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63.35KB ,
资源ID:14183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183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docx

1、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线索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线索二: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农学、地学等领域领先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线索三: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

2、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清朝时期京剧的出现。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四大发明的传播,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儒家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中国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中华民族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多元一体

3、、雅俗共赏等特征。第23讲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题一诸子百家思想“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主干梳理助学助记教材拓展一遍过知识点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知识点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思想主张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强调,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

4、周的礼乐制度。(2)教育上的贡献首创私人讲学,先后传授弟子三千人,学业优秀者七十二人,时称“七十二贤”。主张“”,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孟子(1)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3)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3.荀子(1)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以德服人。(2)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3)提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4.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

5、,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知识点三道家、法家和墨家1.老子(1)老子名聃,春秋晚期楚国人,著有一书。(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的理想社会。2.庄子(1)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都看作是相对的。(2)庄子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的自由。3.韩非子(1)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他主张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3)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墨子(1)“兼爱”(核心思想):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没有差别的爱,消除

6、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3)“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构图解史“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信息提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构图解史孔子的思想体系信息提取:“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图中既有通过“中庸”和“礼”实现“仁”,又有“仁”的外在体现。知识延伸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图示构史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信息提取:诸子百家互相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策略。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政治转

7、型: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和集权。(2)经济转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3)思想转型: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完成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2.先秦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先秦时代:

8、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有法律。西周周公旦提出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是教化思想的体现。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邻国叔向反对刊布法律,认为刑罚适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百姓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子。(3)儒家重视道德教化,重视犯罪预防,对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意义,但并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

9、烈的战国时期。法家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因时制法、以法治国的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正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关键能力素养提升主题探究史学新论多维讲练大突破探究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术前沿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思维激活材料反映

10、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史料实证百家争鸣的出现史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史料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

11、点是“德治还是法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解读(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历史使命。根据句号分层概括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层说明了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第二层说明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促进了社会转型。(2)史料二反映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是本史料的核心语句。“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说明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探究(1)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2)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

12、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历史解释“百家争鸣”中的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家国情怀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

13、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命题研析考题演练真题品悟仿真模拟应试集训全通关真题体验1.命题点:老子、孔子与礼乐文化2021全国甲卷,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

14、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关键点拨:分析老子和孔子对礼乐文化的认识,老子和孔子都强调重视礼乐制度的重要性。听课笔记2.命题点:孟子和韩非子所说“义”的实质2020山东卷,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立足热点突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文化自信深化认知老子和孔子对“德”“仁”“礼”的认识,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第2

15、题素养对接试题以孟子和韩非子对“义”的认识为主题,要求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理解这种看法的实质,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实质都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3.新高考借鉴2021山东卷,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4.新高考借鉴2021天津卷,1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仿真模拟1.2021全国乙

16、卷“超级全能生”高三3月联考据论语记载,孔子在回答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的问题时,指出:“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反映了孔子治国思想中比较重视()A为政以德B规则秩序C法治思想D礼法并重2.2022盐城市高三模拟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这些主张()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C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3.2022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

17、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学派论述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C.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4.2022广西高三模拟联考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C“君权神

18、授”思想遭到质疑D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课题二儒学官方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主干梳理助学助记教材拓展一遍过知识点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1.汉朝经过六十多年,社会繁荣,国力日盛。2.社会潜伏着危机: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等。3.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曾三次参加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受重用,改造儒学。知识点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的主张。2.为了加强君权,宣扬“”,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为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提出“”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19、。知识点三汉武帝推行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1.举措(1)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2)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为儒家所垄断。(3)兴办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2.影响(1)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思想。(2)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构图解史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信息提取: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改造儒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易误警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

20、造,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2)“罢黜百家”并不是禁绝百家。“罢黜百家”只为“独尊儒术”服务,并不意味着只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进一步适应了“大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易错提醒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董仲舒新儒学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融合与重构(1)“君道无为”董仲舒吸取道家对“有”“无”的认识,将君道分为身、心两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心要贵神,身要尚贤,由此解决了

21、儒道两家对是否尚贤的争议。(2)“德主刑辅”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施行“德治”“仁政”的主张,又根据阴阳四时的道理阐述法治的必要性,并调和两者关系,提出“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的观点。董仲舒在继承儒家德治思想的同时,又使法家的法治成为治国的合理手段,把荀子“德刑兼重”的主张理论化、权威化。(3)“天人感应”董仲舒运用天文学和阴阳五行学说,制定了一套与天象相合的行政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封建专制的合理性与神秘性。(4)“三纲五常”“三纲”结合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敦伦尽分思想和韩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的伦理观念,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把儒家的“仁”与阴

22、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5)“天谴灾异”董仲舒的天谴灾异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春秋中的记载,二是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象数易学。(6)“崇本抑末”吸收农家以农为本的思想,重视农业发展;提出以“三才”为本,根据天、地、人之间的生成关系,将“三才”具体化为孝悌、衣食、礼乐。关键能力素养提升主题探究史学新论多维讲练大突破探究点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影响学术前沿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

23、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思维激活汉武帝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汉武帝重儒学对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僚集团、关注国计民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史料实证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评价史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摘自汉书董仲舒传史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受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史料三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

24、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摘自春秋繁露基义解读(1)史料一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史料二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3)史料三体现了“三纲”的处世标准,维护了社会秩序,但也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守意识。探究(1)依据史料一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2)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结合史料谈谈你的看法。历史解释董仲舒治国思想(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

25、的论证。(2)制约机制的设计:“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一元,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4)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家国情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理论互补

26、: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教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主张法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2)实践融合:秦汉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思想却能奏效。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宜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思想为宜。三者之间表现了互相融合的趋势。(3)格局奠定: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成分,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

27、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命题研析考题演练真题品悟仿真模拟应试集训全通关真题体验1.命题点:汉代儒家成为正统思想2019全国卷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关键点拨:材料反映西汉时期道家和儒家学说都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与当时的时代需要相关。听课笔记2.命题点: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局面20

28、21北京卷,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史论推断材料列举了西汉初期的道家学说吸收诸子百家的精髓,董仲舒的儒学也吸收法、道各家学派的思想,判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第2题情境创设以汉代“六艺略”为社会情境,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转换思维诗书等私学教材到了汉代被列为“六艺略”,转换思维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仿真模拟1.2022昆明一中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西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曹参继任相国。他挑选各郡国中那些质朴而不善言

29、辞之人,任命为丞相属吏;对官吏中那些“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这反映了当时()A.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B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C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2.2022鹰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可见董仲舒()A提倡君权神授的思想B批判汉承秦制的做法C肯定有为的治国策略D背离先秦儒学的传统3.2022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质量考评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但此时“太平”社会理想还处于萌芽时期。汉代,“太平”社会理想上升为官方的政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太平”“致太

30、平”和“兴太平”等概念开始频繁出现。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先秦太平思想已占主流B汉武帝抬升了儒学地位C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D西汉大一统政治的需要4.2022达州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西汉以来,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的正统地位。这主要反映了()A儒家学者决定法律解释B儒家学说影响加深C郑玄注经较为透彻系统D儒学思想纷乱发展第23讲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题一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1诸子百家2.思想解放知识点二1(1)爱人以德治民(2)有教无类2(1)仁政(2)君为轻3(1)王道(3)人之性恶4儒学体系知识点

31、三1(1)老子(2)小国寡民2(1)世间万物(2)精神上3(2)以法治国(3)大一统4(2)和平共处(3)任人唯亲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史料实证提示(1)潮流: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孟子“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命题研析考题演练真题体验1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

32、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项;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答案:A2解析:从“无礼义,则上下乱”来看,孟子认为如果没有“礼义”,社会就会混乱;从“义者,君臣上下之事”来看,韩非子认为“义”是保障君臣有序的工具。从两人的论述可以看出,“义”的实质是维护社会安定、君臣等级秩序的工具,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战国时期”,

33、故错误;材料中所说的“义”属于国家统治层面的问题,不属于道德修养层面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所说的“上下”指的是整个社会,不单指统治阶层,故C项错误。答案:D3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儒家学派注重礼乐,墨家认为有乐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反映了儒墨两家的政治立场不同,故选B项;儒家和墨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所以主要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而不是文化取向方面的,排除A项;儒家和墨家对乐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治国之策的态度,而不是关于学术的观点,排除C项;西周时礼乐是用来规范社会等级秩序的,而不是个人生活态度,排除D项。答案:B4解析:根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得出孔子强调要身正。根据

34、“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子强调要遵守法律。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要求统治者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C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B项是法家的,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C仿真模拟1解析:据材料“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可知,孔子重视“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将无法有序的治理国家,为政首先要正名,而正名是对规则秩序的重视,故选B项;据材料“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可知,孔子重视规则秩序,排除A项;法治思想是法家的重要思想观念,排除C项;礼法并重是荀子的观点,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据材料“尚贤使能”可以判断出是墨子的主

35、张,“贵贱有等”“亲疏有分”“长幼有序”是墨子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状而提出的治理方案,故选D项;法家强调君主集权,排除A项;墨子代表中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治国方略,与民本思想无关,排除C项。答案:D3解析:据题表可知,法家“强调君臣共同守法”,道家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墨家主张“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充分反映出三家的治国主张具有重民轻天的民本思想,故选A项;道家反对战争,不适应争霸战争,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对礼制的维护,因此也谈不上突破礼制,排除C项;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道家代表没落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答案:A4解析:据

36、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题干中“孔子的复礼”“韩非子的法治”等信息即为其具体体现,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民众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不是普遍提高,排除A项;据材料“孔子的复礼”可知,要求恢复周礼,而非变革,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君权神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答案:D课题二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1休养生息2.诸侯国3.董仲舒知识点二1独尊儒术2.君权神授3.三纲五常知识点三1(2)教育(3)太学2.(1)正统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37、探究点史料实证提示(1)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2)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但从维护封建统治角度看,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巩固了国家统一。命题研析考题演练真题体验1解析:西汉初年,国力贫弱,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精髓的道家思想适应了统治的需要;到汉武帝时期,倡导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把阴阳五行家、法家、道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据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C2解析:孔子编订的

38、私学教材诗书,到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的第一大部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主要原因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C项正确;诸子“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汉书成书于东汉,距秦始皇“焚书坑儒”年代久远,B项错误;司马迁撰史记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D项错误。答案:C仿真模拟1解析:据材料“质朴而不善言辞之人,任命为丞相属吏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质朴而不善言辞之人”奉行的是黄老之学,而“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奉行法家思想,去除奉行法家思想的官吏,留下奉行黄老之学的官吏,反映了当时无为而治的

39、基本国策,故选A项;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期,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C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限,排除D项。答案:A2解析:据材料“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可知,董仲舒认为用温和的方式管理国家但又不得,过错在没有及时变革,即采用积极有为的治国策略,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要有为,并不涉及君权神授,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汉代治理天下的变化,并没有提到对汉承秦制的态度,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只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并不是背离,排除D项。答案:C3解析:据材料“汉代,太平社会理想上升为

40、官方的政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太平致太平和兴太平等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可知,汉武帝时以“太平”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这是由于董仲舒改造儒学,故选C项;先秦时期太平思想处于萌芽时段,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提到汉武帝抬升儒学的地位,排除B项;西汉大一统政治的需要属于政治原因,并不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答案:C4解析:材料反映汉朝时期,经学大师用儒家经典解释法律条文,说明儒家经典影响了法律的实施和完善,故选B项;儒家学者只是用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条文,“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各家注经皆有特点,选择郑玄是因其观点有利于统治,排除C项;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经学家以经释律体现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人们的重视,“纷乱”一词并不恰当,排除D项。答案:B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