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命题人: 明明是我 审题人: 王旭妍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卷 (阅读题 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节的来历和演变“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实际,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祭月之礼如何产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说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
2、未必有满月,有时甚至可能无月,祭月无月自然大煞风景,所以后来逐渐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这种说法不尽准确。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敬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汉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礼地的习俗,月神崇拜古已有之。上古时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时代似乎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在民间自然发展演变,一是上升为天子礼天的礼制组成部分。周礼是因俗制礼,天子礼月显然是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之上。由此,天子的礼月才能获得足够的信
3、仰合法性,礼月才能成为巩固统治政权的有效的政治仪式和文化制度。此时,民间对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缓慢发展,而统治阶层重在向月示敬,游赏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汉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礼仪和风俗的演变在诸多领域皆呈现礼退俗进的趋势。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夏历八月十五成为第二大民俗节日“中
4、秋节”,是由于那一天恰好“满月”造成的“巧合”。华夏先民需要一个满月日来行仲秋祭月和游赏,这一任务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谁让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呢。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圆、格外亮,是因为它“沾”了神圣的华夏祭月日秋分的“光”。这一点,和“清明”节气沾了盛大的寒食节、上巳节的光而摇身变成“清明节”异曲同工。有论者认为,唐代没有中秋节,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诗的风气。昊天明月逐渐披上了人情的薄纱。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的一种娱乐享受的氛周影响了整个社会,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从北宋末开始,中秋节有了更加不
5、一般的内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的内涵变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秋节”来历和演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指月令时间,早在周礼中就有相关记载,如:“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B和祭月之礼有关,在秋分日祭月,如果无月会大煞风景,便逐渐改为八月十五进行。C南北朝时还没有形成中秋节,隋唐时赏月之风和祭月之风逐渐合流,中秋节得以确立。D北宋末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中秋节加入“团圆”的内涵,从而确定了中秋节的地位。2下列对于原文各部分内容的分
6、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两段说明中秋节与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有联系,并解释了中秋节是如何形成的。B三、四两段从时代发展上说明祭月和游赏之风由分离逐渐合流的历史及原因。C五、六两段解释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五的原因:此时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D第七段说明唐宋以来八月十五赏月吟诗、宴饮玩乐的风气以及中秋节的特殊内涵。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秋节和秋分祭月并不是一回事,中秋成为节日的标志是“祭月游赏”。B天子礼月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上,因此成为巩固政权的有效仪式和制度。C因为礼退俗进的趋势,使得民间逐渐兴起在夏历八月十五祭赏明月的风俗。D“清明节气”因
7、与“寒食节”和“上巳节”接近,从而演变成“清明节”。二 、 (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
8、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
9、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戚:忧伤B.五让不许 让:推辞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诬陷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B 乃决策谋取横山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
10、D 以其遗表无所请实迷途其未远 乐琴书以消忧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5分)(2)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分)画堂春秦观落红铺
11、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撚(nin):持取,捻弄。8.上阕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无奈之情?是如何表现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9.“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题)(5分)(1)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2)江间波浪兼天涌,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4)木欣欣以向荣,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6)
1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7)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三、现代文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
13、。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
14、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
15、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
16、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
17、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 还是你的。”
18、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1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工,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
19、,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神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1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1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
20、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14.怎样看待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面对传统技艺的衰落,你对当今逐渐失势的传统文化有何思考?(9分)第卷(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腊黄 缅怀 腼腆 前合后偃 阴谋鬼计 B游弋 砍肩 国粹 青萃欲滴 蜂拥而来 C不啻 讥诮 潦倒 撩人心弦 言简意赅 D馥郁 撕打 倦怠 卷轶浩繁 安贫若素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和我素昧平生的外国小说欣赏精选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小说作品,使我眼界大开,受益颇丰。 B语文老师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引起了全班的强烈共鸣,同
21、学们对这些文章评头论足,交口称赞。 C博尔赫斯在沙之书的开头,显得煞有介事。只要继续读下去,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博尔赫斯在“说谎”,因为他在小说中提到的那本“沙之书”,在现实生活里是压根不存在的。 D作为中国女排队长兼二传手的魏秋月,是全队的核心,在广州亚运会上她只凭颐指气使就能组织一次次精彩的进攻。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确保安全,学校做出规定: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B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 C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
22、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D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进行徒步郊游,我们班的同学全都按时返校了,只有两个同学还没有到校。18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微博”在信息发布、传播和获取三方面的特点。(6分)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知识发给某个
23、人或个人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发布:_ (不超过10个字)传播:_ (不超过10个字)获取:_ (不超过10个字192010年地方两会有许多“特色”提案,阅读下面这则提案,请用一句形象的话概括出其内容的实质。要求不超过15个字。(4分) 安徽省政协委员、教育界代表姚秉华提议,应该淡化英语考试,重视基础文化教育,“英语一刀切”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取消高考、考研、考博外语考试,加强数理化等教育。四、六级外语考试也应立即取消,对喜欢英语或从事与英语有关工作的学生,建议参加国际上公认的托福等考试。应取消职称外语考试,注重业绩和学术水平。 答:姚秉华代表认为,应该 20我校竹语文学社拟举办“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从课文人物中选取一位你所崇敬的人物,为其写一则致敬词。要求:写出人物姓名,然后写致敬词;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5分)五、 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