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39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先秦思想家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于)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25、“(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这一举措A. 削弱了王国势力 B. 形成了郡国并行制度

2、C 导致了七国之乱 D.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6、唐代贵族官僚经商屡禁不止,寺院僧侣也从事商业活动。京师富寺,往往有邸店多处,所入厚利已构成寺院主要财源。这表明当时A. 寺院经济普遍发达 B.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 社会主流思潮剧变 D. 商业活动异常活跃27、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28、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

3、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29、下表是1821-1833间中英贸易的发展状况。该表突出反映了年代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元)英国商品入口总额(元)鸦片走私总额(元)1821147571321369321322357801833178142601011965512185100A. 中国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的顽强抵制 B. 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C. 在非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D. 英国走私鸦片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30、1848年,英商东方银行上海分行

4、开业;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的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相继在上海设立分行。这反映出A. 西方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西方掀起在华投资办厂的热潮C.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外金融合作 D. 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活动的扩大31、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32、1912年5月7日

5、,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的观点表明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33、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

6、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34、下图为19721985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 年份中国的出口中国的进口197232601975156304198010593755198538653856A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B与苏争霸处守势导致80年代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C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D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35、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7、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42、(25分)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铁路发展概况表铁路线开通公里完成年份修建国家地位唐山胥各庄9.71881中国自办第一条满洲里绥芬河1463.81903俄国哈尔滨大连946.51903俄国北京-张家口2001909中国中国人设计北京沈阳8591912英国北京汉口13061905比利时南北大动脉天津浦口11071912英国+德国南北大动脉昆明河口4691910法国西部第一条材料二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图1 1937年中国主要铁

8、路示意图材料三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特征(8分)分析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较快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8分)列举三项我国“一五”计划

9、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5分) 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作用。1910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五年之后,他明确说:“夫科举非恶制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赵武灵王(前325 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

10、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武灵王改革的意义。(5分) 【高2014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24-28 BADBD 29-33 DDADB 34-35 CB42(1)特征: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列强主导,铁路

11、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区域分布不平衡(或铁路集中于东部和东北地区);初步形成骨干铁路网;(8分)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重视交通建设,应对中日冲突(4分) (2)战略意图:高原铁路建设有利于抵御列强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4分)有利于开发利用西部资源,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4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5分)43(12分)评分说明:观点2分,论证8分,总结2分。若只有观点,没有论证不得分。论证内容与观点完全脱节,只给观点的分数。示例1: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 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

12、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国家官员队伍的素质,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选拔国家行政管理人才。 可见,科举制对中国、乃至对欧美的社会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示例2:不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性制的观点。 认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科举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西学进一步传播,当时中国要救亡图存、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新式教育,培养实用人才,而科举考试排除科学技术,扼

13、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说明这一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其考试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其弊端非常明显。 可见,明清以来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 示例3: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科举有进步性,也有消极性,应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1、示例2的内容。且一定要论及欧美国家文官选拔。 示例4: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应把科举制放在具体的时空下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1、示例2的内容,按古、近、中、外科举制的利弊进行论证。44(1)目的:发展骑兵,增强军事力量(维护国土安全)。(2分)观点:服饰应利民、便用(胡服使用方便);服饰须因时势而变(胡服利于军队提高骑射能力)。(4分)背景: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各国掀起改革潮流;战争频仍,各国追求富国强兵。(4分)(2)意义:壮大了骑兵力量,增强了赵国军事力量,抵御住匈奴的进攻,使赵国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