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0229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0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三十)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提出了要“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的主张,并且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在此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是()A用西方先进文化改造中国社会B全面否定并遗弃中国传统文化C各领域全方位地接受西方文化D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制A“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即是指民主和科学,陈独秀认为只有它们“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说明他

2、主张用西方先进文化来改造中国,故选A项;题干没有涉及陈独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未涉及其政治主张,排除B、D两项; C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2(2020荆门调研)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性的腐化部分,但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B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C背离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轨道D推行全盘西化路线B“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故选B项,排除A项;从题干材料无法判断新文化运动与

3、救亡图存的关系,排除C项; D项与“推进了五四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不符,排除。3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A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B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C扩大了民主与科学的影响D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主,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改变了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故选B项;题干中的变化并没有提升向西方学习的水平,排除A项;新文

4、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传播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排除D项。4(2020衡阳二模)晚清时期,“个人主义”一词随西学东渐的浪潮而入中国,时人“多引以为诟”。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发展”却大行其道,广为流传。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导致个人主义思潮泛滥B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C促使启蒙思想在华兴起D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巩固B题干中“个人主义”从传入时期被诟病到大行其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更加重视,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使“个人主义”受到欢迎,但不是泛滥,排除A项;启蒙思想在华

5、兴起是在戊戌变法时期,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时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民主制度已名存实亡,排除D项。5(2020廊坊联考)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A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C材料“恢复帝政”反映专制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回潮,说明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故排除A项,选C项;材料中复辟帝制是开历史的倒车,不是传统文化精华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复辟帝制是逆民主政治的潮流,故排除D项。6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改良文字,

6、使文字悉统于声音”的主张,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汉字拼音化的方案,发起了切音字运动,强调“字话一律、文话相通”,以达到“中国虽大,犹如一家”的目的。这反映了当时()A向西方学习进入伦理层面B取消方言成为社会各界共识C文化传承的难题得到解决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有所增强D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西方更多领域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汉字拼音化的方案,发起了切音字运动,以达到“中国虽大,犹如一家”的目的,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故选D项;由题干信息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思想文化层面,排除A项; B项与实际不符,排除;根据20世纪以来的中西方思想的各种

7、争论可知,文化传承的难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排除C项。7(2020河南质检)关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作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体现了陈独秀()A鼓动工人投身政治运动B主张人的平等和自由C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反思D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B根据材料“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当作同类的人看待”可知,陈独秀强调不要把劳动者当机器等看待,劳动者应取得和资本家平等的地位,这体现了陈独秀主张人的平等和自由,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工人的觉悟和资本家的自觉,没有提及政治运动,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8、,并未提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信息,无法体现对其的反思,C项错误;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核心内容,但材料信息与此无关,D项错误。81930年,毛泽东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则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总结国民革命失败教训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D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作准备B由“半殖民地”“根据地”“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性,这

9、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故选B项;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是放弃革命领导权,而毛泽东论述的是民主革命道路,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不同于俄国革命“城市中心道路”,排除C项; 1930年日本军国主义还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D项。9(2020北京大兴模拟)“延安的窑洞有马克思主义”。下表中的文章、著作都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所创作,空白处应为()序号 文章、著作名称 1 2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 新民主主义论 4 论联合政府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论持久战D论人民民主专政C“延安的窑洞有马克思主义”即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持久战是对抗日战争阶段的论述,故选C项;

10、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国民革命时期农村工作的成果,排除A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代表,排除B项;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发表的,此时毛泽东已离开了延安,排除D项。10(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模拟)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回忆1936年在延安的采访:“他(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斯诺的采访报道()A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B促进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C缓和了国共两党之间矛盾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根据“(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可以看

11、出,斯诺的采访报道虽然有可以受到国民党的阻挠,但客观上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及中国人了解延安,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合作抗日的问题,排除B项;缓和矛盾的说法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才建立,排除D项。11“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都是人民的敌人。”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A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系统思想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建成C意味着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D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

12、础D“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是毛泽东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故选D项;这只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还未形成系统思想,排除A项;B项涉及的内容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毛泽东强调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排除C项。12(2020荆门调研)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

13、据此可知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A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B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C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C“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体现出政策的原则性,也有因时而异的灵活性,故选C项;“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说明与传统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理论依据是明显的,排除A、B两项;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排除D项。13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

14、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此,毛泽东主要强调()A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模式B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C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坚持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发展模式D由材料“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可知,毛泽东既肯定了学习苏联的重要性,又提出要有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坚持借鉴和创新相结合,故选D项;“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说明借鉴学习苏联很重要,排除A项;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处理好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C

15、项。14(2020天津二模)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最重大的认识问题是()A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B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问题C“一国两制”和实现国家统一问题D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B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中“最重大的认识问题”不符,排除。15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16、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A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主要指两者都是建立于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之上,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立论前提”应该是社会存在或物质方面的东西,B、D两项不符合这一要求;毛泽东于1976年逝世,当时还没开始改革开放,排除C项。16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17、)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A由材料中“北方谈话”的内容可知,邓小平意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故选A项; “北方谈话”与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无关,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共26分)17“百家争鸣”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意蕴。阅读材料,

18、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在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他们曾一度认为自己找到了灵丹。但是一战的爆发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理想的乐园,巴黎和会浇了他们一盘凉水。战后,社会主义成为时髦思想,知识分子先后试验了工读主义、泛劳动主义、新村主义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最终都宣告破产。1920年11月,陈独秀说:“万万不能够妄想拿主观的理想来自由改造近代空想主义和科学的社会主义之重要的区别就在此一点。” 倪培强再论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

19、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灵丹”的内涵,并简析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人找到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是非标准是由近代哪些中西文

20、化论争的核心主张积累而来。(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一战的爆发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理想的乐园”“知识分子先后试验了工读主义、泛劳动主义、新村主义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的影响、李大钊等人的宣传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角度回答。 答案(1)内涵:民主和科学。(或答“德先生、赛先生”)原因: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

21、一战和战后帝国主义的侵略使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失望;十月革命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破产;李大钊等人的宣传。 (2)标准:追求自由、平等、独立(民主和科学)。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18(2020百校联盟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是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明朝时期,王阳明更是继承宋代思想遗风,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22、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理学。龚自珍、林则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否定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张召宁、吕耀鹏儒家思想的变迁及其认识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解析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进行整体阐述,紧扣评论对象,提出明确的论题。如根据“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

23、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结合其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态度可以提炼出论题“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带有偏激情绪”。其次,根据自己提炼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合理引用史实,对论题进行多角度阐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如论题“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带有偏激情绪”,可以先提出儒家思想具有的消极性,然后提出儒家思想的积极性,最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历史必然性来进行总结和升华。答案论题: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带有偏激情绪。 论述:儒家思想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封建糟粕。封建糟粕如“三从四德”等,理学把它们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人性,理应否定。但是,儒家思想当中也有积极因素,如“仁”“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这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此应予以充分肯定。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全盘否定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发展,但也存在绝对化的倾向,不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带有偏激情绪,在当时是必要的,但是从长远看,应发扬儒家思想当中的积极因素。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