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2011届高三上学期考试试题汇编 词(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0495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1届高三上学期考试试题汇编 词(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上学期考试试题汇编 词(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上学期考试试题汇编 词(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上学期考试试题汇编 词(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上学期考试试题汇编 词(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上学期考试试题汇编 词(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词1(湖北黄冈中学、黄石二中2011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词的上片写了些什么景?通观全词,在写景上有何特色?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1)春天还没有过去,杨柳在和煦的春风中飘荡。登上超然台眺望,只见半沟护城河的春水,满城的春花,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

2、,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2)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最后词人为解脱苦闷而自我心理调适,认为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2(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段考试)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前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本词为作者贬谪黔州时所作。漏天:

3、连阴下雨,像天漏了一样。鬼门关:即石门关,地名。 华颠:白发。两谢:谢瞻、谢灵运,此二人曾在重阳节戏马台前的群僚聚会上,赋诗为乐。 (1)从词中看,作者在重阳节做了哪些事?(不超过12字) 答: (2)任选一个角度,简析表达技巧或炼字用词对表现主旨起到的作用。 答: 答案 (1)饮酒、作诗、驰射、头插菊花。(2)角度有:夸张(一漏天)、反衬(环境艰 苦反衬乐观)、典型细节的选取(黄菊上华颠、拍古人肩)、极富表现力的字词的使用(上、追、驰、拍等)、用典等等。 要求明确答出选取的角度,有结合内容的简要分析,在表达作用的表述中出现乐观、豪迈、开朗、老当益壮等能表达主旨的词语答案示例:本词开头两句,使

4、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被贬之地环境之恶劣;在屋里如在船中,可见其潮湿艰难。对下阕表达的开朗、豪迈之情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3.(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浣 溪 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 (1)这首词上阕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用意是什么?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答案 (1)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春日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天

5、气初晴,衔泥新燕正软语呢喃;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先扬后抑”);面对如此良辰佳景作者却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这与万物盎然形成反差,乐景、哀情相衬,愈见诗人的感伤。(2)“此情”是指诗人孤独寂寞和思念故旧亲人的感情;第一重,这种情感无人理解,惟有落花能知,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第二重,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第三重,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无言,无可劝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惘。4(河北省正定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离 亭 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

6、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低亚:低垂。(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 (2)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帐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人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

7、的慨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5(陕西省乾县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大练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多景楼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古

8、徐州:指镇江。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1)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写景上的特色。 (2)“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1)这几句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2)“孙刘”指孙权和刘备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慕,更是为了抒发自己图强自振、横戈跃马的豪情。(3)“今愁”一是山河破碎,二是自己壮志难酬。6.(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附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临江仙

9、 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1)上片“回头烟柳渐重重”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情态?“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2)这首词在写法上的最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你结合内容加以具体阐述。答案 (1)“回头烟柳渐重重”一句描绘出词人一步三顾、不忍离去的情态,船儿渐去渐远,柳色愈来愈浓,离愁也逐渐加深。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淡云”对“寒日”,“孤雁”对“暮天”,“远”对“红”,环境气氛的渲染、景物的烘托,准确地传达出

10、词人旅途的落寞情怀。(2)情景交融的写法。本词是抒写词人羁旅行役的愁绪,为了传达出这种心境,作者选取了烟柳、孤雁、寒日、淮月、残灯、轻浪等景物,缘情布景,以景写情,凭藉对这些典型意象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写旅愁,从而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7.(四川省武胜县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

11、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答案 (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或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8(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春愁陈 亮 东风荡飏轻云楼,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12、。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曾多次上书孝宗皇帝陈述恢复方略,均无功而返。在长期的乡居中,被奸人陷害,屡遭牢狱之灾,几乎被杀。但他的志向丝毫未改,思为世用。(1)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这首词题为“春愁”,作者所愁的到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 (1)东风、春雨、衔泥的燕子、海棠、啼月的乌鸦、月、梨花。 (2)春光易逝。云淡风轻的天气,正是引人快意的时候,却时时有雨,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花儿凋谢,全部落入泥土,无春色可言了。年华易逝,然而生平坎坷,壮志难酬(政治抱负难以实现)。9(湖南省长郡中

13、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答: (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简要分析。答: 答案(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2)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

14、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是失意伤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10(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本词上片叙写了哪些场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两句的写景有何特点?(4分) (3)末句中“无影”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佳妙之处。(2分) 答案 (1)词的上片叙写了吴中健儿驾舞龙舟、游女荡秋千、游人踏青三个场景,营造了热闹、欢快的氛围。 (2)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行云去后远山笼罩在暮色中,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白天的笙歌已经停止,喧嚣了一天的池院安静下来,两句话营造出了静谧的氛围,与上片中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3)“无影”写出了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到细小的杨花飞舞,但是月色明而不亮,所以杨花飞过而无影,这样就使得庭院中的一切景致都蒙上了一层轻雾,别有一种朦胧之美。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