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 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人教版新课标导学新课标导学第三课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二 在动乱中成长起来1经典晨读2课前预习3课堂互动4随堂练习5提能作业经 典 晨 读瑞鹤仙 悄郊原带郭宋周邦彦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简介】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调见周邦彦片玉词。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注解】带郭:郭,古代城市的外城郭。带郭,郊野挨着城郭。行路永:出行的道路漫
2、长。漠漠:尘土飞扬的样子。余红:落日的余晖。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素约:事先的约定。流莺:喻过短亭时所会的歌伎。朱阁:指女子所居的红色楼阁。惊飙:狂风。红药:红色的芍药花。洞天:道教称神仙所居为洞府。这里指与歌伎们取乐的地方。【故事】这首词,周邦彦写的是郊原送客之后,自黄昏回城到次日早晨的事。也就是写送别后有所遇,醉眠朱阁,惊风醒人,再看落花,再叹身世,聊以自解等情景。抒发了词人对残春的感慨。静悄悄的郊野紧依着城郭。大道漫长,客人已经远去,只留下车马奔驰带起的滚滚黄尘。斜阳映照着远山缓缓落下,那将要收敛的残余红霞,好像还依恋着孤城一角的楼栏,恋恋不去。与我一同送客的歌女,步态轻盈,但已走累
3、。经过一座短亭,恰巧遇到我旧日相恋的情人,真是有情人何须事前相约。她殷勤劝我重新解下绣鞍,留下来慢慢品尝新酒的甘甜。课 前 预 习2解释词语(1)煽动:鼓动(别人去做坏事)。(2)逊位:让出(帝王的位子)。(3)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4)舆图:地图。(5)揶揄:嘲笑。(6)一文不名:一文钱也没有。(7)裨益:益处。(8)中坚:在集体中最有力的并起较大作用的成分。课 堂 互 动1人物传记的思路和结构的关系人物传记的结构是指对人物生平事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作者对人物生平不同阶段的思想发展、人生经历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因此,传记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
4、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传记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就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毛泽东自传分为两大板块:“一颗红星的幼年”“在动乱中成长起来”,结构清晰。表明作者主要是讲述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思路也很清晰。而这种清晰、严密的思路使读者对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求学和革命经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有弄清传记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把握住传记的精髓。理清传记的写作思路,对深入了解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思想发展、性格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传记局部思路和整体思路的关系对传记的阅读和理解过程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而不是一般常见的由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这是认识传记人物和阅读的实际需要。阅读中对整体与部分的把握,类似“目有全牛”和“目无全牛”的关系。我们初读时,文章是一个囫囵的“全牛”,然后,经过对各部分的感知、分析、归纳和理解,这时看到的“全牛”,不再是囫囵一体,而是由许多有机部分组成;认识了这些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回过头来再审视整体。这样,对整体的把握就会更准确、更全面、更具体。因此,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也应先初步理清整体思路,在此基础上再理清局部思路;理清了局部思路,再进而审视整体思路,以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以及人物生平事迹、思想、个性的认识。随 堂 练 习提 能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