日团体”“吸收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到反日团体中来”。该宣言

5、()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明确东北为战略转移的目标C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围剿D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92022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下表为日伪时期上海配给物资的变化表。据此推知,日伪实行配给制意在()每月人均1942年(7到12月)1943年1944年1945年8月之前食米不到0.5斗不到0. 446斗0. 304斗0. 019斗面粉4. 09斤4. 125斤2. 54斤0. 75斤杂粮0. 19斤0. 33斤0. 125斤燃料4两4. 63斤0. 625斤肥皂1小块0. 407块0. 25块A.与国民政府争夺市场 B掠夺敌后根据地财富C阻止民族工业的内迁 D

6、转嫁侵华战争的负担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1936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说:我们的口号,我们的重心是抗日,请蒋出兵。8月1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抗日必须反蒋”的口号现在已不适合。其后,他又与张闻天等在一份电文中说:“继续停战议和和请蒋抗日的口号,目前阶段实行他不来攻、我不去打他若来攻,则一面坚决作战,一面申请议和。”并说若“遇到蒋介石部队和其他部队,实行先礼后兵政策。”“一切统一战线的谈判,以忠诚态度出之。”摘编自张家康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材料二红军代表团到达西安的第二天,我就见到了他们。经历了9年的内战,也许有100万工

7、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被杀,大量财富被消耗,大量军用物资被浪费。有些红军将领的家属,全家甚至全族被灭绝,他们的妻子和姊妹在通衢大道上被斩首。然而,当我和红军的政治领袖周恩来、参谋长叶剑英交谈时,我能感受到他们不是来寻求报复的,而是要为一个团结统一的新时代铺平道路。摘编自美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内容及原因。(8分)(2)提取材料二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有哪些史料价值。(8分)课时作业2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解析:据表可知,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相比实力很强,但因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并没有改变战局,故选D

8、项;材料只对比了东北军与关东军,无法代表中国与日本,排除A项;当时日本实力强于中国,排除B项;材料只对比了东北军与关东军,无法说明中日实力悬殊,排除C项。答案:D2解析:据材料“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不论他们的党派、信仰、性别、职业、年龄有如何的不同,都应该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抗日救亡运动逐渐高涨,故选A项;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排除B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排除C项;1937年洛川会议,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排除D项。答案:A3解析

9、:据图可知,为抗日战争大事年表,发生于1936年的只有西安事变,故选C项;八一宣言发表于1935年,排除A项;四渡赤水发生于1935年,排除B项;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排除D项。答案:C4解析:根据材料“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有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选B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卢沟桥事变,排除A项;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有关谈话的发表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也无法说明当时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排除C、D两项。答案:B5解析:历史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作为佐证

10、“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故选D项;控诉材料属于二手史料,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A项;学者描述属于二手史料,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B项;士兵回忆录属于二手史料,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C项。答案:D6解析:黄河大合唱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呼声,之所以在1939年广泛传唱,是因为这首歌适应了当时抗日战争的要求,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都要符合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B项是正确的;A、C、D三项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但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排除。答案:B7解析:本题结合九一八事变以及抗战结束的时间来回答即可。答案: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

11、45年日本投降结束,抗日战争历时14年。(10分)8解析:1934年7月15日,从这个时间可以看出,由于日本侵略东北,民族矛盾尖锐,号召全国人民统一反抗日本侵略的呼声日渐高涨,故选D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排除A项;“1934年7月15日,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可见发表于长征途中,东北已经沦陷,不会成为转移目的,排除B项;“普遍组织民众反日团体”“吸收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到反日团体中来”这些宣传话语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促进国民党内部的分化,有利于团结更多的人投入到抗战中去,排除C项。

12、答案:D9解析:据材料“日伪时期上海配给物资的变化表”中的数据可知,配给制下物资配给逐渐减少,表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意在转嫁侵华战争的负担,故选D项;配给制与争夺市场无关,排除A项;上海不是敌后根据地,排除B项;上海民族工业的内迁发生在1937年上海沦陷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第(1)问内容:根据“继续停战议和和请蒋抗日的口号,目前阶段实行他不来攻、我不去打他若来攻,则一面坚决作战,一面申请议和”得出寻求停战议和,促成请蒋抗日。原因:根据所学可从民族危机、矛盾变化等方面概括。第(2)问史料来源:结合材料的作者及材料的来源可判断得出,作者是西安事变的亲历者,材料记述属

13、于直接史料。再从史料内容进行概括可得出材料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参与西安事变的解决,可用于研究西安事变解决的参与力量;材料内容也涉及中国共产党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可用于研究西安事变解决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内容:寻求停战议和,促成请蒋抗日。(4分)原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国民党营垒内部出现了要求抗日的呼声;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或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4分)(2)史料来源:作者是西安事变的亲历者,材料记述属于直接史料。(4分)史料内容:材料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参与西安事变的解决,可用于研究西安事变解决的参与力量;材料内容也涉及中国共产党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可用于研究西安事变解决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或可用于研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