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73.41KB ,
资源ID:1385287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852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太平天国运动素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太平天国运动素材.docx

1、上篇: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起兵1836年,从家乡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到广州赶考的洪火秀 洪秀全(1814.1.-1864),原名火秀,族名仁坤,生于广东花县,籍贯广东嘉应州,汉族客家人。从美国传教士史蒂文斯手中接过了一本劝世良言 中国传教士梁发著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是基督教派最早的中文布道书。全书共9卷,约9万字,由英国传教士博士修改校订后1832年在广州付印刊行。洪火秀读到:“洪水摧毁了生灵,而这又是天父爷火华的意志。”这一次,洪火秀名落孙山,不甘心的他翌年再考,依旧落第。洪秀全的科举梦四次科举考试,玩命考秀才: “约在十六岁,即赴广州应试”、1836年、1837年、1843年。县试

2、每次都顺利通过,但是府试都落第。回到家,洪火秀大病一场,病中梦到“天父嘱我下凡,赠诗天王大道君王全,改名洪秀全”,病奇迹般痊愈,遂改名。1840年,英国因其对中国输出鸦片的贸易被阻碍而悍然进攻广州,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这一年,洪秀全最后一次科考失败,从劝世良言中读到:“爷火华派圣子耶稣降临之时,有天使曰:太平于地。耶稣到了30岁(彼时洪秀全28岁)放弃旧生活而传教,至33岁被钉死于十字架,三天后复活,又四十日,升入天国。天国指善人肉身死后灵魂享受之真福,又指敬信耶稣者聚集之拜上帝之会。”洪秀全开始笃信耶稣并传教,家人以为他疯了,便派亲戚洪仁玕(堂弟)和冯云山(同学)这

3、两人也曾名落孙山看管他,结果两人反被洪秀全说服。1844年,三人又纠集了两人,准备出游,洪仁玕被家人阻拦。最终,只有洪秀全和冯云山二人到了广西桂平,在此停留,继续传教。数月后,冯云山与桂平人张永秀先去桂平县城,继往城北八十里之紫荆山建立拜上帝会。洪秀全闻冯云山已还家,遂返乡,不见冯云山。1847年,洪秀全再次赴桂平,首次称“朕”,经人指引与冯云山会合。洪秀全开始不断神化自己十年前的“奇梦”,开始批判孔子。1848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前往广州,希望向两广总督耆英求情饶过冯云山。洪秀全未见到耆英,但拜上帝会会员买通官府,冯云山获释,被遣返回乡。洪秀全和冯云山都不在桂平期间,烧炭工杨秀清“天父附体

4、”、佃农萧朝贵“天兄附体”,到洪秀全又回到紫荆山时,“附体”被洪秀全承认。1849年,洪秀全又回乡,其父去世,以上帝教仪轨办丧事,不久其妻怀孕。(按当时规矩,丁忧期间需要禁欲)1849年末,洪秀全又回到紫荆山,随着石达开和韦昌辉等地主的加入,拜上帝会越发壮大,1850年,洪秀全宣布清朝统治者为“清妖”,着手武装反清。洪秀全建立“圣库”,没收信众私产,将男女信众分别编入男营、女营,“须天国成功之日,男女才能相聚”,而他自己却一面厉行男女分营禁欲,一面接连纳妾。洪秀全又派人接其家人包括自己襁褓中的儿子洪天贵到紫荆山,冯云山的两个儿子也被接来,但冯家其他人则被洪秀全留在家乡,最终在1854年的时候他

5、们与数万名被怀疑是太平天国同党的无辜者全部被时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下令处决。洪秀全黄袍加身,下紫荆山往金田村,冯云山借鉴周礼组织军队,遭杨秀清萧朝贵排斥。1851年1月,拜上帝会在金田与清军发生战斗,太平天国战争爆发。3月,洪秀全宣布建立太平天国,以1851年为太平天国元年。1851年夏,当洪秀全仍在金田一带和清军拉锯时,广东信宜的拜上帝会占领了郁林(今广西玉林),欲北上与洪秀全会合,被清军击退。洪秀全决定放弃金田,攻取防备空虚的永安城(今广西蒙山)。在永安,洪秀全自称天王(万岁之主),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为东、西、南、北、翼王(九、八、七、六、五千岁),五王归东王节制,推行

6、天历(冯云山制定的新历法)。1852年4月,太平军趁夜色突破清军在永安的重围,重新进入大瑶山,不久突然出现在广西首府桂林城下。太平军围攻桂林33天而不可破,却在漓江上拦截了大量货船,不仅物资得到补充,并且建立起了水军。此时清军担心太平军回师向南,在桂林南面布下重兵。不料洪秀全却突然撤围北上,攻取防备空虚的兴安此地是连通湘漓二水的灵渠所在。1852年6月,太平军经过全州时,冯云山被清军大炮打伤,不久去世。 冯云山死的时间、地点存在争议。太平军在全州城北的蓑衣渡遭到江忠源率领的湖南团练军阻击,这是太平军第一次和团练交战。太平军大败,进入湖南,占领道州(今湖南道县)。太平军与清军在湘南周旋数月,18

7、52年9月,太平军兵临湖南首府长沙城下,12月萧朝贵受重伤,经多方医救仍未能治愈,直到死萧朝贵都没有再“天兄附体”。太平军驻军长沙城西湘江上的橘子洲,把在桂林那套故伎重演,在劫得大量船只物资后撤围北上,军事建制和策略趋于完善。太平军在1852年末先后攻克汉阳与汉口,由于武昌守军拆毁民房修筑工事激起民愤,百姓转而同情太平军。做大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打开大牢释放囚徒,掠夺财物收入“圣库”,对长江上的船家放宽男女分营和去辫披发的政策。1853年2月,太平军已有50万人,他们撤离武汉,水陆并进,于3月抵达南京。此时的太平军已有数十万人和大量火器,他们炸开南京城墙,一拥而上,大败清军,

8、夺取南京。同年,英法联军和俄国在克里米亚开战 克里米亚战争(1853.7-1856.3),是一场因争夺的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战争,是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土耳其曼帝国、(意大利)等先后向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其国内的革命斗争。,战争持续到1856年,以英法联军胜利告终,期间列强无暇东顾,一致宣布对太平天国战争保持中立。1853年,正在丁母忧的曾国藩在父亲曾麟书和好友郭嵩焘力劝下,决定出山兴办团练,不用绿营和八旗,在家乡湖南建立新军,以儒家道德意识形态组织军队,赏罚分明,严格军纪,曾国藩教育部队的爱民歌被视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一开始,曾

9、国藩与绿营和地方官多有矛盾,只得转向士绅而筹款建立陆军和水军。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也组织团练镇压太平军,湘军形成。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改、创文字,禁止商贸,隔离男女。太平天国开展人口普查,许多人为避免被充入太平军而躲进山林。一些人甚至在水中投毒或组织推翻太平天国。一些天主教徒发现太平天国与自己的信仰并没有什么相同之处,拒绝改信,然太平军竟冲进教堂,捣毁十字架,将其充军。1854年甚至有六千多人想向城外清军打开城门,因清军将领疑心有诈而失败。洪秀全和诸王在南京建起雄伟的宫殿,天王府于当年底毁于大火,洪秀全下令重建,召来更多工匠重建,极尽奢华。原本保持中立的英法美三

10、国在太平天国遇挫,但仍幻想基督教体制在中国之建成。1853年秋,太平军一部自南京北伐,直抵天津以南十里,被僧格林沁击退,而主力则西征安徽、湖北。在武昌,太平军又分兵两路,石达开进军湖南,连续击败曾国藩,曾国藩退守长沙,跳河自杀未遂,湖南官场也有人提出将曾国藩撤职。但石达开久攻长沙不下,于是于1854年7月东进江西,长沙解围,曾国藩地位得到巩固。不久曾国藩夺回武昌,咸丰大喜,大学士端华进谏:“曾国藩以匹夫之身,一呼而万人从,恐非国家之福”,咸丰不予理睬。1855年,江西除南昌为曾国藩固守外,其余均被太平军攻占。江西官员同样瞧不起曾国藩,曾国藩二度自杀未遂,直到1856年太平天国杨秀清内乱和185

11、7年石达开出走后,曾国藩才得以喘息。彼时,太平天国的几王之中,只有石达开还在前线。洪秀全幽居深宫,沉迷酒色,嫔妃有88名之众,杨秀清趁机架空洪秀全。1854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具有浓厚小农思想和乌托邦性质实际上最后也没有真正执行的文件,为了提高妇女劳动强度,下令禁止妇女缠足。杨秀清“天父附体”,杀掉数位与妻子同床的高官,斥责洪秀全蛮横放纵,杖责洪秀全。此外,杨秀清把司法权归于自己,改变洪秀全滥杀的政策。杨秀清还提出允许女信徒每月“探家”一次,但被洪秀全否决。杨秀清专权激起韦昌辉不满,洪秀全一面册封杨秀清为“圣神风”(holy ghost,今谓圣灵),一面密谋除之。杨秀清构建了一个弟

12、兄四人组成的“家庭”长兄耶稣,二弟洪秀全,四弟杨秀清,三弟或是冯云山,或是洪秀全之子洪天贵(1861年改名洪天贵福)。1854年6月,英国船只“响尾蛇”号抵达南京,前来与太平军洽谈芜湖煤炭事宜,被阻于城外。英国人致信杨秀清,向他提了30个问题,涉及军队、法律、关税、入教仪式、“圣库”、男女分营等,并质疑洪秀全为何自封“耶稣之弟”和杨秀清的“天父附体”与“圣神风”称号。杨秀清一一回答,并向英国人提了50个问题,指“英国拜上帝已久”,问上帝及耶稣外貌、衣着、家庭等等。英国人煞有介事地组织“宗教会议”,搬出圣经,逐条查阅,一一回答。结尾直言不讳:“我们绝不相信你们这种意义的教条,而只相信旧约新约的启

13、示!你们查考圣经,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内乱 1856年天京事变,是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1854年7月,杨秀清又一次“天父附体”,首次提出“天父天兄 天父:杨秀清、天兄:萧朝贵、天弟:洪秀全。圣旨(即附体时说的话)无错”,而洪秀全的成文经书却有待质疑。1855年,杨秀清卧病在床,但仍指挥太平军在江苏获胜,撤销夫妻同房禁令。1855年10月桐城战败后,太平军无望再取湖南。杨秀清将石达开、韦昌辉等人全部派到前线,洪秀全身边无人,杨秀清借机提出自己也要“万岁”,洪秀全假装答应,暗中联络石达开和韦昌辉。9月,韦昌辉回到南京,决定不等石达开,率军突袭杨秀清,杨秀清被杀。洪秀全、韦昌辉大开

14、杀戒,石达开劝阻未果,担心自己也被杀掉,遂连夜出逃,韦昌辉将石达开家人全部杀掉。石达开召集各路人马十余万人重返南京,要求洪秀全杀掉韦昌辉,而此时韦昌辉也图谋囚禁洪秀全。洪秀全遂诱杀韦昌辉,迎回石达开。此后,洪秀全越发多疑,他一面不断封赏死去的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的后代,一面认定只有自己洪家人可堪倚重。洪秀全封其兄洪仁发、洪仁达为安王、福王,将石达开由翼王升为义王,石达开拒绝,洪秀全遂封石达开为“圣神风”。洪仁发、洪仁达庸碌无能,只知掣肘(ch zhu)石达开,石达开郁郁寡欢,一人独居,不接受口信,凡事白天以文书请示,夜晚批示,由侍从贴到王府外墙。1856年12月,左宗棠夺回武昌。1857年夏

15、,石达开负气离开南京,带走忠于其的部队继续西征,从此再没有踏回天京半步。而此时清政府同样困难,华北捻军 时期北方的农民。源于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捻子(一称捻党)。1853年(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后的“捻”,史学界称捻军。做大,清政府与英国再起战端,因此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只能由南方将领自行其是。深宫中的洪秀全终日与侍从宫女为伴,定下宫中琐碎的规章,这些规章散见于洪秀全为此所写的五百首絮絮叨叨的诗文之中,芝麻小事足以让洪秀全大为光火,侍从宫女动辄得咎,被杀者众。洪秀全还在圣经与太平天国理念不和之处劳心费力,以拙劣的文字游戏的方式修改圣经。1857年冬,曾国藩因父亲去世回乡丁

16、忧,但不到一年即被咸丰“夺情”,重新任用指挥湘军。1859年,石达开再入湖南,在安徽、江西作战的湘军他们的家人和田产都在湖南老家人心浮动,纷纷要求回乡,曾国藩以“江西是湖南后院”为由,拒绝调主力回湖南。石达开在湖南没有斩获,于是进入广西,出贵州,进四川。咸丰令曾国藩率军前往四川,曾国藩回复称四川路途遥远,且并非主要,其他人也上奏希望曾国藩留在江西,咸丰同意曾国藩要求。同年,曾国藩之弟曾国华战死。1856年,清政府逮捕当时悬挂英国国旗的广州走私船“亚罗”号的水手,认为南京条约过于苛刻的香港总督要求对清政府宣战,英国首相巴麦尊派额尔金伯爵赴中国与清政府谈判。1857年,清英关系继续恶化,由额尔金率

17、领的英军在广州俘获两广总督叶名琛,而后继续北上,法国也因“西林教案”(又称“马神甫事件”,但法国实际上也不满清政府对贸易的杯葛)对清政府宣战,美俄宣布中立。英法联军于1858年5月攻陷大沽口,迫使清政府与四国谈判并签署天津条约。1858年11月,额尔金经南京前往武汉,洪秀全惊叹于额尔金的“武功”,致信笼络,但信还没送到额尔金就已离开南京,前往武昌会见湖北巡抚胡林翼。12月,额尔金在返回途中再经南京,收到洪秀全信,无动于衷。1859年,额尔金的弟弟卜鲁斯率军再攻大沽口,为僧格林沁击退。英国首相巴麦尊不顾法国反对,艰难说服国会,再次向清政府宣战。卜鲁斯认为如果洪秀全接受肯天津条约,英国就可以正式承

18、认太平天国的合法地位。 图1:写在太平天国“宪法”中的世俗权力系统;图2:太平天国的神权系统。转折1859年4月,洪仁玕由香港抵达南京,洪秀全大喜,封其为干王,不久后,李秀成这位烧炭工出身的太平天国唯一戴眼镜的高官此前他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嫉妒洪仁玕后来居上被封为忠王,二人被洪秀全委以重任。洪仁玕发布资政新篇,提出在宗教、外交、法律、工商、采矿、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彼时南京四周都有清军,主要集中在扬州的江北大营和南京南郊的江南大营。洪仁玕提出派英王陈玉成和侍王李世贤率军绕过清军袭击杭州。江南大营的清军被迫回援杭州,此时已达到目的的太平军又回到南京,集中兵力出击江北,大败清军。1860年,李秀

19、成先攻克苏州,再进军上海,英美军队保持观望状态并与洪仁玕接触。额尔金率英法联军抵达上海,继续北上直指大沽口,卜鲁斯留驻上海。此时卜鲁斯在英国外交官威妥玛的劝说下已经对太平天国疑心重重,英国驻上海领事、对太平天国较友好的密迪乐收到李秀成和洪仁玕的信件,转交给卜鲁斯,但卜鲁斯拒绝拆开那两封其实是太平天国纡尊降贵想与英国结好的信。英军对太平天国放弃中立,炮轰太平军,美国人华尔组建洋枪队,成员以中国人为主,配给洋枪。洪仁玕以李秀成的名义(当时李秀成已放弃了同英国人合作的期望,但洪仁玕地位在他之上,他只能服从)再次致信英军,向其施压,李秀成退兵。此时,额尔金已攻破大沽口,溯白河(今称海河)而上,迅速占领

20、天津,清政府同意在通州谈判,派出冒牌的谈判代表。额尔金怒不可遏,而因“消遣”了洋人而沾沾自喜的咸丰终于派出正式代表怡亲王载垣,但同时也派僧格林沁伏击前来谈判的额尔金一行。清政府与额尔金在谈判到就英国人是否要向咸丰磕头一事时无法达成一致,僧格林沁把英法外交官抓回北京,施以重刑后放回,额尔金下令进攻北京,咸丰君臣慌忙逃到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1860年,在江北、江南大营先后失利之际,咸丰任命曾国藩为兵部尚书、两江总督,总揽苏、皖、赣三省事务。曾国藩派其弟曾国荃攻打被陈玉成占领的安徽首府安庆,而自己在祁门(今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扎营。北京告急,咸丰下令调曾国藩一部分兵力北上,曾

21、国藩上奏“请皇上自择一将”北上增援,实际上以拖待变,咸丰的回复还未传到,曾国藩就获知了北京失陷的消息,表示“痛心疾首,懊悔万分”,上书反对与英法联军签订“城下之盟”。洪秀全闻额尔金焚圆明园,义愤填膺,企图北伐,为李秀成阻止。洪仁玕会见容闳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留学生,邀请他加入太平天国。容闳意不在此,当他拿到在太平天国境内的通行证以使他将太平天国控制区的茶叶低价买入、带回清政府控制区高价卖出时,他便辞别洪仁玕了。1860年12月,恭亲王奕訢与额尔金在北京签订比天津条约更苛刻的中英新约(即北京条约)。同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割让北方大片领土。额尔金告诉清政府,当时已经是英国驻华公使的卜鲁

22、斯更看好太平军。洪仁玕再次强调太平天国反满复汉的立场,甚至不惜搬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这些儒家学者来大谈“华夷之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恶行在西方遭到一片挞伐,雨果直斥“文明就是这样被野蛮的对待?!”不是因为雨果和其他西方人士同情清政府,而是由于他们可惜艺术。奕訢请咸丰回京时,咸丰已经病重,但又担心奕訢有二心,遂以“不愿见到洋人”为托辞拒绝,并且不许奕訢离开北京。咸丰对奕訢允许外国公使驻扎北京并成立总理衙门非常不满,奕訢上书:“攘外必先安内”,奕訢和曾国藩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与洋枪队合作。1860年11月,陈玉成率军攻克武昌和安庆之间的黄州(今湖北黄冈),李世贤攻克休宁(今安徽省黄山

23、市休宁县),扼曾国藩进出通道,而李秀成则率主力直指祁门。此时曾国藩的部队主力已调到休宁,祁门只有曾国藩带三千人留守,曾国藩在惊慌中写下遗书,但李秀成并不知曾国藩的兵力分布,遂率军避祁门而前往湖北,准备攻打武昌。李秀成在赣北招到数十万投奔者,行军速度变慢,以至于在陈玉成攻下汉口后,李秀成并未如约与陈玉成在武昌会合。陈玉成的部队孤立无援,而且左宗棠在武昌附近集结重兵,等李秀成赶到武昌时,陈玉成已退守黄州,李秀成调转兵锋,经江西进入浙江。陈玉成回师安庆,包围正在围城的曾国荃所部,但陈玉成所部又被更外围的湘军(这部分湘军由满人多隆阿指挥)包围。洪仁玕率军抵达桐城(位于安庆市北部),准备支援安庆。陈玉成

24、中多隆阿埋伏,所部被打散,洪仁玕被召回南京,安庆太平军统一由陈玉成指挥。衰败1861年4月,李世贤攻克景德镇,曾国藩军队断粮且陷入重重包围,曾国藩再写遗书,嘱其子:“尔曹唯当勉力读书,不要做官从军”。7月,左宗棠收复景德镇,曾国藩稍得喘息,上书奕訢,让他向洋人施压,停止通过长江上的商船向安庆供粮。北京西北天空划过彗星,引发恐慌,8月,咸丰驾崩。9月,曾国藩下令向安庆发动总攻,重新夺回安庆。北京出现日月同升,五星(金木水火土)一线的异象,曾国藩解为中兴之兆。咸丰临终前指定端华、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自己6岁的儿子载淳日后的同治帝直至其成年,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拥有否决权。八大臣很快就发现和顺到

25、略显木讷的慈安很好说话,但慈禧则想自行其是。在承德,慈禧与她的小叔子兼妹夫、日后的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秘密会面,并和奕訢搭上关系。10月,两宫抢在八大臣之前回京,联合奕訢发动政变逮捕八大臣,端华、肃顺、载垣被杀,其他人被流放,奕訢被任命为首席军机大臣。 咸丰十一年(1961年),咸丰帝病死于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御前大臣载垣、等顾命八大臣与新皇帝载淳的生母(即慈禧太后)产生严重矛盾,叶赫那拉氏乃鼓动咸丰帝皇后(即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授意御史上朝奏请由皇太后垂帘听政,随即遭到八大臣抵制。另一方面,宗族中比较亲近的恭亲王奕、咸丰朝顾命大臣和等人被排斥在最高权力之外,亦极为不满。于是叶赫那拉

26、氏与奕等人联合,发动政变。从此,慈禧、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其年号而称“”,亦称“”。 这次政变,是一次最高统治集团为争夺执政大权的宫廷政变,但从政变时加给肃顺等人的“不尽心和议”的罪名和政变后叶赫那拉氏、奕訢等人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来看,它还标志着清政府向政权的转化。为了抵消安庆失陷对士气的打击,洪仁玕声称咸丰的早逝、他幼小儿子的继位以及继而发生的政变,都说明清朝气数已尽。陈玉成被洪秀全革职,退守庐州(今安徽舒城),派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征豫陕,多隆阿继续进军,陈玉成的企图落空,陷入重围。洪秀全将大儿子洪天贵

27、福提为第二把手,宣布奏折不需再经洪仁玕而达其手,外交也不再由洪仁玕分管。洪秀全越来越疑神疑鬼,下令南京所有店铺停业,不从者一律处决。1861年3月,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蓄奴州宣布成立邦联,南北战争爆发,4月,林肯下令封锁南方所有出海港口,中美两国同时爆发内战使英国贸易体系大大受损,但是因为英美关系比中英关系紧密得多,所以英国国会大改完全不同于对太平天国战争的冷漠态度,宣布承认南方邦联的“合法交战国”地位,巴麦尊更企图借此策动美国一分为二,削弱当时日益崛起的美国其实力比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加起来还要强大对英国的威胁。1860年12月,李秀成攻克杭州,洪秀全向英国承诺1861年内

28、不攻打上海,1861年12月,李秀成攻克宁波。处境依然严峻的曾国藩派李鸿章到安徽腹地的合肥一带征兵(那里也是李鸿章的家乡),派曾国荃回湖南征兵。击败顾命八大臣而掌权的慈禧和奕訢认识到必须依靠曾国藩才能平定太平天国的叛乱,于是任命曾国藩为大学士,将浙江也交给他管理,并欣然应允曾国藩提议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李鸿章任江苏巡抚的请求。1862年1月,李秀成在上海郊区集结重兵,不料天降暴雪、气温陡降,衣着单薄的太平军在严寒中无法行动。华尔开始帮助清军反击太平军并取胜,为了不破坏美国(林肯政府)的中立立场,华尔加入中国籍,洋枪队改名常胜军,更深地卷入到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国藩在安庆集结军队,由曾国荃率领,兵临

29、南京城下(曾国荃想抢到攻陷南京的第一功),李鸿章率淮军,乘船(由李鸿章向洋人租借)前往上海(彼时属于江苏)。巴麦尊趁英国国会休会期对太平天国宣战,任命阿斯本为指挥官,遭到反对党迪斯雷利的谴责。曾国藩在慎重考虑后同意向英国采购舰船,英国人为清朝设计了绿底、黄线对角交叉、中央有只黄龙的海军旗帜。1862年5月,清军一鼓作气,在洋人帮助下收复宁波,陈玉成也在寿州(今安徽寿县)被俘后被处死。马克思断定太平天国“只知破坏,难成气候”。此时,饱受太平军之苦的江南百姓也开始组织反太平天国的起义。夏季,上海涌入150万难民,卫生条件恶劣致使霍乱爆发,上海近二十万人死于霍乱。霍乱随人流传染,肆虐天津和北京,湘军

30、和太平军内部也爆发严重疫情左宗棠所部有五成士兵患病,曾国荃所部高达七成,疫情直到冬天才解除。覆灭1862年秋,李秀成、李世贤纠集数十万大军合围曾国荃未果,曾国藩召在湖南的长子曾纪泽到安庆大营,曾国藩之弟曾国葆染上伤寒去世。华尔在宁波附近被太平军杀死,法国人仿效常胜军组建常捷军,常胜军的美国指挥官白齐文劫掠上海激起李鸿章不满,也令卜鲁斯难堪,1863年春,英国人戈登接管常胜军。奕訢会见美国(林肯政府)驻华公使蒲安臣,蒲安臣表示“两国都有叛军在南方作乱”,暗示美国将支持清政府,作为交换,奕訢致信李鸿章,提议重新由白齐文掌管常胜军,李鸿章婉拒。白齐文投靠太平军,曾国藩就此致信李鸿章称洋人雇佣兵不可靠

31、,并抱怨常胜军迟迟不去援助曾国荃,但曾国藩也不想让洋人抢走攻占南京的第一功。1863年夏,容闳和曾国藩会面,应曾国藩要求前往美国采购武器。阿斯本抵达上海,发现清军并不情愿让英国人帮助他们。奕訢提出将这支“水师”收编,水手由山东人担任,炮兵由湖南人担任,海军陆战队由满人担任,曾国藩则提出整支水师以湘军和淮军为主体进行混编。奕訢考虑到八旗和绿营战斗力很弱,同意曾国藩的建议,阿斯本愤愤地返回英国。1863年,洪秀全解除洪仁玕全部职务,李秀成进军安徽,企图分散曾国藩的注意力,但军队困在安徽的洪水中,弹尽粮绝。1863年6月,远征直到大渡河的石达开向清军投降,旋即被杀。面对曾国荃对南京越来越猛烈的进攻,

32、李秀成回师南京,但接着又被拖入在杭州与左宗棠和在常州与李鸿章的战斗中。1863年7月,美国战局在林肯政府正式宣布废奴和格兰特率军攻陷葛底斯堡后出现转折,北方开始居于上风。英国宣布在美国内战中保持中立,不再支持南方,这也推动英国国会倾向在太平天国问题上采取同样对策。11月,李鸿章率淮军和常胜军抵达苏州,其时苏州的太平军由慕王谭绍光指挥,副将纳王郜永宽秘密与戈登议和,杀死谭绍光,李鸿章攻克苏州。李鸿章认为郜永宽是投机者,不除则日后必为祸害,下令处决郜永宽,戈登对此不满,纠集在上海的各国领事发表声明谴责李鸿章,此后洋人基本不再参与太平天国战争。战场的失利使洪秀全精神恍惚,他封了一百多个王,以至于当时

33、已是太平天国二把手的他的14岁儿子洪天贵福都弄不清诸王的称号。饥荒加剧,据曾国藩日记记述,1863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由三十文一斤涨到一百二十文一斤”。十年的混战给曾经富庶的江南造成了沉重打击,中外历史学家估计死亡人数自六千万到一亿不等,直到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江南人口还未恢复太平天国战争之前的水平。1864年1月,洪仁玕先被委以“辅佐幼天王”的重任,继而被派往太湖为南京筹粮,途中为清军阻隔,只得躲进湖州的山林中。江北的太平军也在陈玉成死后群龙无首,基本被荡平。李秀成劝洪秀全放弃南京,转战江西,被洪秀全驳回。3月,左宗棠攻克杭州,残余太平军逃到湖州投奔洪仁玕。1864年春,

34、曾国荃率清军挖掘了30多条通向南京的地道,占领南京周围所有制高点,太平军向地道灌水,而清军则以风箱向内鼓入毒气。曾国藩为避嫌,让李鸿章率军与曾国荃合力攻打南京,李鸿章知道曾国荃不希望其辛苦拼杀得到的战果为外人瓜分,于是托辞不去。1864年5月,洪秀全病倒,6月去世 至今为止关于洪秀全的死因,人们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他服毒自杀;另一认为是因病去世。,一名宫女用尸布裹起遗体,草草埋在天王府中,洪天贵福继位。7月,曾国藩下令点燃南京地道里的炸药,城墙被炸开,清军蜂拥而上,太平军放火,南京陷入一片火海,喊杀震天。曾国藩命人剖开洪秀全棺材,确认洪秀全已死。 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大本营天京,掘

35、开洪秀全的坟墓,将尸体扛到曾国藩面前当面验看。曾国藩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曾国藩又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焚尸扬灰就是死了,也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阴魂无归。曾国藩进入南京,在奏章中夸大太平天国的力量和湘军的功绩,慈禧闻讯,喜极而泣,重赏全体平叛人员。李秀成逃出南京后三日被俘,以为洪天贵福已死,其实洪天贵福逃过一劫,投奔在湖州的洪仁玕。与八个月后结束的南北战争北方代表格兰特接受南方代表爱德华李的投降,后者安度晚年迥异,曾国藩亲自主持对李秀成的审问,审查口供,删去对湘军不利的部分,旋即杀掉李秀成,以避免其向清

36、政府告曾国藩的状。1864年8月,洪仁玕和洪天贵福逃出湖州,10月,洪仁玕、洪天贵福先后被捕,不久被处决。1864年8月,曾国藩下令裁湘入淮,数十万湘军拿着优厚的津贴回乡,曾国藩以生病为由请求致仕,并要求曾国荃一同致仕,拿着慈禧赏赐的高爵后禄退隐家乡。慈禧认为曾国藩既无反心,又堪重用,不予批准,又调曾国藩统领淮军平定捻军叛乱。1868年,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马新贻接任两江总督,实际上,此时慈禧已得知湘军进入南京后太平天国还有大量财物,而曾国藩对此隐瞒不报,秘密授意马新贻查清此事。1870年,“天津教案” 谣言下的天津教案:压垮曾国藩,险引八国联军。发生,曾国藩忧心自己成为“叶名琛第二”,右眼失

37、明,心脏病、肝病加重。9月,马新贻遇刺身亡(由现有材料基本可确定为曾国藩指使),曾国藩再次出任两江总督,李鸿章任直隶总督,1872年3月,曾国藩去世。下篇:太平天国运动的评析【引言】为什么毛泽东和蒋介石不约而同地推崇曾国藩?毛泽东与蒋介石对曾国藩的推崇,是两人性格中较为相似的点。毛泽东和曾国藩是同乡(湖南湘潭),两人相隔的时代也不远,并且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就读的时光可以说是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时光,比如说,毛泽东一生中的许多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秋收起义)、党要管枪(三湾改编)都是在湖南产生的。可以说曾国藩所代表的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38、的湖南精神),就像他一生爱吃辣的饮食习惯一样,像他一生未改的湘音一样,影响了他的一生。 蒋介石主要是看中曾国藩的内省(或曰内圣外王)。蒋介石学习了曾国藩记日记的习惯,从19151972年,他连续记了57年的日记,足见其性格中的坚毅。【总结】毛泽东学曾国藩如何做事,蒋介石学曾国藩如何做人。毛泽东学曾国藩如何立业,蒋介石学曾国藩如何修身。一、对太平天国和曾国藩评价的变迁十九世纪晚期,孙中山与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推翻满清,不断拔高太平天国,同时挞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人。宣传中间有些背离史实之处,这种做法在当时无可厚非,但是因此却留下了后遗症。必须指出的是,孙

39、中山本人的头脑是清楚的。他只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 “民族主义”,却直指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效法。因为他们的领袖还有皇帝思想,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他虽曾经自居“洪秀全第二”,也并不以洪秀全作为学习的榜样,孙中山终生不许别人对他呼万岁。可是虽然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再到毛泽东,他们对这段历史都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国共两党却都有肯定太平天国的思维定势。国民党认为太平天国诸领袖是民族革命的英雄,共产

40、党认为太平天国诸领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对应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就得被污名化了。大陆学界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有了与此不同的声音。冯友兰先生率先指出:“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有人说,太平天国建立的是农民政权,这无论如何是不对的,中国在历史上未曾建立过农民政权。否定太平天国必然为曾国藩翻案,为曾国藩翻案必然否定太平天国,可以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潘旭澜先生则更直言不讳:“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是利用迷信发动和发展起来的。洪秀全披着基督教外衣,拿着天父上帝的幌子,实际上还是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

41、、条规,对他控制下的军民实行统治,实际上是一种邪教。洪秀全造反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是以数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的,是以中国丧失近代的最后机遇而长期沦为帝国主义刀俎下的鱼肉为代价的。尤其可怕的是,这一切还被作为一首英雄史诗,向人们指点通向人间天堂的金光大道。”在台湾,钱穆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天国,认为是一个民族革命,但实际也不尽然。至少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几乎没有丝毫制度上的建树。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大抵是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他们是有此想法的。但说到政治就太低能了。他们国号太平天

42、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这样一个国名,便太违背了历史传统。正因为这一个集团里,太没有读书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当时洪杨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有失败。”陈致平先生进一步指出:“定都南京后,它所能统治的地方,不过江南一隅与安庆、九江、武汉几个据点而已。所以太平天国的政权完全建立在军事上,而不能与政治配合。其作战的冲击、屠戮、裹胁与流窜的行动颇类流寇,而中国历史上的流寇政权是没有能成功的。天国的法令森严,刑律惨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天条以外之罪,也非杖即死。死刑中又有点天灯 王皓沅 清宫十三朝第七二回:“什么叫做点天灯?是用将人束住

43、,渍油使透,倒绑杆上,烧将起来。”五马分尸割肉抽肠 把一条横木杆的中间绑一根绳子,高挂在木架上,木杆的一端有铁勾,另一端缒著石块,像是一个巨大的秤。将一端的铁勾放下来,塞入犯人的肛门,把大肠头拉出来,挂在铁勾上,然后将另一端的石块向下拉,这样,铁勾的一端升起,犯人的肠子就被抽出来,高高悬挂成一条直线。犯人惨叫几声,不一会就气绝身亡。等非刑。行刑之前,往往先鸣锣聚众,讲说道理,宣布罪状,然后当众行刑,令观者惊心怵目,自然俯首听命,而造成一种恐怖气氛。这种恐怖统治,完全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的人道宗旨,自然要归于失败。洪秀全等人起自草莽,既缺乏政治学术,又不能罗致政治人才辅弼,而始终建立不起一个健全合

44、理的政治组织。人性弱点,往往能共患难而难共安乐,早年誓同生死的患难兄弟,一旦享富尊荣,经不住物欲的诱惑,与权势的冲突,竟自斗而亡。最为讽刺的,是他自己揭橥(ji zh) 【解释】1.标志。 2.揭示;显示。的革命宗旨,常自行推翻;自己所订的天条,已自行违犯。”在国外,我们不妨看看与太平军同时代的马克思的评论。1862年,当他知道了太平天国推行的各种暴政之后,又说出了如下的话:“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

45、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二、客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正当宗教要求教徒恪守教规,劝人行善,从宗教信仰上获得精神上的寄托,既不危言耸听,用种种灾祸来恐吓教徒,也不对教徒作空头许诺。邪教则常以世界末日来吓人,并许诺信教可以逃避灾祸,进入天国。太平天国正是一再作出许诺,入教可登入小天堂、大天堂,不入教者在世会有“蛇虎伤入”,死后堕入地狱。邪教都会装神扮鬼,特别是会吹嘘教主能知天意,能与天神沟通。太平天国除吹嘘洪秀全是天上派来的世界万国独一真主,还按广西“降僮”的迷信习俗吹嘘天父能附杨秀清之身下凡说话,天兄能附萧朝贵之身下凡说话。邪教都需要敛财。因为正当宗教能够公开募化,或有经费

46、来源,邪教必须自筹活动经费,否则无法生存,无法发展。太平天国要求入教者把全部财物交公,做得最为彻底。正当宗教只要求内部的宗教职业者遵守教规,对教徒们不作硬性要求,对许多宗教活动也只是自愿参加。邪教是一种半公开半秘密的组织,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不对入教者加以严格控制。太平天国军民不分,全民皆兵,入教者都成了圣兵,以教规十款天条作为军律,对内控制之严,堪称空前绝后。邪教的教主都是淫棍,年轻的女教徒都是他们的猎物。因为邪教既从身心两方面都严格控制了所有的教徒,也就给了教主对女教徒为所欲为的可乘之机。太平天国洪、杨两个多妻纵欲,甚至以天父天兄的圣旨作为根据,也是够荒谬的。以这五项标准来衡量,太

47、平天国正是不折不扣的邪教。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在太平天国与邪教之间画了等号?事情也并不如此简单。在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中间,前期的冯云山、中期的石达开、后期的洪仁秆,是极不愿意让太平天国堕落为邪教组织。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作了极大的努力,希望力挽狂澜,把太平天国推上正轨,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归于失败,壮志难酬,抱恨终天。历代农民起义或流民起事,大都利用过邪教。邪教是一种破坏的力量,推翻旧王朝需要利用它,它不是一种建设的力量,建立新王朝就用不上它。因此,比较聪明的领袖在取得初步胜利之后,就会断然抛弃邪教,重用知识分子,来建立正规的新王朝,谋得长治久安。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国有两千多万人死于战乱

48、、饥荒。是有很多人死在战场上,或被敌人杀害或自杀,但是更多的人是死于连年战争所造成的饥荒或者霍乱等传染病的蔓延。清政府与太平军之间的战争完全破坏了中国人口最密集、土地最肥沃的江南的农业生产,大批民众处于饥馑之中。三、曾国藩为何能战胜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士兵由统兵官在家乡亲自招募,私人关系极强,一个营的士兵都是同乡、朋友甚至亲戚,入伍前要登记亲属,违反军规一律连坐。大部分士兵都是贫苦农民,曾国藩把薪饷提高到绿营兵的三倍,俘杀敌军、缴获物资还有额外奖励。曾国藩坚持认为,“剿匪”除了需要铁军外,更重要的是打赢“道德价值之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若不能从意识形态层面反击拜上帝教,彻底剿灭太平军就是不可能

49、的。太平军进军江南之前,比如永安诏书中,洪秀全可用“天父皇上帝的第四次显圣”之类的话激励士气。但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后,便发现相对于两广,拜上帝教在江南的吸引力在大大减弱。太平军不得不采用双轨办法:对拜上帝教的忠实信徒,仍然以宗教动员为主;对于不信教的江南地区,考虑到其两百多年前激烈抗清的历史,则祭出“驱逐满人,汉人当家”的大旗,称咸丰为“满洲妖”,称满人是“狗鞑子”,称北燕地区为“妖穴”,等等。但这些不足以挽救人心,尤其1856年后,江南民众开始以“粤匪”称呼太平军。清军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把作战最勇猛的两广老兵称为“真长毛”,与后来加入太平军、战斗较为消极的长江中下游新兵区别看待。除了

50、众所周知的腐化、内讧外,掏空太平天国基础的,还在于各种不合理的乌托邦政策。而洪秀全和诸王们,是不受这方面约束的。曾国藩的讨粤匪檄巧妙地绕过了清王朝统治合法性问题,超越满汉,将湘军与太平军的对立上升到夷夏之辨的高度,一问世便在南方广为流传:“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凡读书识字者,又焉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湘军极其重视思想建设,军中读书人除了指挥作战外,还担负着反复向士兵灌输忠君爱民、杀身成仁的儒家思想的任务。考虑到普通士兵的文化水平,曾国藩亲自撰写了平白如话的爱民歌,其中详细罗列的注意事项,

51、简直就是后来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矛盾的是,崇孔孟之“仁”,把“爱民”奉为座右铭的曾国藩,在攻下安庆后却冷血地建议曾国荃:“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弟意如何?”1864年在围攻南京时,曾国藩也主张禁止妇孺出城,裴士锋指出,这是为了“迫使叛军供养城内全部居民,将使他们更快饿死。他不希望他弟弟无意间让任何叛军家眷活命。”湘军和太平军都是意识形态统摄的武装集团,眼里只有最高目标,并为之不择手段,既不怕死,也不顾生灵涂炭。因此,太平叛乱就成了“十九世纪破坏最烈的战争,也可能是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战争。”湘军最终能战胜太平军绝非偶然:它的将领更自律、组织更严密、意识形态色彩更强,还顺便把边

52、缘知识分子纳入体制内,给了他们通过暴力机器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而一手哲学,一手军队,兼圣贤与将领于一身的曾国藩,则开启了近代中国一种全新的领导模式。不过孙出师未捷身先死,蒋半途而废,真正青出于蓝的,还是那位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湖南乡党。财政、军事、人事皆独立,甚至不听中央号令的湘军,再进一步就与北洋军阀无异。所以曾国藩在鼎盛时期裁湘入淮,成就了其弟子李鸿章。当然曾国藩预见不到身后的事情,但他似乎隐约感知到了什么。在家书里,他告诫子弟:“尔曹唯当一意读书”,只有悠游读书的岁月才是最快乐的,而兵者乃不祥之器,权力更是。四、曾国藩与洋务运动裴士锋指出:“曾国藩肯定洋人的船坚炮利,但他认为道

53、德和规训远比赢得战争重要。在战争的最后几年,曾国藩开始建造汽船,并派人去美国为兵工厂购买机器。他这些现代化的努力只是为了加强中国军队的势力以对抗西方,也确保中国可以不再仰赖洋人的帮助。”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开始,尽管曾国藩主导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却很难从湘军身上看到“现代”特征。湘军奉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圭臬,建立在传统的宗族与宗法制度文化之上。曾国藩视外国人为未开化的野蛮人,本不屑于向他们求教,只是迫于湘军的战斗装备以中国传统武器为主。尽管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与英国官员查尔斯戈登共事,并赞赏西方的先进武器装备,但曾国藩却认为一支军队的制胜之本不在武器,而在士兵以及他们的道德品格。当他的九弟

54、曾国荃请求向西方购买步枪时,他认为一名真正的将领不应依赖国外的武器装备。当然,在战争后期,曾国藩开始对现代枪械、汽船产生了兴趣。这主要不是因为他想借这些武器打败叛乱分子,而是觉得如果中国拥有这些现代化的武器和轮船,就不用再惧怕英国人和法国人。战争结束之际,他开始采取积极措施购买西方轮船、枪械。“同治中兴”之时,他逐渐将西方现代技术引入清军,不过程度和规模均十分有限。清政府对曾国藩没怎么管,就让他去镇压太平军,曾把当地的税收留作活动经费,用钱来支付湘军军饷、购买外国技术等。一般人很难了解其他国家的军事技术,但曾国藩非常擅长,他开始了中国的造船、造枪,这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中体

55、西用”,说远了就是“经世致用”。器物、科技学西方,思想还是中国的。洋务运动并没有给中国传统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三层面控制的社会(潜水艇三明治),上层是由天人合一的儒家意识的皇权统治,中层是由县以下层面的士绅政治控制,下层是由宗法宗族思想观念的家族控制,三个层面构成古代王朝的超稳定结构。当王朝出现大规模土地兼并和流民兴起之际,则会发生社会重组,由于并未有近代类似挑战儒家思想的外来思想威胁(佛教思想和五胡入华可以算半个例外,但随后被儒家所消解重构),所以在更换皇权(天道)和由于大规模内乱造就大规模人口死亡后,土地大规模兼并局面结束,中下层士绅重建基层社会又恢复到轮回的稳定结构中

56、去。洋务运动试图仅仅以新事物来补充儒家体系的不足,由于科举未被废除,在儒家意识形态继续培养大量重农轻商、重道德轻科学的士人群体下改革自然是有限的、难以成功的,也无法改变上述结构。近代化前提是儒家意识形态(经世致用)不可欲。经世致用可以应付内部危机,但不足以响应全球化冲击。洋务运动的本质是用经世致用应付全球化。甲午战争成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洋务运动失败带来的后果: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和公车上书。这是政治制度和政治哲学互动的开始。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标志中国第一支现代化军队创立,创立新式军队,这是比教育的科技的工业的创举更有象征性。五、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曾国藩生活的晚清社会,旧秩序行将崩溃,而社会

57、前进的方向茫无头绪。国内,太平天国烽火燃遍十余省,清王朝顿失半壁江山。国外,列强环伺,处处侵夺中国主权和领土。可谓内忧外患,百弊丛生。而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崛起于湘楚之间,纵横捭阖,以残酷的手段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不仅如此,他的崛起还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权力格局,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等方面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走向。虽然后人对他有“毁之则为元凶,誉之则为圣贤”的评价,但他毕竟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 晚清还是一个传统社会走向瓦解、道德失范的时代,在极其复杂的人生环境中,曾国藩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

58、力,成为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给后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人生及社会经验。毛泽东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在人心多变,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时代,他几乎揽尽天下英才,在政治上有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郭嵩焘等辈同声相求,大半中国尽在掌握;在思想上有薛福成、冯桂芬、容闳等人同气相求,使洋务思潮澎湃,流风披于华夏,并开启维新先河;在科学上,徐寿、华蘅芳、李善兰齐聚幕中,中国近代科技就是从他那里启蒙。当时就有“天下英才聚于曾幕”之说。曾幕不啻为晚清柱梁之渊薮。左宗棠在曾国藩死后,曾写了这么一副挽联,他别出心裁,把自己写了进去: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

59、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曾国藩很讲究修身养性,规定了“日课”,其中包括吃饭有定时,虽在战争时期也不例外。而且,按曾国藩的规定,每顿饭都必须等幕僚到齐方才开始,差一个人也不能动筷子。曾国藩、李鸿章,一是湘人,一是皖人,习惯颇有不同。曾国藩每天天刚亮就要吃早餐,李鸿章则不然以其不惯拘束的文人习气,而且又出身富豪之家,对这样严格的生活习惯很不适应。一天,他假称头疼,没有起床。曾国藩派人去请他吃早饭,他还是不肯起来。之后,曾国藩又接二连三地派人去催他。李鸿章没有料到这点小事竟让曾国藩动了肝火,便慌忙披上衣服,匆匆赶到大营。他一入座,曾国藩就下令开饭。吃饭时,大家一言不发。饭后,曾

60、国藩把筷子一扔,板起面孔对李鸿章一字一顿地说:“少荃,你既然到了我的幕下,我告诉你一句话:我这里所崇尚的就是一个诚字。”说完,拂袖而去。 曾国藩所以能在举世滔滔之中产生中流砥柱的作用,就是因为他能以子弟兵的方法训练湘军,使他们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而他自己所拟订的通告全局、十道分进、对太平天国展开全面防堵围剿的战略方针,使他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掌握主动,着着进逼,终于使太平天国政权完全倾覆。假如曾国藩也像当时一班督抚大帅那样不能高瞻远瞩,那么,曾国藩不免也会像向荣、和春、胜保、福济等人一样碌碌无成。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作联挽之,说: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

61、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湘军诸将正因为在曾国藩的严格教诲下,“虽离曾国藩远去,皆遵守约束不变”,这也符合曾国藩治军的特点。因为曾国藩在湘军中把封建伦理观念同尊卑等级观念结合起来,将军法、军规同家法、家规结合起来,用父子、兄弟、师生、朋友等亲友关系来掩饰、调剂、补充上下尊卑关系,以减少内部的摩擦与抵触,使下级与士兵乐于尊重官长、服从官长,为官长卖命。 六、曾国藩与中国近现代史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沿着两条轨迹演变:一条是革命,一条是改革。从洪秀全到孙中山再到毛泽东,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而从曾国藩、李鸿章到邓小平,则是历史上两次改革的先后承继。历史从来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其人是个

62、划时代的历史人物。崇拜曾国藩的毛泽东,最后走上了一条与曾国藩功业相异的革命道路。而追随毛泽东闹革命的邓小平,最后却成了曾国藩式的改革家。在如此变化无常的历史面前,无论持什么样的史学立场,都不能诉诸简单的是非划分,不能以善恶判断求个痛快。历史也不是在某种固定的观念中造就的,而是在微妙的变化中形成的。我们绝不能简单的说,曾国藩李鸿章就是“丧权辱国”、慈禧就是“顽固保守”、袁世凯就是“窃国大盗”。统观中国近现代史,是从革命到改革,再到更大规模的革命,再到更大规模的改革的历史。史景迁指出:“曾国藩是一个素质极为全面的人,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较为保守,但另一方面,他愿意做大试验,组织湘军和南京

63、的武器库;曾国藩在选人、用人方面非常出色,邓小平也是如此。曾国藩有其特殊能力,他能够看到别人的才能,所以左宗棠、刘铭传等都纳入他的眼中。曾国藩找的人都绝顶聪明,他们多数来自湖南,从地理的角度来说曾国藩侧重湖南的,一旦他相信这些人,就愿意给他们很大权力。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胸怀,或者说很有影响的人才能这么做。但有时人们也可能会有失望。曾国藩不知道怎么处理太平军以后的世界,尽管他在镇压太平军问题上做出贡献。我不清楚帮助邓小平的人是谁。帮助曾国藩的人还包括冯桂芬,当然还有很多重要的人。曾国藩和人面谈很吓人,他整整一两分钟会盯着你,什么话也不说,被他盯的人就会紧张,然后他观察被盯的人如何反应。“如果曾国

64、藩能够活得更久,那我们还会知道得多一点,但他并没有活太长,所以后来就有李鸿章、刘铭传、左宗棠这些有才能的一群人出现。 而邓小平的长寿起到了一定作用,人活得越长,得到注意的机会就越多,尽管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尤其是1992年之后,邓小平已不太出现在公众场合,但他的政策依旧得以执行和贯彻,这说明即使领导人本人不再推动,但政策也有其自身惯性和动力。“他们两位在变革中国内部架构、接触外部世界、进行经济和政治变革时都面临了同样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都做出了很多事情。他们都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非常注重细节,持之以恒,不会被批评所吓倒,对敌手也很耐心,在决定每一件重大事情时都非常谨慎而全面。 ”最后以这样两句话作结:第一句是陈寅恪先生说的:我们对于历史上的人物,应当怀着同情之理解。(即钱穆先生所言“温情之敬意”)第二句是:我们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面。我们总想把人用黑色和白色来区分,然而世界从来就没有简单的黑色或白色。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