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3911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21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 提能作业: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时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结构考纲呈现核心素养1.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政治认同:我国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学习本课,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一制度的政治认同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多种分配方式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正确认识我国的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法治意识:树立依法维护各类产权的法治意识考点一分配制度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根

2、本原因: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2)直接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按劳分配(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4)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

3、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判断: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提示: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

4、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判断: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提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说法是正确的。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确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提高生产要

5、素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一、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特别提醒(1)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全面认识和把握按劳分配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

6、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3.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4)原因必要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重要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

7、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知识拓展居民获得收入的多种途径(1)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范畴,属于非劳动收入。(2)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它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3)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

8、入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如,金融企业对外贷款)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4)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表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原因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

9、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带来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让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发展。负面影响: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不平等,不同社会成员使用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同,可能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现象发生。名师提醒如何辨别各种收入分配方式1.公有制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仅存在于公有制范围内,但在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

10、配(也有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2.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因为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因此农民承包土地仍属于集体经济,其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因为该收入是农民转让土地的使用权获得的收入,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体现了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具体见下图:3.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判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关键要看劳动者所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劳动者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反之,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时政微

11、词获得感“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获得感”一词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此后,“获得感”一词迅速流行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于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知识拓展正确认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包括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分为三类,即非劳动要素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非劳动要素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包括分红、利息、租金、出售专利等获得的收入典例1(2018海南单科,1,2分)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12、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B.C.D.答案D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并未提及企业的性质,因此无法判断其分配形式,排除;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分配,职工的其他收入如利息、股息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错误;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正确;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正确。典例2(2020宁夏顶级

13、名校第一次月考,13)某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民出土地、出劳力,民营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把农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农民既能领土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人工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农民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农民的工资和土地租金都属于劳动收入该经营模式促进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A.B.C.D.答案D材料中的企业是民营企业,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公有制”,错误。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是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正确。土地租金不属于劳动收入,错误。该经营模式提高了土地

14、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正确。典例3(2019辽宁沈阳模拟,7)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地上建筑农户个人所有、经营收益经营者所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农民获得收益是因为土地与经营资本相结合创造了价值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向经营者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农户通过流转闲置地上建筑所获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可助力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A.B.C.D.答案D本题考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和生存资料的结合才会创造价值,错误;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农

15、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错误;地上建筑属于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所得,符合题意;“三权分置”促使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可助力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符合题意。考点二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它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第一,根本方法: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第二,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三,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

16、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第四,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判断:2018年10月1日,国家实施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税率,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促进社会公平并改善人民生活的。提示:国家实施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税率,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促进社会公平并改善人民生活的。2.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

17、用的程度。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判断:2018年全国多省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这注重了公平,却忽视了效率。提示:我国多省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一做法既注重了公平,也注重了效率,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1)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重要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

18、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引导生产、扩大内需。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各地区、各行业等资源拥有和使用程度不同,造成它们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导致收入差距。(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若不能获得同等的市场地位,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会

19、受到制约,进而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从业者的收入,造成行业间的收入差距。(3)分配受企业经营的影响。在市场调节下,企业经营效益有差异,经济效益不同,在分配过程中会出现不同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劳动但收入不同的差异。(4)国家和企业的分配政策影响收入。从国家角度看,资源在区域、城乡间的配置,影响到不同行业和城乡间的发展,影响到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内部分配政策是否合理,会影响到劳动者收入。3.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如何维护社会公平(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坚持共同富裕。(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

20、重要的制度保证。(3)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4)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4.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区别初次分配再分配含义生产要素提供者所获得的报酬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财富转移,再次取得收益的过程主体主要是企业国家、政府范围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手段市场机制决定政府

21、调控机制,税收、政策、法律目的提高效率,体现公平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举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值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事业单位工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名师点睛并非所有的税收措施都属于再分配手段。判断某一税收措施属于初次分配手段还是再分配手段,关键是看其在哪个过程中进行分配调节。例如,增值税是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物质财富初次分配完成之前,其属于初次分配手段。个人所得税是在物质财富初次分配完成后,在个人所得基础上进行的,其属于再分配手段。二、效率与公平1.效率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

22、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知识拓展经济活动追求效率的原因(1)经济活动追求效率,根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为不断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必须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2)从企业经营看,追求效率是遵循价值规律、成功开展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3)从分配方式看,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率,有助于正确认识资本、土地、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调动这些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通过分配方式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4)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追求经济效率才能实现财富增长,为实现公平

23、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否则,追求公平就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侧重于把“蛋糕”做大,主要强调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从分配的角度看必然涉及拉开收入差距。而公平则侧重于把“蛋糕”分好,主要强调收入差距要合理。效率与公平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过分地强调效率,会影响到公平的实

24、现;同样,过分地强调公平,又会影响到效率的提高。要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既反对割裂两者的联系,又反对忽视两者的矛盾。 教材纵横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可以用矛盾分析法加深理解: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针对初次分配和再分

25、配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典例1(2020河南洛阳尖子生第一次联考,7)“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我国目前低于这个比率。下列举措中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有()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子女教育等个税专项附加扣除A.B.C.D.答案A“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

26、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分配率,应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入手,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正确。都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排除。典例2(2019江西名校学术联盟质量检测,14)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个税的上述变化()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理顺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发挥了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使

27、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B.C.D.答案C不符合题意。国家对个税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个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确。题干不涉及企业的收入分配,不符合题意。个人所得税属于再分配,降低居民个税的负担,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正确。典例3(2019湖北黄冈中学6月模拟,14)基尼系数是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的指标,数字越大则收入差距越大。假定某国的基尼系数和经济增长率处于图中的x点,如果该国加大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一般说来,则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A.X1B.X2C.X3D.X4答案D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加大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

28、会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有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基尼系数会降低,故X点会向左上方移动,X4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A、B、C均不符合题目要求。一、选择题1.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70年来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获得长足发展B.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答案A本题设问指向是“根

29、本原因”,只有A是从根本原因的角度进行的分析。B、C、D都不符合设问的要求。2.(2019河北衡水调研,32)下表为某国有控股企业工程师税后收入(单位:元),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项目年度工资奖金企业分红专利其他投资合计2017年48000150002000150005000850002018年5000020000300017000300093000该工程师的按劳分配收入增加了8000元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其收入受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A.B.C.D.答案D该国有控股企业工程师的税后收入中,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增加了(50000-48000)+(20000

30、-15000)=7000(元),错误;正确但在表中不能反映,排除;题中的表表明该工程师的收入受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入选;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正确且符合题意。3.在脱贫攻坚战中,M镇依托当地的一家著名的民营企业使72户贫困户获得了年均1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14户贫困户获得了年均1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另外还带动15户贫困户承包村里土地发展种养业,获得了年均3000元的经营性收入,实现了让贫困户有土地流转收入、就地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下列对这些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有()土地流转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能缩小收入差距就地务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经

31、营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土地流转收入、就地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都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A.B.C.D.答案B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正确。15户贫困户承包村里土地发展种养业,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土地流转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会使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后半句错误。土地流转收入、就地务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经营性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错误。4.(2020海南海口调研测试,5)科研工作者和普通大众一样,理应追求和获得与他们的贡献所匹配的收入和报酬。2018年度国家最

32、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额度从500万元提升至800万元,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这一调整()是国家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激情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地位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造、人才的尊重A.B.C.D.答案D国家上调奖金额度,有利于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激情,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造、人才的尊重,符合题意。这些奖金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错误。材料中的调整并没有提高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地位,不选。5.收入分配差距历来为全社会所关注。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

33、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下列属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再分配措施的是()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A.B.C.D.答案B加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属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再分配措施,符合题意;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属于初次分配采取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选B。6.(2020河北廊坊高三联考,6)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如图)。为了使图中A的面积缩小,政府可以采取的有效措

34、施是()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投资收益实施精准扶贫,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分配制度,提高按劳分配比重A.B.C.D.答案C题干主旨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投资收益无关,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主旨可知,为了使图中A的面积缩小(实际上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精准扶贫,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符合题意。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不是提高按劳分配比重,说法错误。7.(2019河北唐山一模,15)西南交大按照721的比例由个人或科研团队、学校、学院三方共享职务科技成果,一系列被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

35、开始加速向市场转化。西南交大将“智源”转变为市场资源启示我们()要健全和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初次分配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A.B.C.D.答案A西南交大按照721的比例由个人或科研团队、学校、学院三方共享职务科技成果,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表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正确切题。题干说的是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不合题意。设问问的是启示,即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故选A。8.(2020贵州凯里一中开学考,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各省、

36、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均正式颁布实施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再分配环节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最低工资标准应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进行调整A.B.C.D.答案D最低工资标准应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符合题意。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初次分配环节注重公平,错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错误。9.(2019河南平顶山一调,6)有

37、政协委员指出:通过高质量就业和辛勤劳动提高收入,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主要途径。尊重劳动,鼓励人民参与新业态劳动,拓宽居民劳动和财产收入渠道,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履行好政府再分配的调节职能,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最终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公平正义,这需要政府()开启司法制度改革最后这道守护公平正义的防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发挥市场经济对收入分配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有效地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A.B.C.D.答案B不是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考虑的,排除。在收入分配中片面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可能会导致收入分配差

38、距进一步扩大,不符合题意。守护公平正义,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政府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并充分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符合题意。10.(2020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11)2019年8月5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1.83亿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该计划()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增强公司凝聚力有利于调动激励对象工作的积极性,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是贯彻按劳分配政策,提高职工的收入的重要举措A.B.C.D.答案A本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1.83亿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这有利于调

39、动激励对象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正确。该公司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体现效率,会使收入差距扩大,错误。股票分红或买卖获得的差价属于按要素分配,不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举措,错误。11.(2020安徽、河北8月联考,2)2019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比2018年同期实际增长6.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3元,同比实际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同比实际增长6.9%。居民收入增长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是()社会分配更加公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供给侧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消费升级,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增强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

40、展收入差距消失,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升A.B.C.D.答案B本题是推导题,推导的前提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增长会导致居民消费升级,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增强,这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供给侧结构改善,从而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推导是正确的,选B。A不选。“收入差距消失”的观点错误,含的推导都是错误的,C、D不选。12.(2020江西临川一中第一次联考,14)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下列属于初次分配过程

41、中有助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有()提高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标准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A.B.C.D.答案C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是中央的惠民政策,属于再分配,错误。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属于初次分配,正确。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属于再分配,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0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城镇居民依靠工资,农村居民依靠工分。改革开放后,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居民收入来源发生显著变化,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2013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年均实际增长7.3%,快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8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成效突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贫困,按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为97.5%,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7.7亿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1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均降至2010年的十分之一左右。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12分)答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护居民合法收入。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居民

43、收入来源发生显著变化,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解析根据材料前两句话可知,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据材料“2013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3%,快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8个百分点”可知,我国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根据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的决定

44、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可知,我国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14.(2020安徽黄山屯溪一中十月月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互联网+农业”下,土货变“网红”,不再烂在深山无人知;在“互联网+物流”下,快递小哥送货效率显著提高;在“互联网+金融”下,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获益颇高,投资者也可从传统银行之外获得另一份收益;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下,专业的细化催生了大量的高收入新兴岗位有专家指出,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城乡之间,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而“互联网+”会改变这种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而对我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联系

45、材料谈谈“互联网+”是如何改变我国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并运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简要指出这一分配格局的改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4分)答案(1)“互联网+”激活了多种经济要素,可让更多群众获得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互联网+”促进了低收入者增收,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了收入差距,可推进形成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改变将对生产、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表现在:有利于扩大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激活各种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第一小问考查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材料中讲述了两层意思,一是“互联网+”激活了多种经济要素,可让更多群众获得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二是“互联网+”缩小收入差距。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切入口很小,指定要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的知识,因此先表述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