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0386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学者认为,伏羲、唐尧、虞舜时期是我国文章发生和进步的时代,夏、商、周是文章昌隆的时代,春秋战国则是文章极盛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各 家学派,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 化遗产。这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我们通常把当时各学派的代 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称为“先秦诸子”。先秦诸子中,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 家的墨子

2、,法家的韩非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从文体上 看,它们基本上都属于论议之文。先秦诸子的论议文之所以富有魅力,第一个原因是流派众多,而发表言论的 各家及其成员都个性鲜明,卓异不凡。一方面,不管是儒家之文、道家之文、法 家之文,还是墨家之文等,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都不可替代。另一方面从各家 内部来看,诸多发表言论的人物之间虽然保持着某种一致性,却并非千人一面、 千口同声,而是各不相同。就儒家的论议而言,论语的文章简而能赅,浅而 能深,态度雍容,辞义典雅;孟子的文章气势逼人,匠心独运,而挥洒自如;荀子的文章缜密谨严,譬巧喻博,句式参差与齐整相间。就道家的论议而言, 庄子本人的庄子内篇奇妙深

3、幽,庄子后学的庄子外、杂篇则大抵奇妙浅 豁;庄子学派的文章明于知人心但相对较少辩智,老子的文章明于知人心但 相对较多辩智。其次一个原因是充满了卓绝的智慧。当时,各家各派的成员都关注和思考现 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都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 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孔子围绕礼和仁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现实社会秩序的 紊乱以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墨子围绕兼相爱、交相利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亏人自利”的世风。孟子建立的仁义、仁政学说,回应的是功利主义的甚嚣尘上以及率兽食人、好战嗜杀的暴政。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 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其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则

4、回应着把生命当作 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戕害这里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 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 把握,充满了对天人关系的宏大锐敏的思考。在我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中,人们思考天与人、社会和人生,几乎都没有跳 出这些哲人的樊篱。传统从这里发源,反传统也从这里发源;士大夫进取的根据 在这里,士大夫退守自持的根据也在这里。在古代社会,先秦诸子在很多根本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几乎没有被超越过。(选自先秦诸子选读,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秦诸子是对春秋战国各学派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的通称。 B.先秦

5、诸子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基本上都属于议论文。 C.先秦诸子的出现,这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是一个重大事件。 D.先秦诸子在古代很多根本方面达到的高度,几乎没有被超越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指出,先秦诸子的论议文富有魅力具有两个原因,并围绕这两个原因进行论证。 B.文章采用事例论证的手法,层次清晰,论证了先秦诸子论议文富有魅力,有说服力。 C.文章选用论语孟子荀子的相关材料,着力于论证儒家流派众多,成就卓越。 D.文章通过大量的材料,论证了先秦诸子论议文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之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春

6、秋战国是我国文章极盛的时代,所以才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 B.先秦诸子都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并且为解决问题而开出方子。C.从各家学派内部来看,诸多发表言论的人物之间保持着某种一致性,可谓千口一声。 D.先秦诸子对人际关系、天人关系都做出了正确的思考和把握,是后世人进退的根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独为神州惜大儒潘剑冰陈寅恪,相信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号,惊叹他 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其记忆力之强、知识面之广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对于陈寅恪的记忆力,经过口口相传,难免带上一点

7、传奇色彩,有人说他会 背唐诗十万首,又有人说他会背十三经。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陈寅恪堪称 神人了。与陈寅恪的记忆力配套的,则是他的学问。陈寅恪的学问不仅让凡夫俗子敬 畏,就连与他比肩而立的大师都为之倾倒,其挚友吴宓称赞他为“全中国最为博 学之人”,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的学问,光语言一项就足以让人震惊。其弟子季羡林在研究老师早年 留学德国所作的 64 本学习笔记本时,发现其中“专就外族和外国语言而论,数 目就大得可观。英文、德文、法文、俄文等等,算是工具语言。梵文、巴利、印 度古代俗语、藏文、蒙文、西夏文、满文、新疆现代语言、新疆古代语言、伊朗

8、古代语言、古希伯来语等等,算是研究对象语言。陈先生对于这些语言都下过深 浅不同的功夫。还有一些语言,他也涉猎过,或至少注意到了,比如印地语、尼泊尔语等等”。季羡林只能以“泛滥无涯”来形容老师的语言水平。 令人惊异的是,陈寅恪在外留学十六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都转了一圈,且成就斐然,人人折服。然而最终他不仅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 回来,就连学士学位都没有。陈寅恪曾就这个问题向自己的侄子陈封雄解释道: “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 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陈寅恪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

9、,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刚开始还有学生对此不信,后来大家发现陈寅恪确实做到了。 陈寅恪的这种教学境界,背后是他不为人知的辛勤劳动。很多学生都想当然地认为以陈寅恪的水平根本无须备课,其中包括季羡林。但当季羡林看到陈寅恪 写给傅斯年的一些信后,他就知道自己误解了陈寅恪,在信中陈寅恪屡屡提到自 己备课的艰辛,如“一年以来,为清华预备功课几全费去时间精力”,“在他人, 回来即可上课,弟则非休息及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类似的话在陈寅恪书信 中还有很多。陈寅恪自小体弱多病,再加上后来双目失明,健康受到极大摧残。当时,陈 寅恪是清华中文系、历史系合聘的教授,要在两个系

10、同时开课。时任清华历史系 主任雷海宗对陈寅恪说:“您现在的身体还是比较弱的,少开一门课吧。”陈寅恪 答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啊!”新中国成立前夕,货币急剧贬值,即使陈寅恪这样的大教授也难以为生。时 任北大校长的胡适知道后,想赠陈寅恪一大笔美元。陈寅恪拒不接受,但又迫于 一家几口的生计,最后决定用自己的藏书来换胡适的美元,只象征性地收了 2000 美元。据季羡林的看法:“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辞典市价 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蒋介石历来对一流的文人特别重视,历史大家、创立“食货”学派的陶希圣 就被他网罗帐下,当了他的枪手撰写了中国的命运一书。蒋介石自比唐太宗,

11、想找人写一本太宗传,他知道陈寅恪是中国治隋唐史的泰山北斗,派人拿着 重金上了陈家,但是陈寅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1966 年,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拉开了序幕。陈寅恪未能幸免于 这场政治斗争。他的家中几次受到冲击,财物被红卫兵们洗劫一空。造反派为了 折磨陈寅恪,以验证他惊人的记忆力为名,强迫他背诵毛主席语录,稍有差错便 用铜头皮带和棍棒加以毒打。此时陈寅恪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1969 年 10 月 7 日清晨 5 时许,因心力衰竭,陈寅恪终于在凄风苦雨中撒手 人寰。“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

12、是陈寅恪为好 友王国维写的铭文。很多人认为名为纪念王国维,实则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或许,学术上的陈寅恪可以被超越,但是,精神上的陈寅恪很难被超越。(原文有删改)【注】陈寅恪,修水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 家、诗人。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陈寅恪在外留学多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学习过,却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获得,这是件遗憾的事情。 B陈寅恪上课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内容,表现了他的自信,更多的是背后艰辛的付出;从他的教学境界看,他自诩教书匠实在过谦。 C旁人认为凭陈寅恪的记忆力和学识,根本无须备课,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陈寅恪写给

13、傅斯年的信中能体现他备课的认真与辛苦。 D陈寅恪在双目失明、健康受损的境况下还坚持在两个系开课,表现了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和技巧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三段,引用了陈寅恪挚友吴宓和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所说的话,从侧面烘托出陈寅恪学问之广博,令人敬服。 B季羡林评价陈寅恪的语言水平达到了“泛滥无涯”的地步,既有惊叹赞赏,又暗藏批评:多而不精。 C文章最后引用陈寅恪写的铭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一段话,意在体现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敬佩。 D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大量的材料,充分地表现出陈寅恪记忆力强、知识面广的特点。6.如何理解陈寅恪的“独

14、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请结合文中所写的陈 寅恪生平事迹作分析。(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百年借据樊专砚冷文俊得了村里的危房改造补助,要建新房子了。拆老房子时,墙内拆出一个瓦坛子,里面塞满发黄的借据。当晚,他花了半夜功夫整理,发现有 34 人向他祖父冷康木借款、借物了, 光洋、稻谷、盐、米、茶油其中最早的一笔是在民国八年,距今近百年了。 张张纸片上,事由、时间和签字依稀可辨,有些还有手印,铁证如山的感觉依然 鲜红。大家世代居住在同一个村子,他根据名字一一对应了他们的儿子、孙子或 重孙子。除了几个没有了后代的,都准确无误。

15、借物不计,仅借钱足足有五百二十个银元。银元呀,黄纸片上白花花的光晃 得他十分兴奋。他为祖父感到自豪,记得父亲讲过,祖父是做茶叶生意的,是村 里的大善人;那时候贫苦人家岁末缺粮少吃,也没有火烤,就经常来家里吃饭、 烤火。现在看来,他们不只是蹭过饭,还借走了很多。名字上的那些人,他一个 也没见过,但凭他们后代的长相,他想象着他们的穷样。可现在他们家都富裕了, 房子高大气派,倒是自己家没落了,住的是危房。看到这些借据,他心里百味杂 陈,酸酸的,又辣辣的,有愧疚也有小算盘。天一亮,他就行动了,来到了砖厂老板冷兵家村里目前最富有的一户。 他呈出揣在手心的借据,冷兵尖叫了一下,然后捧着研究起来。见丝毫没有

16、还钱 的意思,他攒足气势说:“三个光洋,现在一个值一百一十元,三百三十元,就 拿三百元,三十不要了。”冷兵听后笑了起来,边笑边拍着他的肩膀。很大声、 很长久的笑,笑得他浑身发麻,觉得自己愈加矮小了。笑完了,冷兵严肃地说: “现在社会,不懂点经营,不懂得法律,不行啰。老躺在祖辈的屋檐下,也不行 啰。”他酝酿了一夜的那一串想法,线断了,滚落一地。他只好灰溜溜离开,走了 很远,还听到冷兵的嚷嚷,“还钱不还钱,是我们的事,你不该来讨!”他又羞又 气又恼,也不甘心;他没有再去找第二家,而是跑到镇上去司法所咨询。司法所 的律师说,借据已经远远超过了 20 年的民事诉讼最长时效,从法律上讲,欠债 人无须还债

17、。原来黄纸片只是黄纸片,里面没有白花花的银元。回村的路上,他的思绪穿越百年,祖父挑着担子在山水间跋涉的身影,自己 大半辈子闲散无为的混日子,村子里一年一个样的发展变化这些都叫他感慨 万千。一坛借据,是祖辈的一坛荣耀,一坛美德。“为什么借据要隐藏起来,因 为从来就没有要追还的意思。人家来借,说明真的很困难,我们借出去的,文俊 呀,不要去讨还。”他仿佛听到祖父和父亲这样说。同时,冷兵的话和笑,在他脑海里电闪雷鸣着。回村的路他走得很慢,仿佛走了百年。 远远地,他看到家门口聚集了很多村民。很快他们全涌了过来,争着要看自己祖上欠冷康木多少。他招架不住,从口袋里一一摸出,展给他们看。惊叹声, 感恩的话,大

18、多数人都表态说要还。这时,他觉得自己高大很多,他摸了摸自己 的脸,暗自决定不要大家还了。祖父的容貌在他脸上有明显的遗传,浓黑眉毛, 阔大嘴巴,被称为“象鼻”的大鼻子。这天,冷文俊家里沸腾了,远近赶来的村民七嘴八舌议论着。一个八十多岁 的老汉说:“我老爹借了一石稻谷,在当时这 100 斤稻谷很贵,而且对于我家来 说又是救命粮,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要计算利息。我是要还的,可是这账到底 该怎么算呢”他的话被汽车喇叭声扰乱了。冷兵装了一车砖来,在车上喊: “文俊呀,建房子的砖我全部免费送你。是三百元的好多倍哦!”【注】樊专砚,修水作家。本文获“北岳文艺杯”山西晚报小小说三等奖。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

19、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冷文俊看着眼前的借据,心里各种滋味,有愧疚也有小算盘,不仅表现了他对家道中落的歉意,也表明了他追讨旧债的打算。 B.“他酝酿了一夜的那一串想法,线断了,滚落一地”,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冷文俊失望、沮丧的心情。 C.小说写到“他们后代的长相”、“他们的穷样”、“祖父的容貌”,主要是因为从外貌能反映一个人的贫穷富贵和品德心性。 D.本文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平实,却张力十足,塑造了冷文俊等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情节一波三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8.小说以冷兵的送砖和喊话结尾,有何巧妙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9.冷文俊最终

20、不要大家还债,你觉得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哪些?请试做 探究。(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 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 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 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 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 理

21、。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 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 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 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 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 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

22、员外郎召,皆辞 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 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 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 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 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选自宋史黄庭坚传)【注】黄庭坚,修水人,北宋著名文

23、学家、书法家。盐策:征收盐税的 政策法令。骫:曲,枉。灊皖:古地名,今安徽省潜山市的潜山。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B.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C.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D.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11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他人时,称字。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C.服除,与除服同义,是指守孝期满,除去丧服。文中的“服除”正是这个意思。 D.哲宗、徽宗是谥号。谥号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庭坚幼时机灵聪明,读书很快就能背诵,他舅舅对他检测之后很惊讶,认为他才智出众。后来考中进士,他的文章才华深受文彦博、苏轼的赏识。 B

25、.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服侍,衣不解带,等到母亲去世后,在墓旁造房子守孝,哀伤到生病几乎丧命。 C.章惇、蔡卞及其党羽认为实录多有不实之辞,摘录千余条内容宣示。经院吏考察审阅,所举报的内容只有三十二件事有根据。 D.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5 分)(2)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26、完成 1415 题。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看起来平直、刻露,但应接自然,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 B颔联写送别情景,两句互为照应,紧扣“悲”字,描绘了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色调和谐,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C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 D尾联收束全诗,归结到“悲”字。“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含蓄委婉,表达了与友

27、人再次相会的期许。15.此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那么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抒发这种悲 情的呢?请作简要分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一句描写阿房宫走廊的样子, “ ”描写阿房宫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的状态。(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 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 。(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夜宴与环境都很美好,大家在月光 下相互敬酒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欧洲航天局“盖亚”项目的科学家、荷兰天文学家

28、安东尼布朗率领其团队 ,研究数据集,发布了“盖亚”探测器对十多亿颗恒星的大规模追踪数据,首组重要数据是由一张大小为 551GB、详细记录超过 13 亿颗恒星位置和 运动的星图组成。布朗性格沉着冷静,他的细心和专业对盖亚数据集的发布至关 重要。星图一经发布,全世界的研究人员 地想深挖这组数据。安东尼布朗领导了整个“盖亚”项目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联盟,该联盟的400 多名研究人员在这些数据上深耕多年。盖亚探测器于 2013 年发射升空,()。将盖亚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关于恒星位置、运动和其他属性 的精确信息,需要经过异常繁复的数据处理过程。对于那些有兴趣通过“盖亚” 探索银河系奥秘的研究人员来说,

29、布朗的工作看上去并不那么 。他从2012 年起担任数据处理联盟的主席,日常的大量时间都在协调联盟工作,会见 联盟团队成员,确保数据处理工作 地进行,这些数据主要来自马德里附 近的一个操作中心,已经在 700 多篇研究论文中被引用。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惨淡经营时不我待光彩照人按部就班B. 苦心孤诣 迫不及待 光彩熠熠 按部就班 C. 苦心孤诣 时不我待 光彩熠熠 循规蹈矩 D. 惨淡经营 迫不及待 光彩照人 循规蹈矩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组重要数据由一张大小为 551GB、详细记录超过 13 亿颗恒星位

30、置和运动的星图组成。B.首组重要数据是一张大小为 551GB、详细记录超过 13 亿颗恒星位置和运 动的星图组成。C.首组重要数据由一张大小为 551GB、记录超过 13 亿左右颗恒星位置和运 动的星图组成。D.首组重要数据是一张大小为 551GB、记录超过 13 亿颗恒星详细位置和运 动组成的星图。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记录相机前扫过的星光,并对整个天空进行搜索。 B.记录相机前扫过的星光,并持续搜索整个天空。 C.搜索整个天空,并对相机前扫过的星光进行记录。D.对整个天空进行搜索,并对相机前扫过的星光进行记录。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

31、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孔子说,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子贡说,君子犯 错,就好比日蚀月蚀,犯错时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后人们都仰望他。德行高尚 的君子不会掩饰自己的错误,而小人犯错后, ,不敢正视自己的错 误。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正如古人云:“ 。”2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毕业茶话会上发言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 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鄙人来自革命老区、偏远山村,自从进入贵班学习,一直得到同学们的关心 与帮助,真切体会到了同窗情谊的纯洁与宝贵,我很喜欢大家敬赠的毕业礼物, 我也会铭记各位老师的

32、谆谆教诲,在这弥留之际,我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们!”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1.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表:2.某省艺考中有一道题,要求考生画一块生姜、一根大葱,结果考生一脸懵 懂,纷纷表示,吃过但炒熟之前没见过。3.李克强: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 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对以上教育现象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修水县 20182019 学年期末统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1.B

33、2.C 3.B 4.A 5.A 7.C 10.D 11.D 12.C 14.D 17.B 18.A 19.D】1.B(“先秦诸子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正确。原文“先秦诸子中,儒 家的论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范围扩大。)2.C(“旨在论证儒家流派众多,成就卓越”表述不正确。根据文意,旨在论证儒 家议论风格多样,个性鲜明。)3.B(A 不合逻辑,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 错解文意,“并非千口一声”;D“正 确的思考和把握”,文中无依据。)4.A(对于陈寅恪没有获得学士学位的问题,作者没有表示出遗憾,而是感到惊 异。)5.A(B“又暗藏批评”错误,无批评意。C 引用铭文意在说明

34、陈寅恪的精神高度 难以超越。D 全文结构不是总分总,内容上除了表现陈寅恪超强的记忆力和广博 的知识外,还写到了他的气节、风骨等。)6.理解:这是陈寅恪的人生写照。(1 分)独立人格是知识分子有气节、有 风骨的表现;自由思想是众多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不受政治、权势等左右。两 者相统一。(2 分) 事迹:陈寅恪用藏书换美元,体现了人格的独立;拒绝为蒋介石当枪手,体现 了思想的自由。(3 分)7.C(“他们后代的长相”、“他们的穷样”反映了冷文俊的酸辣心情,而描写“祖 父的容貌”主要表现了冷文俊感受到祖辈荣耀,决定继承善行。)8.内容上,表明冷兵和其他村民一样,品性淳朴,懂得感恩,决定用送砖的方 式

35、还账;(2 分)结构上,和开头“建新房子”首尾照应,和前文他“不还钱”的态度形成对比, 反差强烈,出人意料;(2 分)效果上,结尾戛然而止,留有余味,令人深思。(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祖父善行的感召:祖父是村里的大善人,帮助困难村民,并隐藏借据,这触动了冷文俊,他决定继承这份荣耀和美德;法律上借据失效:借据已经远远超过了 20 年的民事诉讼最长时效,欠债人无 须还债;村民的还账心意:村民赶来看借据,大多数表态要还,这份淳朴和感恩让冷文 俊深受感动,决定不要大家还账;自我的深刻反省:时代的变化,家境的没落,自己的闲散无为,旁人的笑话, 都促使冷文俊反省,不能靠祖辈庇荫。

36、(每点 2 分,答到三点即可。)10.D11.D(不是谥号,而是庙号。)12.C(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情。)13.(1)(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经亲眼看到这件事,的确 如同儿戏。”(补出主语,黄庭坚;官,名词作动词,做官;真,的确;句意 2 分)(2)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的美景,因而给 自己取别号为山谷道人。(乐,喜欢;胜,优美;号,名词作动词,取号;句意2 分)【参考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灵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 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考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很惊讶,认为他进步神 速,一日千里。后来

37、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年参加四京学官的 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等次为最优,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 才学过人。留他两次担任教职。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 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 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用平易之法治理该县。当时上级下发征收盐 税的政策法令,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唯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 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改任著 作佐郎,加集贤校理衔。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 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服侍察

38、看母亲的脸色,衣不解带,等到(母亲)去世后,(黄庭坚)造房子在墓旁守孝,哀伤到生病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年,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又改任 鄂州知州。章惇、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让前修史官都分 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 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 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 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

39、 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来 又因为亲属的嫌隙,于是改官至戍州,黄庭坚对此泰然处之,丝毫不把贬谪之事 放在心上。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 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徽宗即位,起用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征召他 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官职,他都不去赴任,请求为郡官,得以任命为太平州知州, 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隆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 权后,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心意,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 对国家的灾祸感到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黄庭坚 流放到永

40、州,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一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 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 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被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在文章方面尤其擅长诗歌, 四川和江西的君子士大夫都认为黄庭坚可比苏轼,所以称他们为“苏黄”。苏轼 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 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 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的景的优美,因而给自己取别号为山谷道人。14. D(“含蓄委婉,表达了与友人再次相会的期许”不对,结尾

41、直率又有回味, 表达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的凄凉心境。)15.(1)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烘托),(1 分)借“衰草遍地的 故园”“伸向寒云外的小路”“暮雪纷飞的归程”写出了一片凄凉衰败之景,表达 了诗人和友人离别的悲伤。(2 分)(2)颈联和尾联直抒胸臆,(1 分)写出了和友人相识恨晚、友情深厚、依依不舍的深情。(2 分)16.(1)廊腰缦回钩心斗角(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17.B(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 不倒的境地。根据后文的“研究数据集,发布了”可知强调的是“欧洲航天 局“盖亚”项目

42、的科学家、荷兰天文学家安东尼布朗率领其团队”的费心钻研, 所以选“苦心孤诣”。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 只要抓紧时间。这句强调星图一经发布,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想最快地深挖这组 数据,所以选“迫不及待”。光彩熠熠:形容闪光发亮。光彩照人:形容人或事 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这句形容的主语是“工作”, 选“光彩照人”合适。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循规蹈矩: 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这句话形容 的的主语是“数据处理工作”,选“按部就班”合适。)18.A(B 项,结构混乱兼搭配不当,“是组成”错。C 项成分赘余,“超过” 和“左右”矛盾,只能保留其一。D 项搭配不当,“数据”是“星图”错。)19.D(结合上下句看,盖亚探测器应该是先搜索后记录,排除 AB。C 项前后句式 不一致,不协调。)20.孔子和子贡都特别强调改过却是一味的加以掩饰“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类似的皆可)21.(1)鄙人我(2)贵班我们班(3)敬赠惠赠或赠送(4)弥留离别(5)您们你们22.立意提示:教育、培养人才应与社会现实接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