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415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2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宗法制的解体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封建的经济发展 D私学的发展 2、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

2、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 B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C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4、“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

3、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反映的思想家是( ) A朱熹 B李贽 C王阳明 D黄宗羲 5、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程颐、黄宗羲、李贽、顾炎武 C王守

4、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6、“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直,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生而平等”7、柏拉图为说明“理念”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

5、知识 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 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 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8、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史学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 B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C两位史学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D两位史学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9、扬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

6、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由此可知( ) A胡斯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胡斯主张取消教会,阅读圣经 C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 D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10、“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

7、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11、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写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A B C D12、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我是个蒸

8、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A B C D1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傩戏面具 杂剧佣京剧脸谱 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利史料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杂剧融合了汉调、秦腔等形式三幅图片体现了时代的先后顺序 A. B. C. D.14、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

9、。“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15、“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16、下表是全球电影历史票房排行前10强(到200

10、8年5月止),这反映出电影事业( ) A并没有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显著影响 B以战争题材来获取市场 C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 D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被大众接受 17、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18、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

11、亡,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19、右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D封建专制统治依然存在20、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

12、、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1、瞿秋白指出,当时的思想界在长期禁锢下,好像“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喷沫鸣溅”,各种新思潮滚滚而来,而马克思主义也就作为新思潮的一种传到了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开始在中国泛滥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的基础 D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充满禁锢的情况下传入中国 22、“予之定名中华民国

13、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理,行使直接民权。”孙中山对民权主义的阐述与英美宪政的相同点()都反对专制 都倡导主权在民 都强调直接民权 都强调权力制衡 A. B. C. D. 23、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D必须用暴

14、力推翻清政府 24、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第卷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2分。)25、(20分)习近平说:我们的思想文化,既要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沃土之中,又要随着历史和传统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15、题。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 黄氏对“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坚信几乎是对儒学传统的颠覆。在黄宗羲看来秦朝加以具体化了的法家之法纯乎是法规条文它只是为皇帝利益服务的“非法之法”。相反黄宗羲要确立的法是为人民捍卫这个世界的。 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或作用

16、。(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所说的“法”与法家之“法”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对儒学传统的颠覆”的时代背景(12分)26、(20分)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

17、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4分) 探究主题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与宋元时期的理学家相比,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8分)探究主题三 西学东渐材料三

18、张之洞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梁启超评价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为当时维新派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3)据材料三,在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上,张之洞和梁启超提出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个原则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进步性。(8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评述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