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阅读鉴赏(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沈从文的创作与艺术追求庄锡华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的追求相结合是沈从文文学思想非常突出的特点。他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而他有意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归结为“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这就改变了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取向,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沈从文认为“对现实不满,对空虚必有所倾心”,梁实秋关注抽象的人性确实同他对现实的不满有关。不满
2、现实但还必须立足现实,沈从文特别表现了他对社会进步的信心。他说:“每个文学作者不一定是社会改革者,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他的理想,却常常与他们殊途同归。他必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超乎习惯与俗见而向前。”这样谈论文学的价值与功用,似乎不容易受到左翼方面的攻讦。强调文学的自由本性也是沈从文文论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方面。他认为:“文学是用生活作为根据,凭想象生着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一件事情,它不缺少最宽泛的自由,能容许感情到一切现象上去散步。什么人他愿意飞到过去的世界里休息,什么人他愿意飞到未来的世界里休息,还有什么人又愿意安顿到目前的世界里:他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拘束他的行动。”尽管时局动荡
3、,民生艰难,但文学还是应当成为一个允许心灵憩息的家园。从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看,沈从文似乎显得特立独行,他虽然被人列为新月派、京派文学考量,但我觉得,他同这些文学社团、文学流派始终处在和而不同的状态。新月派注重审美、注重形式的文学倾向,对此沈从文是认同的、接受的。他的作品结构精巧,感情细腻,显示出作家锤炼的功夫。但沈从文来自底层,目睹了社会黑暗,始终保持了对底层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关怀,自然地背负了对人生的一份责任。因此,沈从文的文学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从事文学活动。面对这位有着卓越文学成就而际遇坎坷的作家,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感情涟漪。超思维的强制,终于不能“晾干”一个令人叹
4、为观止的“景致”,笔者也因此获得了评论的自由,可以将由观照沈从文而生的怅惘转化为对一个杰出艺术家命运的历史沉思。我相信,既然他那平易的、抒情的、散文化的叙述,能够刻画出一颗坦诚的、执着的艺术灵魂,那么对他的新的解读,便用不着借助艰深的思辨、袭用辩解开脱的俗套,甚至可以不必理会岁月曾经泼洒在艺术家身上的污浊。(摘自文艺评论,有改动)1.下列阐述不属于沈从文文学思想范畴的一项是()A.一部伟大的作品,要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对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未来光明的向往。B.文学作者必须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超乎习惯与俗见而向前,他的理想与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不尽相同。C.文学以生活为根据,
5、但又离不开想象,它可以自由驰骋,任意飞翔,其感情以一切自然与生活现象为依托。D.文学是极富自由性的,利用文学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人,其行动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所拘束,而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2.下列对沈从文文学作品特点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A.结构精巧,感情细腻,显示出作家锤炼的功夫,且始终保持着对底层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关怀。B.关注抽象的人性,同时又对中国现实不满,因此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C.在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中,显得特立独行,与新月派、京派文学处于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D.一颗坦诚的、执着的艺术灵魂,是由平易的、抒情的、散文化的叙述刻画出来的,并没有借助艰深的思辨
6、。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沈从文的文学思想能够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追求结合在一起,这与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不同。B.沈从文认为,尽管文学作者与社会改革者及思想家不同,但他与他们往往有着相同的理想、热忱和勇于进取的精神。C.沈从文的文学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从事文学活动,这跟他来自社会底层、目睹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有关。D.文学是允许心灵憩息的精神家园,特别是在时局动荡、民生艰难的情况下,它成了文学家的避难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15分)美女俄契诃夫记得还是在做中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的时候,我和爷爷到顿河区罗斯托夫去。那是八月里的一天
7、,天气闷热,令人烦闷不堪。由于热、干燥,以及把尘雾吹到我们身上的热风,眼睛困得睁不开,嘴巴发干;不想看,不想说,不想思索,当那睡意蒙眬的车夫乌克兰人卡尔波扬鞭打马,鞭子甩到我的制帽上的时候,我既不抗议,也不出声,只是从半睡中清醒过来,无精打采地瞥一眼远处透过烟尘能看到的村庄。我们停在亚美尼亚的一个大村庄巴赫契萨拉赫爷爷熟识的富裕的亚美尼亚人家里喂马。在这个亚美尼亚人的房间里,没有漆过油漆的木墙啦,家具啦,红褐色的地板啦,都散发出一股被太阳晒过的干木料的气味。无论你往哪儿看,到处是苍蝇、苍蝇、苍蝇爷爷和亚美尼亚人正在谈论放牧啦,牧场啦,羊群啦听着他们俩嘟嘟囔囔的谈话声,我开始对草原、太阳、苍蝇等
8、产生了怨恨的情绪。亚美尼亚人不紧不慢地走进门厅,喊叫道:“玛霞!过来斟茶!你到哪儿去啦?玛霞!”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走进屋子,穿一身普通的花布连衣裙。她洗碗、斟茶的时候,背对着我站着,我只看见她腰身纤细,光着脚丫,裸露的小后脚跟被下垂的长裤脚盖住了。主人请我过去喝茶。我坐到桌旁,姑娘给我斟了一杯茶,我看见她的脸,忽然感到,仿佛有一阵清风掠过我的心灵,把一天来的种种苦闷和灰尘通通吹散了。我看见了一张在青天白日下或梦里神游时从未见过的俏丽无比而神韵非常的脸。正如理解闪电一样,我一下子便意识到了:我面前站着个美女。我敢起誓,玛莎,或照她父亲的叫法,玛霞,是真正的美女,但我不能证明这一
9、点。往往有这种情况,大家都看晚霞,人人都说晚霞真美,但究竟美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出。并非只我一个人发现那亚美尼亚姑娘美。我爷爷是个快80岁的老人,为人古板,对女性和自然美一向漠不关心,现在却温存地看着玛霞足有一分钟,随即问道:“这是你的女儿吗,阿维特那扎雷奇?”“女儿!这是我女儿”主人回答说。“多好看的闺女呀!”爷爷称赞说。亚美尼亚姑娘的这种美,艺术家或许会称作古典的或端庄的吧。也正是通过对这样的美的观察,天晓得是怎么回事,才会使人深信:您见到的容貌是端正的。头发、眼睛、鼻子、嘴、脖子、胸脯以及青春肌体的每一个动作,都交织在一起,融会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的旋律,在这旋律中大自然的音韵不差
10、一个音符。您完全觉得,一个理想的美女就应该有玛霞那样笔直而略微凸起的鼻子,那样大大的黑眼睛,又黑又长的睫毛,那样令人神魂颠倒的目光,她那黑黑的卷发和眉毛,就像翠绿的芦苇依恋静静的小溪,飘拂在温柔而白嫩的额头和面颊上。您看着她,不由自主地便会产生一种愿望,即跟玛霞说点什么,说点极愉快、真诚、美丽得跟她本人一样美丽的话。对这种美,我的感受却很怪。玛霞在我心中激起的不是欲望,不是欣喜,不是快乐,而是一种愉快却痛苦的忧伤。这忧伤飘忽不定,朦朦胧胧,像一场梦。不知什么缘故,我为我自己,为我爷爷,为那亚美尼亚人感到惋惜,我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我们几个人都失去了对生活来说很重要、很必要的东西。爷爷也忧愁起来
11、。他已不再谈起牧场和羊群,而是默默不语,若有所思地望着玛霞。喝完茶,爷爷躺下午睡了,我走出屋子,坐在台阶上。我坐的台阶被晒得滚烫;太阳把我的头、胸、背晒得火辣辣的,可我并不以为怎样,我只觉得我身后的门厅里和房间里有一双赤脚踩在木制的地板上发出窸窣的声音。收拾完茶具,玛霞跑下台阶,我身边像有一股轻风吹过,然后她又像鸟儿一样跑进了一间被熏黑的小房里(大概是厨房),从那里飘出了烤羊肉的香味和亚美尼亚人的说话声。她在黑暗的门道里消失了,不大工夫玛霞在门口露面了,厨房的热气弄得她满脸通红,她肩膀上扛着一大块黑面包;面包很重,她便优美地拱起腰身,穿过院子跑到打谷场,跳过篱笆,钻进残麦秸金色的云雾,消失在大
12、车后边。她极其美丽的身影越是经常在我眼前闪现,我便越感到忧伤。我为自己、为她、为乌克兰人感到遗憾,她每次穿过谷壳的云雾向大车跑去的时候,乌克兰人总要满怀惆怅地目送她。或许这是我对美丽的嫉妒吧,或许我为这女孩不属于我,也永远不属于我,对于她是个陌生者而感到遗憾吧,或许我隐约感觉到她的罕见的美是偶然现象,毫无用处,就像大地上的一切没有永恒一样,或许我的忧伤是人在观察真正的美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觉吧,只有天才知道!两三个钟头之后,我们坐上大车,走出院子。我们坐在车上,都一声不响,仿佛在互相怄气似的。远远地可以看到罗斯托夫和那希切万了,一直默默不语的卡尔波突然回头看了看,说道:“亚美尼亚人的那个
13、女孩真讨人喜欢!”他朝着马背抽了一鞭子。(有删节)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集中笔力从正面描写了一位有着姣好容颜、美妙身材、优雅气质的美女,这样的构思更能紧扣题目。B.“大家都看晚霞,人人都说晚霞真美,但究竟美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出”,这句话表明,美是只可意会的,对美的感受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这正好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C.“我爷爷是个快80岁的老人,为人古板,对女性和自然美一向漠不关心,现在却温存地看着玛霞足有一分钟”,这句话是为了说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受年龄、身份的限制。D.“我”是贯串小说的线索式人物,作者主要
14、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展现“我”对美的感受,在“我”的心里,玛霞就是美的化身。5.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特点?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6.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说,“美与悲伤的意思是相通的”。这篇小说在表现美的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忧伤,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24分)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兼崇陵使判官。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
15、,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
16、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
17、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注太学辟雍:国家设立的大学。7下列对本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B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C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D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18、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五言诗,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唐以前的五言诗通称为“五言古诗”,初唐后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B礼部尚书,“三省六部”中礼部的最高长官,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财政、科举等事务的大臣。C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古代官职级别,如“委之常秩”“贬秩三等”。“秩满”意为古代官吏任期届满。D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后妃等所居宫内。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故称宫禁。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叔文得势时,名重一时的刘禹锡受到重用,王叔文失势后,刘禹锡也受到牵连,被连续贬官。B刘禹锡的诗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
19、诗涉嫌讽刺,招致朝廷的不满,最终被贬为播州刺史。C刘禹锡认为培养人才不应过分注重祭祀孔庙的形式,应该省出钱来增加教育的投入,但意见没有被采纳。D文中交代白居易与刘禹锡在诗歌方面的唱和往来以及白居易为之作序,意在侧面衬托刘禹锡的文学成就。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5分)(2)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5分)(3)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5分)(四)古代诗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112题。(9分)长安月夜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禁中独直对月忆元
20、九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注】本诗为作者逢元夜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帝王州:指都城长安。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1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B第一首诗中,“羁病”交代了诗人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C第二首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诗眼。D诗人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琵琶行中的“
2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1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_(五)名句默写,完成13题。(14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用“雕刻”这一方式来对比说明:如果不坚持雕刻,则“_”;如果坚持不懈地雕刻,则“_”。(2)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词句是:“ _,_。”(4)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5)“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
22、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也有相似的句子“,”。(6)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7)滕王阁序中用“,”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16题。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
23、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做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
24、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1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
25、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玷辱(din) 酒馔(zhun) 央浼(mi) 庇佑(b)B憎恶(zn) 周济(j) 孤僻(p) 怂恿(cn)C谗言(chn) 郁闷(mn) 挣扎(zhn) 氽水(tn)D角隅(y) 埋怨(mi) 拮据
26、(ji) 强迫(qin)18.下列课内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B.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众人匹之,不亦悲乎19.下面是某班长在班会上的结束语,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词句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感到十分高兴!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27、!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1)_,修改为:_(2)_,修改为:_(3)_,修改为:_(4)_,修改为:_三、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当今社会,“时间即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缩写本随身携带。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诵“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只需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化快餐现象的?请结合你是我体会与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长安一中高2
28、019级高二阶段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1.答案:B 思路解析:B项,不属于沈从文的文学思想。文学作者的“理想与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不尽相同”,这种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文学作者与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的理想常常“殊途同归”。2.答案:A 思路解析:B项,“关注抽象的人性”是指梁实秋,而不是沈从文。C项,所阐释的内容不是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特点,而是他在现代文学中所处的位置。D项,原文是说对沈从文的“新的解读,便用不着非借助艰深的思辨”不可,并不是指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特点。3.答案:C 思路解析:A项,原文是说沈从文“有意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归结为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这就改变
29、了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取向”,并非指“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追求结合在一起”这一点与“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不同”。B项,说法不符合原文,原文是指每个文学作者“必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并没有包括“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D项,说文学“成了文学家”“在时局动荡、民生艰难的情况下”的“避难所”,贬低了文学家的觉悟与勇气。4.答案:D 思路解析:A项,一是小说还着力描写了“我”的心理感受;二是除正面描写外,还有侧面描写,还运用了比喻、衬托等手法表现玛霞的美。故此项表述不完整。B项,这只是主人公的个人感受,并非作者的创作意图。C项,这段描写是为了从侧面烘托玛霞的美。5.思路解析:本题考查
30、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先要结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概括其特点,然后指出其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参考答案:特点:天气闷热干燥,尘雾笼罩,房间嘈杂肮脏,空气窒闷。(2分)作用:渲染了压抑滞闷的环境氛围,烘托了“我”的内心感受。为美女的出场提供了活动背景,为表现玛霞之美做了铺垫,反衬了玛霞之美。环境的恶劣更能反衬出美女的美对“我”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利于表现小说主题。(4分)(答出两点即可)6.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探究作品主题,要结合小说的相关描写分析,须言之有理。答案:示例就作品来看,“我”认为她的美是不可复制的,是
31、一种遗憾。“我”或许感到这种美是一种偶然现象,不能永恒,毫无用处。由于“我”对美有了这样的认识,因此,也就产生了忧伤、无奈的情绪。现实与美好理想的冲突,导致“我”因美而产生忧伤之情。玛霞的美在“我”心中就是一种完美、一种极致,而想追求完美、追求极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可以引发“我”忧伤的情绪。玛霞的美与她所处的环境极不协调,“我”为玛霞感到忧伤。(答出三点即可)(6分)7C 【解析】“好”是动词,意思是“喜好”,其宾语是“巫”,故应在“巫”后断开,排除A、D两项;“于其间”是后置状语,与前面的谓语不能断开,故排除B项。8B 【解析】“财政”应该归户部掌管,不是礼部的职权。9B 【解析】“被贬为
32、播州刺史”错误。文中,“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可见应是调任连州,又迁任夔州。10(1)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叔文经常称赞(刘禹锡)有做宰相的才能。(补齐“与之交”省略的主语“王叔文”1分, “每”“器”各1分,大意正确1分)(2)裴度没有话回答了。(过了一会儿)宪宗改变了(严厉的)脸色说:“我所说的,是责备做儿子的事,但不想伤他母亲的心。”(“无以”“改容” “然”各1分,大意正确1分)(3)还希望公田里的庄稼成熟收获一次,就收拾衣装,星夜离去。【参考译文】刘禹锡,字梦得,家中世代是儒生。(刘禹锡在)贞元九年被提拔为进士的等第,荣登博学宏辞科。(刘禹锡)精通写文章,
33、善于作五言诗。贞元末年,王叔文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叔文经常称赞(刘禹锡)有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后,朝廷中的重大议题和秘策多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宫中商议(国事),(刘柳)所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刘禹锡)被提拔为屯田员外郎,兼任崇陵使判官。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少数民族的风俗喜好巫祝,每次祭祀,
34、敲着鼓跳舞,一定唱俚俗的歌词。刘禹锡有时参与这些活动,于是依据楚辞作家的作品,写了新的歌词来教给巫祝。所以武陵溪洞之间的夷人唱的歌,大多是刘禹锡写的歌词。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政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贬出(京城)做播州刺史。诏书下达后,御史中丞裴度奏禀(皇帝)说:“播州特别偏远,(是)猿猴居住的地方,刘禹锡母亲八十多岁了,不能(跟着儿子)前去,(就)将与她的儿子死别,(我)担心(这样会)伤害陛下以孝治天下的方针,请求您稍稍往近的地方调动(他)。”宪宗说:“做人儿子的应该谨慎做事,不让父母担忧。像刘
35、禹锡(这样不谨慎)比别人还严重,更不能饶恕了。”裴度没有话回答了。(过了一会儿)宪宗改变了(严厉的)脸色说:“我所说的,是责备做儿子的事,但不想伤他母亲的心。”于是改调(刘禹锡)去连州,又迁任夔州刺史。刘禹锡曾经感慨天下学校荒废,就上书给宰相说:“言官说天下缺少读书人,却不懂得培养人材的方法,不是上天不降生人才,而是(人才被)湮没不能发展的缘故。这就如不耕田而只感叹仓库没有剩余的粮食,可以(这样)吗?贞观的时候,(全国有)学舍一千二百处,学生门徒三千多人,外国派年轻人来跟着学习的有五个国家。现在学校坍塌荒废,学生门徒缺少,不是管教育的官员不努力,问题是没有资金来供给。过去,凡是管教育的官员,在
36、春秋两季向先师(孔子)祭奠,只是在国立大学里这样做,没有遍及天下的学校。现在地方州县一年四季都在孔子庙中祭奠,请求废除全国地方州县每年四季祭奠孔子的制度,登记那些(用来祭奠)的资财,把一半给予所隶属的地方州县,让(地方)增设学校,拿另一半给国立大学, (这些钱)可以营建学舍教室,制备教具,丰富(师生的)饮食,那么古时的风气,明显地可以恢复了。” (朝廷)当时没有采用他的主张。刘禹锡晚年和少傅白居易交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白居易之上的人。(白居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于是(白居易)集录这些诗并为之写序说:“彭城刘梦得是诗人中的豪者。他的诗锋芒突出,很少有能和他匹敌的。我自不量力,常常
37、去和他对诗。互相呼应的文人声气相同,交往竞争的诗友实力相当。(我们两人)一去一回(互相唱和),想要停也停不下来。太和三年春天以前,用纸墨记录下来的(诗),共一百三十八首。”开成初年,(刘禹锡)又做了太子宾客分司,不久授为同州刺史。任期满,做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刘禹锡)会昌二年七月去世,去世时七十一岁,被追赠为户部尚书。11B 【解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12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
38、友;同时,诗人以己之心推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3(14分)(1)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4)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7)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14.答案:C 思路解析:括号前一句的主语是“创新”,C项和前面的叙述对象一致,上下文衔接更顺畅;A、B、D三项要么换了陈述对象,要么用被动句或添加不必要的介词结构,破坏了句
39、子的简明性和连贯性。15.答案:C 思路解析:“寿终正寝”泛指事物的消亡。“无疾而终”比喻事情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语境指戏曲可能消亡,所以应用“寿终正寝”。“名噪一时”指名声在一个时期广泛传播。“名垂青史”指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语境强调的并非“一时”,应用“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是指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而“博采众长”更强调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与梅兰芳艺术水平和艺术追求吻合得更好。“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语境只强调简单模仿,所以选“照猫画虎”。16.答案:B 思路解析:画线的部分共两
40、个分句。第一分句句子结构混乱,应在“眼花缭乱”前加上“令人”。第二分句的主语应是“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的做法,所以应加代词“这样”。据此可判定正确项是B项。17.答案:A 解析:B项,“济”读“j”,“怂”读“sn”;C项,“挣”读“zhn”;D项,“埋”读“mn”,“强”读“qin”。18.答案:A 思路解析:B项,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今义:看机会;看形势。C项,古义:谦称,后生,晚辈。今义:儿童。D项,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19.答案:(1)抛砖引玉,修改为:踊跃发言 (2)学习成绩差,修改为:学习成绩暂时不太理想(3)殷切希望,修改为:希望 (4)目前的当务之急,修改
41、为:当务之急 三、写作(60分)思路点拨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总有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存在,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一个大的方向和原则。我们可以从其流行的原因入手,分析其存在的理由,特别是社会现实的实际状况、人们的生存空间、人们的生活节奏,找出其关键性的原因。也可以从后果出发,深入挖掘其弊端,阐述其不利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正反两方面的情况我们都应该考虑到,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者简单地否定。所以,在论证过程中的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我们还可以从总体上,谈自己对此的看法。这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而不是空谈,要有具体的事例,以及切身的体验和思考。若你擅长说理,不妨用议论文来写;若你善于叙事,就
42、用记叙文来写。若要出新,亦可以尝试用日记体、散文来写。当然了,前提是你能驾驭好这样的文体。写作中说理与事例相结合。纯粹说理,会使文章显得枯燥,没有说服力;纯粹用事例,显得深度不够,因此应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范文示例“文化快餐”要“吃”得适量为了节省在吃饭上的时间,人们便发明了快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快餐”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文化快餐”。文化快餐说通俗些,就是把我们因时间少而不能看的大部分名著,改编为电视剧、压缩本等形式,让我们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其内容。由于文化快餐的出现,我们不必对泱泱书海发愁了,几个月都读不完的作品可在几天内了解。想了解历史的可看看影视剧;学习古诗词的可熟读些名句;
43、想看古代著作的可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如此看来,文化快餐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呀!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其中也有许多腐烂变质吃不得的东西。影视剧毕竟是影视剧,它不可能完全按原著演,甚至有些为了去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把作品变得面目全非,把野史、正史掺在一起。记得曾看过一部电视剧叫作秦始皇与阿房女,且不说是不是有阿房女,单拿里面的太子丹来说吧,他在电视剧中与嬴政情同手足,这怎么可能呢?要是这样的话,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恐怕就太不可思议了。虽然电视剧会贴上“戏说”或“本片纯属虚构”等标签,可它给人的印象却很难改变,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更容易把电视剧中的事完全当真。另外,压缩本虽可让我们快速读完,可读起来却感到平淡如水,完全找不到原著的感觉和意境。因为有些作品就是以其语言和抒情取胜,压缩本失掉了这些,当然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只能起到了解大概内容的作用。文化快餐不可少,因为我们的确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把每一部书的原著都读上一遍,也没必要。然而我们也不可只吃快餐,因为电视剧戏说成分太多,营养有限。因此就需要我们有选择地“吃”,“吃”得适量。吃到肚子中的快餐有问题只是胃遭点殃,而若是文化快餐有问题的话,遭殃的不单是身体,还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