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2670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 答案 A 材料信息“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表明冯桂芬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故 A项正确;维新变法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故 B 项错误;民主革命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 C 项错误;民主科学是新文

2、化运动的核心主张,其变革的是思想,故 D 项错误。2.林则徐在给书友的信中称,剿匪(侵华英军)八字要言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但他同时叮嘱友人此信不要给外人看。这反映了林则徐()A.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怀 B.受制于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 C.不谙熟近代国际外交规则 D.强调采取实际行动学习西方 答案 B 材料中,把侵华英军称呼为“匪”,认为清朝失败的原因是英军的“器良技熟”,同时,叮嘱友人不要把信拿给外人看,表明林则徐的心态仍然是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故选 B 项;从“剿匪”两字可以看出,林则徐还没有认识到英军侵华是一种侵略行为,排除 A 项;材料是和友人的书信,不是国与国的外交,排除 C 项;

3、林则徐认为英国取胜在于“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没有认识到要采取实际行动来学习西方,排除 D 项。3.洋务运动时期,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异常尖锐 B.“中体西用”取得了实效 C.落后社会心理阻碍近代化发展 D.中国社会依然故步自封 答案 C 据材料“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可知保守派势力强大,阻碍近代化的发展,故选 C 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洋务运动的阻力很大,而不是强调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

4、盾,排除 A 项;洋务运动时期推行“中体西用”,但与材料中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表述不符,排除 B 项;据材料“新式学校同文馆”“留美幼童”可知中国社会并非故步自封,排除 D 项。4.(2019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 2 月)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为详尽的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答案 B 题干“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

5、中心”表明魏源既有“师夷长技”的进步思想,又有落后的“天朝上国”思想,这体现了新旧杂糅的特点,B 项正确。“师夷长技”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并非全面学习西学,A 项错误;固守华夏传统与“师夷长技”不符,C 项错误;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的是康有为,不是魏源,D 项错误。5.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明()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 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

6、愿望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改变现有制度;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故选 D 项。A 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并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B 项排除;材料反映了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无法体现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C 项排除。6.(2019 江苏苏锡常镇 5 月)1898 年,落榜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

7、名参加。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 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 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 答案 C 材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表明当时传统文化对人影响仍深,严重阻碍着当时人们接受西方事物,C 项正确。传统文化良莠共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 项错误;“中体西用”强调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材料并未体现,B 项错误;民主

8、革命在材料中未体现,D 项错误。7.万国公报是由英美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刊物。甲午中日战争前后,该报系统报道战争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抨击清政府腐朽无能、宣扬变法。1896年,其发行量迅速增加,“购阅者大都达官贵介名士商绅”。材料表明当时()A.外媒报道相对客观公正 B.民众爱国意识迅速觉醒 C.教会左右政府政治变革 D.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东渐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宣传变法的万国公报发行量迅速增加,许多达官贵介名士商绅纷纷购阅,这表明当时的民族危机推动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故选 D 项。根据材料中“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可知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众的爱

9、国意识迅速觉醒,故 B项错误;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8.(2019 江苏清江中学期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的常用词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词语命名。原名胡嗣穈的胡适,也是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答案 D 材料“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的常用词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反映了维新变法时期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D 项正确。“开眼看世界”反映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

10、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洋务派的主张,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是新文化运动的消极影响,它们均与题意不符,A、B、C 三项错误。9.1903 年,梁启超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中提到“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材料反映了梁启超()A.对帝国主义本质有初步认识 B.强调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 C.认为海权决定海上商业发展 D.意在强调海权对国家的重要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认为,西方帝国主义其实是商国主义。一个国家商业势力的消长,与该国海上权力的兴败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强调海权对国家的重要性,故选 D 项。材料未涉及梁启超对帝国主义本

11、质的认识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旨在强调海权的重要性,无法体现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故 B 项错误;海权影响海上商业发展,但并非“决定”海上商业发展,故 C 项错误。10.1891 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根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观点()A.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 B.基本上符合儒学发展历程 C.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特点 D.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儒学正统地位 答案 C 材料中康有为的观点是,既不照搬传统文化,也不全盘继承现有学说,而是选取其中能够表达自己观

12、点的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是借用传统文化,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故选 C 项;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自身对儒学的考究,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强,排除 A 项;新学伪经考是结合西方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不符合儒学的发展历程,排除 B 项;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并没有动摇传统儒学正统地位,真正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正统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 D 项。11.(2019 安徽蚌埠质检)1904 年,康有为在观看牛津大学学生剧社表演后指出,西方戏剧(舞蹈)从中国演变而来,他列举了二者在肢体语言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由此可知,康有为主张()A

13、.新陈代谢维护传统文化 B.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 C.中西结合呼唤制度变革 D.托古改制实行全盘西化 答案 B 根据材料“康有为在观看牛津大学学生剧社表演后指出,西方戏剧(舞蹈)从中国演变而来,他列举了二者在肢体语言可知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可知,国内维新变法失败后的康有为仍在试图通过宣扬西学中源等方法促成国内的西学普及和政治变革,故选 B 项;根据所学可知,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言人的康有为不可能主张维护封建传统文化,排除 A 项;材料中的康有为并没有提及制度变革,排除 C 项;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近代主张全盘西化的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排除

14、D 项。12.1919 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A.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B.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 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 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答案 A“1919 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表明不同阶级的代表对救亡图存的探索更加深入,故选 A 项;

15、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孙中山、胡适追求的民主就是欧美式的民主,排除 C 项;孙中山、胡适代表资产阶级,他们对民主的认识并不完全科学,排除 D 项。13.(2019 江苏泰州 1 月)某学者说:“民国以来之教育,多取法于欧、美,而中小学校之读经,首先废止,高等大学之经学科目,亦以次改革。急进之士,尤以反对孔子之学说、提倡后进、改造解放之声,震于一时。”这一论说()A.倡导以“西”补“中”,中西融合 B.揭示了“西体中用”的历史局限 C.批判了“西学东渐”的历史必然 D.反映了学西学挽救危亡的时代性 答案 D 材料“急进之士,尤以反对孔子之学说、提倡后进、改造解放之声,震于一时”表明资产阶级

16、激进派反对传统经学,主张学西学以挽救危亡,D 项正确。“中西融合”“西体中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 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国以来教育的情况,而不是批判“西学东渐”的历史必然,C 项错误。14.曾经,在国人如何面对西方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这一问题上,有人主张用“伊”对应“she”,也有人主张汉字拉丁化。1917 年,刘半农创造“她”字来对应,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932 年定音之后的“她”字一直沿用至今。这反映了()A.国人普遍因循守旧 B.知识分子异常激进 C.汉字文化兼收并蓄 D.西方文化霸权胁迫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刘半农创造的“她”字对应了“she”,该字既借鉴了汉字“他”,又

17、能够使人明白其指代女性,这反映了汉字文化兼收并蓄,故选 C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人普遍因循守旧,故 A 项错误;“她”字一直沿用至今,说明这一创造具有重要意义,无法体现知识分子异常激进,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西方文化霸权胁迫,故 D 项错误。15.1905 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生产方式并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流弊”;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 B.蕴含了社会主义的要素 C.避免了西

18、方道路的印记 D.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答案 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又想解决在资本主义中出现的贫富不均的问题,孙中山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其目的是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注重工人阶级的利益,这蕴含了社会主义要素,故 B 项正确;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引进欧洲生产方式并使用机器”,说明他并未避免西方道路的印记,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共 15 分)16.(2019 江苏苏北三市 1 月)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发展,彰显了“思想”的价值与力量。阅读下

19、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或手段追求的。为此,人们在接受或宣传、介绍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学说时,往往有所选择,这就影响了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完整理解和系统接纳。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有人说它们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在“五四”之前,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重视,除严复、梁启超等个别人外,几乎没有其他思想家宣传、介绍过。摘编自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民主思潮演进的内在原因。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

20、进中国人对民主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思潮的核心追求。(6 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近代前期民主思潮演进的相关史实,就“思想的价值与力量”写一篇小论文。(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答案(1)原因: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促进;政治运动的推动。变化:从把民主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与手段到更关注民主的核心观念与基本价值。核心追求:救亡图强。(2)略。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从思想、经济和政治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或手段”“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有人说它们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归纳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属于小论文撰写,首先依据材料提取论点,其次依据提取的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可从思想变革推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思想解放等方面论证,注意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