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509.29KB ,
资源ID:138843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884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1、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双基巩固学考突破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数百米长的流线型小丘,是冰川前进过程中,底部泥砾物质翻越凸起的基岩后,冰川搬运能力减弱,砾泥物质堆积而成,右图为某地鼓丘平面示意图,闭合曲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1.塑造图示地貌形态的冰川前进方向为()A.正北B.正南C.西北D.东南2.该地最可能位于()A.东欧平原B.辽东丘陵C.东北平原D.中西伯利亚高原答案:1.D2.A解析:第1题,鼓丘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缓。即等值线疏松的一坡为背冰坡,等值线密集的一坡为迎冰坡,也就是说冰川前进的方向为自上而下。再注意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即可判断出冰川

2、前进的方向为东南。第2题,冰川作用主要的分布地区是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35题。3.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4.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

3、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5.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答案:3.D4.A5.B解析:第3题,根据资料信息可以得出“潟湖由沙坝与海水隔离,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可以看出b处是由潮汐形成,而其位于沙坝的潟湖一侧,向潟湖内侧辐散开,应该主要是涨潮时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可以直接排除A、B两项;而a处则是自陆地经沼泽向潟湖处辐散开,应该是由河流堆积而成,沼泽处多水,土壤湿重,则不可能为风力堆积而导致。故选D项。第4题,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图中,可以看到沼

4、泽沉积和潟湖沉积已经深入外海底部,代表以前那里是沼泽或潟湖,由于海平面相对于陆地的上升而致使这些区域被海水淹没,沙坝向陆地方向推向,形成新的潟湖。而各沉积序列层次明显,没有交错,故其相对状态应该是海平面上升,而没有呈反复或稳定状态。故选A项。第5题,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关键词“图中”的沙坝位置还会在当地不动,该沙坝已经在当地沉积稳定了;由于海平面的下降,海水会远离沙坝处,潮汐通道不会再有海水进入,潟湖应会成为封闭的湖泊,不会受侵蚀水深增大;而由于海水与潟湖的远离,海水不再入湖,潟湖的盐度应该会逐渐降低,故选B项。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

5、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黔桂喀斯特山区包括贵州中南部和广西中西部,土地石漠化严重。下图示意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随海拔的变化。统计表明,海拔高于2400米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1)说出黔桂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2)说明土地石漠化对黔桂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3)概述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随海拔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海拔高于2 400米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的主要原因。(4)有人认为未来黔桂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应多重视低海拔地区的植被生态建设与恢复,试为该观点说明理由。答案:(1)该区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

6、地表崎岖,成土速度慢,植被覆盖率低;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岩石大面积裸露。(2)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加剧;地表水不易储存,加剧了人畜饮水的困难程度;旱涝灾害频发。(3)特征: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随海拔变化呈单峰曲线,海拔400600米处达到最大值;森林植被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值较其他植被类型高。原因:海拔高,气温较低,植被种类较少,植被生长速度较慢;海拔高,土层薄,土壤肥力低,植被生长营养不足;海拔高,光照强,风速大,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强烈,植被难以生存。(4)低海拔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林地多转变为建筑用地和耕地,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石漠化问题更

7、突出;低海拔地区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均比较好,利于植被覆盖度增大。选考奠基素养提升2018年12月9日,欧洲第五大悬索桥(桥梁结构无需桥墩)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该桥由中国企业承建,绝大部分构件在中国生产,再运至挪威组装。下图示意哈罗格兰德大桥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13题。1.对隆巴肯峡湾沿线的欧洲国际公路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冰川泥石流B.崩塌C.洪涝D.水土流失2.哈罗格兰德大桥采用悬索结构主要是由于所在区域()A.潮流复杂B.基岩松软C.风力较强D.水深较深3.建桥构件在中国生产后再运至挪威组装,主要是为了()A.减轻生态破坏B.缩减施工时间C.优化产业结构D.节省运输费用答

8、案:1.B2.D3.B解析:第1题,峡湾沿线公路,沿着峡湾两岸,而峡湾的形态特征是两侧陡崖,故选择崩塌。第2题,峡湾地区海水深度大,建设桥墩难度大,故D项正确;同时,峡湾谷底平坦,该地风向稳定,故潮流不复杂,排除A项;峡湾为侵蚀地貌,基岩坚固,排除B项;风力较强不宜使用悬索桥,排除C项。第3题,该地纬度高(6825N),冬季漫长,适宜施工时间短。潟湖,是指被沙嘴或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河北省的七里海为潟湖,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滦河洪水侵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

9、洲。据此完成46题。4.根据材料推测,在出现新开口后,七里海湖水含盐量的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后减5.图中沙丘,沙主要来源于()A.河流所携带来的泥沙B.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C.海水侵蚀海岸带来的海沙D.枯水期湖底淤积的泥沙6.与20世纪70年代以前相比,湖口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湖水的顶托作用B.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入湖泥沙增加C.河流注入湖口的地势低平D.入湖河流流速变慢,搬运能力下降答案:4.A5.C6.B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七里海原为淡水湖,后来新开口,那么湖水与海水发生交换,使得湖水盐度升高。第5题,由图可知,图中沙丘位于七里海与渤海之间,这些沙源应当是

10、有海水侵蚀海岸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从而使得七里海与渤海相隔形成潟湖,故选C项。河流携带泥沙,一般在河口形成沙角洲,排除A项;冬春季节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来自内蒙古和西北干旱地区,与湖泊东侧沙丘无关,B项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的沙丘,沿海岸分布且内侧有农田分布,如果为枯水期湖底淤积的泥沙,不会在海岸南北延长分布,D项错误。第6题,三角洲的形成为泥沙堆积,根据题目“20世纪70年代”,“河流泄洪能力增强”的同时携带泥沙能力也增强,故选B项。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图1为某

11、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图1材料二某地区域图和气温降水图(图2)。图2(1)据材料一,说明图1地区的地形特征。(2)图2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说明该气候的成因。(3)据材料分析,图1所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4)图1所示地区为湿润区,但当地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请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此俗语。答案:(1)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部低,多山间盆地(或峰林)。(2)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高温多雨的天气和以碳酸岩为主的地层结构。(4)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

12、表水蒸发量较大,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因此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之说。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特点判读,高原: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中间稀疏,四周较密集。第(2)题,根据图示气温、降水资料可知,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第(3)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包括石灰岩地区,水热条件好,容易发生侵蚀。第(4)题,主要从喀斯特地貌多溶洞、暗河的特征,虽然降水丰富,但由于下渗严重,故地表水少。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

13、。其成因是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达到最大值。材料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6CO2+6H2OC6H12O6+6O2CO2+CaCO3+H2OCa2+2HCO3-材料三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

14、观带。(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2)说明横断山区钙华景观形成的原因。(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

15、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二氧化碳易逸出)。(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长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4)因为横断山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材料二公式可知:钙化的沉积与溶解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而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受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较大。当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少时,化学式向左进行,钙华沉淀;当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时,化学式向右进行,钙华溶解。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

16、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钙华的形成条件主要有:石灰岩、水分与二氧化碳、植物作用、低温。结合横断山区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第(3)题,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总称峰林地形,它们是岩溶地区的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区,经过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华南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由于流水溶蚀长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横断山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因而难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第(4)题,横断山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岩层疏松;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当地山高谷深,多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