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综合卷:模拟卷四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能形成酸雨,其PH小于5.6B.中国瓷器驰名世界,它是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C.凡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D.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的古代科技,它属于铜合金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 pH10的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4 NAB7.8g Na2O2分别与过量的CO2和过量的S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2 NAC标准状况下,2.24L丙三醇(
2、甘油)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 NAD向含0.1mol Na2SiO3的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生成的H2SiO3胶体中胶粒的数目为0.1NA3、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亚硫酸钠试样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O)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试样已氧化变质B向Co2O3中滴入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性:Co2O3Cl2C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待测溶液中含有Fe2+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与发生了双水解反应A.AB.BC.CD.D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指的是靛蓝,是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染料之一,下列
3、为传统制备靛蓝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靛蓝的分子式为B.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C.吲哚酚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D.1mol吲哚酚与H2加成时可消耗4 mol 5、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3个短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5倍;Z与M同族;铁单质在Z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常温下,0.1 mol/L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pH=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分别与X、Z形成二元化合物,均含离子键B.Z、M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M,熔沸点:MZC.含X、Z、W、M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
4、物均易溶于水,且溶液均显酸性D.Y与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YZ6、国内某科技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池体系,该体系征集采用含有的水溶液,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溶液采用溶液,聚合物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隔开(原理示意图如图)已知: =,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电池充电原理图B.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浅C.充电时,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7、定温度下,、四种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所需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与lg c()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
5、下,( MnS)大于B.向含相同浓度的、的稀溶液中滴加溶液,最有可能先沉淀C.向的溶液中加入CuS粉末,有FeS沉淀析出D.该温度下,溶解度:CuSMnSFeSZnS8、某小组同学对与KI的反应进行探究【初步探究】室温下进行下表所列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实验取溶液,滴加溶液56滴(混合溶液pH5)溶液变为棕黄色实验实验取2mL实验反应后的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深入探究】20min后继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溶液棕黄色变深实验溶液红色变浅(1)证明实验I中有生成,加入的试剂为 。(2)写出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与发生可逆反应,原因是 。(4)已知在酸性较
6、强的条件下,可被空气氧化为,故甲同学提出假设:该反应条件下空气将氧化为,使实验I中溶液棕黄色变深。甲同学设计实验: ,20min内溶液不变蓝,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导致溶液不变蓝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两条)。(5)乙同学查阅资料可知:与KI的反应体系中还存在,呈棕褐色依据资料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中20min后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 (6)丙同学针对20min后的实验现象继续提出假设:与KI的反应、与的反应达到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有可能20min之前并未达到平衡为验证该假设,丙同学用4支试管进行实验,得到了颜色由浅到深的四个红色溶液体系,具体实验方案为 .9、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
7、量FeCO3、Al2O3、SiO2)为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1.软锰矿“粉磨”的目的是_。2.“浸渣”的主要成分是_。3.经检测“浸取液”中无Fe2+,“浸取时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在“沉锰”操作中,不能用Na2CO3代替NH4HCO3,其原因是_。5.将“酸溶”后的溶液作为电解液,用下图装置电解应采用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6.为充分利用“滤渣1”,需测定滤渣中Al元素的含量,设计以下方案。 将m g滤渣处理成a mL溶液; 取少量中溶液用EDTA滴定测得溶液中Fe3+、Al3+的浓度之和为bm mol/L; 另取少量中溶液将Fe3+用
8、盐酸羟胺(在溶液中可完全电离出NH3OH+与Cl-)还原Fe2+,离子方程式为_; 将所得溶液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其吸光度为0.400(吸光度与Fe2+的浓度关系如图所示)。该样品中Al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10、C、N、S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1)的 重 整 用 和为原料町得到燃料。已 知: 则重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亚硫酸盐法”吸收烟中的,将烟气通入1.0 mol/L的溶液,若此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不断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当溶液pH约为6时,吸收的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
9、吸收剂,此时溶液中,则 溶 液 中 = 。(3)催化还原法去除NO。一定条件下,用消除NO污染,其 反 应 原 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物质的最之比分别为4 : 1、3 : 1、1 : 3时,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所示。随温度升高NO脱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从A点到B点经过0. 8 s,该 时 问 段 内NO的脱除速率为 ;曲线b对应与 NO的物质的量之比 (4)间接电化学法除NO。其原理如图所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室溶液呈酸性)吸收池中除去NO的离子方程式为 .1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系列石墨烯限域的3d过渡金属
10、中心(Mn、Fe、Co、Ni、Cu)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直接将CH4氧化成C1含氧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Mn、Fe、Co、Ni、Cu中,某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洪特规则特例”(指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半满、全空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该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2)在3d过渡金属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3)铜的焰色反应呈绿色,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_。(4)石墨烯限域单原子铁能活化CH4分子中的CH键,导致C与H之间的作用力_ (“减弱”或“不变”)。铁晶体中粒子之间作用力类型是_。(5)
11、常温下,H2O2氧化CH4生成CH3OH、HCHO、 HCOOH等。 它们的沸点分别为64.7、19.5、100.8,其主要原因是_; CH4和HCHO比较,键角较大的是_,主要原因是_。(6)一种铜的溴化物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与溴紧邻的溴原子数目是_,由图中P点和Q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可确定R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 (7)钴晶胞和白铜(铜镍合金)晶胞分别如图1、2所示。 钴晶胞堆积方式的名称为_; 已知白铜晶胞的密度为d 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图2晶胞中两个面心上铜原子最短核间距为_pm(列出计算式)。12、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请回答: 1.A属于链烃,则A
12、中所含的官能团是 。2.B中无甲基,AB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3.C的结构简式是 。4.E中含有三元环,且无羟基,则DE的化学方程式是 。5.结合官能团的性质,解释FG的转化中需酸化的原因: 。6.H的结构简式是 。7.IJ的化学方程式是 。8.在IJ的反应中,生成J的同时会有副产物K,K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则K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为酸雨,二氧化硫可形成硫酸型酸雨,故A项正确;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瓷器一般以黏土为原料, 经高温烧结而成,故B项正确;营养强化剂属于食品添加剂,但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等,故不是所有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
13、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故C项错误;司母戊鼎属于铜合金,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Ba(Cl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氧化成,与Ba2+形成不溶于稀盐酸的BaSO4沉淀,A错误;中滴入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则Co2O3将浓盐酸氧化成为氧化剂,Cl2为氧化产物,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得氧化性:Co2O3Cl2,B正确;依次加入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待测液中也可能只含Fe3+,C错误;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发生反应:NaHCO3+NaAlO2+H2O=Na2CO3+Al(
14、OH)3,该反应只有白色沉淀而无气体生成,不是双水解反应,而是“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D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根据题干中的结构简式,靛蓝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B.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可以看作是一OR被羟基取代,故B正确;C.因为该结构不对称,二氯代物一共有6种,故C错误;D.吲哚酚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及一个碳碳双键,所以1mol吲哚酚与加成时可消耗4mol,故D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由题意得固体有机聚合物为负极,负极放电的时候失电子,故图乙为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甲为电池充电原理图,A错误;B.放电时,据图乙,正极反应式为=,
15、得电子被还原为无色的I,故电解质溶液颜色变浅,故B正确;C.充电时,即为电解过程,据图甲,阳离子从阳极移向阴极,故充电时Li从左向右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故C错误;D.放电时,负极应该失去电子且该反应式左右电荷不守恒,故D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一定温度下,MnS饱和溶液的,A正确;由题图可知,一定温度下,ZnS的大于MnS,所以向含、的稀溶液中滴加溶液, 最有可能先沉淀,B正确;由题图可知,一定温度下,CuS饱和溶液中浓度是,向的溶液中加入CuS 粉末后, ,所以有FeS沉淀析出,C正确;由题图可知,该温度下溶解度:CuSMnSFeSZnS,D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
16、案:1. 淀粉溶液或CCl42.2Fe3+2I-2Fe2+I23.实验通过检验KI过量(或Fe3+不足量)的情况下仍有Fe3+剩余,说明正反应不能进行到底4.向试管中加入5 mL 0.1 molL-1 KI溶液和2滴淀粉溶液,加酸调至pH=5 ;c(I-)低、c(H+)低5.由于I-+I2,使c(I2)减小,2Fe3+2I-2Fe2+I2 正向移动,c(Fe3+)减小,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红色变浅 6.向1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1 KI溶液,再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23滴,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之后每间隔5 mi
17、n,另取1支试管重复上述实验,观察4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解析:1. 取5mL0.1molL-1KI溶液,滴加0.1molL-1FeCl3溶液56滴(混合溶液pH=5),溶液变为棕黄色,证明实验中有I2生成,检验碘单质可以选用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生成了碘单质,故答案为:淀粉溶液;2.实验中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故答案为:2Fe3+2I-=I2+2Fe2+;3.实验取2mL实验反应后的溶液,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KI过量的前提下仍含铁离子,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彻底,证明反应为可逆反
18、应,故答案为:实验中KI过量的前提下反应后仍含铁离子,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彻底,证明反应为可逆反应;4.已知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I-可被空气氧化为I2,故甲同学提出假设:该反应条件下空气将I-氧化为I2,使实验中溶液棕黄色变深。甲同学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向试管中加入5mL0.1molKI溶液和2滴淀粉溶液,加酸调至pH=5,20min内溶液不变蓝,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导致溶液不变蓝的因素可能是I-浓度低、H+浓度低,故答案为:向试管中加入5mL 0.1molKI溶液和2滴淀粉溶液,加酸调至pH=5;c(I-)低、c(H+)低;5.实验中20min后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由于存在化学平衡I-+I2,碘离子
19、过量,则碘单质浓度减小为主要因素,使得2Fe3+2I-2Fe2+I2平衡正向进行,铁离子浓度减小,导致Fe3+3SCN-Fe(SCN)3平衡逆向进行,溶液红色变浅,故答案为:由于存在化学平衡I-+I2,使c(I2)减小,2Fe3+2I-2Fe2+I2平衡正向进行,c(Fe3+)减小,Fe3+3SCN-Fe(SCN)3平衡逆向进行,溶液红色变浅;6.丙同学针对20min后的实验现象继续提出假设:FeCl3与KI的反应、I-与I2的反应达到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有可能20min之前并未达到平衡。为验证该假设,丙同学用4支试管进行实验,得到了颜色由浅到深的四个红色溶液体系,具体实验方案为:向1支试管中加
20、入2mL 0.1mol/L KI溶液,再滴入0.1mol/L的FeCl3溶液2-3滴,滴加2滴KSCN溶液,之后每间隔5min另取1支试管重复上述实验,观察4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故答案为:向1支试管中加入2mL 0.1mol/LKI溶液,再滴入0.1mol/L的FeCl3溶液2-3滴,滴加2滴KSCN溶液,之后每间隔5min另取1支试管重复上述实验,观察4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 9答案及解析:答案:1.加快浸取速率; 2.二氧化硅; 3.MnO2+2Fe2+4H+=Mn2+2Fe3+2H2O4.Na2CO3溶液碱性较强,会导致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碱式碳酸锰)5.阴;2H2O-4e-=4H+O2
21、6.2Fe3+2NH3OH+=2Fe2+4H+N2+2H2O; 解析:(1)软锰矿是固体物质,将其“粉磨”的目的是 增大物质的表面积,以便于在用稀硫酸和FeSO4溶液浸取时反应速率大大加快;(2)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量FeCO3、 Al2O3、SiO2,用硫酸和 FeSO4浸取时,FeCO3、Al2O3 与硫酸反应产生FeSO4、Al2 (SO4 )3进入溶液, FeSO4与Mn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MnO2 + 2Fe2+ +4H+=Mn2+ + 2Fe3+ + 2H2O,而 SiO2不能发生反应,所以“浸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或写为SiO2);(3)经检测“
22、浸取液”中无Fe2+ ,说明Fe2+在“浸取” 时与具有氧化性Mn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 + 2Fe2+ +4H+=Mn2+ + 2Fe3+ 2H2O; (4)在“沉锰”操作中,不能用Na2CO3代替NH4 HCO3, 原因是由于的水解使Na2CO3溶液碱性较强,会导致Mn2+生成氢氚化物沉淀或碱式碳酸锰,影响MnCO3的纯度;(5)反应产生的MnCO3与稀硫酸反应:MnCO3 + H2SO4=MnSO4+ H2O + CO2,要采用电解的 方法使Mn2+还原为金属Mn,阴极电极反应为2Mn2+ +4e- =2Mn,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4H+ +O2
23、,左边增加4个H+离子,右边 减少2个Mn2+的同时剩余2个,为了维持溶 液电中性,右边的要进入左边,因此要选择阴 离子交换膜:(6)另取少量中溶液将Fe3+用盐酸羟胺(在溶液中可完全电离出NH3OH+与C1- )还原Fe2+ .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2NH3OH+ =2Fe2+ +4H+ +N2 +2H2O;将所得溶液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其吸光度为 0.400,根据物质的吸光度与Fe2+的浓度关系知该溶液中 )c(Fe2+)=0.040 mmol/L,根据 2Fe3+ +2NH3OH- =2Fe2+4H+ N2 +2H2O可知c(Fe3+) =
24、c(Fe2+ ) = 0.010m mol/L,因为 c(A13+ ) +c(Fe3+)=6 m mol/L,所以c(Al3+) = (b-0.040) m mol/L.溶液的体积为a mL.故n(Al3+) = (b-0.040) mmol/L a 10-3 L = a (b -0.040) 10-6 mol,则该样品中Al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答案及解析:答案:(1) 163 kj/mol(2)减小 1.6mol/L(3)该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向吸热的逆方向移动3:1(4)解析: (1)由已知:,根据盖斯定律,一2得重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亚硫酸盐法”吸收烟气中的,将
25、烟气通入1.0 mol/L的溶液,与亚破酸纳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pH不断减小;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反应方程式,溶液中反应的亚硫酸根离子和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1 : 2,由已知,则溶液中参加反应的亚硫酸根为(1.0-0.2) mol/L,则生成的亚硫酸氢根为(3)和相对稳定,能量较低,和NO能量高,所以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向吸热的逆方向移动,故随温度升高NO脱除率下降。曲线a中,NO的 起始浓度为,A点的脱除率为0. 55,B点的脱除率0. 75,从A点到B点经过0. 8 s, 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与NO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越大,NO的
26、脱除率越大,故其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 : 1、3 : 1、1 : 3时,对应的曲线为a、b、c,故曲线b对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 : 1。(4)阴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根据图示,吸收池中和NO是反应物,和是生成物,则吸收池中除去NO的离子方程式为:。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3d104s1 (2)Cr (3)光谱分析 (4)减弱 金属键 (5) CH3OH、HCOOH分子间存在氢键且HCOOH分子间氢键较强,HCHO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2分) HCHO CH4中C采用sp3杂化,HCHO中C采用sp2杂化 (6)12 (1/4,1/4,3/4)(7) 六方最密堆积 解析: 12答案及解析:答案:1. 碳碳双键(或)2.取代3.CH2 = CHCH2OH4.5.F中的酚羟基具有弱酸性,在碱性条件下成盐,最终用酸将酚羟基复原6.7.8.解析: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