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古代社会由盛转衰明清(1840年前)时空定位【阶段特征】明清时期(1840年前),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由辉煌逐渐走向衰落,逐渐落后于世界大势。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强化了皇权。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经济方面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并存。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和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江南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但由于统治阶级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仍占主导地位。中国逐渐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
2、,古代文明趋向衰落思想文化方面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礼教的先驱。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专制制度、提倡“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事实。京剧诞生并发展【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全国课标卷2019,27,4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本单元,每年全国高考卷,基本上保证有一选择题4分(2)在材料解析方面,也基本上都涉及明清内容(3
3、)本单元考查的内容重点是经济方面,尤其以商业经济为主,文化内容相对较少(4)学科素养方面,重点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尤其注重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复习方面,形成知识网络,尤其是其中相关联的知识:如中外、政治、经济、贸易、思想文化科学之比较(2)突出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变化、经济转型等新特点(3)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世界意识,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区、国家与民族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2017,27,4分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2016,27,4分明朝地方行政制度必备知识篇固本夯基【考点集训】考点一专制主
4、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1.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A.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B.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D.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答案A2.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
5、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政治制度不断成熟D.地方机构办事高效答案B3.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A.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C.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D.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答案D4.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
6、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答案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狩猎”正式开始,明成祖精心挑选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表演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史载“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尤其是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无疑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而另一个“连锁反应”是,观览阅兵的埃及使臣回国后
7、,埃及随即解除了在红海对东方商船的禁令,而此后最后一次下西洋的郑和,也终抵红海沿岸。摘编自明永乐帝曾举办震惊世界大阅兵材料二2017年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来自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等九个作战群的1.2万名士兵和600多台车辆装备参加了阅兵,其中四成装备是首次公开亮相,场面极其宏大而雄强,气势震人心魄。摘编自境外媒体:朱日和大阅兵彰显军改成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永乐年间能够成功举办大阅兵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永乐年间大阅兵和2017年朱日和军演的共通之
8、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答案(1)因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军事实力的强硬;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明成祖的雄才伟略。(言之有理即可)(2)共通之处:规模大,参演人数多;均展示了最新军事科技成果;均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言之有理即可)。不同之处:明朝永乐年间大阅兵是宣扬国威,显示其霸权;朱日和大阅兵旨在展示中国实力,遏制霸权主义。(言之有理即可)原因:明朝强调华夷之辨,现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二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6.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
9、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答案B7.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8.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
10、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海外贸易刺激了丝织业生产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C.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D.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答案A9.明朝初年,仍实行匠籍制度,令匠户世代服役,但却将服役方法改为轮班制,轮班工匠除服役三个月外,剩余时间均由自己支配。这反映出当时()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工匠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传统“四民”观念被打破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B10.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说明当时()A.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兴起B.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C
11、.景德镇全员参与陶瓷生产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答案D11.明朝后期,河南、山东和直隶都成为棉产区,这些地方农民产的棉花,一般都不用于家庭纺纱织布,而是流向市场,再经商人转贩至南方的纺织区,而他们再到市场上去购买南方纺织的布匹。这反映出当时()A.农业和手工业互为市场B.农副产品商品化的趋势C.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已形成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答案A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
12、形态各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据赵鼎新为什么“领先世界”的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根据材料,结合中国明清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论题: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市场巨大和长期政治稳定。阐述: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商品流通扩大,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的商品生
13、产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对外贸易中,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之一。明清时期,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专制皇权又不断加强并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和民族总体上和平交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没有撼动明清政权的统治根基。因此,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得益于巨大的市场和长期政治稳定。(论题从其他角度入手亦可,如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背景与欧洲不同,或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考点三儒学的新发展与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13.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
14、、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答案D14.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年代年数乞休次数年平均次数洪武3500正统2940.14成化231034.48嘉靖4548710.82隆庆67612.67万历4889318.60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B.修齐治平的责任
15、意识日益淡化C.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D.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答案D15.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A.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B.反映了商业发展冲击儒家思想C.促进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D.标志着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答案A16.乾隆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推
16、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B.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C.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D.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答案D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以古之制,治古之天下,而未可概之以今日者,君子不以立事;以今之宜,治今之天下,而非必之后日者,君子不以垂法。”“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摘自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材料二封建君主不能变,能变的只是具体的措施与制度,封建思想观念不能变,能变的只是个别的方法与观点,这便成了王夫之思想中一个永远难以摆脱的矛盾。他理智上承认了“势之所趋”即“理”这
17、样一个哲学命题,但在感情上却不能接受真正扑面而来的“势”,无论是反抗传统的异端思想,还是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他是敏锐的,又是迂腐的,在总体的历史上看出了变革的必然,却在无数具体的史论上又被多年积淀的保守观念拖住了后腿。葛兆光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读王夫之(1)根据材料概括王夫之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夫之思想矛盾的体现并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1)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理在气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反对复古,主张变革和“趋时更新”;反对君主专制集权。(2)体现:主张社会变革,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君主制;提出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想,又反对异端思想和农民起义。原因:
18、专制制度日益腐朽没落,专制统治陷入危机;商品经济发展,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深厚。应用创新篇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第二次”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有人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B.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新思潮C.统治者意识到中西之间的巨大差距,逐渐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D.形成了西学东渐的高潮,直接导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萌发答案A2.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
19、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岸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和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这则材料可以证明()A.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D.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答案A3.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A.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B.
20、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C.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答案C4.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答案B5.16世纪初,中国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6,而欧洲是112。据此,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与中国贸易的重要经济策略,英国东印度公
21、司等明确规定贸易的一定比例是用白银购买中国黄金。这种经济策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A.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B.推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D.阻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6.密折是奏折的一种,是指专受皇帝指令的官员单独向皇帝密报、由皇帝直接批谕再直接发给上奏人的文书。创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密折制度,使用密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扩大到地方的防驻将军、总督、提督、巡抚等军政负责人,使地方官吏能及时将地方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手中。这反映了()A.雍正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B.密折制度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C.地方官员的权力正逐渐扩大D.行政程序繁杂降低
22、了行政效率答案A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了炒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明末清初出现了乌龙茶、红茶和花茶等茶类,形成了我们国家六大茶类的基本格局。饮茶方法,由唐宋的煎煮法、点茶法简约化发展为现代的沸水冲泡法。明清时期有60多部茶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更重要的是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凝聚了中国国民的心态、精神追求和性格,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尽管茶人的抱负不可能实现,但总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茶雅志,以茶励节。摘编自何雪涓明清茶文化发展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茶文
23、化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答案(1)特点:制茶技术取得新突破,茶叶加工多元化;形成了茶叶种类的基本格局;饮茶简约化;大量茶书出现;品茶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2)背景:专制制度强化,文人受到压抑;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发展。【五年高考】考点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1.(2019北京文综,15,4分)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
24、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D2.(2018浙江11月选考,7,2分)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通政司B.建立密折制C.设立枢密院D.设立军机处答案B3.(2017课标,27,4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
25、案A4.(2017天津文综,1,4分)“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D5.(2016课标,27,4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
26、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考点二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6.(2019课标,27,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7.(2019课标,27,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
27、.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8.(2019天津文综,2,4分)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答案B9.(2019江苏单科,5,3分)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
28、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答案B10.(2019海南单科,4,2分)“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答案B11.(2018江苏单科,5,3分)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
29、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C12.(2017课标,27,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13.(2016课标,27,4分)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
30、“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14.(2015江苏单科,5,3分)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答案D考点三儒学的新发展与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15.(2019浙江4月选考,6,2分)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
31、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答案A16.(2018课标,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17.(2016海南单科,9,2分)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
32、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答案C18.(2016北京文综,16,4分)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答案B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1.(2017上海单科,7,2分)“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A.秦朝B.汉
33、朝C.唐朝D.明朝答案D2.(2015海南单科,7,2分)儒学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答案B考点二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3.(2018北京文综,15,4分)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时间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5915511722年11317231861年16718621911年369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
34、口岸有关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B.C.D.答案B4.(2016浙江文综,17,4分)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答案C考点三儒学的新发展与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5.(2018浙江11月选考,27,2分)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
35、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A.B.C.D.答案B【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对于明朝的亡国,黄宗羲有过沉痛的反思。他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吾以为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其旨在强调当时()A.内阁办事效率不如宰相B.内阁首辅成为实际宰相C.权力真空引发政治危机D.君主大权独揽独断专行答案C2.(2019湖南高考模拟)1380年,明太祖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
36、官,让他们每月按旬轮值,辅导自己行政。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没能在实际政治中发挥作用,两年后即被废除。由此可知()A.丞相制度的重建大势所趋B.君主专制的强化受到挑战C.官僚体制的改革陷入绝境D.内侍机构的调整迫在眉睫答案D3.(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答案D4.(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
37、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A.对皇权具有依附性B.辅佐功能无法发挥C.权力大小极不稳定D.较少参与政治决策答案A5.(2019湖南雅礼中学内部调研一,26)“永乐中,始命吏部听选教官入内教书。宣宗时,宫中正式开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明朝的这种现象()A.使内阁制度取代丞相制度B.是封建王朝宦官专权的滥觞C.成为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D.是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需要答案D6.(2019山西大附中高三月考)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
38、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答案B7.(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清初,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居六部之上,奏折都须经内阁票拟后才送交皇帝。康熙中期时,皇帝发给有上奏权的官员折匣,匣上加锁,钥匙由皇帝和官员各执一把,官员奏折放于匣内,批示后的奏折再交付内阁。这一变化说明()A.内阁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B.阁臣无权再直辖六部处理政事C.君主旨意的机密性得到了加强D.内阁仅作为顾问机构参与决策答案A8.(2019江苏高考模拟)军机处设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没
39、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军机处出现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密事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处的“首席”必须由内阁大学士担任。清史稿中感叹:“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赋予了内阁大学士决策权C.体现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D.逐渐背离机构设置的初衷答案C9.(2019湖南长郡考前演练二,26)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1735年乾隆帝继位罢军机处;乾隆二年(1737年)重新恢复军机处,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了权力。这一演变主要反映了()A.清朝中
40、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B.军机处逐渐成为了强化君权的工具C.中央权力机构的进一步完善D.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答案B10.(2019湖南长沙一中一模,27)1683年,康熙指出“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具有裨益,故令开海贸易”。第二年,康熙分别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材料表明()A.清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清政府放宽对外贸易管制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C11.(2019湖南雅礼中学一模,27)明代泰州学派的王艮指出,“身也者,天下万物之本”,并提出了“尊身”“爱身”“爱身如宝”的主张。这一主
41、张()A.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B.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C.彻底批判了理学纲常思想D.导致了“利己主义”的泛滥答案B12.(2019安徽高考模拟)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答案A13.(2019湖南高三月考)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继承了先秦儒家推崇的唐虞三代圣王之治的传统,在潜书尊孟中提出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即“君明臣忠,上下和易,老幼保暖,养
42、生送死无憾”。这表明唐甄()A.依托历史经验构想愿景B.以复古为基本政治目的C.主张强化传统伦理纲常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A14.(2019山西高三模拟)纂辑天下郡国利病书时,顾炎武首先关注的是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揭露。由此可知,顾炎武()A.否定君主专制统治B.倡导废除土地私有C.尤为注重实学研究D.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答案C15.(2019湖南湘潭一中高三月考)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这些说法()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B.未脱离士人“公
43、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答案B16.(2019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顾炎武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认为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A.认为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B.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C.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D.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调查研究答案C17.(2019安徽芜湖一中高三模拟)王阳明曾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此话实质上()A.批评了孔子与朱熹的错误观点B.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体现了“知行合一”
44、的思想主张D.与李贽的思想有共通之处答案D18.(2019湖南岳阳一中高考模拟)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8分)19.(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唐甄(16301704年)号圃亭,清达州人。顺治十四年举人,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不久坐事革职,寄居吴下,潜心著述,家徒
45、四壁,父母、兄死不能葬,仍振笔着书不辍,乐在其中。谓君子当厄,正为学用力之时。自负甚高,交往甚少。己之书稿,爱之如宝。批判“君权神授”,认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认为杀人之事,帝王居其半。官吏杀人,皆非彼之所杀,“天子实杀之”。其将官吏之“贪”视为天下最大的虐政之一。认为多官害民,天下难治,非民而官。认为人相处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同处一帐之内,并认为此“天地生人之道”。主张允许“士议于学”“庶人谤于道”,“让庶民干政”。呼吁立国之道,在于富民,提出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户空虚,虽府库积财如山,实为贫国。著有衡书,含有权衡天下之意,后改名为潜书,另有潜文
46、潜诗等。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词条资料(1)根据材料,概述唐甄的主要思想主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甄的思想主张。(7分)答案(1)主要思想主张:批判“君权神授”,揭露批判君主专制的罪恶;痛恨官场腐败行为;主张社会平等相处、允许士人和民众关心和议论政治;倡导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2)评价:唐甄生活于清朝初年,其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思想要求。他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批判,以及主张社会平等、允许士民议政等,已具有初步民主意识。他不仅继承发扬了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的经世传统和批判精神,还提出了救治社会弊端的具体措施。20.(2019
47、湖南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虽然内圣外王是由道家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阐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儒家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内圣”和“外王”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的。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二儒家的“内圣外
48、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荀子说:“人生不能无群。”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无非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这个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当自我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时,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儒家“内圣外王”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又注重对民众的教化,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就要将这种道德思想与国家政治相结合。才能把这种道德思想落实到现实之中。这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最好的例子就表现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9、”的观点上。孟子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认为个人修养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治理国家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三在东西方文化中,“内圣外王”与“哲学王”是两个绕不开的概念。二者发轫早,源流长,影响深远。“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也是柏拉图一生的信念。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这一乌托邦愿景,影响一代又一代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较乃师更为现实,但是也没有绕过“哲学王”谁可以“内圣外王”,谁能成为“哲学
50、王”?柏拉图将除去哲人、知识阶层以外的阶级排除在权力中心以外,认为“哲人”是少有的,只有具有伟器的人方可为之,毫无疑问,这是精英主义。由精英统治“庸众”。东方则不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无所谓贤或者不肖,是不为非不能,不仅告诉你可以成为智慧人,而且告诉你方法,比如慎独修身。所以东方无所谓精英,只有士大夫,不是坐而论道脱离群众,而是引导群众,发智明德,使努力向学,大家一齐动手,最终天下大同摘编自联合参谋学院(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是怎样表现“内圣外王”的。(4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内圣外王”思想的特点与柏拉图的主要贡献。(6分
51、)(3)根据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内圣外王”思想与“哲学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4分)答案(1)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知行合一”,晚年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又将儒家的“内圣”转向“外王”。顾炎武力主求知与修养、学与用的统一亦即“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主张学以致用。黄宗義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凸显了“外王”理想。(2)特点:“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内圣外王”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内圣外王”体现了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回答两点即可)贡献:柏拉图关注的焦点
52、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书中他根据智慧而不是出身把每一个人明确分工,有正义感与理性的“哲学王”统治国家;鼓励人们独立思考;重视教育,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3)“内圣外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士大夫阶层崛起;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开始形成;思想上产生诸子百家,他们代表不同阶层宣扬自己的主张,抨击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开始形成。“哲学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政治上城邦体制,民主政治繁荣;经济上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思想上从对神的敬畏与崇拜到关注人与人类社会生活,人类的精神觉醒,早期人文主义思想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