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B. 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C. 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D. 细胞体积小,有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详解】A、细胞体积与生物体体积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B、与原核细胞(一般110um)相比,真核细胞(1100um)体积一般较大,B正确;C、细胞体积小,其
2、相对表面积大,利于完成各选生命活动,C正确;D、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即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运输,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A。2.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相同的B.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C.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时候通常具有细胞周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主要进行物质准备动作,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详解
3、】A、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一般是不相同的,A错误;B、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D、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而成熟的生殖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3.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动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 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B. 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 末期在细胞的中央形成细胞板【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
4、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B、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行为,B错误;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都会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错误;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会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D正确。故选D。4. 细胞的无丝分裂之所以叫无丝分裂,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 分裂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 分裂中细胞核先延长缢裂D. 分
5、裂中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答案】B【解析】【分析】无丝分裂又叫核粒纽丝分裂,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指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无丝分裂是相对于有丝分裂而命名的,有丝分裂是由于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所以叫有丝分裂;而无丝分裂是由于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所以叫无丝分裂。故选B。5.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和染色体在间期复制后其数量均加倍B. 后
6、期着丝点分裂后,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均加倍C. 分裂末期,细胞内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D. 纺锤体形成与否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明显区别【答案】C【解析】【详解】A 、DNA分子在间期复制后其数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A项错误;B、后期着丝点分裂后,DNA数量不变,染色体的数目加倍,B项错误;C、分裂末期,细胞内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C项正确;D、纺锤体形成方式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明显区别,D项错误。故选C6.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现象是( )A. DNA分子复制B. 纺锤体出现C. 着丝点分裂D. 同源染色体联会【答案】D【解析】【分析】1
7、、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8、中都有DNA的复制过程,A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D。7. 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A. 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B. 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 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D. 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
9、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未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因此,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详解】A、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A错误;B、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C、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D、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结构,D错误。故选B。8. 下图是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部分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0、A. 该图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C. 图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等于1D. 图通过形成细胞板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是有丝分裂后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是有丝分裂前期,是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该题只含有分裂期,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B、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所以是,B正确;C、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等于1/2,C错误;D、该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不会形成细胞板,D错误。故选B。9. 对维持高等动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11、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B.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D
12、。10. 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依次为A. 23对、46个、92个B. 46对、46个、92个C. 23对、92个、92个D. 46对、23个、46个【答案】C【解析】已知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导致DNA含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92条姐妹染色单体、92个DNA分子,故选C。11.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
13、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 PCNA可能与DNA分子的复制有关C. PCNA可能影响染色体的平均分配D. 癌细胞中PCNA含量可能较正常细胞中高【答案】C【解析】【分析】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毕,其浓度又下降,说明PCNA与DNA复制相关,即PCNA能促进DNA的复制;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进行,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详解】A、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进行,而PCNA能促进DNA的复制,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A正确;B、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毕,其
14、浓度又下降,说明PCNA与DNA复制相关,B正确;C、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而PCNA主要在间期发挥作用,所以PCNA不会影响染色体的平均分配,C错误;D、细胞癌变后,细胞增殖加快,PCNA含量将升高,D正确。故选C。12. 同源染色体指 (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 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C. 形态特征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详解】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
15、形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B、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条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条染色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相同,但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其形态、大小和结构也相同,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13. 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四分体B. 一个四分体中含有
16、四条染色体和四个DNA分子C. 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通过复制形成D. 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答案】C【解析】【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四分体,A错误;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和四个DNA分子,B错误;C、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通过复制形成,C正确;D、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C。14.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
17、目不同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
18、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详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于细胞中,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D、两者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错误。故选C。15. 如图为某XY型动物的精原细胞的分裂示
19、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B. 图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的基因组成相同C. 图中着丝点的排列与图的前一时期相同D. 图产生的子细胞即可进行受精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A错误;B、图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基因组成不同,B错误
20、;C、图中着丝点的排列与图的前一时期相同,都是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D、图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还需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才能参与受精作用,D错误。故选C。16. 如图表示人类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在甲、乙、丙、丁四个连续时期的统计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时期的细胞表示卵原细胞B. 乙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丙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正在发生分裂D. 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乙和丙【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甲中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细胞未复制时;乙中染色体DNA=12,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可能
21、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丙中染色体DNA=12,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丁中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卵原细胞染色体未复制,符合甲时期,A正确;B、乙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其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正确;C、丙时期染色体DNA=12,着丝点未分开,C错误;D、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2,符合乙和丙时期,D正确。故选C。17. 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
22、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G、g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详解】A、A项中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DNA复制而来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
23、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C项中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D、D项中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D。18.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端开雄花,叶腋开雌花,既能同株传粉,又能异株传粉,是遗传学理想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不考虑变异),有关F1性状表述合理的是A. 显性植株所产生的都是显性个体B. 隐性植株所产生的都是隐性个体C. 显性植株所产生的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比例1:1D. 隐性植株所产生的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比例3:1【答案】A【解析】【详
24、解】AC、玉米既能同株传粉,又能异株传粉,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显性植株所产生的都是显性个体,A项正确,C项错误;BD、隐性植株可以产生显性和隐性个体,但比例不确定,B项、D项错误。故选A19. 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5、,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GgHh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G_H_:G_hh:ggH_:gghh=9:3:3:1。【详解】GGHH与gghh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GgHh,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因此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选C。20. 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B. 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
26、r和YyRrC. F1的绿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D. 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单独分析黄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后代黄色绿色=31,说明亲本的基因均型为Yy;单独分析圆粒和皱粒这对相对性状,后代圆粒皱粒=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详解】A、根据分析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A正确;B、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比例是12,B正确;C、F1中绿色圆粒yyR_中没有纯合子,子代全为yyRr,C错误;D、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
27、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2Yyrr)、绿色圆粒(1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311非亲本类型是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所占比例是1/4,D正确。故选C。21.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某果蝇群体中灰身果蝇Bb:BB=1:2,这些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为( )A. 8/9B. 11/12C. 15/16D. 35/36【答案】D【解析】【分析】果蝇群体中灰身果蝇Bb:BB=1:2,B的基因频率=1/31/2+2/3=5/6,b的基因频率=1/6。【详解】当果蝇随机交配时,灰身果蝇B_的比例=BB+Bb=。故选D
28、。22.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B. 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受精作用C. 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D. 从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9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和、所示烧杯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甲同学模拟受精作用,而乙同学选择模拟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甲同学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错误;B、乙同学模拟
29、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1/2=1/4,C错误;D、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自由组合定律,最终可以形成9种基因型,D正确。故选D。23. 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其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 1/4B. 1/9C. 3/4D. 8/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鼠基因与灰鼠基因、短尾基因与长尾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又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后代没有基因型为A
30、A_和_bb的个体。【详解】根据题意,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比例为2411;又子代中只有aaBB为纯合子,其余为杂合子,所以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故选B。24.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B. F2产生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之一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 孟德尔发现
31、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所有基因的遗传现象D. 孟德尔还用山柳菊、玉米等植物做杂交实验也都取得了成功【答案】B【解析】【分析】(1)豌豆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为:去雄(花蕾期将母本的雄蕊去掉)套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粉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的花的雌蕊柱头上)套袋。(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32、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A错误;B、F2产生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之一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现象,也能解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现象,C错误;D、孟德尔用山柳菊做杂交实验没有取得成功,D错误。故选B。25. 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aaBbdd与AaBbDd的个体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现型有6种B. 子代中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5/8C. 子代基因型aaBb
33、Dd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3/8D. 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采用分离定律的思想来解决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aaBbdd与AaBbDd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现型有8种,A错误;B、子代中纯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1/21/21/2=1/8,则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7/8,B错误;C、子代基因型aaBbDd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1/21/21/2=1/8,C错误;D、子代基因型相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21/21/2=1/4,则
34、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D正确。故选D。26. 甜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并且独立遗传,当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Y和R)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B. 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1C. 若F2代中紫花白花=97,则F1紫花甜豌豆能产生8种配子D. 若杂交后代紫花白花=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YyRr和yyRr【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并且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当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Y和
35、R)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表现为紫花性状,所以紫花甜豌豆的基因型为Y R ,只有Y基因或只有R基因或两种显性基因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花性状,白花甜豌豆的基因型可能为Y rr或yyR 或yyrr。【详解】A、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如YYrr和yyRR可产生基因型为YyRr的紫花甜豌豆,A正确;B、紫花甜豌豆自交,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或YYRr时,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1,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时,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9:7,B错误;C、若F2代中紫花白花=97,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应为YyRr,能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YR、Yr、yR、yr,C错误;D、若杂交
36、后代紫花白花=35,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YyRr和yyRr或YyRr和Yyrr,D错误。故选A。【点睛】对于两对基因共同控制的性状,如果每一对基因单独进行分析,其性状的数量比都是3:1,即每一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两对基因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3:1)2,然后再结合题意描述,对应不同的性状表现。27. 某男子色觉正常,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色觉也都正常,但其弟弟是红绿色盲,则其弟弟的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情况是A. 外祖父母亲弟弟B. 外祖母母亲弟弟C. 祖父父亲弟弟D. 祖母父亲弟弟【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7、病,根据题意可知,其弟弟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其母亲,不可能来自其父亲;其母亲一定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其母亲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其外祖母,所以其外祖母一定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所以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色盲基因的遗传途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8. 下面人类的遗传病系谱图中,可能属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遗传病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详解】A、分析遗传系谱图A可知,该家系中双亲患病,生有患病的女儿和正常儿子,因此是显性遗传病,A
38、错误;B、分析遗传系谱图B可知,该家系中母亲患病,生有正常的儿子,因此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B错误;C、分析遗传系谱图C可知,该家系中双亲正常,生有患病的儿子,女儿没有患者,因此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正确;D、分析遗传系谱图D可知,该家系中父亲正常,母亲患病,生有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因此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C。【点睛】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39、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29. 某种鸟为ZW型性别决定,羽毛有白羽和粟羽,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该鸟有白羽和粟羽两个品系,每个品系均能稳定遗传。将两品系杂交,正交时后代为白羽和粟羽,数量相当。反交时后代全为粟羽。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反交的结果表明粟羽对白羽为显性性状B. 将反交产生的粟羽鸟继续交配,后代全为
40、粟羽C. 参与正交的雌鸟和雄鸟的基因型分别为ZAW、ZaZaD. 正反交的结果表明A、a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两个品系均能稳定遗传,说明是纯合子,将两品系杂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的白羽和粟羽杂交,反交时后代全为粟羽,说明粟羽对白羽是显性性状,A正确;据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正交的亲本及后代为:ZaZa(白羽)ZAW(粟羽)ZAZa(粟羽) ZaW(白羽),反交的亲本及后代为:ZAZA(粟羽)ZaW(白羽)ZAZa(粟羽) ZAW(粟羽),将反交产生的粟羽鸟继续交配,后代会
41、出现ZaW(白羽),B错误;参与正交的雌鸟和雄鸟的基因型为ZAW、ZaZa,C正确;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表明A、a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是位于Z染色体上,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判断基因位置的方法,根据正方交结果是否相同,可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再根据题意作答。30. 果蝇中,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因性基因用a表示),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果蝇子代类型及比例。推测子代灰身直毛雌蝇中,纯合体和杂合体的比例是( )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3
42、/83/81/81/83/401/40A. 1:3B. 1:4C. 1:5D. 1:2【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果蝇杂交后代中,灰身与黑身之比在雌雄个体之间的比例相同,都是3:1,因此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都是Bb;果蝇杂交后代中,分叉毛只存在于雄性个体中,因此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型为XAXaXAY,则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所以子代灰身直毛雌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1/2=1/6,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比例是1:5,故选C。二、非选择题31. 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其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
43、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min。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min。用龙胆紫对茎尖染色20min后,制作临时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A所示。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2)步骤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目的是使_
44、。步骤中漂洗3次,漂洗的目的是_。步骤中龙胆紫的作用是使_着色。(3)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准确,计数时应采用的措施是_。结合图A分析,本实验选择后期的细胞进行统计,是因为细胞分裂后期_。(4)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_左右。【答案】 (1). 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2). 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 防止解离过度 (4). 染色体 (5). 分裂中期 (6). 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求平均值 (7). 持续时间较长,细胞数目较多 (8). 9:00【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表中是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节律实验
45、结果日节律中,9:00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月节律中,5月同时间比,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详解】(1)由于新生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所以选作为实验材料。(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步骤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步骤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便于着色;步骤 中得改良苯酚品红属于一种碱性染料,其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3)通常情况下,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准确,计数时应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求平均值。结合图A分析,本实验中观察到中期分裂相少,而分裂后期细胞持续时间较长,细胞数
46、目较多,因此该实验应选择后期分裂相为统计对象。(4)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日节律中,9:00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点睛】本题结合实验步骤和结果,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该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采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基本知识;能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32. 下图1是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TtRr)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值的变化关系,图3为其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曲线中, 阶段a表示_分裂过程,阶段b表示_过程,阶段c表示_分裂过程。该动物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T、t的
47、分离发生在_过程(填数字标号)。(2)图2曲线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BC段形成的原因是_,结果核DNA含量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DE段处于图1中的_过程(填数字标号)。(3)图3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1中的_过程(填数字标号),含有_对同源染色体,此时,移向同一极染色体的基因有_。(4)若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ttR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_。【答案】 (1). 减数 (2). 受精作用 (3). 有丝 (4). (5). DNA的复制 (6). 加倍 (7). 着丝点分裂 (8). (9). (10). 4 (11). T、t、R、r (
48、12). R、Tr、Tr【解析】【分析】分析图1: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示受精过程;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分析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BC段是DNA复制形成的;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E段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图3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详解】(1)图1中,阶段a是减数分裂
49、,b是受精作用,c是有丝分裂的过程,Tt是等位基因,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2)图2中BC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结果核DNA含量加倍;DE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减半,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着丝点分开,可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即图1的过程。(3)图3是有丝分裂后期,处于图1的过程,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的子细胞和亲代基因型完全相同,所以移向同一极染色体的基因有TtRr。(4)TtRr的精原细胞产生了ttR的精子,说明其减数第一次正常分裂,产生了TTrr和ttRR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TTrr正常分裂,产生两个基因型Tr的精子,而ttRR由于着丝点
50、未分开,所以产生了ttR和R的精子,所以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Tr、Tr和tR。【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区段代表的生理过程及所处的时期;能准确判断图2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3. 华贵栉孔扇贝具有不同壳色,其中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亲本F1表现型及数量实验桔黄色枣褐色全部为桔黄色实验桔黄色桔黄色148桔黄色,52枣褐色实验实验的F1枣褐色101桔黄色,99枣褐色(1)依据实验_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
51、色中_是显性性状。(2)实验中的实验结果在遗传学上称为_,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F1桔黄色扇贝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3)实验为_实验,可检测实验中F1个体的_。(4)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遗传是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一结论为华贵栉孔扇贝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学依据。【答案】 (1). 、 (2). 桔黄色 (3). 性状分离 (4). 桔黄色亲本为杂合子,相互交配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5). 1/3 (6). 测交 (7). 基因型 (8). 1【解析】【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中,桔黄色和枣褐色个体杂交,后代均为桔黄色,说明桔黄色是显性性状;实验中,桔黄色和桔黄色个
52、体杂交,后代为桔黄色和枣褐色,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故桔黄色为显性;实验中,后代中桔黄色枣褐色11,为测交实验。【详解】(1)实验中,桔黄色和枣褐色个体杂交,后代均为桔黄色,说明桔黄色是显性性状;实验中,桔黄色和桔黄色个体杂交,后代为桔黄色和枣褐色,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故桔黄色为显性故依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桔黄色是显性性状。(2)实验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其原因是桔黄色亲本为杂合子,相互交配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二组亲本都是杂合子(Aa),所以子代中桔黄色扇贝基因型及比例AAAa=12,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3。(3)实验为测交实验,可检测实验中F1个体的基因型
53、。(4)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测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说明F1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故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遗传是由1对基因控制的。【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能应用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相关问题。34. 某观赏植物花色有红、粉、白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乙两个(纯合)白花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粉花品系列丙(AAbb)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杂交组合实验1实验2P甲丙乙丙F1类型及比例全是粉花全是红花F2类型及比例粉花:白花=3:1红花:粉花:白花=9:3:4(1)控制该植物花色
54、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2)实验1中亲本甲的基因型为_。(3)实验2中亲本乙的基因型为_,F2中粉花与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花个体的概率是_。(4)实验2的F2中粉花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若要确定某一粉花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请设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设计杂交实验:_。结果预测: 如果后代中_,说明该粉色个体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_,说明该粉色个体为杂合子。【答案】 (1). 遵循 (2). 这两对基因位于非(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 aabb (4). aaBB (5). 1/3 (6). AAbb和Aabb (7). 方案一让该粉花个体自交,
55、观察子代花色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或方案二让该粉花个体与白花个体(aabb)杂交,观察子代花色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8). 只有粉花个体 方案二只有粉花个体 (9). 出现了白花个体(或者粉花:白花=3:1)方案二 出现了白花个体(或者粉花:白花=1:1)【解析】【分析】实验2中,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粉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表现为红花的基因型是A_B_,表现为粉花的基因型是A_bb,aaB_、aabb则表现为白花。【详解】(1)由分析可知,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非(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控制该植物
56、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分析可知,实验1中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3)实验2中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又知丙的基因型是AAbb,则乙的基因型是aaBB;F2中粉花(A_bb)与白花个体(aaB_、aabb)杂交,后代出现白花(aa_)个体的概率是2/31/2=1/3。(4)实验2的F2中粉花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和Aabb;若要确定某一粉花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让该粉花个体自交(或让该粉花个体与白花个体(aabb)杂交),观察子代花色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如果后代中只有粉花个体,说明该粉色个体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出现了白花个体或粉花:白花=3:1(或出现了白花个体或粉花:白花=1:1),说明该粉色个体为杂合子。【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熟练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