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40题1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此观点可以用来解释A.自然环境对中西传统文化差异的影响作用B.自然环境对中西传统文化差异的决定作用C.自然环境对中西社会制度差异的影响作用D.自然环境对中西生产技术差异的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海洋文明有助于个人自由思想的形成,个人的眼界较为开阔和行动也更加自由;而生活在平原上的人思想相对保守,因此A项说法正确,C项说
2、法错误;B项说法错在“决定作用”,可以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所学可知夏商周三代文化最大的特色即为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下,“礼仪”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调整人的行为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继承了西周的意识形态,把它发展成一套礼乐文明,创立了儒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社会意识形态,因此C项说
3、法符合题意;A、B、D项说法分别体现儒家思想的历史观、天命观和修身治国,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3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必须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C.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反映出荀子主张社会的改造在于强化礼教和法制,即用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改造,说明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
4、象,所以A项符合史实;B项出现在汉代以后,可以排除;法家的开创者不是荀子,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儒法两派并无结盟的现象,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4韩非针对分封制导致东周分裂割据、争霸兼并的乱局,主张结束战乱,建立具有绝对权威的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下列言论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法莫如显,术莫如隐,势莫如重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执要,四方来效C.吾以是知仁义爱惠之不足用,严刑峻法之可以禁暴也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出韩非子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以管理地方,因此B项说法正确;A、C、D项说法是法家思想,但与题意
5、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5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注重血缘关系,用亲情关系来影响法律,说明法律的执行受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和干扰,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C、D项
6、说法与题意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6禅宗五祖弘忍高足弟子神秀写佛家偈语:“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未被认可;而另一弟子慧能写了一偈反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深受五祖内心赞许.如果作为对儒学的研习与个人修养,与慧能相近的人物是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顾炎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慧能的偈语大意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因此与陆九渊的“心即理也”相近,C项说法正确;A、D项说法不是唯心主义思想家,可以排除;B项说法是唯心主义思
7、想家,但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7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理学)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理学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信息“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知材料说明儒学具有盲目自大和具有一定封闭的特性,因此
8、A项正确;B、C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D项材料体现不出,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8“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注重研究社会现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不知春秋,不能涉世”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要在社会中发挥自我的价值,要研究社会现实,不能脱离现实,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是儒家思想的特点但材料体现不出,可以排除;B项是佛教思想,可以排除;C项是道家思想的特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9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
9、无?”他又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C.心即理也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人欲”是指不符合“天理”的那些欲望,即“私欲”,因此A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是王阳明的观点,可以排除;B项错误,“人欲”是违反儒家伦理道德的欲望,与正常欲望不是一回事;D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10在修
10、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信息“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可知材料说明王守仁明确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其实质是主张用思想统治人民,与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相符,因此B项说法正确;A、C、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11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
11、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蒙昧中的觉醒。根据材料信息“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和所学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智者学派的观点,C项说法正确,A、B项说法错误;D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1215世纪的名画圣母与掌玺官罗兰中掌玺官脸容强悍,目光尖利,眼中倔强的线条反映出他顽强的个性。他不像是在景仰圣母,更像是在盯着圣母的脸看。圣母显得贤淑优雅,仍然是哥特
12、式绘画里的人物,但掌玺官已完全走进肖像画的现实世界了。该画作旨在宣扬A.人文主义B.禁欲主义C.蒙昧主义D.神秘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神权下的自我。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和“眼中倔强的线条反映出他顽强的个性”可以判断出该作品宣扬的是人文主义,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13西方哲学十五讲中讲到:“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之于上帝的永不更改的先定,上帝也预先安排好了对人的拯救个人的公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但人们也不应当放弃现世的努力,而是应当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加尔文的“先定论”从本质上看A.坚定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
13、是自相矛盾的哲学命题C.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反映了资产阶级早期的利益诉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神权下的自我。根据材料要求个人积极进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明显错误,加尔文强调的是宗教改革,不是坚定对上帝的信仰;B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C项说法错在“彻底否定了”,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14“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壤持,但这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
14、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A.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B.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C.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D.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下的启蒙。根据“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 可知材料表明政府和人民之间“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因此C项说法正确;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和政府之间形成平等的契约关系;A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B、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15“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
15、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根据材料“未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了要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去发现真理,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是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可以排除;D 项认为世界不可知,可以排除;B项强调个人的感觉,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16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
16、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蒙昧中的觉醒。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表明作者反对君主专制,反对世袭特权,主张人民主权,反映了追求自由平等,因此天赋人权说正确,A、B、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17卢梭认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这表明,在国家产生的问题上,他主张A.君权神授说B.自然形成论C.社会契约论D.人民主权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下的启蒙。根据材料信息“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卢梭主
17、旨建立契约,因此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A、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18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人,跟父亲下山进程,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到:“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说明了A.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现世幸福B.人们要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C.人的天性无所不在,不可窒息D.封建等级观念阻碍了社会进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说明青年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自然欲求不可阻挡地要表现出来,反对压制人的天性,主
18、张追求现世的幸福,体现了反对盲从,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C、D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19恩格斯在评论某一时期思想家们的致思趋向时说:“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所评论的“某一时期”指的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启蒙运动D.法国大革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专
19、制下的启蒙。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它否定了一切外在的权威,以理性为最高权威的代表,因此C项说法正确,A、B项说法可以排除;D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20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B.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理论,与中国的孔子有
20、相同之处,D项即是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说法正确;A项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的重要性,可以排除;B项为孔子的思想,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C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平等,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21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朔初入长安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已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制墨技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材料反映的是书简阅读的费时费事,因此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这一情况,A项说法正确;B、C项说法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可以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信
21、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22贾思勰齐民要术序“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农耕,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其有五谷果寙,非中国所殖者,仅存其名而已,种莳之法,盖无闻焉。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从文中可知,该书的突出缺陷是A.成书的方法B.重农抑商思想C.忽视外来物种D.忽视园艺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根据材料信息“舍本逐末”可以判断出该书主张重农抑商,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农耕”相符,但不符合题意;C
22、、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但不属于缺陷,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23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C.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D.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根据材料“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
23、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可知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中只是讲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并不是说无法分开;B项说法错在“惟有”,可以排除;C项材料无从体现,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24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意存笔先,画尽意在”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艺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写意画的风格,
24、C项说法正确;B项强调绘画技艺高超,不符合题意;A、D项说法不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思想,均应排除。本题答案为C。25“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前何足算,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如上对联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古代的A.杂技艺术B.歌舞艺术C.书法艺术D.戏曲艺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古代艺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戏曲的艺术风格,D项说法正确;A、B、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26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
25、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开始带着同样的认识转而思考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B项说法正确;A、C、D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27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
26、7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A.试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B.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C.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根据材料信息“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可以判断出B项说法正确;A、C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28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
27、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A.思想自由B.推翻专制C.人身的自由D.主权在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下的启蒙。根据材料信息“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以判断出启蒙运动的本质是思想自由,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29诗人亚历山大波普赞颂道:“自然界
28、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的主要框架已经一劳永逸地构成了,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再推进一位。这反映出A.牛顿力学体系已经解决了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切问题B.牛顿力学体系被奉为物理学的圣经,作为权威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C.经典物理学到19世纪末已经发展得比较完整,研究宏观和超高速物理学的各部门已出现D.牛顿力学体系还没有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们把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经典物理学来加以说明
29、,实际上已经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在“微观世界”,牛顿力学解决了宏观世界的问题,可以排除;C项说法材料体现不出,可以排除;D项说法错误,哥白尼新天文学说的确立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30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记载19世纪早期的英国“已经不再是美好的英国了,这个岛国变得有人满之患”“那些新兴城市的居民聚集区都变成黄褐色的地方,因为在早期不断地受到大量煤烟的熏染。这些新建工厂特别令人苦恼的地方,它们大都需要非熟练的劳工。熟练工人看到自身的地位已经下降。由于采用新机器而失掉工作的手工织工和纺纱工,或者忧虑将陷入工业革命中一切
30、阶级的最底层的悲惨境地,或者忧虑要离开工厂去另外寻找新的工作”。下列对英国工业革命理解不正确的是A.城市化进程过快,致使城市配套建设难以跟上B.导致手工工场的破产,工人失业C.出现人口过剩、环境污染、排挤熟练工人的后果D.实际上使英国经济和社会倒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引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A、B、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D项说法错误,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31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
31、片战争之后A.中国社会和平繁荣B.社会上层未能警醒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D.士大夫醉生梦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顺乎世界之潮流”。根据材料信息“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於目前”可知材料说明鸦片战争之后统治阶级中上层并未真正觉醒,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C项说法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D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32“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倘延夷人为师,祸患无穷,甚至亡国灭种。”持此观点之人是A.魏源B.严复C.李鸿章D.倭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顺乎世界之潮流”。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
32、的是顽固派代表倭仁的观点,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B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C项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均主张学习西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3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根据材料信息“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可以判断出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问题是民生问题,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因
33、此C项说法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及三大政策,都不能成为当今世界的最为紧要的问题,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3420世纪初,中国主张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订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实行宪政的是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立宪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顺乎世界之潮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立宪派的基本主张是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B项发生在19世纪末,可以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改革官制”不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35纵观2
34、0世纪中国三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重在如何实现社会转型和民族振兴,其中既有创见、前瞻,又有幻想;毛泽东思想重在如何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既有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又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脱离实际的空想;邓小平理论重在如何突破传统理论及“左”倾理论的藩篱,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也难免有所疏漏。总之,不管它如何贴近时代主题,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某些特征在现时代的表征。其表征之一是A.实用性B.玄想性C.科学性D.爱国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材料信息“三民主义重在如何实现社会转型和民族振兴”“毛泽东思想重在如何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35、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邓小平理论重在如何突破传统理论及左倾理论的藩篱,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判断出三者都具有实用性,A项说法正确;B、C、D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36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根据材料“虽然深受西欧
36、和美国的影响”“(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了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因此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C、D项说法过于绝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37邓小平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下列最符合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是A.“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B.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根据材料信息“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
37、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别人利益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出符合其讲话精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C项说法正确;A、B、D项说法分别涉及国家统一、对外政策和教育方面,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3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
38、,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B.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影响C.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孤立、包围和封锁的政策,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1950年中国和苏联结盟,列宁装等苏联服饰在中国流行。这说明服饰的变化受到国际和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因此B项说法符合题意;A、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D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39有位美
39、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他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日出印象C.格尔尼卡D.向日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打破隔离的坚冰。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立体画派的绘画特点,其将绘画分解成几个几何图像,并加以主观的重叠,表示几何空间,因此C项说法符合题意;A项是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作,B、D项是印象画派代表作,均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4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
40、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B.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D.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根据材料信息“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可以判断出该材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政治黑暗不平等,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开始寻求新精
41、神寄托,于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因此C项说法正确,A、B、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二、综合题:共3题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了儒学的核心范畴。“人要立于礼”,“克己复礼、齐之以礼,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与稳定。”“仁者爱人”、“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二者便会相得益彰。”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他认为,“用中为常道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齐涛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材料二董仲舒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又糅合其他学说,建立起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齐涛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材料三汉代以后,在魏晋玄学(以老庄解儒,探讨有无本体,“自然即名
42、教”,儒道渗透)和隋唐佛学彰显的背景下,儒学经过本未有无、自然说及佛教哲学等命题的深入探讨实现了由宇宙论到本体论的哲学升华。到了宋代,儒学开始以兼综释道,讲求义理的(新的)形式得到复兴,并重新取得了独尊的地位。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盖自秦以来,屠杀两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懦君蓄乱,辟君生乱,暗君召乱,暴君激乱。(唐甄)“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黄宗羲)“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圣人起,必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顾炎武)“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着,盖皆本也。”(黄宗羲)“富商大
43、贾,乃国之司命。”(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为儒学增添了哪些内容。(2)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这一新的形式产生的原因。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经济观点。(3)根据如上材料概括古代儒学基本特征。【答案】(1)仁、礼、中庸(任两点)。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2)原因:魏晋玄学,儒道渗透;隋唐开明的文化政策;儒学家以儒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重建儒学新体系。观点:历代帝王皆贼,君主专制是祸乱的根源;民本思想;在中央集权体制下给地方以自主权;工商皆本;富商大贾应当掌握国家经济命脉。(3)政治伦理型、积极入世、兼容性、实用性、趋时更新
44、。【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人要立于礼”,“克己复礼、齐之以礼”“仁者爱人”“用中为常道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可以总结出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为礼、仁、中庸。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答案为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第(2)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在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彰显的背景下,儒学实现了升华”“儒学开始以兼综释道,讲求义理的(新的)形式得到复兴,并重新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四信息“盖自秦以来,屠杀两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懦君蓄乱,辟君生乱,
45、暗君召乱,暴君激乱”“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圣人起,必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着,盖皆本也”“富商大贾,乃国之司命”可以总结出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从先秦、汉代、宋明和明末清初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可以总结出答案为政治伦理型、积极入世、兼容性、实用性、趋时更新。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洛克(16321704,英国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
46、,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材料二康有为在一份代拟的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共读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吾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
47、在国家学说、权力设置和政体选择上的观点。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的政体设想?(2)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民权思想,分析其影响。【答案】(1)国家学说:社会契约论;权力设置:分权学说;政体选择: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君主立宪制。(2)民权思想:主权在民、政治共理、权利共享。影响: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下的启蒙、“顺乎世界之潮流”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由材料信息“东西各国之强
48、,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共读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可以总结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其影响是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提供了理论基础。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人表现出一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但是,这种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而发生在他的身上,而是更多地由于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发展并不是只发生在意大利人的身上,而且也发生在欧洲的其他民族身上。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材料
49、二诚然在民主制下,人民似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政治自由并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应当经常悬于心目之中的是何谓独立,何谓自由。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别的人都会同样有这个权利。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材料三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实践理性批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产生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启蒙思想家克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主要手段?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答案】(1)原因:人
50、们不满教会的蒙昧(禁欲)主义;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意大利特殊的文化遗产。(2)手段:法律强制、道德自律。影响: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盛地;鼓舞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解析】本题考查神权下的自我、专制下的启蒙。第(1)问,根据材料出处“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可以判断出材料中“利己主义”是人文主义,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材料三“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可以从启蒙运动对欧美和亚非拉的影响两个角度来总结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