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5989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十三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明初设置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深受君主信赖,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可以得到更多授权,更好地统领地方。所以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这体现了()A.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B.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C.地方官不断威胁中央集权D.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明初设置巡抚,深受君主信赖”“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说明巡抚的设置是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故选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根据材料“可以得

2、到更多授权,更好地统领地方”可知,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统治,并非完善监察体系,排除D。2.(2021青岛模拟)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票拟”“面对”“密揭”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机制中体现了一定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取得皇权的支持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说明明代内阁()A.完善了中枢机构B.掌握着行政大权C.削弱了皇帝集权D.服务于君主专制【解析】选D。据材料“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机制中体现了一定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取得皇权的支持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内阁参与

3、中枢决策的形式,而不是完善了中枢机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掌握行政大权的是皇帝,B错误;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C与题意不符,错误。【拔高训练】明朝中期以后,内阁首辅多随俗浮沉以求免祸,甚至不惜取媚宦官以巩固权力,于政事则无所主张。这反映出明代()A.内阁地位超越六部B.皇帝昏庸依赖于内阁C.官僚运行机制成熟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解析】选D。明代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所以地位不可能超过六部,故排除A;题意没有体现皇帝昏庸的内容,故排除B;题意主要反映了明代的内阁,没有涉及明代的官僚运行机制,故排除C;根据材料“内阁首辅多随俗浮沉以求免祸,甚至不惜取媚宦官以巩固权力

4、”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首辅并没有法定权力,而是要依赖于皇权,所以才会出现取媚宦官的状况,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故选D。3.(2021天津模拟)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如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未设置B.殿阁大学士仅是顾问而无实权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D.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解析】选B。根据材料“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如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可知殿阁大学士与政事治理无关,与前代的宰

5、相有很大的不同,表明殿阁大学士仅是顾问而无实权,故答案为B;A、C与材料内容不符,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内阁是明成祖时才设立,D不符合题意,排除。4.(2020衡水模拟)明代法律规定:监察官员索要收受他人财物,罪加二等;“于各衙门嘱托公事”,比常人罪加三等。这些规定()A.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B.有效遏制了各级官员的腐败C.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D.标志着古代监察机制的成熟【解析】选C。材料反映明代法律对监察官员的违法行为加重处罚,体现了监察体系内部的权力约束,目的是防止监察官员腐败,以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监察官员的约束,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

6、,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在实际效果上是否有效遏制腐败,且材料只提到监察官员,而非各级官员,B错误;材料无法证明古代监察体制成熟,D错误。5.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想出关打猎游乐,在居庸关被巡关御史张钦杖剑挡驾,无奈悻悻而还。后来武宗乘张钦巡视他处之机,黑夜微服偷偷出关,一路生怕张钦追拦。这一史事表明()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监察制度走向成熟C.官僚体制制约皇权D.北方边防体系严密【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在居庸关被巡关御史张钦杖剑挡驾,无奈悻悻而还”可知,皇帝也不能轻易打破已经形成的规章制度,说明皇权受到官僚体制的制约。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制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制

7、度,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官僚体制的关系,排除。6.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A.明朝鼓励海外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解析】选D。“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主要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导致的,D正确;明朝禁止海外贸易,A错误;B中禁绝不符合史实,错误;C中造船技术落后不符合史实,错误。7.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开读、封敕、赉赐、庆典、市易”为使命,而在葡萄牙,航海不管对官方还是民间,都是一项确实有利可图的事业。

8、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制度的差异B.贸易观念的差异C.经济政策的差异D.综合国力的差异【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不计经济效率,而葡萄牙航海主要是图利,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贸易观念的差异,B正确;明朝和新航路开辟时期的葡萄牙都是封建国家,A错误;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综合国力的差异与对航海的认识无关,D错误。8.(2020潍坊模拟)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

9、商品贸易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厉行海禁,这导致了沿海居民生存困难,从而和倭寇勾结,在戚继光等人平倭后,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使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种海禁政策的放松促成了倭患问题的解决,D符合题意;东南沿海的私商不是倭寇主力,A错误;B表述错误,倭患未能隔断中外商品贸易,排除;C“失去”表述错误,排除。9.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这则材料可以证明()A

10、.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D.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解析】选A。据材料“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可以看出,当时的沿海地区确实有外国侵略势力的骚扰,故A正确。材料说的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故B错误。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这一结论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D错在“完全”,说法过于绝对。10.(2021济南模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他儿子均封为藩王。朱元璋的理想是让

11、他们能“上卫王室,下安生民”,以保朱家大明江山,国泰安康,千秋万代。这种现象说明()A.分封制度得以发展B.地方行政体系不断完善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D.中枢权力机构出现调整【解析】选C。朱元璋分封儿子为地方藩王,意图是“上卫王室,下安生民”,说明他想依赖血缘关系实现长治久安,可知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正确;分封制在秦代已经被废除,朱元璋分封的藩王也不是享有极大自主权的诸侯,排除A;分封藩王并不是对地方行政体系的完善,排除B;分封藩王不属于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排除D。11.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

12、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所处时代特征是明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尤其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故选B。奴儿干都司是地方军政机构,并非地方监察机构和中央行政体制,排除A、C。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对立,排除D。12.(2021枣庄模拟)以郑和船队的远航实践为依据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此图绘出了山脉、海岸、岛屿等地标,并在航线旁标注有针位(航向、方位)和更数(航行时间、距离)等数据。郑和航海图()A.有利于对外经济、文

13、化的交流B.折射出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庞大C.反映出天朝上国实力雄厚D.借鉴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郑和航海图详细记载了航行数据,这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参考资料,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故A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故B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天朝上国实力的雄厚,故C错误;借鉴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2020合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宰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

14、是行政首脑,事无巨细须经皇帝批准,于是,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保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有效控制。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材料二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榜文禁例”。作为法典的“律”与“例”,在司法层面必须遵守“准情用法”的原则。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

15、定的限制。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要求依法办事,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宰相”“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概括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一“

16、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概括得出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统治。第(2)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影响,积极影响,从巩固专制集权统治、行政法制化促进社会进步角度考虑;消极影响,可从专制政体难以制约官员利用法律条文繁复舞弊等分析。答案:(1)措施:废中书省,废宰相,设内阁;“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3分)目的:加强皇权专制统治。(1分)(2)积极影响:明朝不断完备法律体系,巩固了以法律制度为依据的专制集权统治;法律体系化体现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国家意志,又制约着专制权力;颁布律令,严

17、厉司法惩处,本质上是要求民众守法,但政府依法行政,使行政法制化空前加强,是历史的进步。消极影响:官员利用法律条文繁复舞弊,缺乏公开、透明、全方位的司法监督机制,反映了专制政体下制约政治权力,是难以逾越的障碍。(8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位专制君主虽然都力求“乾纲独揽”“事皆亲决”,但实际上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一人“独治”天下,必须“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于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政治学家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

18、欲收其权为己有,常用近臣以压制大臣。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了大臣的职权,因之大臣乃退处于备员的地位,而近臣却渐次变为大臣。近臣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说明材料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谈谈看法。【解析】根据材料“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可知材料的观点使中枢机构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枢权力的转移、权力的运作机制、权力机构的变化、中枢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皇权至上以及影响等方面谈谈看法。答案:观点:古代封建社会中枢机构不断演变。(2分)看法:由于加强皇权的需要,中枢机构不断变化,权力逐渐被削夺、分散或转移,权力运作机制缺乏恒定性,权力机构沿革呈渐进性,中枢权力机构之间彼此监督、相互制衡。这种变化有利于保证各种政治力量在法定的程序内活动,提高国家机器的运转效能;皇帝执掌着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使专制皇权得到扩张并不断强化。(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