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06919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必修1典例剖析: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典例剖析(第一部分 专题八生物与环境)【例1】 (2006重庆高考理综,1)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解析: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戊固定的太阳能才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人外来物种,不能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相反会对本地区的原有物种造成威胁。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丙可利用的总

2、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答案:C点评:首选要分析找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再逐一分析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根据能量流动的规律得出正确的答案。【例2】 (2006河北石家庄质检,5)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下列设计小生态瓶遵循的原理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量应合理搭配C.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D.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解析:在制作生态瓶时,要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按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所以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要想使生态瓶正常运转,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就要考虑各种生物量的合理搭配,还要保证

3、光线良好,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因为生态瓶有植物提供氧气,因此生态瓶不需要通气。所以选项A、B、C都是合理的。答案:D点评:生态瓶的制作要按照“十分之一”规律来设计尽可能使各种基本成分搭配合理,并能保证有充足的能量来源。【例3】 (2006四川成都检测,2)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后,便形成了新物种B.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全年的光能利用率更高C.因为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D.农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单一,恢复力稳定性低解析: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但不一定就形成新的物种,只有种群的基因频

4、率变化到一定程度,彼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才形成了新的物种;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尤其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复杂,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另外,农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不利于全年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差,恢复力稳定性较大。答案:B点评: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理解,一是要从概念上区分,再是从它们各自的特征上区分。【例4】 (2006湖北黄冈质检,5)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C.A固定的能量D固定的能量+A

5、传递给B的能量+A呼吸消耗的能量 D.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带有全球性解析:由图示可以判断出: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所以A错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是ADE,指的是捕食链,B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的构成;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每一营养级中的能量都有三个去向:自身呼吸作用(即代谢)所需要、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所利用;参与物质循环的是一些基本元素,而不是一些具体形态的物质,所以不可能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答案:D点评:能正确地区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基本成分,理解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

6、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5】 (2006广东高考,14)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D.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完成这两项功能离不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能量起到驱动作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能量流动是单向且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生物数量金字塔可以下小上大(如树虫鸟),而能量金字塔则不能倒置,一定是低营养级含有的能量多,高营养级含有的能量少。答案:A点评:结合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理解能量流动与物质

7、循环之间的相互联系。【例6】 (2006江苏高考,10)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解析: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森林及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二是自然历史遗迹自然保护区;三是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上是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主要是给生物另选一个条件适宜的自然环境而非动物园(水族馆等)。人们大量地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会干扰动物正常的生理活动,亦不

8、可取。答案:D点评:识记性内容的考查,要从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制定的法律法规、人类的习惯等方面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例7】 (2006广东高考,36)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_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_营养级。(3)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_。解析:一个生态系

9、统,其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即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人工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更容易爆发松毛虫虫害,是因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生物数量少,营养结构单一。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以菌治虫等措施叫生物防治,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优点,而常规农药防治,一是带来环境污染,二是达不到持续长久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害虫的抗药性随农药的使用会越来越强。松毛虫吃马尾松的叶,位于第二营养级,灰喜鹊吃松毛虫,属于次级消费者。答案:(1)生物防治农药对具有抗药性的松毛虫不起作用(2)次级二(3)生物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差点评: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

10、信息找出隐含的条件,依据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对题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例8】 (9分)(2006上海高考,38)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生态系统是由_两种成分组成。(2)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生态系统类型面积比净生产量(109吨/年)现存量(109吨)被食量(109吨/年)热带雨林137.4765.02.6荒漠0.913.560.02.0海洋21.155.04.020.21)热带雨林的生产者主要是_,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_。2)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_,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_

11、。3)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A.生产者被食量按此顺序增大B.环境温度按此顺序降低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4)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是_。(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下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_,这是因为_。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的。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进行自养的生物,在热带雨林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主要是各类营自养生活的浮游植物。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

12、要无机环境因素是温度和雨量,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矿质营养。在这三种生态系统中有机物量的增加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所以说生态系统中有机物量的多少与绿色植物多少有关。分析表可看到热带雨林的被食量是2.6(109吨/年),而海洋中的被食量则是20.2(109吨/年),二者相差近10倍,而净生产量二者仅相差1.5倍,远远低于二者的被捕食量的倍数。对甲、乙两图的分析比较甲中有机物贮存的土壤中的比在植物中的多,说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慢;而乙中有机物主要贮存在植物中而土壤中的量比较少,说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快,由此可断定乙为热带雨林,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答案:(1)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13、(2)1)常绿乔木浮游植物2)温度和雨量矿质营养3)C4)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被食量远大于热带雨林(3)乙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点评:这是一道综合性非常强的题目,对知识的把握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在平时的训练中,适当地注意知识的综合,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拓展题例【例1】 (2006山东烟台高三诊断,4)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甲、乙、丙三类微生物参入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乙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B.丙类微生物中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C.甲和丙的活动加强可以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乙类细菌将HNO3转变成N2,促进了氮的循环,

14、又提高了土壤肥力解析:由图知甲是硝化细菌,乙是反硝化细菌,丙是固氮菌所以乙类细菌促进了氮循环把NO上标-3转化成N2使土壤肥力下降。答案:D 【例2】 (2006天津高考理综,3) 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解析: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食物网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在自然环境中,各种群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制约下,种群的个体数是相

15、对稳定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经干旱环境长期选择作用下,种群中具有耐旱能力的个体越来越多。答案:B【例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则图中标号_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2)如果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5 kg,至少需要提供生产者_kg。(3)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为_。(4)在硫循环中,除图中所示过程外,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还应有_等。(5)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形式进行;硫在生物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以_形式流动。(6)若短时

16、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依次是_、_。解析:(1)食物链中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2)至少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也就是能量传递效率为20,52020125(千克)。(3)自动调节能力大的生态系统,即各营养级生物种类多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4)(5)(6)是自然界中硫循环的分析,要参照选修教材碳、硫循环示意图,从大气、土壤、水体、化石燃料、群落等方面去分析,从而寻求解题思路。答案:(1)(2)125(3)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4)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5)CO2有机物(或蛋白质等)(6)温室效应酸雨【例4】 (2006广东高考,3

17、9) 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瓶编号甲 乙 丙 丁光+ - + +水草+ + + +藻类+ + + +浮游动物+ + + +小鱼- - - +泥沙+ + - +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原因是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_。(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_。解析: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在光照条件下,水草、藻类作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将无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浮游动物和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微生物分解者,可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乙瓶缺光、丙瓶缺分解者,两者都不能长久地维持稳定,甲瓶无小鱼较丁瓶有小鱼稳定的原因可能是生态瓶较小,小鱼的存在和长大会引起生物间的竞争加剧,打破原有的平衡。答案:(1)下降缺乏光照,水草、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被浮游动物摄食(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少小鱼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