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1806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34页
2022版人教版生物必修3提升训练: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2020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上期中)在某动物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动物将表现为()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D.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2.(2020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二期中)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刺激效应器都不会作出反应B.单细胞动物对刺激也能发生反应,这种反应

2、属于反射C.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D.最简单的反射活动依靠一个神经元就可完成3.(2021山西忻州静乐一中高二上月考)一个人的手掌触碰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C.前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前者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后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题组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2020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改编)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旦接受刺激,神经纤维就会产生兴奋B.刺激神经纤维中

3、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轴突末梢和树突末梢传导C.刺激神经纤维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5.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6.(2021辽宁葫芦岛高二上月考改编)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段主要是N

4、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ce段主要是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若降低外界溶液的K+浓度,则a点上移D.若降低外界溶液的Na+浓度,则a点上移7.(2020贵州六盘水八中高二上期末改编)如图表示细胞膜上Na+通道发生的激活与去激活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易错)A.物质的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关闭状态下的物质与激活状态下的物质空间结构有差异,因而其功能也有差异C.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Na+通道的激活D.激活状态下,Na+大量内流会使膜内Na+浓度大于膜外,最终导致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表示区,造成膜外带正电荷,此时的电位差称为。(2)B

5、表示区,这是由神经纤维受到后导致形成的,此时的电位差称为。(3)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的电位差发生颠倒后形成了回路,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而且在传导过程中,电位差的大小保持。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1.(2020江西浔阳九江一中高二月考改编,)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易错)A.静息状态下,将电表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可测得静息电位的大小B.维持神经细胞内外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消耗能量C.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是由于影响了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2.(2020广西南宁三中高二开学考试,)某人腰椎部位受外伤导致右侧下

6、肢运动障碍,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为确定具体受伤部位,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受伤部位是,刺激右侧下肢无感觉B.若受伤部位是,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C.若受伤部位是,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D.若受伤部位是,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3.(2021辽宁沈阳法库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面是测量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可用图A装置或图C装置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B.给予图A和图C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发生偏转的先后方向相同C.图B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灵敏电流计偏转大小代表了静息电位的大小D.给予

7、图D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未产生生物电4.(不定项)(2021山东六校高二联考改编,)如图表示用电压计测量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的大小及其在相应条件下发生变化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神经细胞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膜上发生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B.神经细胞静息时,主要发生过程C.若在处膜外给该细胞一个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图中电压计指针将偏转1次D.将图中电压计两个电极放在同一处的膜内和膜外,可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二、非选择题5.(2021四川成都新津中学高二月考改编,)图1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图2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

8、问题:(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填字母),由组成。在图中箭头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2)图2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填字母),据图2可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填“ab”“cb”“abc”或“不能确定”)。(3)如图3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4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3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4中的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适宜刺激,则图中的指针有何变化?(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图4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区段的变化。图4

9、中CD过程中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为。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突触的结构1.(2020贵州贵阳高二上期末)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B.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密切关系C.神经递质经释放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结构接受了神经递质的作用后会产生动作电位2.(2020湖北襄阳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C.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3

10、.(2021贵州遵义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据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该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该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该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该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B.C.D.题组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4.(2020山东东营高二上月考改编)下列关于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不消耗ATPC.抑制高尔基体的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存在信号形式的转

11、换5.(2020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二上期中)如图表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易错)A.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穿过2层磷脂分子B.突触后膜指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的膜C.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可被酶水解而迅速灭活D.神经元间传递信息方式与精子和卵细胞间相同6.(2021辽宁法库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

12、则刺激c点,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7.(2020湖南湘南教研联盟高二上月考改编)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易错)图甲图乙A.刺激图甲中处,除外,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在突触前膜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刺激图乙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D.若抑制图乙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兴奋的传递8.(2020福建南平高级中学期中)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传递兴奋、愉悦信息,但也会令人上瘾。如图是人体大脑突触间隙中的毒品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多巴胺转运体和多巴胺

13、受体的化学本质是,在发挥(或行使)各自的功能时都具有很强的性。(2)多巴胺合成后储存在内的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在受到相应刺激后迅速与突触前膜融合,以的方式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中。(3)据图分析,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的去路是,毒品可卡因会导致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其作用机制是。9.(2020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神经元之间除常见的化学突触(信息传递依赖神经递质)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前末梢内无突触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间由离子通道连接,带电离子可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两种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突触中,代表电突触的是。电突触

14、的信息交流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类似。(2)图中化学突触的兴奋传递方向是(填“AB”或“BA”)。当突触后膜兴奋时,会在兴奋部位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原因是。(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请概括出两点:。(4)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细胞器)。(5)若在甲图中用足够强度刺激A处,在B处检测电信号;或用相同强度刺激B处,在A处检测电信号,结果两者都检测不到电信号,请问原因一样吗?,理由是。题组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0.(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质量检测

15、)某人因交通事故,其脊髓从胸部折断,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一般情况下该人()A.排尿反射存在,有排尿意识B.排尿反射不存在,有排尿意识C.排尿反射存在,无排尿意识D.排尿反射不存在,无排尿意识11.(2021河南全国百强名校高二上联考改编)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只在成年人中存在B.婴儿的尿床现象说明排尿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C.指尖取血时不躲避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调控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对应的结构是小脑12.(2021广西靖西二中高二月考改编)不同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和

16、大脑皮层中都有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B.脊髓和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C.“植物人”的脑干能正常发挥功能D.下丘脑是人体体温平衡、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题组四人脑的高级功能13.(2020陕西西安高二期末)学生在课上跟随教师阅读教材时,参与活动的主要高级神经中枢不包括()A.大脑皮层W区B.大脑皮层H区C.大脑皮层S区D.大脑皮层V区14.(2021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月考)以下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学习和记忆都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D.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5.(2021河

17、南南阳高二期末)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1.(原创)()神经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B.不同神经中枢的分布和功能不同,脑干中有呼吸和心跳中枢,且与生物节律的形成有关C.语言是人脑特有的功能,言语区S区受损患者不能发出声音、不能讲话D

18、.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2021河南豫南九校高二联考,)大多数有机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农药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若已知该图b处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可引起后膜兴奋),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3.(2021四川乐山高二期末改编,)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发现,当

19、电信号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兴奋,具体过程如图。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为胞吐,不需要消耗能量B.组织液中Ca2+浓度降低,会增强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C.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D.图中涉及的原理包括细胞膜的流动性,不包括选择透过性4.(2021四川广安高二期末,)-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

20、.-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部麻醉药和-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5.(2020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为研究钙离子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科学家在突触前神经元加入钙离子阻断剂,刺激突触前膜后,分别检测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据此结果可得出的推论是()A.实验组突触前膜电位变化是由突触前钙离子流动引起的B.对照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是钠离子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所致的C.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需要钙离子D.钙离子阻断剂阻断了神经递质与突

21、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6.(2021山东六校高二联考,)河豚毒素(TTX)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科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TTX对兴奋传递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测得动作电位峰值(mV)室温,0.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未加TTX(对照)7575浸润在TTX中5 min后656510 min后502515 min后400A.枪乌贼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沿着树突传送下去B.若微电极刺激强度增大,则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会变大C.根据、组可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

22、位的降低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引起的D.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可用来开发治疗肌肉松弛症的药物7.(不定项)(2021陕西洛南中学高二入学考改编,)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若刺激b处,在a、c、d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B.图1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鳃肌C.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Ca2+内流减少,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23、D.刺激a点也能引起缩鳃反射二、非选择题8.(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月考改编,)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在神经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通过对低级中枢的控制来调控反射活动,称为分级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称为反馈调节。若工作效果反过来促进该系统的工作,称为正反馈调节,反之则称为负反馈调节。请据图回答问题:图1(1)图1中的效应器是由及其支配的组成的。刺激b处,产生兴奋,该处膜电位表现为;在图中(填字母)两处也能检测到电位变化。(2)适宜电刺激作用

24、于a处,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并引起肌肉反应,同时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其活动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填“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体现了神经活动的调节机制;这种结构及调节在中枢内广泛存在的意义是。(3)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该物质可以抑制感染者的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据此推测,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会出现的症状。(4)图2为神经系统两个轴突末梢连在一根神经纤维上的结构,当兴奋沿轴突向下传递时,两个轴突末梢分别释放神经递质a和b,从而引起离子x、y流向神经纤维内,最后,在神经纤维膜内的A、B、C、D处测得膜电位情况如图3和图4。据图解释

25、正确的是(填题目中的序号)。图2反映了兴奋在突触传递的单向性离子y是阴离子图3反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双向性离子x可能是钠离子答案全解全析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基础过关练1.D2.C3.C4.B5.D6.B7.D1.D完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神经中枢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可以形成感觉,但神经中枢传出的兴奋不能到达效应器,肌肉无收缩反应,D正确。2.C反射弧中只有效应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刺激效应器不会作出反应,A错误;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

26、参与,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正确;反射活动至少依靠2个神经元完成,D错误。3.C一个人的手掌触碰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解救后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正确。4.B刺激种类和强度合适时,神经纤维才能产生兴奋,A错误;刺激神经纤维中部,兴奋会进行双向传导,即向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树突末梢(或胞体)传导,B正确;未兴奋部位呈现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错误;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D错误。5.D静息电位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

27、内负,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由于该神经浸泡在无Na+的溶液中,无Na+内流,所以不能产生兴奋。6.B题图中ac段,离体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ce段,离体神经纤维恢复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降低外界溶液的K+浓度,细胞膜内外两侧K+浓度差增大,K+外流增多,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a点下移,C错误;降低外界溶液的Na+浓度,细胞膜内外两侧Na+浓度差减小,Na+内流减少,则动作电位峰值减小,c点下移,a点不变,D错误。7.D由题图可知,物质为脂质,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为载体蛋白,合成场所为

28、核糖体,A正确;物质(Na+通道)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其是否允许Na+通过,B正确;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的产生由Na+内流引起,依赖于Na+通道的激活,C正确;Na+通道激活,Na+内流,带入大量正电荷,呈现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但此时膜外Na+浓度仍大于膜内,D错误。易错警示静息状态下,K+外流带出大量正电荷;受到刺激后,Na+内流带入大量正电荷,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神经元胞外的Na+浓度始终大于胞内,胞外K+浓度始终小于胞内。8.答案(1)未兴奋K+外流静息电位(2)兴奋刺激Na+内流动作电位(3)电流不变解析(1)静息状态时,K+通道开放,K+由膜内流向膜外,造成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此

29、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该神经纤维区域称为未兴奋区,如题图中A所示。(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流向膜内,导致膜内带正电,膜外带负电,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动作电位,该神经纤维区域称为兴奋区,如题图中B所示。(3)从题图可以看出,兴奋区和未兴奋区在膜内外形成电流回路,称为局部电流。在传导过程中,电位差的大小保持不变。能力提升练1.B2.B3.C4.BC一、选择题1.B静息状态下,将电表的两电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和内侧,可测得静息电位的大小,A错误;维持神经细胞内外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靠主动运输来完成,消耗能量,B正确;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

30、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动作电位产生是Na+内流形成的,Na+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是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所以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不是因为影响了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D错误。易错警示(1)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都是单向的。(2)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始终维持胞外Na+多,胞内K+多的状态,这一状态的维持是Na+-K+泵作用的结果,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以该状态为基础,Na+内流、K+外流都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2.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是传入神经,若受伤部位是,刺激右侧下肢无感觉,A正确;是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背部侧的低级神经中枢,

31、若受伤部位是,则刺激右侧下肢,兴奋不能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B错误;是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腹部侧的低级神经中枢,若受伤部位是,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C正确;是传出神经,若受伤部位是,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D正确。3.C静息电位是指静息状态时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差,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时应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一个置于膜外,一个置于膜内(如图B所示),A错误,C正确;给予图A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先向左偏再向右偏,给予图C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先向右偏再向左偏,B错误;给予图D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由于刺激部位到两电极的距离相等,所以兴奋同时到达两个电极处,灵敏电流计的

32、指针不偏转,但该过程产生了生物电,D错误。知识归纳(1)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一个放在神经元膜内,一个放在膜外,可用于测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大小。(2)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都放在神经元膜外,给予刺激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则兴奋传到哪个电极,指针就偏向哪个电极;若兴奋同时传到两个电极,则指针不发生偏转。4.BC题图是神经纤维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为磷脂分子,上发生的过程分别为K+外流、K+内流和Na+外流、Na+内流,跨膜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恢复静息电位,将发生过程,其中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发生图中过程,B错误;在处膜外

33、给该细胞一个能引起兴奋的刺激,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当电流流经两个触点时,图中电压计的指针分别偏转一次,故图中电压计指针将偏转2次,C错误;将图中电压计两个电极放在同一处的膜内和膜外,可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给予合适刺激,根据指针偏转可测得该细胞的动作电位,D正确。二、非选择题5.答案(1)B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不属于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2)b不能确定(3)AB向右BC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题图1中,与结构A相连的神经元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故A为感受器、B是效应器。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

34、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实现,故在图中箭头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2)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膜电位,所以图2中b表示兴奋部位;某部位动作电位形成后,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随后该部位恢复静息电位,仅根据图2无法判断a、c两处是否已产生兴奋,故无法判断兴奋的具体传导方向。(3)图3测得的电位为静息电位,相当于图4中的AB段,若该神经纤维接受适宜刺激,将产生兴奋,兴奋传至电极放置处,膜内外出现电位反转,图中指针向右偏转。动作电位的产生由Na+内流形成,图4中BC段的变化表示该过程,图4中CD过程表示静息电位恢复,细胞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

35、人脑的高级功能基础过关练1.D2.B3.A4.A5.C6.D7.A10.C11.C12.D13.A14.D15.B1.D神经递质以胞吐形式释放,需要结构(线粒体)提供能量,A正确;结构(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胞吐涉及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结构(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作用,产生电位变化,这样的电位变化可能是产生兴奋,也可能是产生抑制,D错误。2.B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以胞吐的方式进行的,胞吐需要突触小泡膜和突触前膜融合,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大,B错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C正确;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神经递

36、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加强,而不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正确。3.A该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不是突触“沉默”的原因,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由于突触后膜上没有相应的受体而无法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上,错误;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兴奋就无法在突触中传递,正确。故选A。4.A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教材P18),突触小体位于轴突末梢,即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A错误;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教材P19),

37、不需消耗能量,B正确;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正确。5.C神经递质以胞吐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穿过膜(磷脂分子),A错误;突触小体可以和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教材P18),即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B错误;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可被酶水解而迅速灭活,避免递质持续作用于后膜,C正确;神经元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D错误。易错警示(1)一般来说,突触前膜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接受递

38、质作用后,突触后膜将产生电位变化,这样的电位变化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抑制。6.D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A正确。若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抑制B神经元的兴奋,B正确。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C正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如果刺激c点,兴奋可以传至d点,但不能传至a点,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D错误。7.A刺激题图甲中处,除外,可在处测到电位变化,A正确。突触处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但在突触前膜只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

39、错误。在题图乙b点给一个强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虽然ab=bd,但是ab间以电信号传导速度快,bd间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慢;因此刺激b点,a点先兴奋,a点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点膜两侧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所以指针向左偏转;d点后兴奋,d点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a点恢复为静息电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电流计的指针又向右偏转,因此,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错误。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因此抑制题图乙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兴奋的传递,D错误。易错警示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前膜完成的信

40、号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完成的信号转变:化学信号电信号。8.答案(1)蛋白质(或蛋白质和蛋白质)特异(或专一)(2)突触小体胞吐(3)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入可卡因会阻碍(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多巴胺,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从而使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解析(1)由题图可知,多巴胺转运体和多巴胺受体的化学成分均是蛋白质,在发挥各自的功能时都具有很强的特异性。(2)多巴胺是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在受到相应刺激后迅速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中。(3)据题图分析,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的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被突

41、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入。毒品可卡因会阻碍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多巴胺,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从而使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9.答案(1)乙胞间连丝(2)BA兴奋部位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两者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局部电流(3)速度更快、双向传递(4)ATP线粒体(5)不一样BA是单向传递,B处的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神经递质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代表化学突触,乙代表电突触;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由离子通道连接,带电离子可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类似。(2)由于B中

42、有突触小泡并释放神经递质,因此图中化学突触(甲)的兴奋传递方向是BA。当突触后膜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两者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局部电流。(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电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它由离子通道连接,带电离子可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不产生神经递质、没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化,因此兴奋的传递速度更快、传递方向为双向。(4)神经递质从合成到分泌到突触间隙都需要消耗ATP,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5)如果刺激B处,在A处检测不到电信号,说明B处的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刺激A处,由于兴奋只

43、能由B传到A,所以在B处检测不到电信号,二者原因不同。10.C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腰部),脊髓从胸部折断,排尿反射仍存在;大脑皮层与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的联系被切断,无排尿意识,C正确。11.C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中均存在,A错误;婴儿的尿床现象是由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控制低级中枢脊髓造成的,B错误;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指尖取血不发生缩手反射体现了大脑皮层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的调控,C正确;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D错误。12.D脊髓是控制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中有控制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A正确;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

44、经系统,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B正确;“植物人”呼吸、心跳正常,脑干能正常发挥功能,C正确;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D错误。13.A学生在课上跟随教师阅读教材时,需要看懂教材的内容,所以需要V区,同时阅读时需要S区,跟随教师的指导需要听懂教师说话,所以需要H区,该过程中不用书写文字,所以不需要W区。14.D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A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教材P21),B正确;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教材P20),C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教材P21),D错误。15.B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

45、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A合理;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B不合理;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C合理;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D合理。能力提升练1.D2.A3.C4.C5.C6.C7.BC一、选择题1.D在一个神经元上,兴奋可以从被刺激点开始双向传导,A错误;生物节律的形成与下丘脑有关,B错误;言语区S区受损患者不能讲话、但能发出声音,C错误;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是大脑皮层对脊髓调控的体现,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2.A有机磷影响神经递质的分解,但不影响其他过程,故在a点给予刺激,能引起

46、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使用有机磷,神经递质释放后,不能被快速分解,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c将持续兴奋,B错误;蝎毒能破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导致动作电位不能产生,在a点给予刺激,无兴奋产生,b点不能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c处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C、D错误。3.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Ca2+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故组织液Ca2+浓度下降将引起乙酰胆碱分泌量减少,则会减弱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B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a2+

47、内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4.C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由图甲可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局部麻醉药不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据图乙可知,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5.C由题图可知,加入钙离子阻断剂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突触前膜电位变化无明显差异,故实验组突触前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钙离子流动无关,A错误;对照组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即产生了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通过钠离子通道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导致的,B错误;由实验组和对

48、照组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的差异可知,阻断钙离子的流动,会导致实验组突触后膜无动作电位产生,说明突触后膜没有接受到化学信号,即神经递质,可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需要钙离子,C正确;由题图可知,钙离子阻断剂阻断了突触前神经元钙离子的流动,并不能阻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D错误。6.C枪乌贼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沿着轴突传送下去,A错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需要达到阈值的刺激,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且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B错误;由分析可知,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的降低并未跟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的降低完全同步,浸润在TTX中15 min后,突触前神经元仍具有动作电

49、位,但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消失,推测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是由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引起的,C正确;由分析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会阻碍肌肉收缩,不可用来开发治疗肌肉松弛症的药物,D错误。7.BC突触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处,兴奋可传到运动神经元,在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但a、c处检测不到,A错误;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缩鳃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鳃肌,B正确;由图2得出,习惯化后轴突末梢处Ca2+内流减少,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正确;刺激a点能引起缩鳃,但该过程不是反射,

50、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二、非选择题8.答案(1)运动神经末梢肌肉外负内正c、d(2)抑制负反馈使神经元的兴奋能及时终止(3)肌肉持续性收缩(或肌肉痉挛)(4)解析(1)由题图1可知,图中的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的。刺激b处,b处神经纤维膜的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因此b处产生的兴奋可以传至c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但由于闰绍细胞是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会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因此,兴奋从c处传至d处后,无法再传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综上所述,

51、刺激b处时,可以在c、d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2)由题图1可知,刺激a处,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并引起肌肉反应,同时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闰绍细胞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由兴奋状态转变为未兴奋状态,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结构及调节在中枢内广泛存在的意义是使神经元的兴奋能及时终止。(3)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破伤风杆菌会产生破伤风毒素。破伤风毒素可以抑制感染者的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不能及时由兴奋状态转变为未兴奋状态,肌肉会持续收缩。(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图2反映了兴奋在突触传递的单向性,正确;据图3可知,A、B处电位变化一致,膜电位均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再恢复到静息电位,则A、B处应是阳离子x内流,同时反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双向性,正确;据图4可知,C处膜内外电位差进一步加大,应是阴离子y内流,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