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湖北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答案1.解析:B 全诗十五句,前四句训勉群臣勤谨工作,研究调度执行已经颁赐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成法。下四句是训示农官(保介):暮春时节,麦子快熟了,要赶紧筹划如何在麦收后整治各类田地。再接下四句是称赞今年麦子茂盛,能获得丰收,感谢上帝赐给丰年。最后三句说:命令我的农人们准备麦收,我要去视察收割。全诗反映出周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以农业为立国之本。2.B3.解析D 司马光属于旧贵族势力的代表,根据材料中“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得出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故D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相符,故A、B、C错误。4.解析
2、:B “裁厘改统”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方关卡林立的状况,节省了货物流通的时间和费用,有利于促进国内的商品流通,故B正确。“裁厘改统”并没有使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故A错误。“裁厘改统”体现了税制的近代化,符合西方国家的要求,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故C、D不符合题意。5.解析:D 封建割据的物质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在晚清时期并没有出现的质的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可知,晚清时期的地方势力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地方武装军事实力已经相当强大,故B、 C项错误;根据材料“晚清由在乡官吏和
3、科举出身的士绅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可知,这些地方实力派的统帅全部都是科举出身,而科举取士的权力又最终取决于中央政府,这又在客观上固化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故D项正确。6.解析:A 根据材料五四运动的坐标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影响上,即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A正确。B、D是五四运动影响的一部分,但不符合题意。C与材料“承前启后的时点”,“ 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坐标”等信息不符。7.解析:A 根据题干中的“华北地区”和图中的“晋西北”、“晋绥”、“晋冀豫”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一场战役。图上我军的目标是敌人的铁路,可知该战役是百团大战,故A正确。百团
4、大战是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属敌后战场,故B错误。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中的一次战役,属于正面战场,故C错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故D错误。8.D9.B10.解析: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而不是供给方面的,故可排除B;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到了90年代国务院颁布相关规定条例就是为了推动改革的深化,故选C;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可排除D。11.【解析】B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A、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不符合史实。由题干可知,战
5、争的表决是在公民大会上通过的,而且伯利克里当时是首席将军却也被公民大会废黜和罚款,故B项正确。12.解析:C 19世纪以前,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依靠传统手工业,占据着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进入19世纪以来,东方国家没有及时进行技术革新,日益落后于西方国家,反观英国、美国,借助着科技和制度创新,工业快速发展。英国在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一举成为世界制造业霸主。 说明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13.解析:C 材料表明,伏尔泰强调富人阶级、贫困阶级的存在是合理的,不平等是社会自然存在的现象。这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为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故C项正确14.C 15.解析:D 材料
6、为现代主义作品。16. (1)变化: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分)影响: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2)措施:行省内部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中央掌握行省官员的任用、迁调和考课的权力;加强对行省的监察;行省分界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加强对行省的军事控制。(任答3点得3分)影响:实现了中央对行省的严格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区划调整对区城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积极、消极各答2点,共4分)17. (1)依据:儒家伦理;甲救父
7、亲的情感动机。(2分)趋势:法律儒家化、伦理化。(2分)(2)表现: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若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也可)18. (1)地位:世界工厂;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日不落帝国”(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分)原因:开展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推行“炮舰政策”。 (答出两点即给2分)(2)变化:由国家计划推动,转变为市场推动;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产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由不重视环境,转变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分,答出3点
8、言之有理即可)19.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得出启示,说明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内容,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以下提供的示例仅作参考。)启示一: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我们应自已掌握。说明:19世纪中期,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清政府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希望中国永远是他们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不会让中国走向真正的富强。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洋务运动,加上当时腐败的清王朝,其结局早已注定。面对新中国的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虽然给我们的经济造成了困难,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9、产党的领导下战胜了困难,特别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及成功。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些领域仍然比较落后。在有关中兴、华为等公司的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必须提高创新能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把企业真正的做强做大。总之,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只有自已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不断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上不惧任何国际风浪。启示二:列强的阻挠与破坏,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壮大的步伐。说明:(略)启示三:民族的独立与强大,是研发与掌握核心技术的有效保障。说明:(略)20. (1)思想主张:肯定私欲;要求平等。(2分)时代进步性:通过肯定私欲的合理性来宣扬个人自由,蕴含着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要求平等,反对特权,具有民主启蒙色彩。(4分)(2)共同之处:反传统;反权威;重人性。(答2点得2分)根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极其微弱,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成长迅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