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D.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至少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和它生活的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B.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C.内环境是
2、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内液减少3.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4.如图1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图2表示Na+通道和K+通道的生理变化。其中图2中的甲丙可以对应图1中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图1中过程Na+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图2中的乙和丙可分别对应图1中的和C.由图可知,神经元细胞膜外Na
3、+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1中峰值会有所增大5.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A.B.C.D.6.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注射适量
4、的促性腺激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不手术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不注射A.实验组:;对照组:B.实验组:;对照组:C.实验组:;对照组:D.实验组:;对照组:7.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8.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
5、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9.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B.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临床上通过增强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可用于治疗癌症D.这两种蛋白
6、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10.研究发现,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淀粉酶水解淀粉供胚生长需要。赤霉素与受体GID1结合后通过一系列过程可诱导GAMYB基因的表达,GAMYB蛋白通过结合到-淀粉酶基因的启动子上来激活-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可以通过激活ARRs基因的表达,抑制ABI5基因的表达,从而间接促进种子的萌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B.冲洗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赤霉素的抑制作用C.GID1基因突变体中-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受抑
7、制,种子不能正常萌发D.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B.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具有两重性C.光照、温度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生命活动的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12.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A.d点对应的浓度为a,e点对应b点的浓度B.d点对应的浓度为a,e点对应c点的浓度C.d点对应的浓度为b,e点对应c点的浓度D.d点对应的浓度为c,e点对应a点的浓度13.下列生
8、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1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更容易C.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15.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
9、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有()(1)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2)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变化原因可能是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3)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4)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K/2时捕捞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16.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鲢鱼和鳙鱼混
10、合放养时为共生关系C.鲢鱼和鳙鱼、青鱼、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竞争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17.谢灵运在登池上楼中有这样的描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下列关于池塘中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会受无机环境的影响B.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如果该池塘的水体出现严重水华现象,物种的丰富度会有所增加D.池塘岸边柳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18.某废弃采石场经过人工整理和覆土后进行封闭,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
11、废弃采石场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B.对物种的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性别比例C.c年后,物种的种群一定达到了环境容纳量D.物种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呈“J”型增长曲线19.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20.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E1是流入生产者的总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E4+E7B.E1、E2、E6中的能量主要
12、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C.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E6/E1100%D.E7可直接为绿色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21.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下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的过程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而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C.减少对过程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平衡22.如图是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后,此地狼尾草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狼尾草初始种群密度大于0,说明退耕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B.AB时间段内狼尾草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种内竞
13、争加剧C.若长期维持在BC时间段对应的条件下,狼尾草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维持恒定不变D.CD时间段内由于灌木的竞争,狼尾草的环境容纳量下降23.在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和果园的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B.水田养鱼、果园养鸡,增加了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增加或延长食物链可以提高农田和果园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24.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
14、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该害虫的种群密度的B.海洋捕捞时在鱼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捕捞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C.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25.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潜在的使用价值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2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
15、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淀粉样蛋白(A)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A“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造成神经纤维缠结。(1)由题意可知,合成A的场所是,A可通过胞吐的方式“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填“变少”“不变”或“变多”),原因是。(2)AD患者神经系统不兴奋和缺少激素的效果很相似,如果人遭遇危险或情绪紧张时血液中该激素含量将会。当该激素合成量过多时,会抑制激素的分泌,这是一种调节机制。(3)预防老年痴呆,要多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时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和汗腺分泌增强,有利于健康,
16、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运动结束后,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27.(10分)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为了探究体温调节,将8只年龄、生长状况等都相同的某恒温动物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全部手术破坏其下丘脑,将两组动物放到相同且适宜的常温环境养殖一段时间,测定体温,然后将两组动物转移到5 的房间养殖,观察行为表现并定时测定体温。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发现,在5 的房间,B组动物体温很不稳定且不断下降,而A组动物体温基本稳定,说明。(2)观察发现,A组动物到5 的房间时冷得发抖,而B组
17、动物没有出现此现象。原因是A组动物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填“Na+”“Cl-”或“K+”)大量内流,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而B组动物下丘脑被破坏,不能完成此调节。(3)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可知,A组动物到5 的房间内的初期,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增加,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依次符合方式(填“甲”“乙”或“丙”)。(4)上述实验不够科学,理由之一是实验没有排除手术本身(伤口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动物体温调节的影响,应该再设置C组实验为;理由之二最可能是,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28.(8分)赤霉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下面是科学家以赤霉
18、素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实验研究。研究1: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很多,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研究2:赤霉素与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回答相关问题:(1)研究1能否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填“能”或“不能”),理由为。(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起作用。(3)从图中的作用机理可以看出,赤霉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生长素的量得以实现的,由此可推知图中X表示(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两种激
19、素对于茎生长的作用关系表现为。(4)赤霉素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溶液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9.(10分)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若种群每年以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受到(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
20、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点左右,原因是。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是。从a年到e年,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作。30.(10分)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某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表格是该研究性小组对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为103 kJ/(m2a),请分析回答:同化量储存量呼吸散失量A900200700B18060120C14212D1001882(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太阳能通过图中(填字母)生物的过程输入到由图中A、B、C、D等生物构成的中。(3)若上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
21、环示意图,则图中主要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图中序号)。(4)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即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具备能力,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6)该湿地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还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答案全解全析全书综合测评1.B2.B3.C4.B5.A6.C7.B8.C9.C10.A11.D12.A13.A14.C15.B16.D17.C18.A19.D20.D21.A22.C23.C
22、24.D25.D一、选择题1.B肝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甲是组织液,则乙为血浆,丙为淋巴,当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低时,水分会进入血浆更多,不会造成组织水肿,A错误;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错误;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至少需穿过5层生物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从血浆到组织液需要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管壁细胞是由单细胞构成的,进入肝细胞要穿过1层细胞膜,彻底氧化分解需要进入线粒体,线粒体有2层膜,共5层膜,D错误。2.B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23、则细胞失水,细胞体积减小,A错误;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疱,该水疱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正确;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内液增多,D错误。3.C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钾离子外流,A错误;bc段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需要达到阈值的刺激,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且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D错误。4.B图1中过程Na+进入细胞的方
24、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图1中的过程膜电位上升,钠离子大量内流,对应图2中的乙,图1中的过程钾离子外流,恢复静息电位,可对应图2中的丙,B正确;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细胞内外Na+浓度差减小,形成动作电位时Na+内流减少,图1中峰值会有所降低,D错误。5.A图示中的a是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指促甲状腺激素,c是指甲状腺激素,d是指肾上腺素,e是指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正确;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
25、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正确;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同时能合成e抗利尿激素,释放抗利尿激素的是垂体,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错误。6.C依题意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为自变量,因变量是测定小鼠体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为了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都应切除性腺,只是实验组小鼠要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综上分析,实验组处理为,对照组处理为。7.B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
26、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
27、。8.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产生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D错误。9.C癌变细胞会成为抗原,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由于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可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减少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作用,从而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增强CTLA-4和PD-1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机体的免疫功能会降低,不利于免疫系统消除癌细胞,C错误;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导致免疫细胞过
28、度活化,使免疫系统的功能过强,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D正确。10.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A错误;冲洗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赤霉素的抑制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B正确;-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种子萌发,因此GID1基因突变体中-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受抑制,种子不能正常萌发,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细胞分裂素可以通过激活ARRs基因的表达,抑制ABI5基因的表达,从而间接促进种子的萌发”可知,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D正确。11.D植物激素中,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而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
29、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的作用。因此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相互拮抗,A错误。植物激素的作用并不都具有两重性,如脱落酸对植物的生长只具有抑制作用,B错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不会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C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D正确。12.A分析题图可知,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即从d向e移动,故e侧生长素浓度高于d侧;二者都是促进生长,e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快,d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慢。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
30、则e点对应浓度在ac之间,A正确,B错误。据分析可知,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e点不可能对应c点的浓度;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e点不可能对应a点的浓度,C、D错误。13.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未成熟的果实已经有种子形成,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以获得无子果实,B错误;乙烯利可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延缓叶片的黄化速度,D错误。14.C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A正确;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很难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不
31、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错误;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D正确。15.B图所示a点后该种群个体数量先是急剧增加,然后急剧减少,并低于原环境中环境容纳量,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1)正确。曲线所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增加,当种群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K2大于K1,可能是资源增加和空间增大;而在b点后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不会使K值增大,(2)错误。图中c点后种群数量急剧减小,最后种群数量为0,说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3)正确。曲线所示处于平衡
32、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下降至K/2,由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能够迅速恢复原有状态,因此,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K值时捕捞;若为了使种群数量迅速回升和持续获得较大鱼产量,应在略大于K/2时捕捞,捕捞后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4)错误。综上所述,(1)(3)正确,选择B。16.D由题图可知,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由图可知鲢鱼和鳙鱼混合放养时有共同的水层,所以是竞争关系,B错误;由图可知,鲢鱼和青鱼、草鱼在混合放养时,由于利用的食物和空间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
33、C错误;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如果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增加,鲢鱼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D正确。17.C许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有差异,主要受无机环境的影响,A正确;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正确;水华现象是指淡水水域受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暴发式长出许多蓝藻类生物,导致水体物种大量死亡,故如果该池塘的水体出现严重水华现象,物种的丰富度会减少,C错误;池塘岸边柳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是针对同一物种的描述,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18.A该废弃采石场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正确;对物种的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bc,随着植
34、被的不断丰富,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植株越来越高,物种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c年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是乔木,因此c年后物种的种群不一定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错误;物种的种群密度先增加后下降,所以物种的种群数量不是“J”型增长,D错误。19.D鲫鱼在食物链藻类鲫鱼鳜鱼中是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鲫鱼鳜鱼中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营养级高于鲢鱼,所以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后,分解者的有氧呼吸增强,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20.D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35、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E4+E7,A正确;E1、E2、E6中的能量是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主要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B正确;据题图分析,E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而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E6,因此,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6/E1100%,C正确;E7是粪便中的能量,不能直接为绿色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自光能,D错误。21.A由题图可知,表示呼吸作用,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主要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植
36、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而减少大气CO2含量,B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减少对过程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C正确;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平衡,D正确。22.C狼尾草初始种群密度大于0,说明退耕该地保留有原来的土壤条件和部分植物,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A正确;AB时间段内,狼尾草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加,说明狼尾草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B时间段内由于其种群数量增多,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故其种内竞争加剧,B正确;BC时间段内,狼尾草的种群数量逐渐达到最大,若长期维持在BC时间段对应的条件下,狼尾草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种群数
37、量会在K值附近波动,C错误;图中在C时出现灌木,灌木和狼尾草会竞争阳光、养分和生存空间等资源,会使狼尾草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正确。23.C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A正确;水田养鱼、果园养鸡,由于引入了新的消费者,延长了食物链,故增加了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B正确;农作物、果树等植物是生产者,它们获取的能量来自太阳能,而非有机物中的能量,有机肥中的有机物需要被分解者分解,释放的CO2以及矿质元素等可被植物利用,C错误;通过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农田和果园中增加或延长食物链,让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使其成为立体农田和立体果园,就可以
38、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D正确。24.D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能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进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A错误;K/2(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海洋捕捞时,捕捞后使鱼群数量维持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才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而不是在K/2时捕捞,B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不能被循环利用,C错误;“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所以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D正确。25.D可持续发展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A错误;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39、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是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C错误;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是大于其直接价值的,D正确。二、非选择题26.答案(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核糖体变少A破坏线粒体膜和神经细胞膜,影响乙酰胆碱的释放(2分)(2)甲状腺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负)反馈(3)毛细血管舒张下丘脑内环境(血浆)乳酸解析(1)由题意可知,A即-淀粉样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淀粉样蛋白(A)假说认为由于A“漏出”神经细胞,会破坏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造成神经纤维缠结,由此可知,A通过胞吐的方式“漏出”神经
40、细胞后,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从而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2)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会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AD患者神经系统不兴奋和缺少甲状腺激素的效果很相似。如果人遭遇危险或情绪紧张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将会增加。当该激素合成量过多时,会抑制TRH和TSH的分泌,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3)预防老年痴呆,要多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时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有利于健康,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运动结束后,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
41、肌肉细胞中乳酸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27.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下丘脑能参与体温调节(2)Na+(3)丙、甲(4)只作手术而不破坏下丘脑,在相同环境做相同实验下丘脑还有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中枢,被破坏可能会因其他调节不正常而影响体温调节解析(1)测定发现,在5 的房间,B组动物体温很不稳定且不断下降,而A组动物体温基本稳定,说明下丘脑能参与体温调节。(2)观察发现,A组动物到5 的房间时冷得发抖,而B组动物没有出现此现象。原因是A组动物下丘脑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Na+大量内流,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而B组动物下丘脑被破坏,不能完
42、成此调节。(3)根据体温调节过程可知,A组动物到5 的房间内的初期,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增加,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依次符合方式丙、甲。(4)题述实验不够科学,理由之一是实验没有排除手术本身(伤口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动物体温调节的影响,应该再设置C组实验为只作手术而不破坏下丘脑,在相同环境做相同实验;理由之二最可能是下丘脑还有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中枢,被破坏可能会因其他调节不正常而影响体温调节,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28.答案(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1)不能没有证明植物体可以合成赤霉素(2分)(2)信息分子(或信号分子)(3)抑制协同作用(4)赤霉素溶液的浓度种子的萌发率
43、解析(1)研究1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体合成的,因此不能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或信号分子)起作用。(3)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进而可确定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霉素与生长素都可使细胞伸长,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关系。(4)若要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溶液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29.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种群密度At食物、空间、气候、天敌、传染病(2)B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
44、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或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鱼类数量恢复较快)出生率等于死亡率(3)Oebc乙群落的演替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若种群每年以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根据种群“J”型增长公式,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At。曲线X和Y的出现条件不同,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受到食物、空间、气候、天敌、传染病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2)图甲中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在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较快,因此若要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C点后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3)甲、乙两
45、树种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始终处于对空间和资源的竞争状态,故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Oe,bc年份C值约为1,说明处于平衡状态。从a年到e年,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整体呈减小趋势,说明乙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中优势物种发生变化,即发生了群落的演替。30.答案(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2)A光合作用群落(3)(4)14%(5)自我调节负反馈(6)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2分)解析(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2)太阳能通过图中A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过程输入到生物群落中,
46、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即图中A、B、C、D等生物。(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生产者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所有生物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即图中。(4)图中A是生产者、B属于分解者、C和D属于消费者,食物链为AD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4100100%=14%。(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生态系统受到中度干扰时,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而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6)舞蹈是动物一系列的动作所形成的行为,其传递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由小鱼分泌的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