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2015普陀区调研)“明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文中的“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为()A.丞相 B.殿阁大学士C.内阁大臣 D.军机大臣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随着政务的增加而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而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成立的,据此可排除A、C项;军机处出现在清雍正皇帝时期,可排除D项。答案B2.(2015南京三模)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
2、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巩固了中央集权解析由“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A项正确;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可以看出B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没有决策权,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枣庄高三期中)明人朱国
3、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以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解析“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说明内阁不同于之前的宰相,可排除A项;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皇帝可对内阁的“票拟”进行再次审核,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只是辅助皇帝,故B、D项错误。答案C4.(2016海安
4、中学质检)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给每个儿子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个表20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向下起名字。例如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从朱元璋给大明政权的接班人所写下的取名辈分,反映了明朝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注重家庭权威,强调世袭B.加强专制,皇权至上C.寄托希望,加强政权建设D.传承孝道,加强法制答案B5.(2016安庆模拟)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此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保障了决策机密性A. B.
5、C. D.解析军机处的设置迁移了中央核心决策机构,强化了君主权力,故正确;军机处独尊皇权意志,简略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故正确;军机处结构简单,有官无吏,节约财政开支,减少运行成本,故正确;军机处置于宫内,严禁外人进入,保障了决策的机密性,故正确。答案D6.(2015泰州二模)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解析材料信息“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
6、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强调军机处极具机密性,故A项正确;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只跪奏笔录,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C、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A7.(2016如皋期中)“(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告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解析军机大臣跪受皇帝笔录,承旨执行,无决
7、策权,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排除B、D两项;题干反映军机处将皇帝的“上谕”用快马传递,加以执行,故提高了行政效率;A项与题干无关,答案选C。答案C8.(2016扬州期中)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从中可看出清廷军机处的“廷寄”制度()A.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军权B.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兵部办事效率C.成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D.便于皇帝控制全国军政大权解析材料无法
8、体现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军权,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军机处有廷寄制度,并未体现提高兵部办事效率,故B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立成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而且材料所述的廷寄制度,故C项错误;据材料“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和“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可知廷寄制度便于皇帝控制全国军政大权,故D项正确。答案D9.(2016海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
9、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二小问,依据朱元璋“丞相多有小人病及于国君”与黄宗羲“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等信息概括。第(2)问,应结合近代的相关史实回答。答案(1)朱元璋:看法: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原因: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黄宗羲:看法: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原因: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2)促进了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削弱了专制集权统治,促进了政治和社会变革。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