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章末卷1一选择题 1(3分)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与实物等大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倒立实像D缩小的正立虚像【考点】B9: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物视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2(3分)下列关于眼镜度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远视眼
2、镜的度数是负数B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度数都是正数C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D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乘100的值【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BB: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2)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解答】解:AB、近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远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故AB错误;CD、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眼镜的度数正负表示、焦度以及
3、度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基础知识便可解答。3(3分)关于矫正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近视眼镜的度数都是固定不变的B配眼镜时,两镜片的度数可能不相同C配眼镜时,两镜片的度数一定要相同D近视眼也可以配戴远视眼镜进行矫正【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1)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眼的度数可能增加,故A错误;(2)配眼镜时,两镜片的度数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C错误;(3)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近视眼只能用近
4、视镜配即凹透镜进行矫应,不能配戴远视眼镜进行矫正,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4(3分)250度的镜片的焦距为()A2.5mB250cmC4mD40cm【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平时说的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解答】解:因为镜片的度数等于焦距倒数的100倍,因此当一个镜片的度数为250度时,它的焦距为m=0.4m=40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透镜的焦距、焦度以及度数之间的关系,重点是熟记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还要
5、注意正负的区分。5(3分)下列关于显微镜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正立的实像B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C将被观察物体向左移,通过目镜看到的像则向右移D反光镜的作用是为了成正立的虚像【考点】BC:显微镜【分析】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同时要了解显微镜的使用特点和反光镜的作用。【解答】解:AB、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正立的虚像,故AB错误;C、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这个像再通
6、过目镜进行放大,因此,将被观察物体向左移,通过目镜看到的像则向右移,二者方向相反,故C正确;D、反光镜的作用是为了让光线照亮物体,不是为了成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学器件显微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对于它的用途应当了解,属于基本应用常识题。6(3分)对于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望远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景物的像B望远镜的目镜、物镜一定都是凸透镜C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成实像D望远镜的物镜都尽量的会聚更多的光【考点】BD:望远镜【分析】(1)根据望远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分析答题: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2)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
7、凹透镜,成正立的像,放大倍数不大;(3)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4)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解答】解:A、当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的像,放大倍数不大,故B错误;C、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可知,最终通过目镜所观察到的都是虚像,故C错误;D、现代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望远镜成像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望远镜中,进行了多
8、次成像,第一次所成得像可以当做第二次成像的物体。7(3分)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D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考点】BD:望远镜【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用来观测远处的物体,物体发出的光已经十分微弱,因此需要用口径较大的物镜来会聚光线;(2)视角与物体的大小和眼睛距离物体远近有关。【解答】解:A、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很弱,为了会聚更多的光,把物镜的口径做大。故A说法不
9、正确。B、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目镜的焦距小于物镜焦距。故B说法不正确。C、由A分析可知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故C说法正确。D、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虽然比原来小,但他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实际还是缩小的像。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知道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8(3分)光的三原色是指()A红黄蓝B红黄绿C红紫蓝D红绿蓝【考点】AQ: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0、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能合成各种颜色的色光。故选:D。【点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两者容易混淆,注意区分。9(3分)关于近视眼的产生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肯定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而形成的C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光斑D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解答】解: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1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10(3分)如下关于显微镜的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B物体在物镜的1倍焦距以内,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体在物镜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物镜所成的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通过目镜再成一次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BC:显微镜【分析】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物体放在
12、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解答】解:ABC、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把物体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个像在二倍焦距之外,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错误、C正确;D、物镜所成的像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再通过目镜再成一次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及其成像的具体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3分)显微镜镜筒的两
13、端各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透镜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在观察物体时,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实像(填“虚”或“实”)。【考点】BC:显微镜【分析】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解答】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境。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答案为:眼睛;物体;虚;实。【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学器件显微镜的作用,对于它们的用途应当了解,
14、属于基本应用常识题。12(3分)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太阳光产生了色散,才揭开了光的颜色的秘密,通过三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用白色光屏承接,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考点】AP:光的色散【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解答】解: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故答案为:牛顿;色
15、散,红;橙;黄;绿;蓝;靛;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13(3分)如图所示,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B9: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分析】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故答案为:凸透;倒立、缩小的实。【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
16、解和掌握,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生活的体验很好理解。14(3分)夏天雨后,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色散和折射后形成的,弧形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考点】AP:光的色散【分析】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解答】解: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色散现象,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些颜色从上到下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彩虹的外侧为红色、内侧为紫色。故答案为:色散;折射;红;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彩虹形成的原理的了解,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
17、活的宗旨,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15(3分)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小明的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它应把镜子拿到离眼睛12.5cm处最合适。【考点】B9: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分析】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特点来解答此题。【解答】解: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若人用平面镜看自己的脸部,则人眼与镜中像的距离应该是25c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眼到镜面的距离应该是25cm=12.5cm。故答案为:1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及应用,是一道基础题。16(3分)如
18、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绿色,区域2应标白色。【考点】AQ: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基色。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在一起可得到白光。【解答】解: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它颜色的光混合而成,而其它颜色光可用红、绿、蓝光适当混合而得到。故图中区域1应标上绿。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在一起可得到白光,区域2应标白色。故答案为: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三原色的认识和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注意区分,光的三原色能合成白光,颜料的三原色能合成黑色。三实验探究(6分)17(6分)小明想为爷爷买一副
19、老花镜,约了几位朋友到眼镜店去选购。他看中一副款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镜,请你为小明想一种既不损伤镜片又能较快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考点】B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老花镜是凸透镜。根据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的方法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阳光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地面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凸透镜,地面上有暗圈的是凹透镜。放大镜法:透镜放在课本的文字上,透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凹透镜。成实像的方法:在教室里,在窗户和窗户对面是墙之间,透镜靠近墙,能在墙上成窗户倒
20、立的实像的是凸透镜,不能成像的是凹透镜。【解答】答: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4种,既不损伤镜片又能较快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有以下3种:阳光聚焦法:把眼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眼镜,能在地面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老花镜,地面上有暗圈的是近视眼镜。放大镜法:眼镜放在课本的文字上,眼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能起放大作用的是老花镜,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近视眼镜。成实像的方法:在教室里,在窗户和窗户对面是墙之间,眼镜靠近墙,能在墙上成窗户倒立的实像的是老花镜,不能成像的是近视眼镜。【点评】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比较中间和边缘的厚薄、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的方法。这四种方法比较常用,一定要掌握。
21、四综合应用(6分)18(6分)有两个玻璃制成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小明同学想知道它们焦距的大小关系,若身边没有刻度尺,请你同他一道设计出一种粗略判断凸透镜焦距大小的方法。(1)简述实验的步骤。(2)若用作望远镜的目镜、物镜,则应将焦距小的作目镜,将焦距大的作物镜。(填“大”或“小”)【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1)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三种方法:阳光聚焦法: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二倍焦距法: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这是实验中经常用到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放大镜法
22、:把放大镜放在课本上,使放大镜逐渐远离课本,当课本上的字看不清时,此时放大镜到课本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解答】解:(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距离焦点远的焦距大;(2)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望远镜的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故答案为:(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纸上
23、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小;大。【点评】阳本题考查了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最简单的方法和望远镜物镜与目镜的特点,属于基本应用常识题。五选择题 19(4分)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
24、B间的距离【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在本题的模型照相机中在纸筒B的右端为凸透镜,纸筒A的左端的半透明纸就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底片,在半透明纸上所看到的就是凸透镜前方的景物通过凸透镜所生成的像,在使用中符合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1)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应该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而不是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让光线从纸筒B通过凸透镜才可以看到、看清楚物体的像;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故B正确,AC错误;(2)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离透镜越远的物体通过透镜所生
25、成的像离透镜越近,为使远处物体的像能清楚地成在透明的纸上,应使透明纸向透镜靠拢一些,而不应该把B向外拉使A、B之间的距离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评】照相机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调节上,符合物近像远像变大:像要变小,物距要增大,像距要变小,镜筒缩短。20(4分)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透明胶片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考点】AI:平面镜的应用;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投影仪
26、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图案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物体离投影机镜头比较近,像是放大、倒立的。【解答】解:因为螺纹透镜的作用相当于幻灯片中的聚光源,一方面会聚光线,另一方面使光线均匀照射到投影片上。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当投影仪成像时物距是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的,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因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屏幕上的像是实像,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六填空题21(4分)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
27、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乙中的那一副。【考点】BB: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通过三个透镜的成像情况,可以确定甲乙是凸透镜,丙是凹透镜。远视眼需要凸透镜,然后在利用甲乙成像的大小确定焦距大小,进而确定眼镜的度数大小。【解答】解:甲和乙都是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情况相符,所以甲和乙是凸透镜。远视眼要带凸透镜来矫正,因此在甲和乙中选取一个。由于报纸上的字在甲中成的像大于在乙中成的像,所以甲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乙凸透镜的焦距,根据眼镜度数的计算公式:=100可以确定,乙眼镜的度数小于甲眼镜的度数,所以小明要给爸爸拿图乙中的
28、那一付。故答案为:乙。【点评】对于眼镜无论是近视镜还是远视镜,其度数的大小是由透镜的焦距来确定的,焦距越大,度数越小;焦距越小,度数越大。22(4分)物体会呈现五颜六色,这是由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某种颜色的不透明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对于透明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其他颜色的光不能穿过。那么,太阳光照射到一个绿色的物体上,物体表面只能反射绿色光,太阳光照射到一个红色的玻璃上,则玻璃只能透过红色的光。试猜想,舞台上穿绿色舞衣的芭蕾舞演员正在尽情的舞蹈,舞台顶只有红色灯是亮的,则我们看到演员的衣服是黑色的。【考点】AR:物体的颜色【分析】(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
29、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能透过所有色光的透明物体是白色的;(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白色的,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黑色的。【解答】解:(1)不透明物体能反射和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所以太阳光照射到一个绿色的物体上,物体表面只能反射绿色光;(2)透明物体能让和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通过,所以太阳光照射到一个红色的玻璃上,玻璃只能透过红色的光;(3)不透明物体能反射和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绿色舞衣只能反射绿色的光,当红色灯光照射绿色舞衣时,红光被吸收,则我们看
30、到演员的衣服是黑色的。故答案为:绿;红;黑。【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知道透明物体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七科学探究(4分)23(4分)为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现象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白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块绿
31、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考点】AP:光的色散【分析】(1)解答本题需掌握: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就是英
32、国物理学家牛顿所做的光的色散实验,他证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见到红色光。说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3)绿纸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因此在白屏上蒙一块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说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故答案为:吸收;反射;反射色光的颜色故答案为:(1)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不是单色光;(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牢记:彩色透明物
33、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彩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八综合应用(5分×4=20分)24(5分)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以100,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以及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可设计此实验。【解答】解:需要的器材:刻度尺;操作步骤:(1)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阳光与镜片垂直;(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最小,最清楚。(3)以m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
34、光点的距离,用f表示。计算公式:镜片的度数D=。【点评】此题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是焦点,什么是焦距,找出光心及焦点,测出焦距。在测量焦距时特别注意,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最小最亮时,再测量。25(5分)如图甲是人的眼睛,图乙是鱼的眼睛,仔细观察人的眼的晶状体与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种形状对鱼的生存有什么作用?【考点】B9: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晶状体的曲度越大,会聚能力越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解答】答: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
35、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鱼眼睛的晶状体比人眼睛的晶状体压凸的多,这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眼睛时,会减弱眼睛对光的折射能力。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鱼眼的晶状体曲度大,焦距短,像球一样,以此来增强它的折射的本领,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应注意合理地构建物理模型,灵活地选择物理规律解答问题。26(5分)小明想替爷爷买一副老花眼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镜店去选购,他看中一幅款式新疑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眼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请设计两种不损坏眼镜片,又能较为简单的办法判断它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
36、的方法。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考点】B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分析】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四种方法:(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3)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凹透镜只能使物体成缩小的像。(4)凸透镜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解答】答: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设计方法如下:方法一:放大镜法:将透镜放到书上,透过透镜看到书上的字变小的是凹透镜,字变大的是凸透镜。方法二:成实像方法:将透镜放在眼前正对前面的景物,如果看到倒立缩小的物像是凸透镜,正立的是凹透镜。方法三:阳光聚焦的方法:把透镜正对着太阳光,上下移
37、动能在地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是凸透镜;同样的操作在地面上出现暗圈的是凹透镜。【点评】本题具有开放性,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较好,需要学生综合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才行。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集中区别的方法:观察法,阳光聚焦法,成像法,放大镜法等等。27(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研究光的色散实验。他让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白光被分解成七色光束,再将七色光通过一个凸透镜,在透镜的后面用一张白纸板截住从透镜射出的光线,当白纸板分别在A、B、C三处时,在白纸板上能观察到什么颜色的光?分析这个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考点】AP:光的色散【分析】白光并不是单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由于这七种颜色的光折射本领不同,所以当它们发生折射时,它们的偏折程度不同,从而分散开了。【解答】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因此白光是由这七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当再将七色光通过一个凸透镜时,因凸透镜由会聚作用,所以在B处会聚成白光,在A处时还未会聚,故A处为彩色光,B处又开始分散,故C处为彩色光。这个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太阳光(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和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