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1045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第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D.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艺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

2、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4、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3、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5、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根据这一论断,为应对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A、 B、 C、 D、 6、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

4、旅游文化”。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ABCD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8、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

5、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9、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10、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经济、政治生活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人生的经历 D、科学文化知识11、2010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

6、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A B C D.12、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会代代相传,是因为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文化能影响经济和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2010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

7、同文化生活道理是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14、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把校训、育人目标等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主要是因为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作用 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A、 B、 C、 D、 15、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改革开放后,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空前激烈的国际竞

8、争,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这表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改革开放前,我国不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后,文化的作用才显得重要A、 B、 C、 D、16、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17、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具有

9、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 B C D18、2010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19、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A B C D20、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灿烂。被列为世界“四大圣人”之

10、一的孔子的许多观点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孙子兵法也被日本人运用到商战中;阿拉伯数字已被全世界通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A B C D21、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 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

11、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22、电影刮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许姓老人到美国探亲,他发现孙子发高烧,因不识药瓶上的英文,无法给孙子吃药,只能采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刮痧。当其孙子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时,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背部有刮痕,认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许家因此被告上了法庭,于是引发了一场“虐待儿童”的官司。最后,这种治疗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误会。根据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西医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异B不同的国家,不但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机制,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

12、族文化23、据统计,90以上的世界新闻由西方七国垄断,美国影片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票房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告诉我们 A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必须反对外来文化 C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决定24、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5、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

13、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26、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 B C D27、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为贵”思想,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构建“和

14、谐社会”;古代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中国共产党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勤俭节约”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创建“节约型社会”。以上事实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思想的全部继承性 传统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迁A B C D28、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和文化熏陶,在态度上往往是A深远持久 B潜移默化 C主动感悟 D消极被动29、之所以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D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0、春秋战国时期,儒、

15、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吸取营养,从而促进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表明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思想运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C.思想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思想运动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8分)32、近年来,安徽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16、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0分)33、.“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

17、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对待传统文化怎样的态度?(10分)34、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

18、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参 考 答 案第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BABCAADCCBBBADDBA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DABCAABBCCD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

19、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2.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文化的发展。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设。33.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0、和谐社会的理念,既体现了传统的“和”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因此这一治国方略必将促进社会的巨大发展。(4分)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4分)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4分)3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3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3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