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8730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017全国卷,30,4分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2.2018北京文综,19,4分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

2、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3.2017江苏高考,12,3分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4.20

3、20安徽合肥调研1955年到中国访问的有60多个国家4 000多人,1956年来中国访问的有70多个国家5 000多人。来访者从亚洲扩展到非洲和拉丁美洲。上述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两极格局的形成 B.“一边倒”政策的实施C.万隆会议的影响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5.2016全国卷,31,4分1965年,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6.2019年4月浙江选考,31,5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材料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摘自裴

5、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5分)考点2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活动 7.2015安徽文综,18,4分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8.2020四川名校

6、质量测评1972年,中国与联邦德国在北京草签了贸易与支付协定,1979年,两国政府又签订了一系列协定,此后,双方以政府和官方行为为主导的贸易交往逐渐开展。与中国和联邦德国贸易关系升级直接相关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日、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9.2015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

7、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

8、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

9、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10分)(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考点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0.2020山西平遥月考20世纪70年代以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已经越来越不能准确反映

10、和科学揭示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科学命题。这一转变()A.使中国加入了不结盟运动B.有利于多边外交活动展开C.直接推动中美正式建交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11.2016天津文综,11,4分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中国政府

11、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2.2019年4月浙江选考,31,5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

12、)(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5分)考法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2018全国卷,30,4分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本题

13、从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对英、法、美等国的外交态度切入,考查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形成的背景,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材料说明中共为了不被外交条件束缚而采取静观的态度,这是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西方国家不支持国民党政权,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美国对中国还没有实行外交孤立,排除C项。当时中共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排除D项。A名师点拨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逐渐被卷入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外交体系,在列强侵略不断加深的状况下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束缚,中华民国成立后发起多次废约运动,修订条约内容

14、或重订新约。中国共产党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前已经出现,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22019海南高考,11,2分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本题以对“技术一边倒”口号的质疑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凸显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

15、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据材料“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可知,这一指示有利于学习和利用各种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故选D项。材料讨论的是技术问题,得不出A项结论;“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排除 B项;材料主要强调技术区别于政治,不涉及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排除C项。D解题反思二战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另一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新中国只能“一边倒”。中国在倒向苏联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这也是中苏关系在20世纪50年

16、代末逐渐走向破裂的主要原因;在面对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时,也存在一定条件的讲和,并非毫无接触,这也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之一。考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32019江苏高考,13,3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本题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回忆录为切入点,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中国与

17、美国关系的缓和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此时美国不仅要面对苏联的攻势,也要应对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挑战,C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但没有改变美苏对峙格局,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是基于各自的需求以及对付苏联的需要,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并未消除,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能决定国际关系,故D项错误。C解题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从

18、中国方面看: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素养 运用唯物史观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8江苏高考,12,3分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材料信息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知,邓小平强调

19、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应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A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创了中苏友好的新局面,B项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C项说法错误;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材料中邓小平的论断无直接对应关系,D项错误。A研析 国家命运的缩影:近现代中国外交材料一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交政策的选择缺乏主动性,仅仅依靠外交的“均势原则”(即所谓“以夷制夷”论)不能够成为外交理念和政策的最佳选择。李鸿章毕生奉行“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是以列强间的矛盾和裂痕为基础的。实际上,列强之间在侵华问题上的“合作”或者称为“勾

20、结”远甚于彼此之间的对立,这就注定了“以夷制夷”政策必将遭到失败的结局。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乃至到20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外交有了一个最重要的标志,那就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简单来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就是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我国外交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整体推进的战略布局。具体来说,在此外交布局之下,我们主要是从周边和全球两个层面来推进外交实践。在周边外交层面,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按照这一理念,我们全面提升和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让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命运共

21、同体的意识落地,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得到加强。在全球层面,我们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加强与大国之间的协调,以及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摘编自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材料一叙述了中国近代“以夷制夷”外交政策失败的原因,叙述的是经济原因,即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叙述的是主观原因,即缺乏外交主动性和依赖列强间的矛盾;叙述的是客观原因,即近代列强侵华利益的一致性。材料二叙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特点及目标,叙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叙述的是中国从周边和全球两个层面进行外交实践。两则材料对近现代中国外交的叙述凸显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问题

22、设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以夷制夷”外交政策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和实践。【试答】(1) (2) 3371.B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对列强干预势力的反击。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中国的内河航运权,人民解放军的反击及要求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故B项正确。人民解放军对英国军舰擅闯防线的反击行动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巩固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行动并没有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的,故D项错误。2.A本题考查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由材

23、料信息“抗美援朝”“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无法解决”“美国同意和谈”可知,抗美援朝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美国愿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进行会谈,A项正确。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持续至苏联解体,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3.B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材料“两国总理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世界上的紧张局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故B项符合

24、题意。4.C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由材料“1955年到中国访问的有60多个国家4 000多人来访者从亚洲扩展到非洲和拉丁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现象关系不大,排除。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5.B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为发展国内经济,我国调整了“一边倒”外交政策,改善了与西方一些国家的关系,故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B项正确;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才逐步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

25、化,故A项错误;全方位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及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等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

26、人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1)成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产生广泛影响;促成“日内瓦协议”,缓和紧张局势;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广泛赞扬和拥护。(3分)立场:一切国家都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自由选择。(2分)7.D本题考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材料“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突出了国际地位提高后的中国赢得了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支持,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C两项与史实不符。8.A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促使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升温,中国与联邦德国贸易的发展

27、直接受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故B项错误;C、D两项并非直接因素。9.【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第(1)问,根据材料一“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等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结合联合公报的发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来说明。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中美、中日建交的时间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变化来分析。第(4)问,结合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三四十

28、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在同苏联的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8分,答对其中4点即可)(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2分)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6分)(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分)原因: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8分)(4)日本:甲午中日战争

29、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日本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中国应铭记历史,开创未来。(10分,言之有理即可)10.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转变便于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多边外交活动的展开,故B项正确;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故A项错误; 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转变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11.A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中国投弃权票的原因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678号决议包含了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可

30、能性,这违背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故选A项。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全方位开放的格局。【答案】(2)表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31、(2分)巡礼1(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政策;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不稳固,百废待兴。(2)一方面,“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和封锁,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使新中国获得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一边倒”外交政策也造成中国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客观上加剧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意,限制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使向苏联的学习带有教条主义倾向,这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巡礼2(1)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霸权主义的威

32、胁;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的经验教训等。(2)使我国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为我国和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对外交往的空间;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原因:近代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外交主动性;缺乏近代外交理念;列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列强相互勾结。(2)目标: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周边,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的活动;筹建和成立亚投行。全球,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或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