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1856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3年高考历史 全程考评特训卷 单元检测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联考有学者指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据此推知,这一时期()A.儒家思想已成主流B.已出现了高度集权局面C.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带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22022广西北海模拟孟子说:“昔者文王之治歧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据此可知,孟子()A.主张见利思义B.赞扬周文王在治国方面的仁政C.强调无为而治D.认为周文王有教化万民的

2、能力3202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模拟如图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B.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C.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D.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4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A.力图复兴儒学,稳定社会秩序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华夷观念C.传承礼仪文明,促进文化交流D.主张三教并行,提倡儒术主导52022燕博园测试王阳明在谈“格物致知”时指出,把心

3、中固有的“良知”施诸行事,即用明教伦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地为善去恶。这表明,王阳明()A.质疑“程朱理学”B.发展了“致良知”学说C.强调“知行合一”D.提倡“经邦济世”精神6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指出:“卿大夫不仁,则有宗庙不保矣,诛夷之祸随之矣”可见,王夫之主张()A.为官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统治者亟须整肃纲纪C.树立国民的高度责任感D.建立廉洁的官僚队伍72022陕西渭南质检近代哲学家格罗特认为,在公元前5世纪,智者的职业是训练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担当、追求和成功,“无论是于私还是于公”,他们带来的知识及对好的演说要素的理解,都对青年人起到了人格榜样的作用。由此推知,智者的职业活动()A

4、.迎合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B.重点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勃兴D.体现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82022玉林、柳州市模拟苏格拉底说:“他们不应该去要年轻人认为,神明会产生邪恶,英雄并不比一般人好。我相信我们已经指出,神明为邪恶之源是绝不可能的事。”苏格拉底意在()A.强调“思想自由”的重要性B.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C.使年轻人放弃对神灵的敬仰D.揭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9为了深入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动用了“情感识别软件”,发现她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这份结果令人惊诧。而这一切都是达芬奇早就“计划”好的,他认为画家应该

5、留下一些东西给欣赏者去反思、猜测。这可以说明达芬奇()A.注重理性主义运用B充满科学探究精神C.具有浪漫主义情怀D具有人文主义思想102022河南省中原名校质量考评16世纪之前,宗教音乐主要用拉丁语吟唱;罗马天主教会的赞美诗、复杂的复调曲调更多是为专业的唱诗班所设。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音乐改革时,用德语代替拉丁语进行演唱,演唱形式为大众齐唱,使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马丁路德的举措旨在()A.彰显“因信称义”的思想B.得到德国贵族的支持C.改革宗教音乐中的不足D.使新教教义深入人心112022河南省安阳市模拟18世纪末,秘鲁教育家门多萨提出教育改革,主张将亚里士多德(指亚里士多德哲学)赶出课堂,要求

6、将自然史、文学、冶金学、自然法等课程列入课堂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据此可知,该教育改革主张()A.体现了对自由民主的追求B.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C.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D.注重对人权意识的培养122022内蒙古乌兰察布模拟洛克指出:人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政府的主要作用甚至唯一作用,就是在个人财产受到侵害时执行法律的惩罚权力。这种惩罚权力的行使不能是随意的,而必须按照政治社会一致同意的规则,或按照他们授权的代表一致同意的规则来行使。这种观点()A.本质上属于无政府主义B.奠定了共和政体的理论基础C.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

7、想D.构筑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雍乾三朝除了宣扬武功的方略外,还编写字典、韵书、类书及经书的集解,动员了不少当世的学者,从而引导了学术界的方向,形成了一个学术群体乾嘉学派,顾炎武、戴震、段玉裁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传统文化原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考订和诠释,在经史子集等方面,都有不少突破性的成果和总结性的成就。乾嘉学派的许多学者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注重具体分析的方法,讲求言必有据、无证不信的态度,为由传统学术研究向近代学术研究转化提供了沟通的桥梁。戴震的孟子字义

8、疏证一书,形式上是对孟子中的主要名词进行诠释,实际上则是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层次的检讨和批判,甚至于“考据”出了“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的道理。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二沙龙兴起于15世纪的欧洲,在当时指的是装扮艺术品的房间。16世纪末传入法国,最初指的是卢佛尔宫的画廊,后逐渐演变为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场所。17世纪初,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沙龙开始出现,这就是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沙龙的话题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罗兰夫人的沙龙,这个沙龙被誉为“吉伦特派的灵魂”。18世纪时,沙龙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兴起了众多各式各样的沙龙。诸

9、如乔芙林夫人的哲学沙龙、莱斯比纳丝小姐的百科全书派沙龙以及内克夫人的政治沙龙等。据李国强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嘉学派出现的历史原因,并概括其学术贡献。(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沙龙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2分)142022四川省内江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分析哲学家柯亨论述了人性的三个事实:一是,人具有理性特征;二是,人在历史环境中的遭遇是匮乏的遭遇;三是,人类的智慧使其能够改善所处的外部环竟。摘编自柯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古代史、近代史所学知识,就材料中柯亨关于人性的三个事实,从整

10、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12分)单元检测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D据材料“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可知这一时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理论应该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反映出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D项;据所学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是在汉代,排除A项;据所学高度集权局面的出现在清朝,材料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材料“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主要论述民本思想而非天命观,排除C项。2B由材料“昔者文王之治歧也

11、,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可知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民同甘共苦,不能过度剥削和压迫百姓,实行仁政,故选B项;孟子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仁政而非对百姓的道德教化,排除D项。3A据图示,汉武帝至汉元帝时期,太学博士子弟的人数稳步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太学是汉统治者培养人才的学校,董仲舒改造形成新儒学,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故选A项;董仲舒吸收的主要是道、法、阴阳五行家的部分思想,而非所有诸子思想

12、,排除B项;据图示,反映的是从汉武帝至汉元帝时期的变化,汉武帝的有为政策不能解释汉武帝之后太学博士子弟人数上升的原因,排除C项;早在战国时期儒学已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排除D项。4A据材料“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可知主张复兴儒学以稳定被佛道破坏了的社会秩序,故选A项;石介的观点没有体现华夷观念,排除B项;仅二程的主张传承礼仪文明,不符题意,排除C项;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排除D项。5C根据材料“把心中固有的良知施诸行事”“自觉地为善去恶”可知,王阳明主张将知识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即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故选C项;材料中未反映王阳明

13、对“程朱理学”的质疑,排除A项;“致良知”这个学说就是王阳明创立的,不是“发展了”,排除B项;“经邦济世”指拯救人世,治理国家,强调社会性实践,而材料中王阳明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6A据材料“卿大夫不仁,则有宗庙不保矣”可知王夫之从反面指出“卿大夫不仁”的后果,意在强调为官者应加强道德修养,故选A项;据材料“卿大夫不仁”可知王夫之是从卿大夫的角度出发的,未涉及最高统治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据材料“卿大夫不仁”可知王夫之在说卿大夫的“仁”的重要性,“不仁”不等于腐败,王夫之不是在强调建立廉洁的官僚队伍,排除D项。7A由材料“智者的职业是训练青年

14、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担当、追求和成功,无论是于私还是于公,他们带来的知识及对好的演说要素的理解,都对青年人起到了人格榜样的作用”可知智者学派教授给年轻人知识和演说的能力,这些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内容,说明智者学派迎合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故选A项;智者学派忽视了思想道德的要求,而非重点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排除B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得益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追求真理是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体现,排除D项。8B苏格拉底希望年轻人知道,“神明为邪恶之源是绝不可能的事”,希望年轻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自由”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放弃”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15、项;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排除D项。9D据材料“应该留下一些东西给欣赏者去反思、猜测”,表明达芬奇希望观者去感知、发现自我,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故选D项;达芬奇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虽然他也有理性的一面,但并未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专家对达芬奇画作的科学探究,没有表明达芬奇本人是否满怀科学探究精神,排除B项;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不符合达芬奇所处的时代背景,排除C项。10D据材料“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音乐改革时,用德语代替拉丁语进行演唱,演唱形式为大众齐唱,使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可知宗教改革后宗教音乐更加大众化,人们更容易接受,故选D项;因信称义强调个人对基督教的

16、虔诚信仰,而材料说的是简化宗教形式,两者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反对罗马教会,并不是贵族的态度,排除B项;马丁路德旨在推进宗教改革,并不是为了改革音乐,排除C项。11C据材料“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知为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教育改革,并不是政治主张,排除A项;达尔文进化论19世纪中期才提出,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提到将自然科学等引入课堂,与人权关系不大,排除D项。12C据材料“人们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政府执行法律的惩罚权力一致同意的规则”可知明确人们和政府的权责,且按照一致同意的原则来行使权力,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故选C

17、项;据材料“政府执行法律的惩罚权力”可知洛克强调政府的作用,排除A项;洛克主张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孟德斯鸠构筑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排除D项。13答案:(1)历史原因:康乾盛世经济繁荣;治学环境相对安定;清朝统治者软硬兼施的文化政策(既倡导学术,又推行文字狱);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的推动(顾炎武等思想家的推动);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影响。学术贡献:把中国古代考据学推向高峰;对古代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丰富和保存了文化遗产;推动学风的转变,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推动思想进步。(2)特点: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由贵族倡导发起;内容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沙龙文化

18、形式多样。影响: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传播了启蒙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解析:(1)第一小问历史原因,据材料一“康雍乾三朝除了宣扬武功的方略外形成了一个学术群体乾嘉学派”结合所学康雍乾时期处于康乾盛世,可知经济上康乾盛世经济繁荣;政治上治学环境相对安定;文化上清朝统治者软硬兼施的文化政策(既倡导学术,又推行文字狱),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影响;材料一“顾炎武、戴震、段玉裁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顾炎武的主要思想可知,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的推动(顾炎武等思想家的推动)。第二小问学术贡献,据材料一“实际上则是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层次的检讨和批判,甚至于考据出了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的道理”可知把

19、中国古代考据学推向高峰;从材料一“对传统文化原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考订和诠释”可知对古代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丰富和保存了文化遗产;由材料一“由传统学术研究向近代学术研究转化提供了沟通的桥梁”可知推动学风的转变,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由材料一“形式上是对孟子中的主要名词进行诠释,实际上则是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层次的检讨和批判”可知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推动思想进步。(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16世纪末传入法国渐演变为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场所”可知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由材料二“最初指的是卢佛尔宫的画廊”可知由贵族倡导发起;从材料二“最初指的是卢佛尔宫的画廊,后逐渐演变为聊天

20、、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场所”可知内容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由材料二“这一时期兴起了众多各式各样的沙龙”可知沙龙文化形式多样。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二“逐渐演变为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场所”可推出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传播了启蒙思想;据材料二“沙龙的话题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可知推动了社会变革。14答案:示例:论题:人的理性使人类逐渐加深了对人的认识。论述:(1)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从神和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地位;苏格拉底在人的理性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自我,坚守思想自由。(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者

21、、爱人”,是对人的一种同情心、怜悯之心的认识;到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提出“性善论”,荀子则认识到人性恶的一面;宋明理学继承了性善论,并从天理的高度,认识实践、反思人性本善的观点。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能动认识是客观存在的放映。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材料中柯亨关于人性的三个事实,第一个事实强调人性,第二个事实强调的是环境的影响,第三个事实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环境;其次,根据提取的信息,确定论题,如从第一个事实强调人性,中外古代史选取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儒家学派人性观、中外近代史选取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第二个事实强调的是最后,根据材料中提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