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届高考生物专练之自我检测(十一)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吸收N用于合成脂肪、核酸及蛋白质B.ATP、DNA和RNA的结构中都有腺嘌呤和核糖C.1分子蔗糖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及润滑的功能2、有关下列图示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复制,在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内能复制出多个相同的DNA分子B. 图乙表示翻译,多个核糖体在一个mRNA上可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C. 图丙表示转录,图甲、乙和丙都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全相同D. 图甲、乙和丙三个过程中,在人体浆细胞的细胞核
2、内,只能进行一个过程3、显微镜观察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显微镜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撕取菠菜叶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质壁分离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洋葱根尖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居多4、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I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
3、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5、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6、现有各自可随机交配、混合后也可随机交配的两个果蝇种群,其基因型及个体数量见下表,其
4、中种群2随机交配子代基因型仍只有AA、Aa两种,但将种群1和种群2中基因型为Aa的果蝇混合后,随机交配子代中各种基因型个体均存活。请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1种群2基因型AaaaAAAa个体数量500500500500A. 种群1和种群2中a基因频率相等B. 若种群1中A基因频率变化,则种群1肯定发生了突变与基因重组C. 若只将两种群Aa的雌雄果蝇混合,则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D. 种群2随机交配子代基因型只有AA、Aa的原因是含a的配子不能存活7、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血浆中的胆固醇大部分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被细胞摄入以供体
5、内所需。如图表示LDL携带胆固醇通过受体介导途径进入细胞的转运过程,请分析并回答:1.如图所示,LDL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并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通过途径_作用,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转运至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由于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其受体分离,受体通过途径回到质膜被重新利用,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有关。LDL则通过途径被转运到_中,被其中的水解酶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并逸入细胞质基质中,供新膜合成之用。2.当LDL受体出现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引发高胆固醇血症(FH)。近年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治疗FH的核苷酸类药物M,可以抑制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B,而
6、载脂蛋白B是合成LDL的必需成分。其主要作用机理为:药物M可与载脂蛋白B的mRNA依据_原则相结合,形成双链RNA,阻止载脂蛋白B的mRNA与_结合,抑制其表达,从而降低患者体内LDL-C含量。3.为评估药物M的药效,科研人员选取FH患者若干,将其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药物M,连续用药5周后,检测每组患者体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下表:注射物质(1次/周)适量生理盐水药物M(毫克/周)30100200300LDL-C含量相对值(注射后/注射前)99.1%94.9%91.7%77.8%51.0%转氨酶活性+(注:转氨酶活性是肝功能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
7、其活性大小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成正相关)注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_,根据表中数据,选择药物M的用量及依据是_。8、某生物科研小组对某豆科植物做了如下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该豆科植物幼苗的实验装置。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中所示的装置加入14CO2缓冲液。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 s时,C出现在(CH2O)和C5中。这种探究CO2中碳的转移路径的实验方法称为_。将图中所示的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再移至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条件下,则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_。如果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来测量该豆科植物幼苗在20
8、条件下的呼吸作用强度,应将该装置放在20 且_条件下读取有色液滴向移动的数值。(2)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该豆科植物且不含CO2缓冲液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表所示。光照强度1.03.05.07.08.010.0CO2变化量mg/(100 cm2 h)+2.0-3.0-6.0-10.0-12.0-12.0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照强度在78klx之间逐渐升高时,单位时间内ATP合成的速率_(填“逐渐增加”“逐渐减弱”或“基本不变”);光照强度由8 klx 增强为10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合成速率_(填“增加”“减弱或“不变);光照强度超过8klx时
9、,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_的影响。9、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亲本杂交组合F1表现型交配组合F1表现型A30对亲本红花红花36红花1白花D绿茎紫茎绿茎紫茎=11B30对亲本红花白花5红花1白花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C30对亲本白花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组。(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
10、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判断依据是_组。(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10、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I、)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示,其中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甲中的_(填写字母)固定的。图甲中的食物链有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大量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请据
11、图甲分析原因:_。3.图乙中_(填写字母)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被_利用和未被利用。 4.若图乙中处于第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则短期内对处于第I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的影响分别是_、_。11、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1.步骤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2.步骤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
12、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_。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3.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完成步骤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_次。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 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_的培养液;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_;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_.12、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易受TMV(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导致大幅度减产。
13、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1. 表示遗传信息流动中的_过程,过程 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2.目的基因大量扩增可以使用PCR技术,该技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变性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3.过程 最常用的方法是_,过程 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4.过程 还需要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_,在个体水平上检验获得的烟草能否抗TMV的方法是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结构和功能并应用其解决问题。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生物吸
14、收N不能用于合成脂肪,A错误; ATP和RNA的结构中都有腺嘌呤和核糖,DNA中含有的是脱氧核糖.B错误;1分子蔗糖水解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C 错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识别、保护及润滑的功能, D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图甲表示复制,在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内只能复制出两个相同的DNA分子,A错误;图乙表示翻译,多个核糖体在一个mRNA上可同时完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的合成,B错误;图丙表示转录,图甲、乙和丙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完全相同,C错误;人体浆细胞是成熟的动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不能进行DNA的复制;浆细胞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
15、白质的合成,其中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核糖体,D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菠菜叶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不利于线粒体染色结果的观察,A错误;B.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 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一定相间,因此观察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B正确;C.用黑藻叶片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时,由于液泡中没有色素,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C错误;D.用洋葱根尖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居多,D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项中亲本基因型是XBXB和,可见后代应全为刚毛个体;B项
16、中亲本基因型是 XAXA和XaY,可见后代应全为红眼个体;C项中亲本基因型是XBYB和XbXb,可见后代应全为刚毛个体,不会出现截毛个体;D项中亲本基因型是XAY和XaXa可见后代雌性全表现为红眼, 雄性全表现为白眼。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加快,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降低,A项错误;人体细胞内,O2从细胞质基质经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CO2由线粒体产生,从线粒体经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所以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低,B项错误;动作电位时Na+通道打开,Na+内流,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比静息电位时低,C项错误;停止供应CO2后,C5与CO2反应减少
17、,C5增多,C5/C3的比值升高,D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种群1中a的基因频率=1/21/2+1/2 = 3/4,种群2中a的基因频率=1/21/2=1/4,A错误;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B错误;若将两种群Aa 的雌雄果蝇混合,混合以后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仍可以随机交配,且子代中各种基因型个体均能存活,故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为 AAAa aa=1 21,A 的基因频率=1/4+1/21/2=1/2,C 正确;种群2中存在Aa个体,所以引起种群2只有AA、Aa的原因不可能是含a的配子不能存活,可能是aa个体不能存活,D错误。 7答
18、案及解析:答案:1.胞吞 流动性 溶酶体 2.碱基互补配对 核糖体 3.作为对照组 200毫克/周(200mg每周一次)降低LDL-C含量效果明显,同时肝脏不受损伤 解析:1.结合前面对图解的分析可知,LDL-d与LDL受体识别并结合后通过途径的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并转运至内体;在内体LDL与受体分离,分离后的受体通过途径随囊泡膜运到质膜,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与质膜融合,受体则留在质膜上;分离后的LDL则通过途径被转运到含水解酶的溶酶体中被降解,游离的胆固醇被释放入细胞质基质中。2.结合题意分析,核苷酸类药物M抑制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B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核苷酸类药物M可与载脂蛋白B的mRNA发
19、生碱基互补配对而结合,形成双链RNA,阻止载脂蛋白B的mRNA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表达,从而降低患者体内LDL-C含量。3.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题中实验目的是评估药物M对FH患者的疗效,所以需要设置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注射等量的含不同剂量的药物M)。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药物M的用量在200毫克每周时,检测得到的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同,即肝脏没有受到损害,但用量在300毫克每周时,检测得到的转氨酶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肝脏已经受到损害;所以在选择药物的用量时,一方面考虑到疗效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要考虑对肝脏尽可能不损害,所以药物M的用量选择在2
20、00毫克每周。 8答案及解析: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升高(或增加);黑暗;左;(2)逐渐增加;不变; CO2 浓度解析:(1)该实验通过控制反 应时间来探究14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将图中所示的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光合作用不能持续进行,再移至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增强,C3的还原加快,C5的生成增加,而短时间内C5的消耗不变,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的含量升高。欲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来测量该豆科植物幼苗在20 条件下的呼吸作用强度,应将该装置放在20 且黑暗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的CO2被缓冲液吸收,所以应读取有色液滴
21、向左移动的数值。(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量逐渐增大,光照强度在78 klx之间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仍在增强,单位时间内ATP合成的速率逐渐增加;光照强度由8 klx增强为10 klx时,CO2量不变,说明两个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相等,因此叶肉细胞中C3合成速率不变;光照强度超过8 klx时,已经达到植物的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CO2浓度的影响。 9答案及解析:答案:(1)白色; A ; (
22、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紫茎; D组和E ;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解析:(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子或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2)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 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
23、则RRRr=21。(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査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10答案及解析:答案:1.D DEB和DB 2.大量植树造林可以增加CO2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生物群落的吸收速率 3.a1、a2 分解者 4.增加 减少解析:1.根据分
24、析可知,图甲中D为生产者,所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图甲中D)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根据分析可知,E为初级消费者,B为次级消费者,根据箭头指向可知D、E和B构成的食物链有DEB和DB。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所以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3.最高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图乙中的能量去向没有a3,所以可推知a1、a2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由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而这些能量均不能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所以食物网中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
25、全部流向下一营养级。 4.若图乙中处于第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则短期内第营养级的生物会因天敌增加而数量减少,而第I营养级生物数量则会由于第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而增加。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或增加培养液中的含氧量)2.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3.6; 4.等量的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 等量的无菌水、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 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解析:1.步骤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目的有两个: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
26、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2.步骤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由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所以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3.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所以完成步骤中5次划线操作前都要灼烧灭菌,接种结束后还需灼烧灭菌1次,防止造成污染,由此可见,完成步骤 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4.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 对照组需加入等量无菌水;还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是菌株种类不
27、同,即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所以实验设计如下: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向9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菌水、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28恒温培养3天后, 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 12答案及解析:答案:1. 逆转录;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 2.使DNA解链为单链(DNA解旋); 3.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组织培养;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用TMV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患病)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示逆转录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2.利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变性的目的是使DNA解链为单链。3.表示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再生植株的过程。4.过程还需要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个体水平上检验获得的烟草能否抗TMV的方法是用TMV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