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311.90KB ,
资源ID:137969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796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十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十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

1、第十四章检测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章末检测卷第48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木兰围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曾是清朝的皇家猎苑,现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林场之一。在这里,沙漠、草原与森林相伴而生了千百年。木兰围场的沙漠是一个著名的有水沙地,也是华北地区重要河流滦河的水源地。下图为木兰围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木兰围场沙、草、林并存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B.东部降水较多,向西逐渐减少C.东部河流众多,西部河流稀少D.东部临海,西部靠近内

2、陆2.促进木兰围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推进“林药”等立体经营方式B.设立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C.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D.提高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答案:1.B2.B解析:第1题,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并且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受夏季风的影响,围场东部地区降水较多,水分充足,山区和山麓地带多森林分布,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多发育草原和荒漠。因此才会在木兰围场出现沙、草、林并存的现象。故选B项。第2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成为天然的生物资源、基因资源和植物种子资源库。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态及完美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组

3、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木兰围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设立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B项正确;推进“林药”等立体经营方式,提高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故A、D两项错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对该地的生态建设没有好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项错误。在荒漠广布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常导致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第35题。3.“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距县城()A.020 kmB.2040 kmC.4060 kmD.6080 km4.“生态裂谷”附

4、近的地带()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C.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D.地下水流向荒漠区5.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交错带大力发展灌溉农业B.在荒漠区全面植树造林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答案:3.A4.C5.D解析:第3题,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题图中020km的距离,地下水位最低,应该是“生态裂谷”的位置,选A项。第4题,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因此“生态裂谷”附近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较低,A项错;气候干旱,植被较少,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风力加大,风力的侵

5、蚀作用加强,B项错;由于地表植被减少,土质疏松,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C项正确;“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地下水水位下降,“生态裂谷”附近地下水流向地下水位较低的绿洲区,D项错。第5题,“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项正确。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A项错。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项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项错。下图为河南省南阳石漠化景观,这些石漠化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岩石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同时由于缺少植被涵养水源,已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当地农

6、业生产条件恶化,人畜饮水困难。读图,完成第67题。6.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土壤贫瘠过度垦殖乱砍滥伐A.B.C.D.7.下列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封山育林、建设草地实施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措施跨流域调水发展小麦种植A.B.C.D.答案:6.B7.A解析:第6题,该地区位于河南,石漠化加剧,岩石大量裸露,主要原因是过度垦殖、乱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正确。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的特征,错。土壤贫瘠不是岩石裸露的原因,错。第7题,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封山育林、建设草地,正确。实施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措施,降低流速,沉积泥沙,减少土壤流失,正确。跨流域调水不能

7、减轻水土流失,错。发展小麦种植会加重水土流失,错。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第89题。种植方式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gkg-1)氮含量(gkg-1)封山育林48.514.515.21.17乔灌结合42.613.813.80.95林草结合42.514.115.21.12乔木纯林39.413.412.80.94撂荒地39.112.212.30.87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

8、隙中。8.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9.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答案:8.A9.C解析:第8题,读表可知,封山育林无论是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以及氮含量都是最高的,所以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故选A项。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的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增强,有利于提高抗旱涝能力,故选C项。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

9、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第1012题。10.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A.减少引水杂质B.方便引水管自流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11.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B.降低土地盐碱化C.缓解水土流失D.增加水汽输送量12.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B.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答案:10.A11.C12.C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引水卧管设计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故选A项。第11题,坝窖联蓄工程拦蓄了泥沙,有利于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同时有利于地表径

10、流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第1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工程是为缺水严重、地形起伏比较大、有洪水灾害的山区设计的,最符合条件的是黄土高原。故选C项。二、综合题(共52分)13.(3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伊塞克湖水面海拔1600余米,湖水清澈,味咸,终年不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布在伊塞克湖湖盆区内东西两侧的平原低地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粮区和畜牧区。(1)说明伊塞克湖冬季表层水温较高的原因。(2)分析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原因。(3)简要说明每年秋季伊塞克湖流域内候鸟的两种不同迁徙方式。(4)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伊塞

11、克湖候鸟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措施。答案:(1)周围山地环绕,阻挡冷空气进入;湖泊面积大,河流多,汇水较多,水量大,冬季降温慢。所以,湖泊冬季水温较高。(2)湖泊终年不冻,周边气温适宜;湖中鱼类等资源丰富,利于候鸟觅食;建立保护区,为候鸟提供安全的越冬场所;湖盆东西两侧产粮区和畜牧区,为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3)在此繁殖的候鸟,开始陆续向南迁徙,离开此地;从北方南下的候鸟,部分准备在此越冬;部分南下的候鸟,在此做短暂的休息,然后继续南下至目的地越冬。(任答2点即可)(4)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使用低毒无害农药,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利用候鸟作天敌,抑制害虫;保护湿地,为候鸟提供栖

12、息地;在食物缺乏季节,适当人工投食,辅助喂养;农业作物收割时,适当遗留,补充候鸟越冬食物。(从农业生产和候鸟保护两方面回答3点即可)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湖泊面积及水量等角度分析伊塞克湖冬季表层水温较高的原因。第(2)题,从气温、食物、安全越冬等方面分析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原因。第(3)题,根据文字信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推断说明每年秋季伊塞克湖流域内候鸟不同的迁徙方式。第(4)题,从农业发展与候鸟保护两方面提出协调发展的措施,农业发展要从提高产量、生态化、收割时适当遗留、利用候鸟抑制害虫等角度分析,候鸟保护可从保护湿地、人工投食等方面阐释。

13、14.(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与江南相似,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并逐渐完善梯田灌溉系统。凤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冲积扇,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上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1)说明凤堰梯田水源条件较好的原因。(2)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析梯田对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答案:(1)该地谷地开口朝东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周围森林茂密,

14、涵养水源能力强;河流多,地表水丰富;水渠众多,灌溉系统完善。(2)原因:土质疏松,孔隙大,地表水易渗漏;坡度较大,地下水流速快;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措施:夯实底土。(3)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平整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水土流失较轻,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梯田成为农业文化景观,利于发展旅游业。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从降水、植被、水系、灌溉系统等角度分析凤堰梯田水源条件较好的原因。第(2)题,根据区域特征,从土质、地形坡度、地下水埋藏等方面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针对易干涸的原因因地制宜找出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第(3)题,从农业生产产量、效率和水土保持、旅游景观等方面分析凤堰梯田对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