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0536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选择题1.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担任宰相一职的更是不断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创立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2.下列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任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中朝B.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央的权力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政治公平性加强D.唐朝科举制中最重要的科目是武举科3.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开始让尚书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

2、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期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宰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4.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直接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A.有利于宰相筹划全国政务B.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5.755年,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为8 914 705户,人口为52 919 309人。后来,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仅为1 933 174户,人口为

3、16 990 386人。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经济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6.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放宽人身依附关系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7.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为师,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产生B.文学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

4、强C.儒、道、佛“三教并行”成为思潮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8.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9.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唐朝时期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讲述了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A.佛教思想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传统文化10.“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当

5、然,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柳永11.宋朝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在位时(10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说明()A.唐朝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在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的使用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D.唐朝火药已经传入欧洲12.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说明唐朝()A.对外交往活跃B.国力强盛,居世界首位C.版图地跨整个亚洲D.只与亚洲国家往来二、非选

6、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政治上确立了以王为核心的王权统治。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以宗法制度为主体,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把持着各级政权,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王朝的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册命,诸侯国的官由诸侯任命。实行的是阶级性、等级性非常分明的世官制。两汉时期,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九卿等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低分别授官。这种选官方式尽管很不完善,易出弊端,但相比世

7、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材料二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1)

8、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并分析它“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简要概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文明是否兼收并蓄,有如下评价:唐朝的社会和文化吸收此前数百年间的历史遗产,能够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摘编自杜希德、芮沃寿唐朝的概观至于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人们可以看到,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朝的影响是既深且远的。但是唐朝的官职、兵制、刑法、赋役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

9、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摘编自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当时的兼收并蓄是要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开放趋势与保守倾向并存。摘编自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结合材料与所学唐朝的相关知识,围绕“开放”与“保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考点规范练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C根据题干材料“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看重门第和家世,故C项正确。2.C汉武帝用中朝牵制外朝,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选官

10、,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削弱了中央的权力,故B项错误;科举制使不具有贵族身份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唐朝科举制中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故D项错误。3.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演变过程,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故A项错误;C项反映的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故错误;D项在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故错误。4.C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削弱了相权,不利于宰相筹划全国政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政府行政效率的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国家本置中

11、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之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D项错误。5.A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减少,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政府的在籍户口因战乱和割据而大幅减少,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税制改革,实行两税法,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以增加收入,故A项正确。6.C根据题干材料“逐渐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可知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故C项正确。7.C“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为师,修道成功”是道教思想的体现,“忠心不二”是

12、儒家思想的体现,“斗战胜佛”是佛教思想的体现,这反映了“三教并行”的思潮,故C项正确。8.C题干材料中的石窟属于佛教建筑,石窟的修造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没有体现出对儒学地位的影响,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与道教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与北方经济影响力无关,排除D项。9.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父母恩重经注重孝道,不能据此得出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渐趋本土化,

13、没有体现二者的合流,故C项错误,D项正确。10.B根据题干材料“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可以判断“他”是唐朝诗人李白,故B项正确。11.B九国志记载了唐哀帝在位时郑璠用火药武器攻打城门,这说明唐末在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选B项;题干材料中的“飞火”并不是突火枪,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新航路的开辟与火药的关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初,火药传入欧洲,D项错误。12.A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者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与亚洲、非洲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故A项正确。13.参考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原因:打破了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14、的世官制;选拔的范围扩大,为有才能的士人提供了晋升的机会;推举与策问相结合,为被举荐者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舞台;增强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利于维护统治。(2)发展: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分科考试选拔为主;选拔范围扩大。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重视文化教育的社会氛围。14.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唐朝文明兼收并蓄,开放多元。阐述: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中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印度、中亚、西亚、南亚的宗教、艺术成果,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丰富了民众的生活。示例二论题:唐朝文明是保守的。阐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兵制、刑法(唐律)、土地和赋税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改变,政治制度、伦理文化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唐朝的兼收并蓄,是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差异中求统一,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主要是服务于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