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 共计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2汉武帝驾崩前,让霍光作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霍光是内朝领袖,外朝仍由宰相统治。后来昭帝死,霍光立昌邑王做皇帝,没过几天又把它废了,另立汉宣帝。据此可知A汉武帝以后政局较为混乱 B
2、中外朝内外相制的局面形成C宰相逐渐处于无权的地位 D中外朝制并未加强君主权力3宋代三司与宰相的职权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军国要务”多由宰相裁决定夺,三司奉行宰相“指挥”; 另一方面,三司又可通过多种渠道,不经宰相而直接奉圣旨行事。三司在政务运行中的地位表明A政出多门使决策的效率底下 B中枢机构职能划分可以理顺C官僚机构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D君主力图强化对政务的掌控4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A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C促使了明
3、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D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5伯利克里曾15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掌握国家政权。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说雅典“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事实上权力是在第一公民手中”。据此可知,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政治A本质上是个人专制 B体现了公民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C运行机制严重失灵 D已沦为政治家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6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法学阶梯明确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私法包括三部分,由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基本原则所构成。”这一分类A旨在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B反映出罗马统治疆域的扩大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有利于协调人与社会的关
4、系7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开创了内阁首相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惯例。18世纪80年代,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说明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当时君主立宪政体还尚未确立C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 D政治制度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8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时,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的争吵异常激烈。北方代表要求废止奴隶制,南方代表坚决反对并要求将奴隶计入人口总数。制宪者们意识到坚持彻底铲除奴隶制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最终选择了让步。这说明制宪者试图A践行启蒙思想的理性精神 B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通过妥
5、协维护国家的统一 D实现南北之间的分权制衡9法国1875年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作出明确规定,只是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其中有75名终身职议员),因而这一宪法也同样适用于君主制。由此可知,这部宪法A是君主派掌握实权时的民主成果 B是为获得长期安定制定的永久宪法C是当时特殊经济环境的直接体现 D是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妥协的产物10有学者指出,在君主政体下,德国政党对国家行政的影响有限;到德意志帝国时期,虽然流行多数政党,但德国政党数目不多,对其的制约与管控也比较容易。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时期A政党之间矛盾激烈 B代议制度有待发展C经济发展不合时
6、宜 D宪政意识尚未出现11清初,中央设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及各项洋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A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12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战争后中国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13有学者认为,在古代,中
7、国实行的是神权政治。辛亥革命后,除了袁世凯准备称帝时祭过天,国家元首已经取消了这种活动。另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这么一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该学者意在强调A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B辛亥革命确立了新的政治合法性的模式C民主共和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深远 D迷信思想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14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 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A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B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D反帝斗争推
8、动了民族工业发展15下表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湘军182名显要成员的出身和晋升情况。由此可知清末起家身份进士武进士举人武举贡生生员末弁无功名合计人数811037315117182晋升身份大学士总督巡抚布政按察使布政使提督总兵提督同品中等文武官员以下及未授职合计人数225175371086182A长江以南地区动荡不安 B科举选官体系完全崩溃C阶层流动方式有悖传统 D社会流民问题十分严重16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在今天,这一阶段在许多方
9、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17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帮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随时可以撤换的”。这表明巴黎公社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B赢得社会广泛支持C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D实行直接民主制度18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
10、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A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 B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19土地革命时期,各地苏维埃政权推行工兵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广大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借贷合作社;实行了消灭文盲的运动,并开始普及免费教育;工会、贫民会、妇女会等组织纷纷建立。这表明A苏区政权日益巩固 B农村包围措施道路形成C新型社会体制萌芽 D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201941年至1957年,我国的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7.6上升到27.3,轻工业的比重由29.6下降到29.2,同期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52
11、.8下降到43.5。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B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意识C贯彻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抵制了民国政府破坏民族团结的企图21在“五四宪法”制定时,政协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引发了有关“两院制”的讨论。毛泽东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据此可知,此后A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B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C人大与政协职能相互转化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待完善22学者俞可平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
12、。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A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 B加强了基础民主政治建设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3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规定,香港地区的行政长官必须是香港人并由香港人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中央政府还规定,香港政治架构中的主要官员、立法会80以上成员均须是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这体现出中央政府A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完善 B对公职人员选任的慎重C对香港政府人事权的尊重 D对港人治港精神的贯彻24近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准则
13、。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已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 B能够解决各种国际争端C成为中国智慧重要构成 D成为中美关系破冰关键25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 共计50分 )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是
14、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而建立起来的。两汉时期,朝廷设立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开始独立于行政系统。监察官员的品级比相应行政官员的级别低,但职权较大,如隋朝御史大夫为从三品,但其监察范围包括公卿宰相和各级官员。唐朝以来,各朝推行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治活动亲临现场督察以及考课督察结合等方式,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实现。宋代设立监司、监州,来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不仅在全国设十五道监察御史,还规定都御史统辖省按察使。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联)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模式,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于1
15、931年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保证苏维埃政权的有效运行和抵制封建官僚思想的侵蚀,中共在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党政监督为主体,专业性监督部门和群众性监督组织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督实践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源头。摘编自吴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督制度研究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要有国法”。 1982年,全国90左右的县团级以上党委建立了纪检机构,国务院各部委都基本设立了纪检组织。是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
16、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6年,国家监察部成立后,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相应迅速建立起来。摘编自谢撼澜、谢卓芝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进程与经验(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监察制度形成的背景。(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意义。(5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
17、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年)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至少各举一例)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28.(15分)【
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武周政权建立后,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初以来行之有效的大政方针,有因有革,所谓“不改旧物,天下惟新”。武则天主持朝政规定州县境内,“垦辟田畴,整修水利”,使民“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必加以惩罚。她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安焉”。此外,武则天还积极向边远地区推行屯田、营田,注意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在户数增长上,从永徽时的三百八十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武则天以女主君临天下,移风易俗,使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对以往的清规戒律和一些陋习进行了改革。如在服饰上,规定妇女出行,不必著幕罗,戴帷帽即
19、可。凡大朝会,妇女可以与百官杂处,鼓励妇女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引进妇女参与朝政,如令上官婉儿“内掌诏命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一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武则天改革举措的积极意义。(7分)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5 D D D B B 6-10 D D C D B 11-15 A B B A C 16-20 C C A C B21-25 A B D C D 26.(1)特点:服务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监察机构与行政机构分离;监察官员位卑权重,以小制大;检查方式多样化
20、;重视地方监察。(5选3,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积极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纠正行政机构工作失误;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4选3,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苏俄(联)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影响;革命形势高涨,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4选3,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3)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体制;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序进行。(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27.示例一:观点: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阐述:政治制度只有结合时代环境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中国古代
21、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时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通过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政权的巩固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的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贵族制的传统,但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结束王权专制,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后来根据现实需要,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不断进行议会改革,逐步形成了君主统而不治、议会至上的政治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也是根据现实进行不断调整的结果。综上,政治制度适应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旧有的政治制度才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示例二:观
22、点:政治制度既要与理论结合,也要符合现实。阐述:在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长期保存在政治体制之中,但在不同的朝代,为了适应现实需要,政治制度也会不断地发展创新。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朝的内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等,都是不同的朝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现实需要为加强皇权作出的尝试,并将皇权一步步推向顶峰。在近代的英国,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精神渗透在社会的制度中,从大宪章对王权的制约,经过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再经责任内阁制,议会对内阁的制约,到1832年及以后议会改革,民众获得选举权对议会权力的制约,
23、都是权力制约与平衡精神的体现,同时不同时期权力制约的变化又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综上,任何的政治制度,都以理论为内核,并根据现实的变动而变动。(观点3分,阐述8分,结论1分)28.(1)重视农业生产(开垦田地),兴修水利;惩治地方吏治,以户口和粮食多少为依据建立奖惩机制;积极开拓边远地区;移风易俗(改革社会陋习与风俗);鼓励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和参预朝政。(5选4,每点2分,共8分)(2)有利于推动唐朝社会经济繁荣(促进了小农经济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稳固边疆地区的统治;整顿吏治提高统治(行政)效率;移风易俗使社会风俗发生革新;有利于打破千百年来男尊女卑格局,提高女性社会地位。(5选4,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四点共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