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提升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之际,一段视频在网上刷屏。长安街上,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四位抗疫英雄乘坐礼宾车,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前往人民大会堂。网友纷纷留言:最高礼遇!以国之名,致敬!国家表彰的,是一种悬壶济世、舍己为人的责任担当;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
2、精神境界。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推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作为一种难以预知的天灾,新冠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与这个“新型的未知病毒”作斗争,难度堪称前所未有:如何在对病毒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时候开展防控?如何
3、在人员大规模流动的春节假期阻断病毒?如何收治数目庞大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人形象地说,中国参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闭卷考试”。但超乎想象的困难,并没有压倒中国人民,反而激发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伟大抗疫精神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战风斗雨凝结而成的,是无数人攻坚克难沉淀而来的。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信心满怀、步履坚定;当一个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众志成城、战无不胜。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最艰难的时刻,伟大抗疫精神汇聚起强大力量。这是一种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的信念。“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铿锵;“备战有我!冲锋有我!胜利
4、有我!”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产党员,决心坚定。这是一种经历风雨时勇往直前的行动。年逾八旬的钟南山院士挤上高铁餐车,星夜兼程,赶赴武汉;张定宇在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的情况下,仍战斗在与病毒斗争的第一线。这是一种战胜风险时守望相助的温情。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防控期间自发接送上下班的医务人员,并送上热腾腾的盒饭;一位“90后”项目工程师,瞒着父母奔赴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工作岗位,14亿人无所畏惧战病毒、齐心协力斗疫魔,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凭借这样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又有什么胜利不能赢取?惟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
5、立不倒、挺立潮头。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这是一个国家挺立于灾难的姿态,这是一个民族无惧于挑战的自信。现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从更大层面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当此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之际,最需要激发精神的力量、坚定必胜的信心,伟大抗疫精神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激发起亿万人民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斗志,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6、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实现既定奋斗目标注入不竭动力。进入9月,武汉约14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开学,安静了许久的校园又重新响起“上课”“起立”“老师好”的声音。那个富有生机活力的武汉又回来了。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让顽强拼搏、不屈奋斗激荡在每个人心间,我们就一定能以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1日05版)材料二:汲取抗战精神的奋进力量“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
7、胜利历史,追溯胜利根源,汲取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顽强抗争、浴血奋战,谱写了全体中华儿女尽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战场上较量的不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有民族精神和国民意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一个个大义凛然的
8、名字,一个个血染沙场的忠魂,永远为历史和后人所铭记。回望历史,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
9、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让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抗战胜利75年来,从白手起家建设新中国,到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再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从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荆棘坎
10、坷,靠的就是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战先烈永远值得后人缅怀,抗战精神永远值得后世传承。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情怀共同奋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定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是不可阻挡的。”(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1日04版,有改动)1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与空前绝后的“新型的未知病毒”斗争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没
11、有被超乎想象的困难压倒,反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B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战风斗雨中凝结,在攻坚克难里沉淀,为激发精神力量、坚定必胜信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C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顽强抗争,浴血奋战,最终证明了正义会战胜邪恶,光明会战胜黑暗。D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之将倾,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则材料的标题都是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文章的论点,统摄了全文,使读者对文章的观点态度清晰明了。B两则材料均以丰富经典的事例论证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2、C材料一全文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论证主体部分并列式安排,层次清晰,逻辑严密。D两则材料都创作于有独特历史意义的时代背景之下,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精神,使文章具有时代感召力量。3根据材料二第段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其论据的一项是( )(3分)A中美贸易争端一直不断,中国政府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积极打赢贸易战。B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真正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的胜利。C南三龙铁路福建龙岩站改造9小时完成,两地之间的运行时间由7个多小时缩短至一个多小时。港珠澳大桥,创造了2
13、21天完成外海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这是中国的建设速度!D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4“抗疫精神”与“抗战精神”都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5材料二的论证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组织上考虑到你的功绩,准备把你安置到荣军学校”“什么?是要把我养起来?”郭祥把拐猛地一蹾,“我是共产党员,不能去享那个清福。”郭祥恳求地说,“政委,你赶快
14、向上反映一下,我年轻轻的,就像一支蜡烛,才刚烧了个头儿,怎么能就此熄灭了呢?为了党的事业,我决心一点不剩地把自己彻底烧完!”一个月后,上级批准了郭祥的请求整个城市焕然一新,像是从噩梦中醒来,真正焕发了自己的青春。这一切使得他多么高兴啊!尤其是当他站在金水桥上,扶着汉白玉栏杆,望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望着伟大领袖的巨幅画像,望着毛主席每年检阅游行队伍的地方,更使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们本来只准备在首都停留两天,可是不知谁走露了消息,第三天就有某中学的青少年请郭祥去作报告。谁知一开头不得了,这个中学接着那个中学,这个工厂接着那个工厂,一连五六天,一场接着一场。郭祥就对张干事说:“我看咱们溜吧!”第
15、二天一早,两个人就悄悄走出门来。谁知刚走到大门口,就被七八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围住,他们乱纷纷地问:“哪一位是郭叔叔呀?”郭祥笑着说:“你们倒是要找谁呀?”“我们要找郭祥,他是战斗英雄,我们请他去作报告。”郭祥一看又走不成了,眼角一扫,就笑嘻嘻地冲后一指:“你们瞧,那个又高又胖的就是!”孩子们吵着,笑着,立即追到车站,终于在候车室里找到郭祥。一个女孩子说:“叔叔!您怎么净蒙人哪?”“咳!那也是没法子!”郭祥笑着说,“说老实话,我平常是不怎么蒙人的。”“哼!怪不得人家叫您嘎子”!郭祥也哈哈地笑起来。“不管怎么说,您今天得给我们说一段战斗故事。”孩子们说。一个故事刚说了一半,只见从那边走过一个人来。看
16、样子很像陆希荣。他戴着鸭舌帽,穿着很考究的咖啡色的料子服,皮鞋擦得锃亮,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提包,好像要找寻一个座位的样子,但是看到郭祥,就匆忙地掉过脸去。郭祥就试探地叫了一声:“呃,你是陆”那人只好掉过脸来,十分尴尬地说:“噢,是郭祥啊,我刚才没看见你。”郭祥把身子挪了挪,给他腾了个座位。陆希荣没奈何,只好放下东西,在长椅上慢腾腾地坐下来。他显出一副亲热的样子,但仍然可以听出是上级的口吻说:“郭祥!你这是到哪儿去呀?”“回家乡去。”“回家乡去?回家乡干什么?是探家吗?”“不,我残废了,不能在部队工作了。”“唉,你也落了个这!”陆希荣用同情的口吻说。但在眉梢眼角却流露出一种快意的神情。郭祥一
17、听很不舒服,反问了一句:“你觉着落了个这,很不好吗?”“哪里!哪里!”陆希荣也自觉失言,连忙改口说,“当然,这也是很光荣的!”说过,他掏出“大中华”烟,虚让了一下,就点着抽起来,边吐着烟,边慢悠悠地晃着腿说:“你这几年还是当连长吗?是不是提拔了一下?”“提拔什么!”郭祥说,“光这个连长,我还觉着当不好呢。”“说实在话,你是吃了文化太低的亏。”陆希荣叹了口气,同情地说,“要是我还在部队,恐怕早就当团长了。听说我过去的通讯员已经当营长了。过去和我一块入伍的人,已经有人当了师长。你很清楚,他们当时的能力并不比我强。”郭祥听他这一类的话,不知听过多少遍了,要让他说下去,至少要说上两个钟头。就厌烦地打断
18、他的话说:“你这是到哪里去呀?”“回西安去。”“你在西安干什么?”陆希荣得意地笑了笑,说:“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西北潘记皮毛公司的副总经理。”“哦?皮毛公司?”郭祥惊奇地叫了一声。陆希荣更加得意洋洋地说,“在西北各省,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你怎么到了那里?”陆希荣愤愤地说:“部队不要我了,又开除了我的党籍,我总要找一条活路嘛!”郭祥斜了他一眼,鄙视地说:“陆希荣!你要好好想想,你怎么能干这个?”“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陆希荣冷笑了一声,“什么事人干不得?我这么多年,对革命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吃了千辛万苦,到头来,革命究竟给了我些什么?弄得我一身虱子两脚泡,落了个浑身伤疤,两手空空,最后还说我
19、是什么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把我一脚踢出门外”郭祥实在忍不住了,把手一挥,也愤然说:“不是党把你踢出门外,是你背叛了党,是你踩着党的脊梁骨要往上爬!叫我看,同志们说你是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都说轻了,你是一个革命事业中的投机商,变成了革命队伍的叛徒!党把你驱逐出去,是一件好事。”陆希荣受到意外的一击,气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两只手哆哆嗦嗦地提起提包狼狈而去。张干事和红领巾们都嘎嘎地笑起来。“这个人倒是谁呀?”一个男孩子仰着脖子问。“他当过我们的营长。”“营长?他怎么会给资本家干事呀?”郭祥笑着说:“世界上有些事说奇怪也不奇怪。就好比一泡大粪,大家都说很臭,可是蝇子就
20、觉着很香,一见大粪就嗡嗡嗡,嗡嗡嗡地爬上去。争先恐后,还惟恐赶不上趟儿。”孩子们又笑起来。候车室响起了广播喇叭,到了放行时刻。一个女孩子撅着嘴说:“这个人真讨厌!要不是他故事早讲完了!”郭祥笑嘻嘻地说:“你们看到的这个故事,不是也很有教育意义么!”孩子们站起来,有的抢着帮郭祥拎提包,有的帮他拿大衣,闹吵吵地簇拥着郭祥向站台走去。初升的太阳,照着孩子们一张张红彤彤的笑脸,都像鲜花一般可爱,郭祥把他们的小手攥得更紧了。(节选自“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之魏巍东方,有删改)文本二魏巍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异常广阔,既有对重大事件的描绘,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点染;既有对英雄人物忘我奋斗、壮怀激烈的讴歌,
21、也有对男女间纯真爱情和自然界瑰丽景色的刻画;既有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颂扬,也有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鞭挞。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在他的作品中有机结合,并见迭出。在报告文学中,魏巍善于在浓烈的战斗气氛中来刻画人物,往往把艺术的镜头对准人物精神。闪射着特别耀眼的光芒的那一刹那,显示他们的思想美、性格美。汉江两岸的日日夜夜中作者就在描写时删除了种种次要枝蔓,将全部光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使人物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和精神突现出来,且加以强化和渲染,因而艺术形象就鲜明而且富有诗意,于是这两个特写镜头,就深深地熔印在读者的心上。(节选自鹿鸣新闻搜狐号魏巍:一个运用文艺投
22、入战斗的人附:东方以史诗式的规模,在前线威武雄壮的战斗与后方恢复时期的阶级斗争交织的画卷中,生动地概括了抗美援朝的全过程,成功地塑造了以郭祥为代表的一批20世纪50年代的具有献身精神的青年英雄形象。获首届茅盾文学奖。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第二段“整个城市焕然一新”“金碧辉煌的天安门”,介绍了社会环境,给全文打上了光明的底色,奠定了昂扬的情感基调。B魏巍笔下的英雄也是有缺点的,“哼!怪不得人家叫您嘎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郭祥骗人的不良品质的不满与批评。C“唉,你也落了个这!”表现了陆希荣对郭祥因为抗美援朝战争负伤截肢的表面同情与敬佩,实则幸灾乐祸的心理。D
23、郭祥在候车室遇见陆希荣时,陆希荣说自己刚才没看见郭祥,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运用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式,刻画了陆希荣这一个血肉丰满的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反面典型形象。B小说的人物语言既朴实又生动形象,严肃中透着诙谐,如郭祥说“就好比一泡大粪,大家都说很臭,可是蝇子就觉着很香,一见大粪就嗡嗡嗡,嗡嗡嗡地爬上去。”C本文主要运用对话推进情节发展,这些不仅能够让人物更饱满,还能让读者更有沉浸感,引起读者共情。D小说结尾描写孩子们的行动与笑脸,说明孩子们深受郭祥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优秀品质感动,给郭祥的这一次“报告”
24、画上了圆满的句号。8. 魏巍的东方呈现出典型的二元对立,请结合文本一分析对比手法运用的作用。(4分)9. 文本二中说“魏巍善于在浓烈的战斗气氛中来刻画人物,往往把艺术的镜头对准人物精神。闪射着特别耀眼的光芒的那一刹那,显示他们的思想美、性格美”,文本一的笔墨则是集中在郭祥与陆希荣的言语交锋中,请问其中体现了郭祥怎样的思想美、性格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命之坐,有司言八
25、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救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具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
26、夺由余之谋,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虏数十万计,众汹惧。安礼谏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节选自宋史王安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B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
27、以害卿也C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D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司,“司”即“主管、管理”,古代设官,各有专司,故称有司,这里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B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皇子、后妃和臣子的言行。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C陛下,对皇上的敬称。“陛”指皇帝宫殿的台阶,称皇上为“陛下”,意为臣子奏事,不敢直接同皇上交谈,请台阶下侍从代为传达之意。D翰林,中国古代官名。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
28、翰林学士,专掌由皇命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安礼才华出众。由于当时王安石执政,他主动推辞皇帝的任命,只担任了小小的八品官。但他关于国事的见解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B王安礼善于断案。其前任审理不妥的案子,王安礼都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C王安礼为人正直。苏轼被关进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却坦然向皇帝进谏,请求宽赦苏轼,不要因言治罪。D王安礼敢于进谏。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尸骨的例子,劝说皇帝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9、。(8分)(1)尝偕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2)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14. 王安礼的直言敢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元日唐方干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注】轩车: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献岁: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帝里:京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诗人因鸡鸣而醒,发现夜色沉沉,刁斗不再击打,滴漏中的水已干涸。B颈联写士大
30、夫们想要感受人世间的美好气象,就一定要在岁首到京城来看看。C尾联写饮屠苏酒,确定年龄,自笑是座中年岁最大的,颇有岁月催人老之慨。D这首诗写元日感怀,善于抓住初春物候特征进行描写,触景生情,情景交融。16. 有人评价颔联“有形有声,描绘传神”,请结合诗意具体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2)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31、(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以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壮烈历史画卷,_是一部生动阐释战争与和平的英雄交响。抗美援朝艰难的决策过程,曾在大量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得以演绎,以至于大众耳熟能详,要想推陈出新必须_。为说明党中央决策之艰难,该片_了毛泽东10月2日发给斯大林的一份电报。同一份电报,俄罗斯馆藏档案里说中国没有同意出兵,而毛泽东起草的电文原稿中却是“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同一份电报内容何以_?原来,毛泽东当天凌晨拟好决定出兵的电报,等到书记处开会时,与会者对是否出兵还存在顾虑,毛
32、泽东只好把电报稿压了下来,由此可见,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人民盼望和平生活,( )。中国共产党是富有远见的,毛泽东最终做出了必须参战的艰难决策。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堪称 独树一帜 展示 泾渭分明B号称 独树一帜 显示 截然不同C堪称 另辟蹊径 展示 截然不同D号称 另辟蹊径 显示 泾渭分明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如参战我国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B我国参战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C如参战我国不仅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
33、事压力,而且还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D我国参战不仅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而且还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20电文力求简洁,文中电文原稿能否改为“我们决定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为什么?请从表意效果的角度加以分析。(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比目鱼在刚出生时眼睛均匀地长在头部两侧,每侧各一个,对称分布。但是当比目鱼的身体长到1厘米左右的时候,它一侧的眼睛就开始往旁边移动了,先是通过头部上缘,然后慢慢地移动到对面的一边,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时才停止移动。比目鱼的眼睛的移动与它独特的身体构造有关,比目鱼的头骨和其他动物不同,不是坚硬的骨头,_。当
34、比目鱼的眼睛开始搬家的时候,比目鱼双眼间的软骨会先被身体吸收,随着软骨的吸收,眼睛的移动就失去了障碍,移动也就更加自如了,除了身体构造变得不同,_,比目鱼在刚出生的时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动的,但是等比目鱼的眼睛移动到同一侧的时候,比目鱼就不再漂浮于海面,转而在海底活动了。比目鱼的改变其实是自然选择和自身演化的结果,比目鱼一般是侧着身子游泳,而且它经常平卧在海底,身上会覆盖一层沙子,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_,而是后天根据环境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
35、2请分别指出以上各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作出的解答,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论及的革命精神有很多,大概提到的革命精神有40多种,论及过的、阐述其内涵的有20多种,比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两弹一星”
36、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前不久的2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举行的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炼概括了脱贫攻坚精神等。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精神源泉。辽宁省共青团省委要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举行以“赓续革命精神,向两个一百年献礼”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以振兴中学魏建国同学的身份,写一篇参赛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37、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提升卷)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项,“在与空前绝后的新型的未知病毒斗争中”错,材料一第三节说的是“新冠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与这个新型的未知病毒作斗争,难度堪称前所未有”,据此可知,原文说的是“前所未有”,而选项说成是“空前绝后”。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的能力。C项,“论证主体部分并列式安排”错。论证的主体部分提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的观点,然后分析论证“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信心满怀、步履坚定;当一个国家拥有了这样
38、的精神,必将众志成城、战无不胜”,最后指出“惟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所以,论证的主体部分是层进式,而不是“并列式”。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段论述的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抗战精神的意义和影响。C项,举南三龙铁路福建龙岩站改造和港珠澳大桥完成外海筑岛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的建设速度”快。这两个例子不涉及抗战精神,不能证明是抗战精神,尤其是缺乏面对“危险艰难”环境的论据都不能作为第段论据。4(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爱国主义精神);(3)顽强拼搏,不屈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4)
39、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5)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5(1)开篇提出问题,表明文章观点;第-段从历史到现实,分析抗战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第段总结全文,逻辑严密(或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2)按照层进式(时间顺序)安排论证主体结构。第-段是回顾历史,第段是抗日军民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第段是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第段是立足现实,层次清晰,层层递进。(3)多采用例证和引证论证方法,列举大量实例,无论是抗战英烈还是共和国 70年历程中的各项建设,证明了抗战精神的意义。引用诗句、习总书记的指示等语句,增加了说服力和感染力。6B【解析】本题考查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表现
40、了少先队员对郭祥骗人的不良品质的不满与批评”说法有误。郭祥骗人是为了摆脱无休止的报告宣传,是淡泊名利的表现,不是品质不良;少先队员也没有批评的意思。7A【解析】本题考查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小说运用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式”说法有误,没有肖像、心理描写。8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说通过郭祥与陆希荣的正反对比,使情节富于变化,充满张力,自然生成了一场给孩子们的别致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报告。凸显了人物形象。小说从多个方面将郭与陆这两个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对比,凸显了郭祥的无私奉献精神与陆希荣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强化了文章主旨。小说通过多方面的对比,特别是郭陆二人的直接交锋,表
41、现了作者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摈弃一切私利、积极为集体和祖国着想的革命英雄的赞美,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的批判,从而强化了文章主旨。 9. 无私奉献的思想美:郭祥心中只有党的事业、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英勇作战,哪怕失去了一条腿也毫不抱怨。淡泊名利的思想美:郭祥还觉着自己连长都当不好,不想着升官发财,当了战斗英雄也不愿意多作报告宣传自己,也不愿意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直率敢言的性格美:郭祥爱憎分明,为人直率,敢于批判陆希荣,直言不讳。10.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朕固不深谴也”中,“也”在此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句,排除A、D项;“勿漏言轼贾怨于众”中,“勿漏言”是不要把这事说出去,表意
42、相对完整,“轼”是指苏轼,做后一句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句,排除C项。11.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记录古代帝王、皇子、后妃和臣子的言行”错误。起居注记录帝王的言行,不记录皇子、后妃和臣子的言行。12. B【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王安礼都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错误,据原文“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可知,囚室都空了是因为王安礼处理案件雷厉风行,将之前滞留的案件都处理完了。并不是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13. (1)(王安礼)曾与开封府
43、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单独留下王安礼,询问他一些国家大事。(2)皇上多次失去皇子,太史说民间墓地离京城太近,所以不利于皇朝的后代。14. 苏轼下狱,情势危急,无人敢救的情况下,王安礼直言不要因言治罪,请求宽恕苏轼。王安礼以文王治政为例,直言未闻迁坟有利后代子嗣,劝说皇上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问题的能力。由“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救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分析可知,苏轼下狱,情势危急,无人敢救的情况下,王安礼直言不要因言治罪,请求宽
44、恕苏轼。由“安礼谏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分析可知,王安礼以文王治政为例,直言未闻迁坟有利后代子嗣,劝说皇上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参考译文】王安礼,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很年轻的时候即考中进士,听从河东唐介的征召。(吕公弼)向朝廷推荐王安礼,神宗召王安礼应对后,想马上任用他。这时是王安石执政,他就推辞了,被任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有一天神宗召见他,命他坐下,有关官员说八品官没有赐座的,皇上即特别地赐给他座位。升任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又召回任开封府判官。(王安礼)曾与开封府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单独留下王安礼,询问他一些国家
45、大事。入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则坦然地说:“自古以来胸怀大度的君主,是不会因别人的言论不当而治他的罪的。苏轼以他的才干自发奋起,认为爵位可以很快得到,而现在仍然这样无所作为,他的心中不能没有抱怨。现在如果按理治他的罪,我担心以后人们会说陛下不能容纳有才能的人。”神宗说:“我本来就不会深责他,现在既然你为他求情,我就赦免他。你出去之后,不要把这事说出去,苏轼刚引起众人的怨恨,我恐怕有人会拿这件事来害你。”李定、张璪都指使王安礼不要解救苏轼,王安礼没有答应,因此苏轼只受到轻微的处罚。王安礼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只要有事他马上处理。他的前
46、任审理得不妥当的案子,以及立案后没有处理的案子很多,牵涉到几万人。王安礼分类处理,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各级县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审理案件的情况公布于府衙门前,辽的使者从府衙前经过看到了,对王安礼夸奖不已。皇上听后高兴地说道:“过去秦国的内史廖鼓动祭祀,破坏了由余的阴谋。现在安礼勤勉治政,使邻国震动,这与古人相比都毫不逊色。”于是特别提升了王安礼官阶一级。皇上多次失去皇子,太史说民间墓地离京城太近,所以不利于皇朝的后代,诏令他们将墓地都另行选择,计有数十万座,众人震动、恐惧。王安礼劝谏说:“文王占卜说要传世三十年,他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的尸骨,而没有听说他为了利其后代而要迁移百姓墓地的
47、事。”皇上同情怜悯百姓停止搬迁。过了很久,御史张汝贤上书弹劾王安礼的过失,王安礼被贬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江宁府,张汝贤也被罢免。绍圣初年,恢复原职,知永兴军。绍圣二年,知太原府。得风寒病,卧床办公,但下面的人都不敢欺骗他。去世时,六十二岁,赠他为右银青光禄大夫。15.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诗人因鸡鸣而醒”错,诗中无此意;“夜色沉沉”,应是夜尽天明。16颔联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调”“舞”二字将暖日和东风拟人化,分别写出了初春暖阳映照山峦阳气回转,春风舞动树木驱走残寒,既有视觉所感之形,又有听觉所感之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春来临的气象和心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
48、表达技巧的能力。“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这两句诗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暖日映山调正气”为视觉所见静景,“东风入树舞残寒”为听觉动景,扣住“形”“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春来临的温暖气象和美好心境。“调”“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暖日和东风拟人化,生动形象、亲切可感,分别写出了初春暖阳映照山峦阳气回转,春风舞动树木驱走残寒,既有视觉所感之形,又有听觉所感之声,使人想见春日晴明、鸟语呢喃的新春景色,可以说“有形有声,描绘传神”了。17.(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堪称
49、:可以称作;称得上。号称:以某种名号著称;对外宣称,名义上称作。第一空有赞叹的意味,应选“堪称”。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语境的意思是要想推陈出新,必须寻找新的演绎方法,应选“另辟蹊径”。显示:明显地表现。展示:清楚的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这里是说该片让观者知道了电报的内容,所以应选“展示”。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彼此差异非常明显,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这里强调电报内容的不同,应选“截然不同”。19A【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依据“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人民盼望和平生活”
50、可知,所填句子应先说“经济困难”,再说“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排除C、D。“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的应是“我国”,而不是“我国参战”,应让“我国”做主语,排除B。20不能,因为如果是“派一部分军队”就有我们国家跟美国宣战的意思了,而加上“用志愿军名义”就意味着是根据朝鲜方面的请求,中国方面志愿出军,所以这件事情不会上升到国家的层面。【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含义的能力。改句与原句的不同在于删去了“用志愿军名义”,删去“用志愿军名义”就意味着中国派出的是国家军队,那么就等于中国首先同“美国”宣战,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言不顺,那么中国就是理亏的。而加上“用志
51、愿军名义”就意味着是根据朝鲜方面的请求,中国方面志愿出军,所以这件事情不会上升到国家的层面。21而是软骨 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或“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 (或“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处,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与“不是”相搭配的关联词应为“而是”,构成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组;从内容上看,比目鱼的头骨既然不是坚硬的头骨,那就是另一种较软的骨头,而横线后文谈到“比目鱼双眼间的软骨”,两相结合可知,此处应填“而是软骨”。第处,所填内容应是引出下文,意在说明比目鱼“除了身体构造变得不同”,还有别的什么方面变得不同,
52、而后文语境强调的正是比目鱼的活动环境由“水面附近”转向“海底”,表达重心是比目鱼活动环境的变化。由此可知,此处应填“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或是“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第处,所要填写的文句属于结尾句,依据前面的“所以”可知,所填文句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前面的内容探讨的是“比目鱼眼睛的位置”问题,故所填文句的主语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再根据后文语境“而是后天根据环境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中“而是”分析可知,前文的句式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再根据“发生变化”的提示,故此处应填“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或是“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22第一段:比目鱼眼睛长在
53、一侧是天生的吗?第二段: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第三段: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对文段的概括能力。第一段介绍比目鱼的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是后天变化形成的,所以此段回答了“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是天生的吗?”的问题。第二段讲了比目鱼眼睛移动的原因,所以回答了“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的问题。第三段作为总结,讲了比目鱼眼睛的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回答了“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呢?”的问题。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题目首先给了两段材料,第一段首先解释了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
54、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学生首先理解了材料中的“两个一百年”。接着,第一段又解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论及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内涵丰富,可理解为奉献、牺牲、爱国、敬业、奋斗、大爱等,考生要紧扣“革命精神”进行写作,避免没有针对性的泛泛而谈。第二段是对“革命精神”意义的阐释。在行文时要注意写出这些精神对国家、民族、个人的意义,不可空谈精神。【立意】1.赓续革命精神,向两个一百年献礼。2.赓续革命精神,青年砥砺前行。3.赓续革命精神,实现奋斗目标。【参考例文】赓续革命精神,向两个一百年献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振兴中学的学生魏建国,很
55、荣幸能参加这次辽宁省共青团省委在五四青年节举行的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赓续革命精神,向两个一百年献礼”。百年前,一艘小小的红船在南湖启航,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而今,它已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作为中国精神重要部分的红船精神,承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成为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源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等,越来越深入人心。无数精神共同汇聚成中国新时代的“革命精神”。身为时代后浪,我们更应赓续革命精神,携手并肩,为民族复兴的伟业奋勇向前,向两个一百年献礼。赓续革命精神,能更好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城头的枪响;从井
56、冈山的星星之火,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筚路蓝缕,永不懈怠是共产党人最好注脚。今天祖国富强繁盛,人民安居乐业,但复兴之路漫漫,仍需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万晓白放弃优裕生活,扎根乡村,全职生态修复;王小川带领团队发明搜狗输入法,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机器翻译系统;李娟身残志坚,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每名青年的使命,我们从中国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化为支撑前行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奋斗姿态,向两个一百年献礼。赓续革命精神,复兴路上更要求我们甘于奉献。从杨靖宇胃里的棉花草根,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再到杨根思点燃炸药包冲入敌群,我仿佛听到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勇呐喊;从八方驰援武汉的申请书里,我犹如读出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共命运之情怀。正因无数人默默奉献,才成就国家的正增长。秀水泱泱,红船荡荡;青年学子,小梦融大梦;铸就梦想,发热发光,青春汤汤。赓续革命精神,更要我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我们要发扬创新时代的孺子牛、拓荒牛与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乐于承继,砥砺前行是当代新青年人的标签。我们勇于“登山”、敢于“探海”、勤于“飞天”,一项项最新科研成果中处处可见青年的身影。打破坚冰,跳出藩篱,用创新的勇气与智慧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追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与豪迈,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