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795.50KB ,
资源ID:139064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906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7、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皇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碳酸氢钠药片古代中国人已用加热Hg的方法制取HgO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解释、结论A长期露置于潮湿空气中的Fe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盐酸将Fe氧化为Fe3+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2CO3晶体CAl箔插入浓硝酸中无现象Al在浓硝酸中钝化,形成

2、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色浓氨水呈碱性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定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B. 124g白磷单质分子中含PP键为7NAC. 由1molCH3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个D. 1mol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为NA个10、下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式AgClAg2CrO4CH3COOHHClOH2CO3Ksp或KaKsp=1

3、.81010Ksp=9.01012Ka=1.8105Ka=3.0108Ka1=4.1107Ka2=5.61011A. 分别向浓度均为1.0103 molL1的KCl和K2CrO4溶液中滴加1.0103molL1的AgNO3溶液,Cl先形成沉淀B. 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CO32+2HClOC. 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有c(Na+):c(CH3COO)1,此时溶液的pH7D. 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11

4、、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C3H8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C. 每氧化44gCO2,理论上可生成标况下33.6L O2D. b电极的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12、青蒿素是抗疟特效药属于萜类化合物,如图3所示有机物也属于萜类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难溶于水B. 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氧化、取代等反应C. 该分子结构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 该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有7种(不含立体结构)13、W、X、Y、Z是原子

5、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W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及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10,且它们分别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X、Y元素的简单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相同的B. 工业上获得X、Y单质的方法主要是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C. 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反应D. Y元素所形成的离子是其所在周期中半径最小的简单离子26、(14分)三颈烧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是三颈烧瓶在部分无机实验或有机实验中的一些应用。I. 在如图15所示装置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向三颈烧瓶内的浓氨水中不断通入空气,将红热的铂丝插入瓶中并接近

6、液面,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铂丝始终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实验过程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变大,原因是 。II. 实验室用如图16所示装置制备己二酸,己二酸是一种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二元酸,在化工生产、有机合成工业、医药、润滑剂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能够发生成盐反应、酯化反应等,并能与二元醇缩聚成高分子聚合物等,己二酸产量居所有二元羧酸中的第二位。实验室合成己二酸的反应原理为。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密度(20)熔点沸点溶解性相对分子质量环己醇0.962g/cm325.9160.820时在水中的

7、溶解度为3.6g,可混溶于乙醇、苯100己二酸1.36g/cm3152337.5在水中的溶解度:15时1.44g,25时2.3g,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苯146实验步骤如下: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6ml 50%的硝酸(密度为1.31g/cm3),再加入12粒沸石,滴液漏斗中盛放5.4ml环己醇。水浴加热三口烧瓶至50左右,移去水浴,缓慢滴加56滴环己醇,摇动三口烧瓶,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放出时再慢慢滴加剩下的环己醇,维持反应温度在6065之间。当环己醇全部加入后,将混合物用8090水浴加热约10min(注意控制温度),直至无红棕色气体生成为止。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放入冷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后过滤、洗

8、涤得粗产品。粗产品经提纯后称重为5.7g。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为 。(2)向三口烧瓶中滴加环己醇时,要控制好环己醇的滴入速率,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导致温度迅速上升,否则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后果,试列举一条可能产生的后果: 。(3)为了除去可能的杂质和减少产品损失,可分别用冰水和 洗涤晶体。(4)粗产品可用 法提纯(填实验操作名称)。本实验所得到的己二酸产率为 。27、(15分)雾霾天气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I. 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0。(1)该反应的速率时间图像如图17甲所示。若其他

9、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其速率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 a1a2 B. b1b2 C. t1t2D. 图甲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E. 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2)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II . 燃煤排放大量的CO、CO2、SO2和PM2.5(可入肺颗粒物)引起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SO2、CO、CO2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1)如图18甲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设计原电池将S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C。若A为SO2,B为

10、O2,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3H2CH3OH+H2O。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H1=a kJmol12H2(g)+O2(g)=2H2O(g) H2=b kJmol1H2O(g)=H2O(l) H3=c kJmol1CH3OH(g)=CH3OH(l) H4=d kJmol1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制备。图18乙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18丙为某

11、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06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7min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mol,则平衡 (填“向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第8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 T(15)(填“”“”或“=”)。28、(14分)工业上用难溶于水的碳酸锶(SrCO3)粉末为原料(含少量钡和铁的化合物)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其过程如图19所示。已知:a.有关氢氧化物

12、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氢氧化物Fe(OH)3Fe(OH)2开始沉淀时的pH1.56.5沉淀完全的pH3.79.7b.SrCl26H2O晶体在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1)操作中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步骤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由1调节至 ;宜用的试剂为 。(均填序号)A. 1.5 B. 3.7 C. 9.7 D. 氨水 E. 氢氧化锶粉末 F. 碳酸钠晶体(3)操作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操作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5)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适宜的温度是 (填序号)。A. 5060 B. 80100 C. 10

13、0以上(6)步骤宜选用的无机试剂是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铜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1)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制备方法如图25所示。写出基态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铜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族;NH4CuSO3所含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序号)。SO42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SO32的空间构型为 。将NH4CuSO3溶于足量稀硫酸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该气体是 ,所得溶液呈 色。(2)某学生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

14、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4SO4H2O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 氨气极易溶于水,是因为NH3和H2O之间形成了极性共价键b. NH3和H2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键角也相同c. Cu(NH3)4SO4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d. Cu(NH3)4SO4中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请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的原因 。(3)Cu晶体的堆积方式如图26所示,设Cu原子半径为a,晶体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 ,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 。(已知:1.4,列式并计算出结果)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

15、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图27所示。(1)的名称是 。(2)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 (填序号)。a. 加聚反应 b. 缩聚反应 c. 取代反应 d. 氧化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 (填序号)。(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 ;1mol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 g。(5)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以CH2=CHCH=CH2和CH2=CH2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合成己二酸,仿照题中流程写出流程图。713 BCBA CDD2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4N

16、H3+5O24NO+6H2O 放热(1分) NH3持续消耗,NH3H2O分解浓度降低,促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1)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1分)(2)反应液暴沸冲出冷凝管、放热过多可能引起爆炸、产生的NO2气体来不及被碱液吸收而外逸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任写一条,合理答案均给分)(3)苯(4)重结晶 75%2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BC(2)BD (1)SO2+2H2O2e=+4H+ (2)CH3OH(l)+O2(g)=CO2(g)+2H2O(l) H=(b+2cad)kJ mol1(3)0.15mol L1 min 1向正反应方向 减小 (1分)28、(每空2分,共14分)(1)SrCO3+2H+=Sr2+CO2+H2O (2)B E(3)2Fe2+H2O2+2H+=2Fe3+2H2O (4)Fe(OH)3、BaSO4(5)A (6)饱和氯化锶溶液35、(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1)3d104s1 B N sp3杂化 三角锥形 SO2 蓝 (2)cd(2分) 乙醇分子极性比水分子极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剂的极性,从而减小溶质的溶解度(2分)(3)12 (3分)3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2甲基1,3丁二烯(1分) (2)a (3)b(4)(5)(6)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