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49KB ,
资源ID:139004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900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高考)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高考)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1、(新高考)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官制先后突破周礼的框架,各成系统;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官制再次发生变化,秦国不断学习三晋,楚国不断面向中原。“再次变化”反映了( )A.各国在官制上仍然遵循周礼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战国统一的官僚政治雏形显现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拆分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男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

2、举力图( )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B.维护小农经济主导地位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3.唐代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福建,主要是茶民评比茶叶质量的高低。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由此可见,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C.小农经济趋向解体D.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4.明代洪武三年起实施“开中法”,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晋商以“极临边境”的地理优势,通过运输军粮获得盐引,借此累积大量资本,成为最有势力的商人群体。这反映出当时( )A.区域位置影响商业发展B.社会结构

3、出现重大变动C.抑商政策开始有所松动D.长途贸易制约金融创新5.朱熹同吕祖谦及湖湘学派的张栻及陆九渊商榷、辩论;特别是淳熙二年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辩论。这些活动( )A.促成理学的统治地位的确立B.沉重打击了心学思想的发展C.说明当时民族矛盾异常尖锐D.促进了朱子理学体系的发展6.雍正帝曾对军机处做出规定:满汉成员只能查阅本民族文字的奏章。如有逾阅者,必得请旨批准方可。军机大臣铃封印信,也必得在几方监督下进行。该规定旨在( )A.制约军机处成员的权力B.提高军机处的办事效率C.消除满汉大臣间的矛盾D.净化清初官场政治生态7.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

4、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 )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8.下表是1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新版纱厂数统计表,据此可知此时中国棉纺织业( )1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新办纱厂数统计表年份1912年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19年1920年厂数4243251513资本总额(万元)720423906014055012301720备注缺1家缺2家缺6家缺2家

5、A.一战时发展优势并不明显B.受外部压力变化影响最大C.一战后列强并未卷土重来D.获得了独立自主发展空间9.1920年,陈独秀强调自己作为无产阶级的脑力劳动者,有必要提携无产无识的体力劳动者,令资本家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资本家需要承认工人有得红利的权利,并以此“作为股本,填给股票陈独秀这一思想( )A.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与中共一大纲领基本接近C.主张走苏俄革命道路 D.认清了欧美社会制度本质10.1945年5月6日,阎锡山致电徐永昌称共党积极在华北发展,敌人有撤退各城市据守交通线的决定,如此华北将成为共党势力请面谒委员长决定收复华北政策,(锡)山当尽力运用。”这反映出当时( )

6、A.华北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B.华北日军已准备向八路军投降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D.中国共产党是华北抗战的主力11.“改革”一词源自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的命令,要求在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的短衣长裤。“革命”这个词,即变革天命,改朝换代。邓小平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的讲话表明新时期的改革( )A.体现了对传统改革的继承B.赋予了“改革”以全新的蕴意C.核心是革自身旧制度的命D.使中国尽快融入全球化之中12.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说:“若要求由法律来统治,即是说要求由神和理智来统治;若要求由一个个人来统治,便无异于引狼入室。

7、”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A.法律本质是人性的体现B.法律应以神性为出发点C.法律应当具有最高权威D.法律需服从民众的诉求13.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荷兰和英国凭借其发达的海运优势,将原区域内发达的分工贸易扩展到了全球,形成了全球的分工贸易体系。由此可见,运输成本的降低( )A.推动了全球贸易分工 B.标志着分工体系最终确立C.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增加了世界各国的出口额14.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末总结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一个建立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的社会。但是马克思却没有把这一构想列为他的科学发现。这是因为马克思意识到( )A.这一构

8、想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B.实行社会主义的时机尚未成熟C.根植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构想难被认可D.暴力革命的思想已经不合时宜15.1946年,斯大林指出:“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斯大林还特别强调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重要作用,上述言论表明斯大林( )A.旨在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无意改变国家发展模式C.抨击西方民主制的虚伪D.意在扩大苏联的影响力16.1981年,印度尼西亚宣布计划建立一个20万吨的纯碱厂,这一计划既冲击了同期投产的泰国40万吨纯碱项目,也将导致东盟碱厂的停建。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泰

9、国、新加坡、菲律宾)的关系顿时紧张。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东盟( )A.重视吸取二战的教训 B.矛盾重重并濒于解体C.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D.主张抵制经济全球化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17.教育具有保存经典文化和延续文化传统的重要功能。教育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宋朝建立统一政权之后,实行了“兴文教”“抑武事”“以文化成天下”的治国方针。宋太宗曾说“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宋形成以太学为教育传播的中心,建立起了综合性的太学、国子学

10、与律学、医学、武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以及在京小学等中央官学教育传播体系。书院的兴盛使官学不足的现象得到弥补,对宋代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宋代教育的宗旨以“明人伦”为本,如朱熹编著的启蒙教材训蒙绝句和性理字训等。宋代出现了义学等新型教育模式,为下层社会的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家训、族训、族规在利用宗法关系团结族人、教育族人的同时,对家族中的子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教育传播工具由早期书(手抄本)向印刷书(印本书)转变。摘编自赵玉洁宋代童蒙教育及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等材料二 1901年,清廷颁布“书院改制诏”规定:“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

11、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也让一些徘徊观望的书院失去了挣扎的勇气,纷纷开始向新式学堂转变,“到清末各省书院基本上完成了改制工作”。清末,由于以培养专尚训诂词章的传统儒学之士的办学目的已不适应时势发展的要求,且晚清书院实际上承担起了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很多书院添加了时务、算学、格致等各种实学课程,开始系统地借鉴西方近代学校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方面开展了一些新的尝试,呈现出近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授课制以及分科教学法的特征,课试时,“各生只考个人所习专业课题”。摘编自张传燧、李卯晚清书院改制与近代学制建立的本土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12、知识,简析宋朝教育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书院改制的背景和意义。(7分)18.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探索出来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未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严厉批评。李立三有坚定的城市中心观念,加上他对当时革命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爆发了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国内又爆发了规模浩大的中原大战,所以他认为革命高潮到来了。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李立三点名批评了主张“以农村中心”的毛泽东。他认为“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

13、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死命。”材料二 毛泽东提出了“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是不会成功的”的主张。到1930年,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人数发展到一个相当大的规模,而农村根据地也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30年时党内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形成各自观点的主要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在实施?其对中国近代革命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回顾中

14、共革命道路的探索,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基于对战后欧亚大陆地缘和战略局势的判断,罗斯福认为只要美苏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稳定,并在欧陆大国间形成战略平衡,那么就能确保欧亚地缘格局不发生根本性改变,而地缘格局的稳定之于美国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又是保持对大陆战略性影响的基础,还是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必要条件。不过,罗斯福的构想得以实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苏联是美国的盟友并且格守“雅尔塔一波茨坦”体系所划定的势力范围;第二,欧洲大国具备维持战略平衡的能力,既不出现国力的大幅下降,也不具备恢复战前国际地位的实力。第三,欧亚大陆地缘版图不发生根本性

15、改变,边缘地带不能被其他大国控制。摘编自汪滨美国欧亚地缘战略与北约的形成对历史事件研究往往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把握,这样才能全面也能更深入地看待历史的发展。请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概括美国的战略平衡策略,并说明理由。(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题中任选一道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1253年蒙古军攻灭大理国以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政局动荡不安。1274年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第一任平章政事推行系列改革,他将原来兼领民政的都元帅府实行军政分开,并置于宣慰司

16、之下, 而宣慰司则又受行省节制。其次把原统治全省的军事单位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改立为相应的路、州、县行政区域。再根据各地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历史背景来统一进行安排新置郡县的官员。在处于奴隶制、封建领主经济制度下的民族地区一般仍由当地的民族首领担任,已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滇池畔的中庆路(即后来的昆明)就多任命流官统治。摘编自李清升赛典赤赡思丁在云南建立的丰功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赛典赤瞻思丁改革的内容。(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赛典赤瞻思丁改革的作用。(5分)2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1948年6月18日,

17、西方三盟国宣布在他们的德国区内发行新的德国货币。6月24日,斯大林阻断了通向柏林西区的道路,并切断了电源。美国占领区负责人克莱将军建议明智地使用武力来检验苏联人声称阻断通道的“技术困难”。他要求获准“使用一个团的警察部队奉命护送车队到柏林。军队的目的是扫清所有障碍,即使行动会引发一场战斗”。新国防部长福里斯特尔说:“鉴于可能引发战争的危险,而美国又没有充分准备应付全球范围的争端,因此,参谋长联席会议不主张用武装护卫队向柏林输送供给。”到12月,每天空运量已经达到4500吨,到下一年春天已达8000吨,等于中断前公路和铁路的运输量。1949年5月12日,苏联人屈服了。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胜利。它使

18、西方盟国理清了思路,做出长期打算,认识到德国分裂这一既成事实的合理性。摘编自英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针对柏林封锁而采取的策略及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实行柏林封锁的影响。(4分)2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宋教仁(18821913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02年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翌年入学,在校期间,由吴祿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宋教仁,他常与同学议论时政并走上了反清革命之路。1903年8月,宋教仁结识黄兴,与其成为挚友。同

19、年他同黄兴、陈天华等筹备华兴会。1904年2月华兴会成立,宋教仁任副会长。1904年11月,宋教仁抵达日本,先后入东京政法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广泛阅读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书籍。1910年底,宋教仁从日本返抵上海,任民立报主笔,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1911年,宋教仁在上海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亲任总务千事,筹款购买武器弹药,推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革命进程。1913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基本结束,在宋教仁主持下,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同年3月20日,宋教仁被洪述祖暗杀于上海火车站。摘编自柳王敏为国捐躯宋教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教仁成为民主革

20、命先行者的条件。(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教仁对民主革命的主要贡献。(5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官制上秦习三晋,楚学中原,这有利于官僚政治日渐统一,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周礼官制在春秋时已被破坏,故A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官制变化,而非礼乐制度的破坏,故B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无关,故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鞅把家庭单位拆分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否定,故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商鞅变法时小

21、农经济还处于形成时期,当时还未占主导地位,排除B项。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根据材料中“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可知宋朝以后,斗茶之风已经普及社会各阶层,这是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的表现,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A项;宋朝时期小农经济依然存在,没有趋向解体,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宋代斗茶风气的世俗化,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实行的“开中法”,一方面为边塞提供了充足的粮食,有利于边防稳定;另一方面,晋商利用“极临边境”的地理优势,利用

22、国家政策,积累资本,成为最有势力的商人群体。这说明明代商业发展不仅受政策影响,而且也受不同区域位置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结构变动,排除B项。明代依然是以重农抑商为主,但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金融创新,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有助于二者之间的交流融合,从而促进朱子理学体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这些活动属于学术交流活动,并不能确立理学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这些活动有利于推动心学的发展,而非沉重打击心学思想的发展,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题干材料体现了对军机

23、处成员权力的约束,故选A项;材料与军机处的办事效率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雍正帝对军机处的规定不会消除满汉大臣间的矛盾,C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无法治理腐败问题、净化官场,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可知,晚清时期地方财政为地方汉族官僚把持,中央难以调度地方财政资金,反映了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盐税是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A选项错误;B项中“异常尖锐”说法过于夸大,故B选项错误;题干不能明显体现洋务运动资金匮乏问题,故C选项错误。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虽然整体上一战期间因外部压力减小,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24、短暂发展的春天,但从表中信息可知,19191920年(一战已经结束)的设厂数和资本总额明显高于19171918年,这一时期影响中国棉纺织业的因素很多,依据此表无法确定外部压力变化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故B项错误。虽然表中1919年和1920年的新办纱厂数和资本数远高于其他年份,但只能说明这两年的情况,并不代表一战后列强没有卷土重来,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18401949年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以中国棉纺织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始终没有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的环境,故排除D项。从表中信息可知1912年、1919年和1920年新增厂数和资本数明显高于其他年份,1914-1916年虽然部

25、分数据缺乏,但据已知数据可知发展状况并不稳定,1919-1920两年的数据明显高于1917-1918两年,据此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虽有所发展,但相比战前和战后几年发展优势并不明显,故A项正确。9.答案:A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要尊重工人和无产阶级的权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剥削,强调工农权利的思想,故选A项。中共一大纲领认为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陈独秀这一思想则认可资本家的存在,排除B项。苏俄革命主张中心城市暴动,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非阐述对欧美社会制度本质的认识,而是针对中国劳资关系的提议,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本题

26、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材料表明阎锡山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华北对日军展开猛烈进攻,使日军做出撤退各城市据守交通线的决定,华北地区将被中国共产党控制,这说明中共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D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了华北的抗日局势,没有提及其他区域的抗战情况,没有体现华北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A项错误;材料没有表明华北日军已准备向八路军投降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C项错误。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所讲的“改革”主要是指改变不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旧体制旧环节,由此可见,邓小平给“改革”赋予了新的含义,故答案为B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

27、不仅仅是对传统改革的继承,还有很大的发展,故排除;邓小平倡导的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故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主张由法律来统治,因为法律不仅代表着正义,相反,个人由于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偶然因素的影响,容易违背理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是理性和正义的体现,本质上是一种善,而上帝则是最高的善,是最完整和真实的理性,神能够体现上帝理性之光,体现理性、代表正义的法律应该具有最高的权威,故选C项。13.答案:A解析:材料提到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才最终形成了全球的分工贸易体系,故A项正确。运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贸易分

28、工体系的形成,并非分工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故B项错误。由“荷兰和英国凭借其发达的海运优势”可知,当时应为殖民扩张时期,而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据材料无法得出世界各国的出口额增加的结论,故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19世纪中期,马克思没有把自己在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构想看作是科学发现,主要原因是此时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想,实行社会主义的时机还不成熟,故选B项;题干中并没有涉及马克思认为他在资本论中的构想有何不足,故排除A项;题干中未涉及这一构想的社会认可度如何,故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提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途径是暴力革命还是合法斗争,故排除D项

29、。15.答案:B解析:斯大林没有提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排除A项;材料没有抨击西方民主制,排除C项;材料中斯大林重点强调的是苏维埃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是为了扩大苏联的影响力,排除D项;材料中斯大林强调苏联模式的优越性,并特别强调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重要作用,可见斯大林不愿改变国家发展模式,故B项正确。1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材料反映了1981年印度尼西亚宣布计划建立纯碱厂项目直接冲击泰国纯碱项目,并影响东盟纯碱厂的创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盟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即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組,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东盟重视吸取二战的教训,故A项排除;材料表明当时东盟

30、内部存在矛盾,但无法体现东盟濒于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这一时期的东盟主张抵制经济全球化,故D项排除。17.答案:(1)特点:形成从官学到私学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以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教育趋向专科化、平民化。原因:宋朝“以文治国”理念的影响;书院等私学的兴起和有益补充;理学的兴盛;以印刷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推动;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教育观念的进步。(2)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西方文化教育的冲击和借鉴作用;科举制的废除;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的落后。意义:壮大了新式学校力量;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加速了近代教育制度建立和发展

31、的进程。解析:本题以古今关联的方式考查教育问题。(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中“宋形成以太学为教育传播的中心,建立起了综合性的太学、国子学以及在京小学等中央官学教育传播体系”“宋代教育的宗旨以明人伦为本”“家训、族训、族规在利用宗法关系团结族人、教育族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中“宋朝建立统一政权之后,实行了兴文教抑武事”“以文化成天下的治国方针”并结合所学,从宋朝以文治国理念的影响、书院的兴起、理学的兴盛、经济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中“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也让一些徘徊观望的书院失去了挣扎的勇气”“以培养专尚训诂词章的传统儒学

32、之士的办学目的已不适应时势发展的要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意义,可从壮大新式学校力量、培养新型人才、加速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角度分析。18.答案:(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李:城市中心论;原因:毛:中国国情:半殖半封的中国,敌人在城市与农村的力量发展不平衡。(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汲取教训:一系列城市起义的失败。李:革命形势:内(军阀混战)外(经济危机)的有利条件促成革命高潮的到来。成功经验: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2)措施:开展土地革命;领导武装斗争;进行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3)要从实际

33、出发,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要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1930年党内关于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及各自形成的原因。在回答第一小问时,可结合材料一中的“李立三有坚定的城市中心观念”“点名批评了主张以农村中心的毛泽东”等信息概括;在分析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观点的形成原因时,可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和城市中心论带来的教训角度组织答案;分析李立三“城市中心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材料一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原大战”以及苏联的成功经验等角度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毛泽东为积

34、蓄和锻炼革命力量在实践上的措施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在回答第一小问时,可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角度作答;在回答第二小问时,可从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角度组织答案。(3)本题主要考查中共革命道路探索给我们的启示。作答时,可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角度组织答案。19.答案:示例概括: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稳定、苏联对国际协议的遵守等是美国实现战略平衡的重要条件。说明:美国地处欧亚大陆之外,欧亚大陆的相对均势和稳定,能使他们内部相互牵制,便于美国对欧亚局势的操纵,进而实现战略的相对平衡。苏联在二战后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唯一的国家

35、,美苏在二战后期达成了一系列相关协议,苏联对协议的遵守能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免除后顾之忧,稳定地实施自己的战略。所以,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稳定、苏联对国际协议的遵守等是美国实现战略平衡的重要条件。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概括”须简洁,应从多角度考虑,这里既有美国因素,又有苏联因素,还有欧洲因素,等等。“说明”应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出发,阐释引发事物变化的多角度性,须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20.答案:(1)内容:收归地方军事政治管理权,实行军政分开;改革地方行政机构,推行郡县制;根据地方特点任命不同性质的官员。(2)作用:稳定云南局势,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军人专权,保证政令通畅;强化对地方的管控,

36、保障社会稳定;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赛典赤瞻思丁改革。(1)根据材料“将原来兼领民政的都元帅府实行军政分开”“把原统治全省的军事单位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改立为相应的路、州、县行政区域”“根据各地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历史背景来统一进行安排新置郡县的官员”进行概括。(2)结合赛典赤瞻思丁改革背景和内容,从稳定云南局势,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军人专权,保证政令通畅;强化对地方的管控,保障社会稳定;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作答。21.答案:(1)策略:放弃武力对抗而采用空运方式输送物资到西柏林。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美国军事准备不充分;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

37、苏联是政治军事大国。(2)影响:加快了德国分裂的进程,最终使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加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解析:(1)中的第一小问“策略”,由材料信息“参谋长联席会议不主张用武装护卫队向柏林输送供给”“每天空运量”可知,美国放弃武力对抗而采用空运方式输送物资到西柏林;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又没有充分准备应付全球范围的争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如苏联是战后的世界政治军事大国、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来回答。(2)中的第一小问“结果”,根据材料信息“1949年5月12日,苏联人屈服了”可知苏联的封锁计划失败;第二小问“影响”,根

38、据材料信息“认识到德国分裂这一既成事实的合理性”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分裂、欧洲及世界局势等角度来分析。22.答案:(1)条件:青年时代深受革命团体的影响;在日本求学期间对西方政治的研究;结识众多革命志士;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2)贡献:领导和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宣传了革命思想;参与组建国民党并领导国民党赢得国会大选胜利;维护民主共和制,抵制袁世凯专权。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他常与同学议论时政并走上了反清革命之路”“宋教仁结识黄兴,与其成为挚友”“在学习期间,他广泛阅读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书籍”等并结合所学从革命团体的影响、日本求学经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筹备华兴会任副会长”“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推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革命进程”“在宋教仁主持下,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等并结合所学从领导和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传播革命思想、组建国民党、维护民主共和制等方面来概括。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