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3546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A. 诸侯国大多认可周天子统一纪年B. 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 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 反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政治上希望维护周礼周制。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说明其以周王为正统,即希望维护周朝的政治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诸侯国的纪年情况,而且各诸侯国

2、也并非均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排除A项。当时中国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维护周礼。然后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两者结合可以推论得出孔子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其他三项,可以调动所学知识,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均可排除。错选ACD三项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无法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2.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而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哲学领域。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儒道两家A. 互

3、相吸纳融合B. 具有优劣之分C. 展开思想争鸣D. 具有不同传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道家思想在哲学领域具有优势,这表明儒道两家具有不同的传统,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道两家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并未体现两家相互吸纳融合;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儒道两家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优势和特长,并未体现优劣之分;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儒道两家展开思想争鸣。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从道家立场出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是A.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B.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C.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D.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硕鼠的描写,结合所学可知,从道家学派分析,人民不满、反抗等情绪,是由于统治者无情剥削造成的,B项正确;材料中的性恶说是儒家荀子的观点,与人民群众不满剥削、压迫等无关,A项错误;论语中分析的君臣父子关系的相对性,与硕鼠信息无关,C项错误;墨家所分析的大夫诸侯自私自利,不是造成民不聊生的原因,D项错误。4.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作为必读教科书,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记

5、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列。这些举措A. 有利于巩固汉代的大一统事业B. 使儒学成为政府选官的主要标准C. 表明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儒学D. 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汉武帝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以精修儒学的人为教师,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思想上的大一统做法,有利于巩固汉代大一统的局面,A项正确; 材料只有教材和教官,是对教育的调整,不涉及选官及标准,B项不符合题意; 五经为孔子编订,汉代儒学并未背离孔子学说,C项错误; 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打破世官制无关,D项错误。5.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

6、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A. 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B. 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 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D. 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错误。6.李

7、约瑟(1900-1995)曾说:“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A. 整体思维B. 多元包容C. 人文精神D. 格物致知【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揭示了宇宙天道阴阳五行的运行与变化,这些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意识,对现代科学的整体观念起到了启发作用,故A正确。B项中“多元包容”、C项中“人文精神”虽然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但对欧洲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影响有限,故排

8、除;D项“格物致知”是朱熹明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庄周没有这一主张,故排除。7.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了A. 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B. 中国文化的先进性C. 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D.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答案】D【解析】【详解】汉代学者董仲舒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发展了儒学,唐宋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排除A;材料只是体现中国文化吸纳多种文化,具有包容性,无法体现先进性,排除B;材料只是体现中国文化吸纳多种文化,具

9、有包容性,无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排除C。8.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理”即是“天理”,强调了它的道德性质,其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同时,他又反对思想僵化,大力提倡“致良知”。后来有些思想家对此作了改造,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这说明A.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 其观点与程朱理学有本质上的不同C. 这种观点包含了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D. 理学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答案】C【解析】根据“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可知,王守仁的这种观点包含有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具有进步作用,C正确;王守仁的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A错误;王守仁的心学与程朱理学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

10、,只是认识理的途径不同,B错误;D夸大了理学的作用,排除。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上述主张意在A. 鼓励发展私欲B. 突出个性自由C. 主张实行分封D. 反对理学禁欲【答案】D【解析】顾炎武论证了人的私欲产生的合理性和古圣先贤满足人的私欲形成天下之公的努力,是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否定,D项符合题意;“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举例说明古圣先贤满足人的私欲做法的合理性,并非是鼓励发展私

11、欲和实行分封制,排除A、C两项;材料论述的是对公私关系的处理,不涉及个性自由的问题,排除B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10.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B.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 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调节经济【答案】A【解析

12、】回答此题关键要提炼材料中有效信息,即当粮食价格较高或较低的时候,封建统治者利用行政命令强行平抑粮价结果是适得其反,不如让市场来自动调节粮价,王夫之的主张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在经济思想上的反映,故A正确,C错误;B、D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关键信息“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11.当自然常常被古老的民族看作是混沌、神秘、变化无常的时候,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却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表明古希腊

13、哲学A. 蕴含着理性思维B. 特别强调以人为本C. 否定了上帝权威D. 转向自然科学研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可知,古希腊哲学注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存在一定规律,并试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体现出一定的理想思维,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强调以人为本”“否定了上帝权威”,排除BC;材料信息只是反映古希腊哲学存在理性思维,没有体现此前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内容,无法体现“转向自然科学研究”,排除D。12.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

14、死而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A. 知识即美德B. 捍卫思想的自由C. 认识你自己D. 人是万物尺度【答案】C【解析】【详解】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苏格拉底自称一无所知,主张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知识即美德”“捍卫思想的自由”,排除AB;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排除D。13.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A. 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B. 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C.

15、以个人判断为标准D. 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学者均以个人判断为标准,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体现理性思想,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而非古希腊学者的思想,A不符合题意,排除;全体公民参加城邦管理属于政治态度,而古希腊的学者的政治态度是不尽相同的,B不符合题意,排除;古希腊的学者均强调公民政治而非平民政治,D不符合题意,排除。14.斐奇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有影响力的人文主义哲学家,他在主张追求人性完美的同时,也认为基督教提供了灵魂的救赎和永恒的生命。这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A. 为早期殖民扩

16、张寻找依据B. 追求现世幸福、解放人性C. 积极维护基督教会的权力D. 追求自然赋予的平等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追求人性完美的同时,也认为基督教提供了灵魂的救赎和永恒的生命”,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幸福、解放人性,但并不反对对基督教的信仰,故B正确;材料表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幸福、解放人性,无法体现为早期殖民扩张寻找依据,排除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不反对对基督教的信仰,并不等于积极维护基督教会的权力,排除C;启蒙运动追求自然赋予的平等权利,即天赋人权,D不符合题意,排除。15.“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在此之

17、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A. 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B. 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C. 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D. 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答案】C【解析】怀表原本属于教会的奢侈品,1530年以后逐渐大众化,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兴起后,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故C项正确;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怀表的普通化与教会的关系,与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A;题干中并未反映出钟表的发展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是在18

18、世纪中期以后,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C错误。16.伏尔泰认为,自由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特别是拥有财产的自由。但他同时又说,对于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来说,自由只在于“他们将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材料旨在说明伏尔泰A. 主张“天赋人权”说B. 反对封建特权制C. 倡导自由平等说D. 具有阶级局限性【答案】D【解析】“他们(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将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伏尔泰极力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说明伏尔泰具有阶级局限性,D正确;材料体现出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不能具有和资产阶级同等的拥有财产的自由,

19、不能体现“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排除AC;材料与反对封建特权无关,排除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他们(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将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结合启蒙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分析解答。17.托马斯杰斐逊曾表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材料表明杰斐逊倡导A. 公平正义B. 三权分立C. 法律至上D. 人民主权【答案】D【解析】“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体现出注重民众参与政权管理作用,故D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没有直接体现

20、,排除。18.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至清初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A.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趋向近代科学,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发展趋势不同决定,中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而西方跨入近代,发展资本主义,因此B选项

21、正确。A选项错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差异不能说明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东方文化传入西方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宗教信仰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9.【加试题】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众说纷纭。1921年胡适突破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标榜用科学的方式通过对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一段记载进行“考证”,认为是曹雪芹,开创了考证派红学。但引发不少学者非议,因为所有“可靠的材料”(包括曹雪芹家谱)上没有关于曹雪芹的记载,并且胡适在史料的引用上采取“对我有利者用之,不利者弃之”的态度。以上表明A. 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剥除历史真相外表的朦胧

22、迷雾B. 学者的历史观常常体现于对文学作品时代特征的把握之中C. 学者应该恪守职业规范自有取舍手中的研究史料D. 主观意识与时代状况影响对历史真相的探求理解【答案】D【解析】材料中阐释的是胡适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考证,与科学民主思想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仅是对作者的考证,对于文学作品时代特征无论述,故B项排除;“恪守职业规范自有取舍手中的研究史料”不是题干的主旨,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包括曹雪芹家谱)上没有关于曹雪芹的记载”“对我有利者用之,不利者弃之”可得出其反应的是主观意识与时代状况影响对历史真相的探求理解,故D项正确。20.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

23、车是“驾四”。对此,史学家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可见A. 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B. 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C. 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 周礼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答案】B【解析】备选项中“古书必然有争议”的表述太绝对,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等信息可得出其说明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历史认识可通过考古发现、史料考证等方法,考古遗址并非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故C项排除;尽管

24、周礼中关于天子坐车的规定与考古发现不符,但不能据此就完全否定周礼的历史研究价值,故D项排除。21.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D.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文人画并不追求一景一物的形似或客观地再现生活,它的基础是艺术家对人性和宇宙自然秩序的深刻感悟,及对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体验与表达。A项意思是主上太过宽爱,法令就无法立足,主上威信不够,下属就会反抗,属于法家的思想;B项是墨家

25、的主张“兼爱”;C项是道家的思想,认为道是万物之源;D项意思是圣人的道德和天地一样覆载万物,重视人的品德,属于儒家思想,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22.牛顿(16431727)临终前说:“我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在海边捡拾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牛顿这一言论实质上表明A. 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非常有限B. 宗教改革对牛顿产生深刻影响C. 工业革命没能严重冲击思想界D. 基督教文明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我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在海边捡拾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反映了晚年牛顿致力于神的研究,这说明

26、当时的科技发展还十分有限,A正确;宗教改革与牛顿研究神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3.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 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B. 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C. 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D. 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答案】B【解析】A、据材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可知统治者并不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故A项错误;B、据材料“由于

27、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可知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故B项正确;C、材料无法体现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故C项错误;D、据材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可知当时中国科技发展并未与世界保持同步,故D错误,故选B。24.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

28、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A. 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B. 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D.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主要的意思是科技革命,产生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成功典范,所以材料要强调的是科技革命,推动了干预机制真正走向成功,故B正确;材料将罗斯福新政干预的失败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干预成功的一个背景,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不是对材料全面的理解,排除;材料中强调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发生变化,但没有强调变化程度,D表述不准确,排除。25.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

29、随后,京东、卓越、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5%,这说明A. 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 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更新C. 经济全球化极大推动科技运用D. 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答案】B【解析】【详解】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京东、卓越、苏宁易购相继成立,促进了中国网络零售业的发展,说明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更新,故B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信息技术改变企业经营方式,并非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科技发展推动企业经营方式的

30、更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周期越来越短”,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材料二 智者学派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

31、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材料三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选集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3)材料三提出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

32、体现人文主义的?(4)材料四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答案】(17分)(1)观点: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法,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等。(4分)(2)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普罗塔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苏格拉底主张研究人本身。(3分)(3)主张: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文主义宣扬的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进一步强化。(3分)(4)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近代科学的兴起、发展;文艺复兴和

33、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西欧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1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并结合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主张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归纳主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人文主义宣扬的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进一步强化角度回答。(4)第一小问新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从经济、阶级、科学发展、思想进

34、步以及封建制度阻碍等回答;第二小问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角度回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放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摘自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

35、天下观的内涵。材料二 以上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分标题(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天下观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背景。材料三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的努力

36、。【答案】(1)在空间地域,中国是主体;在文明领域,华夏文明是中心,优于其他地区;在思想上,与儒学的价值观紧密相连。(2)变化: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对西方认识的加深;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逐渐了解了世界的发展形势。(3)积极融入世界,加入APEC和WTO,融入全球化进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发展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上合组织,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解析】【详解】(1)内涵:根据材料“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还浸透着古

37、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可知传统天下观的内涵需要从空间领域、文明领域及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2)变化:根据材料“天下的破灭”到材料“礼仪屈从近代国际体系”可知体现的是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天下观的变化背景需要从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等方面进行思考。(3)努力:根据材料“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的努力需要从对外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及加入APEC和

38、WTO等方面进行思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5世纪16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几乎皆与西欧一次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海外扩张密切相关,它们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39、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命”;同时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示例2: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16世纪初,在德国爆发继而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为深远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民众思想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传播和发展。(“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详解】紧扣“世界资本主义曙光来临”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5世纪16世纪之交”从经济、思想角度任意选取一个论述即可。若选取经济角度,论题可拟为: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论述时主要结合新航路开辟给欧洲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总结时强调其推动了西欧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若选取思想方面,论题可拟为: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论述时主要结合15-16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促进民众思想解放的角度进行。其他角度也可,能自圆其说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