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2.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出示中国山水画,学生欣赏。(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1.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试着把诗句读通顺,不会读的标出来。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认一认。指名分
2、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设计意图】通过画和文的结合,帮助学生提取诗中的信息。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了解学生生字的认识情况,找准不认识的、读不准的生字,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三)认读生字1.出示本课10个生字,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出示拼音后开火车读。2.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3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这3个字。3.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出示: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
3、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4.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3)通过演一演理解“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请同学们用动作演一演。【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增强生字识记的效果。体现了“一字带一串”和“同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的思想。5.通过组词的方式认识“声”字。(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1. 出示生字课件,让学生观察范字,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
4、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4. 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设计意图】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还要看是如何对学生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找到改进的方向。(五)朗读诗句,领会诗意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课文中大自然的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2. 提问: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3.提问: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就会怎么样?
5、4.提问: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5.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吓得飞走。6.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画中描述: 生活所见: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异性,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帮助他们感悟画的特点,领悟诗句和画之间的关系。7.熟读成诵。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出示结构图示。2.拓展延伸有关“远近”“有无”“来去”的成语。3.随堂练习(1)照样子,连一连。复习偏旁。(2)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头戴小红帽, 千条线,身穿大白袍。 万条线,走路摇摇摆。(鹅) 落在水里看不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