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35MB ,
资源ID:138274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827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料记载,商朝灭亡时,西周征服的国家有99国,向其臣服的有652国。周初分封时只分封了71国,其中多数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异姓诸侯是少数。这反映出周分封制A. 调整了诸侯间的利益分配B. 消除了贵族间的权力纷争C. 规范了个人社会身份地位D. 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周初分封时只分封了71国,其中多数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异姓诸侯是少数。”可知,周初分封的诸侯多数是周王

2、室的同姓诸侯,异姓诸侯是少数,这说明同姓贵族是主体,调整了诸侯间的利益分配,A正确;解决贵族间的权力纷争问题的是宗法制,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规范个人社会身份地位、扩大周天子的统治范围,C、D错误。2.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大体上说,封建时代,以家为国只有家务,没有政务。秦汉开始只剩了一家,就是当时的皇室,于是家务转变成政务了。这一转变A. 体现了周代权力集中于王室B. 顺应了专制体制形成的潮流C. 完善了古代中国的中枢机构D. 稳定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封建时代”与“秦汉”相对应,则“封建时代”是指商周时期,“只有家务,没有政务”突出的是家国一体特征,因此材料前

3、一部分实际上说的是分封制下,天下为众多的贵族家庭所分割;“秦汉开始家务转变成政务了”说明国家权力已高度集中到了皇帝手中,皇权专制局面形成,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从西周分封制转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变化,而不是完善古代中国的中枢机构,故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权力分散走向了统一时期的权力集中,没有体现封建社会政治秩序是否稳定,D项错误。3.自隋唐以来,尤其明清时期,“官本位”思想已经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牢牢地扎根了。读书做官已成为科举时代的主导思想。这导致A. 不学无术之风发生了逆转B. 一批锐意创新人才的

4、产生C. 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D.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科举制的产生,使得读书做官成为了知识分子追求,有利于官员的选拔,统治者可以笼络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有利于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C正确;A说法不正确;科举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B不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置,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使下层民众做官成为了可能,科举制的史实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能让不同阶层的人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进而扩大了统治基础,以此作答即可。4.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

5、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A. 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B. 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C. 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D. 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可知,“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A错误;“御门听政”和减轻君主政务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表述太绝对,“御门听政”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

6、,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5.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著名的“通工易事”论,“子不通工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也就是农业和手工业间要互通成果,交换产品。这反映出当时A. 儒家“仁政”思想得到了践行B. 社会经济各行业间联系加强C. 官营工商业垄断地位被打破D. 民间工商业急需政府的扶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农业和手工业间要互通成果,交换产品”可知,孟子主张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联系,故B正确;材料反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联系,没有涉及儒家“仁政”思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官营工商业”的信息,排除

7、C;材料也不能体现民间工商业急需政府的扶持,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农业和手工业间要互通成果,交换产品”,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6.唐代中后期,南方的制瓷、造船、纺织、冶铁业明显占优。北宋时,五大名窑仅有哥窑在南方;都城汴梁的锦院、河北定州的刻丝技术代表着当时丝织业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北宋时A. 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B. 手工业经济分布南北差距缩小C. 民营手工业渐成为主导D.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发生逆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唐宋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和纺织业在五代十国和北宋时得以恢复发展,手工业整体分布的南北差距缩小,故B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始终

8、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民营手工业逐渐成为主导是明代中后期以后,故AC不符合题意;经济重心的整体南移趋势并没有因此改变,故D项不符合题意。7.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A. 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B. 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C.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D.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

9、的能力。材料中所述现象指明代时期的士大夫阶层“留意声律”,“尚古朴”,这种风气影响了全国上下甚至边远地区,材料中未提及研究西学,A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只是材料最后一句的体现,不能涵盖全部信息,排除。材料所指现象指士大夫阶层的休闲文化,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故选D。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

10、费正清认为A.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C.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D.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则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但从“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近代化或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从文明史观角度得出的结论;C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D选项是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

11、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A. 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 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D. 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辛亥革命在梁启超的眼里是多种阶层的人凑在一起机缘巧合的开展了一场运动,因此组织的松散性和人员的混乱性都是其失败的最终原因。A选项说法错误,梁启超并不反对革命;B选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12、会性质;C选项与题意相符;D选项说法与事实不符,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特点【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失败的诸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革命组织的混乱。很多参与革命的人都是在听说革命这件事之后参与到其中来,各自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尤其是其中一些立宪派以及地方官僚投机革命,在革命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随风倒,叛变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在组织上失败的原因。10.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A. 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

13、性质B.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 开启了近代的民主革命历程D. 广泛深入的动员了人民群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目材料“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材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广泛深入的动员了人民群众,故D正确。彻底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五四运动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错误。五四运动虽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它并没有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故B错误。五四运动之前的辛亥革命就已经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而不是五四运动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故C错误。11.据华北治安战记载,1938年日本

14、华北方面军情报记录写道:“可以断定,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1939年他们认定:“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为此,应加紧收集情报,确立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这反映出当时A. 华北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B. 日军将主力转向华北地区C. 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D.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信息体现出华北地区日本把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武装作为当时进攻中国的主要对象,侧面说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引起了日本的警

15、觉,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华北是全国抗战的中心,当时全国抗日中心是陕甘宁地区,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华北地区对付中国共产党作为策略,日本并没有把主力转向华北地区,B错误;百团大战爆发于194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错误。1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三次事件所产生共同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 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 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新旧三民主义受到西方

16、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论的影响;包括解放战争在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因此中国民主进程体现出西方思想中国化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体现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排除B项;辛亥革命不涉及统一战线,排除C项。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

17、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13.公元前462年,厄菲阿尔特当选将军之后进行改革,剥夺了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贵族会议仅保留了对涉及宗教传统方面的案件的司法权。这次改革A. 有利于扩大公职人员的权力B. 剥夺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C. 使公民大会获得了合法地位D.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D【解析】

18、【详解】“剥夺了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是对于公民大会民主决策权力的维护,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正确;材料中是维护公民大会的地位,并不是有利于扩大公职人员的权力,A错误;材料中只是“剥夺了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并不是剥夺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B错误;公民大会本身就是合法机构,并不是材料中的措施导致,C错误。14.根据十二铜表法以及罗马法的其他相关规定,侵占罪是指未经被窃人同意而持有物品的人非法使用或非法侵吞该物品的行为,其中非法使用是指窃用,非法侵吞是指侵吞。这一规定旨在A. 规范城邦公民个人行为B. 协调公民经济纠纷C. 保护公民

19、的财产所有权D. 明确侵占罪的主体【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未经被窃人同意”“非法使用或非法侵吞该物品的行为”等信息可知,罗马法注重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故选C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罗马法为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方面的规定,没有规范公民的个人行为,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侵占罪是指未经被窃人同意而持有物品的人非法使用或非法侵吞该物品的行为”可知,罗马法对维护私有财产方面的规定,而不是协调公民经济纠纷,故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侵占罪的主体,排除D项。15.1708年,英国议会提出的议案因安妮女王的否决而遭扼杀。就在同年,由于议会强硬派的坚持,女王被迫承认辉格党的胜利,不得不同意辉格党人组阁。

20、这反映出英国A. 具有深厚的忠君心理B. 未确立议会主权原则C. 重大事务须国王参决D. 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因安妮女王的否决而遭扼杀”“女王被迫承认辉格党的胜利”可知,英国国王虽权力受限制但仍有权否定议会议案,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仍有待完善,故选D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这时期英国国王仍有一定的权力,并没有体现忠君心理,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就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B项错误;C项与材料“女王被迫承认辉格党的胜利,不得不同意辉格党人组阁”不符,故C选项错误。16.1787年美国的制宪代表指出,人民交出的权力将分给两种政府,即联邦政

21、府和地方政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一提议A. 运用了孟德斯鸠理论B. 剥夺了地方州的权力C. 意在建立联邦制国家D. 加剧了政治体制动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制衡,政府机构内部又设立制衡机制,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思想,故A正确;“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制衡,B表述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制衡问题,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美国实行分权制衡体现了民主,促进了美国的稳定,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两种政府

22、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联系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分析解答。17.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没有兑现,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特别是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这一形势客观上有利于A. 传统等级观念的动摇B. 民族革命任务的完成C. 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D. 国内君主派势力的分化【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可知,法国帝制传统在民众中的认可度被削弱,国内君主派的群众基础从而也被削弱,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法国国内共和派与君主派的争夺,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从根本上动

23、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法国帝制被冲击和动摇问题,而不是传统等级观念的动摇,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法国帝制受到冲击,与民族革命无关,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法国君主派势力的问题,无法得出国内君主派势力分化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18.“经由男性普选产生的议会要取决于民众的愿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民主的。然而国家的大臣只向皇帝负责,而不是向民选议会负责。”这主要表明德意志帝国A. 实现了全民普选B. 推行了议会共和C. 实行责任内阁制D. 延续了专制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国家的大臣只向皇帝负责,而不是向民选议会负责”可知,德

24、意志帝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保留了浓厚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故选择D选项;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利机构,不经选举产生,没有实现全民普选,故排除A选项;议会共和制是指议会居于国家政治中心地位,然而材料中国家大臣对皇帝负责,故排除B选项;德意志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选项。19.列宁说过,“(巴黎公社)通过革命后取得了政权的广大无产阶级群体在未经任何特别复杂的立法手续程序,就实行了社会制度民主化,从而废除了根深蒂固的官僚制,实现了官吏由广大人民及其无产阶级通过选举的制度而产生”。这说明巴黎公社A. 彻底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B. 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原则C.

25、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D. 未借鉴资产阶级民主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社会制度民主化”“官吏由广大人民及其无产阶级通过选举的制度而产生”可知,巴黎公社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这一原则,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一次无产阶级当政的伟大尝试,没有彻底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故A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没有发动广大农民,C项错误;虽然巴黎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型民主政治,但这不能说明它没有借鉴资产阶级民主成果,故D选项错误。20.“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

26、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A. 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D. 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答案】C【解析】从材料“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说明十月革命是在现代化的新模式受阻背景下发生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俄国现代化开辟新道路,故答案选C。其他选项基本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不符。21.据史料记载“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

27、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的“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争相爱慕”“改用洋货为奢豪”信息体现出西方商品的输入导致民众消费与生活的变化,说明当时的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市场是被动开放,A错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为主,B错误;材料并没有对比中外贸易额信息,不能判断中国的对外贸易属

28、于入超地位,D错误。22.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 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B. 为洋务企业筹措资金C. 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国内税收影响较大。所以答案选C。A中受欢迎错误;中不是洋务企业;中不是实质体

29、现。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原因23.下表是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出自于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状况行业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的地区分布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广东88、烟台1面粉340000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火柴1141520037745上海1、广东3,其余分散各地造纸2237500118750上海、广东各1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近代中国经济部门逐渐齐全B. 洋务企业投资占据主体地位C. 近代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D. 缫丝和造纸业发展最为迅速【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18651894年中

30、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可知,中国企业的地区分布主要在上海、天津、广东等沿海地区,内地发展慢,这说明近代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C正确;据材料可知,中国商办新式企业主要是缫丝、面粉等轻工业,故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是洋务企业投资占据主体地位,B错误;据材料除缫丝业外,火柴业、面粉业发展也很迅速,D说法错误。【点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24.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

31、。这说明A.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B. 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C. 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D.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可知鸦片战争后福州开埠通商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进程,答案为C;农村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动,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织布的机坊在福州即附近城市,不能说明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D 错误。25.1906年大公报刊载广告“本号聘请旁通泰西化学饼师,

32、选买上等洋面,以西式饼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饼,用外国糖浆推凸,食之爽心,观之悦目。”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 开始成通商口岸B. 崇洋媚外成为主流C. 饮食风尚发生变化D. 社会习俗完全西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内容是西饼店的广告,推荐西饼的制作方法和材料,表明西式餐饮影响上海,表明饮食风尚发生变化,故选C;1842年上海就成为通商口岸,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崇洋媚外成为主流,B错误;“完全西化”过于绝对化,D错误。26.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

33、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A. 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B. 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C. 儒学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社会文化D. 儒家思想应统治者需求而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可知,自汉武帝以后,打着尊儒的名义,以符合君主统治的角度对儒学进行解释,而不准其他学派自由传播,儒学的精神已和先秦时期的儒学不一样了,故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学者的个人观点,没有体现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普遍质疑,A错误;据

34、上分析可知,汉以后从符合君主统治的角度进行解释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B片面;C与材料无关。27.1751年,乾隆皇帝指示军机处组织绘编皇清职贡图(下图为其中一幅),并说:“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瑶、黎、壮以及外夷番众,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由此可知,皇清职贡图绘编的主要目的是A. 完善中枢权力机构B. 强化对地方抚督的控制C. 传播宫廷书画技法D. 宣扬大一统的政治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清代前期政治。从“我朝统一区宇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可知,皇清职贡图绘编的目的是通过对边疆各少数民族习俗

35、服饰的采集,展示清代疆域扩展后政治大一统的成果,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完善中枢权力机构和强化对地方抚督的控制的信息,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传播宫廷书画技法,故C不符合题意。28.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中说:“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他评论的是A. 林则徐“师夷长技”主张B.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C. 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做法D. 陈独秀“民主科学”的观点【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

36、,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并依靠光绪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发展资本主义,但反封建不彻底,以失败而告终,C符合题意; 林则徐“师夷长技”的夷是西方人而不是古人,A错误; 张之洞“中体西用”是用西方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与材料“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不符,B错误;陈独秀“民主科学”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的否定,故D错误。29.据不完全统计,1871年至1905年我国共出版了178部科学著作,而到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37、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这一变化说明A. 科学精神得到了宣扬B. 科学知识实现了普及C. 主流意识实现了转型D. 科技进步已成为共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精神得到了宣扬,故A正确;材料反映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增多,无法体现科学知识实现了普及,排除B;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传播马克思主义,C项“转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反映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增多,不能体现科技进步已成为共识,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

38、信息是“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分析解答。30.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幅图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启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新时代,因此A项正确。考点:近代民

39、主革命点评:【解题技法】(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3)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4)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

40、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汉最高司法机关长官是廷尉;汉代尚书开始参与司法审判;北齐时正式设置大理寺;隋唐演变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宋朝在唐三司的基础上增加了审刑院;元朝设大宗正府;明清时期的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明代出现“厂卫”等特务司法机关,清代则设立了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司法机关理藩院和维护旗人利益的特殊司法机构。地方上,汉至唐大体上分为三级审理,宋至清末大体上为四级审理。其中,唐沿袭隋,唐代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县

41、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结果须呈报上级。摘编自杜向前中国古代司法机构设置之变迁研究材料二 梭伦改革以前,在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掌握和操纵立法、行政、司法大权。梭伦通过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另一方面,设立了两个重要的政府机构。一个是四百人会议,另一个是陪审法庭,四个等级的公民均可以当选为陪审员,参与各种案件的审理。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下级法院法官的任命办法与一般官吏的任命办法相同;法官任职期间如无不当行为可以继续任职;其薪俸在任职期间不得减少。如法官行为不检,可由众议院提

42、出弹劾,参议院加以审判,如判定有罪,可以撤职,并不得再行任用。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司法机构变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与1787年美国宪法关于司法权相关规定的差异及其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不同时期的三国司法实践的积极意义。【答案】(1)特点:中央专设司法机构,并基本保持三大司法机构格局;地方上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不断丰富和完善;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服务。(2)差异:梭伦改革规定,成年男性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司法权,力求公平公正;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并对司法权予以牵

43、制。原因:雅典是城邦制国家,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美国则受欧洲民主启蒙思想影响;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3)意义:古代中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古代雅典,打破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近代美国,独立的司法权使其不易被立法权、行政权所牵制,保证司法的公正;但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对司法机构亦有所约束,这有利于避免独裁政治的出现,保证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汉代尚书开始参与司法审判;北齐时正式设置大理寺”“隋唐演变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宋朝在唐三司的基础上增加了审刑院”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司法机构中央专

44、设司法机构,并且基本在隋唐时期的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基础上演变发展;根据材料“唐代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可知,地方上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司法机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根据材料“明代出现厂卫等特务司法机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司法机构是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服务。(2)差异,根据材料“四个等级的公民均可以当选为陪审员,参与各种案件的审理”“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如法官行为不检,可由众议院提出弹劾”等信息可知,梭伦改革时期,本邦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与并行使司法权,而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并

45、对司法权予以牵制。原因,梭伦时期的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而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司法权、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3)古代中国的中央专设司法机构,并基本保持三大司法机构的格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专制统治;古代雅典建立陪审法庭,公民参与城邦政治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法律的局面,一定程度上维护公民的权力,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对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可以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推动美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46、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年份家数资本(千元)创办人或企业代191419186310658荣宗敬、荣德生等191919236517627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 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民营企

47、业大多设备简陋、资本薄弱有人估计,1944年国统区工厂倒闭率是82%,或被官僚资本鲸吞。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中华民国史新论材料四 在政府里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们把持了中国的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多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现在想起应该有个公开忏悔。胡适从到奴役之路说起(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

48、响。(3)结合材料三、四,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工矿业方面实施经济措施及其效果。【答案】(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2)态势: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动因: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影响: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措施:政府直接经营(或重点支持)工矿企业。效果: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为抗日战争提供经济和物质保障;民营企业遭到官僚资本挤压,陷于困境。【解析】【详解】(1)原因: 对照“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的现象,根据材料一中“老是这几个姓”,“家谱”等信息

49、,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原因。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等信息,可知这一现象束缚了自由劳动力,对中国新经济因素的发展是不利的。(2)态势:根据材料二“(19141923年)” “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变化,可概括出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继续发展的态势。内在动因: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家的投资热情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影响: 根据材料二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工业的十年发展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物质的、阶级的基础。(3)措施:结合材料三“四联总处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

50、矿业贷款”、材料四“在政府里任职的许多官吏,把持了中国的矿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政府直接经营(或重点支持)工矿企业。效果:根据材料三“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民营企业大多设备简陋、资本薄弱有人估计,1944年国统区工厂倒闭率是82%,或被官僚资本鲸吞”,结合所学知识,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国家重点经营工矿业的效果。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表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请任选一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51、答案】示例一: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明末清初,中国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书立说,批判儒家思想,否定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等思想,使儒家思想更加务实和靠近民生。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以薄伽丘、伊拉斯谟、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神学,揭露教会腐败,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由此可以看出,在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示例二: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

52、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同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成果。【解析】【详解】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同时期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与比较。提取主题时可以找二者的共同点,也可以就二者在同一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从新思想的产生、科技方面的差距等方面切入。论述时结合材料中信息所体现的所学知识的内容,以及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当时中西方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概括论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